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1719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docx

初三总复习物理题型专题填空选择资料模板

初三总复习——2015年学考题型专题

(一)

选择填空专题

选择题的应答注意题干中问的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不要只看中一条选项急忙作答。

多项选择题,拿不准的选项一定不选,宁丢1分,也要力保2分。

多项选择题通常只有2个或3个选项是正确的。

填空中填写定义、规律、观察到的现象要完整,不要写错别字,尤其是关键字,如“天平”不要写成“天秤”;填空型计算题虽只要求填写结果,但一般要求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且不能以分数形式表达。

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

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了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因为题目可能有条件的变化。

1、《运动的世界》学考知识点

考点14: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时,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水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考点17: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3.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骑自行车平均速度约1m/sB.一元硬币直径约2.5cmC.人沐浴时水温约60℃D.教室高度大约7m

4.下列估测的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多选

A.考场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目前考场内的气温约为37℃

C.涂答题卡时,拿起铅笔所用的力约为10ND.我们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秒钟

2、《声的世界》学考知识点

考点36:

乐音的特性

5.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6.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7.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考点37:

防治噪声的途径

8.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9.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门窗B.机场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C.公路旁房屋装隔音窗D.会场内手机调无声状态

考点38:

超声与次声

10.电动牙刷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刷牙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3、《多彩的光》学考知识点

考点39:

光的传播

1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平面镜成像B.阳光下人在地面的影子C.光的色散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1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

D.

海市蜃楼

13.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它们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针孔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像B.潜望镜﹣在水面下观察到水面上物体的像

C.昆虫观察箱﹣可同时观察到昆虫背面和下面的像D.自制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远处树木的像

14.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A.水面“折”枝B.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C.手影D.拱桥倒影

考点40:

光的反射

15.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潭清疑水浅

C.

池水映明月

D.

一叶障目

16.下列是一些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光的反射现象D.从不同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考点44:

凸透镜成像

17.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l0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

(l)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  ;

(2)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  ;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

(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  .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9.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

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

张老师的眼镜属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图示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  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4、《熟悉而陌生的力》学考知识点

考点22:

摩擦力

20.在我们的生活中,摩擦力无所不在,在下列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措施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锁生锈不好开时,将少量石墨粉注入锁孔B.拉链拉不动时,在拉链上抹一些石蜡

C.在地面推动笨重货箱时,在货箱下垫上几根圆木D.在结冰的路面上撒些沙子或木渣

21.很多体育赛事都与摩擦有关,下列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A.在跑鞋的底部有许多花纹和鞋钉B.滑冰运动员所穿的滑冰鞋底部有冰刀

C.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D.举重比赛时,运动员先在手上涂抹“白粉”

2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

B.自行车车轮做成圆形是为了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以减小摩擦力

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利用增大压力的办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D.轮胎上做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23.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下列四个实例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A.B.C.D.

5、《力和运动》学考知识点

考点23:

二力平衡的条件

24.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吊灯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

A.悬绳对吊灯的拉力B.天花板对悬绳的拉力C.吊灯对悬绳