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1706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认真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动物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B.沙蚕C.蛭D.蛔虫

2.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

A.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B.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跑

D.母鸡发现老鹰“咯咯”叫,召唤小鸡

3.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取食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B.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4.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成语,哪一个指的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

A.雄鸡报晓B.蜻蜓点水C.老马识途D.母鸟育雏

5.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6.在探究“硬币是否有细菌、真菌分布”的实验中,用硬币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的过程属于(  )

A.制作培养基B.培养C.消毒D.接种

7.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

A.乳酸菌B.酵母菌C.灵芝D.青霉

8.下列关于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成形的细胞核B.有细胞壁

C.都是单细胞生物D.需要现成的有机物

9.细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10.病毒是生物的原因不包括(  )

A.能够生长繁殖B.能够遗传变异

C.能进行新陈代谢D.具有细胞结构

11.在甜酒制作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主要是因为(  )

A.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进入,使甜酒变质

B.防止酒香逃逸

C.防止温度降低,影响发酵效果

D.以上都对

12.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经研究,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病毒是(  )

A.动物病毒B.细菌病毒C.植物病毒D.烟草花叶病毒

13.巴斯德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原因是(  )

A.肉汤内有细菌B.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鹅颈瓶没有防腐能力D.时间长了自然会腐败

14.下列各项中,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的是(  )

A.花、果实、种子B.根、茎、叶C.根、花、果实D.茎、叶、种子

15.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和最少的等级分别是(  )

A.门B.属C.科D.纲

1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越稳定

17.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个层次(  )

A.基因的多样性B.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C.种类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①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③保护濒危物种  ④保护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9.下列几组生物中,细胞中都有成形细胞核的一组是(  )

A.痢疾杆菌、甲烷菌、酵母菌B.酵母菌、蘑菇、青霉

C.花茹、草茹、艾滋病病毒D.木耳、灵芝、结核杆菌

20.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的国家是(  )

A.美国B.中国C.巴西D.印度

 

二、合理搭配(每空2分,共10分)

21.用线将下列植物或动物类群名称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三、感受图形(每空2分,共20分)

22.如图为三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      (填图中标号)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2)制作馒头时,      (填图中标号)产生的      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

(3)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      (填图中标号).

23.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等级.其中,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请将图中B、C、D、E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出来:

      (用字母表示)

(3)上述植物中,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是      .上述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

(4)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多种,请写出至少两种:

      .

 

四、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0分)

24.根据制作米酒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      .

(2)将蒸熟的糯米用凉开水冲至30℃的目的是      .

(3)加酒曲的目的是      .

(4)密封器具是使器具中缺少      ,在这条件下,      的产量将大大增加.

25.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      进入瓶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法.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      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五、分析应用(每空2分,共10分)

26.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生物的个体大小差异较大,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微生物是      .

(2)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例如:

酸奶的制作是利用      ,食醋的制作需要      .

(3)豆科植物的根部都长着一颗颗的瘤状物,这是      菌吸收空气中的氮产生的,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4)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      ,可辅助呼吸,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2015-201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三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认真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动物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B.沙蚕C.蛭D.蛔虫

【考点】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

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

【解答】解:

ABC、蚯蚓、沙蚕、水蛭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

D、蛔虫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属于线形动物.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环节动物的特征,即: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2.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

A.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B.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跑

D.母鸡发现老鹰“咯咯”叫,召唤小鸡

【考点】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分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

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解答】解:

A、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与同伴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

B、昆虫靠分泌性外激素与异性进行交流,B正确.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跑属于防御行吗为而不属于信息交流,C错误.

D、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物通讯的方式.

 

3.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取食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B.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考点】动物的分类.

【分析】腔肠动物大约有1万种,有些生活在淡水中,但多数生活在海水中.这类水生动物身体中央生有空囊,因此整个动物有的呈钟形,有的呈伞形,分为水螅型(口朝上)和水母型(口朝下).腔肠动物的触手十分敏感,上面生有成组的被称为刺丝囊的刺细胞.如果触手碰到可以吃的东西,末端带毒的细线就会从刺丝囊中伸出,刺入猎物体内,麻痹或杀死猎物.

【解答】解:

A、虾也属于节肢动物,但不生活在陆地上,A错误;

B、腔肠动物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称为刺细胞,刺细胞能帮助捕捉食物,B正确;

C、大多数的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但有些软体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如蜗牛,错误;

D、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且在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寄生,不一定是寄主体内的养料,D错误.

故选:

B.

【点评】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4.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成语,哪一个指的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

A.雄鸡报晓B.蜻蜓点水C.老马识途D.母鸟育雏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

ABD、“雄鸡报晓”、“蜻蜓点水”、“母鸟育雏”,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C、“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

所以,“老马识途”指的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5.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蜂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解答】解:

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

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该选项符合题意.

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6.在探究“硬币是否有细菌、真菌分布”的实验中,用硬币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的过程属于(  )

A.制作培养基B.培养C.消毒D.接种

【考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分析】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接种的目的有多种,如:

扩大培养、筛选菌种、选育等.

【解答】解:

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接种的目的有多种,如:

扩大培养、筛选菌种、选育等,不过其他的目的一般都建立在扩大培养的基础上,如划线法、涂布法、倾注法、斜面接种法、液体培养基接种法、螺旋接种法等,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是为了取菌种,这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故选:

D.

【点评】此题较新颖,难度一般,能够熟记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操作步骤和理解接种的方式目的,便可解题.

 

7.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

A.乳酸菌B.酵母菌C.灵芝D.青霉

【考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真菌、细菌的相关知识,结合真菌、细菌的形态结构据此特点,利用排除法解答.

【解答】解:

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选项B酵母菌,C灵芝,D青霉均是多细胞真菌,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而选项A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只要DNA的集中区.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熟练掌握真菌、细菌的结构特点,即可解答本题.

 

8.下列关于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成形的细胞核B.有细胞壁

C.都是单细胞生物D.需要现成的有机物

【考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

【解答】解:

AB、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B正确.

C、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C错误.

D、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D正确.

故选:

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真菌的主要特征.

 

9.细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考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概念,动植物遗体内的有机物被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解答】解:

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表达式为: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腐生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遗体内的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的大自然中,被绿色植利用,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有机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故选:

B

【点评】动植物死亡后的尸体很快消失的原因,就是被腐生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缘故.

 

10.病毒是生物的原因不包括(  )

A.能够生长繁殖B.能够遗传变异

C.能进行新陈代谢D.具有细胞结构

【考点】生物的特征;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

能够生长繁殖、能够遗传变异、能新陈代谢,都是病毒是生物的原因;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是生物的原因不包括具有细胞结构.

故选:

D.

【点评】关键点: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1.在甜酒制作的

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主要是因为

(  )

A.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进入,使甜酒变质

B.防止酒香逃逸

C.防止温度降低,影响发酵效果

D.以上都对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

【解答】解:

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会把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在米酒制作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空气进入,也防止其它杂菌的污染,A正确.

故选:

A.

【点评】关键点:

制酒要用到酵母菌.其它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也要注意掌握.

 

12.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经研究,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病毒是(  )

A.动物病毒B.细菌病毒C.植物病毒D.烟草花叶病毒

【考点】病毒的分类与噬菌体.

【分析】病毒根据侵染细胞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专门侵染动物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细胞的病毒叫做细菌病毒,又叫做噬菌体.

【解答】解:

绿脓杆菌属于细菌,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病毒就是专门侵染细菌细胞的病毒,故为细菌病毒(绿脓杆菌噬菌体).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病毒的分类,病毒分类的依据是根据侵染细胞的不同.

 

13.巴斯德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原因是(  )

A.肉汤内有细菌B.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鹅颈瓶没有防腐能力D.时间长了自然会腐败

【考点】生物学史.

【分析】食品腐烂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据此作答.

【解答】解: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煮沸的肉汤放置不久就会腐败变质,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故选:

B

【点评】巴斯德实验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好好掌握,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巴斯德实验的内容以及结论等知识

 

14.下列各项中,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的是(  )

A.花、果实、种子B.根、茎、叶C.根、花、果实D.茎、叶、种子

【考点】被子植物分类单位和分类方法.

【分析】对生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如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据此解答.

【解答】解:

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

故选:

A.

【点评】关键是掌握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15.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和最少的等级分别是(  )

A.门B.属C.科D.纲

【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解答】解:

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选项中,B属所处的分类等级最低,因此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A门所处的分类等级最高,因此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故选:

B;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

 

1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越稳定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解答】解:

A、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A正确;

B、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错误;

C、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因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C正确;

D、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D正确.

故选:

B.

【点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能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17.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个层次(  )

A.基因的多样性B.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C.种类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答】解: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因此,俗话说“一猪生九仔,连母

十个样”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多样性.

故选:

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①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③保护濒危物种  ④保护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思考作答.

【解答】解:

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

重点,注意灵活解答.明确保护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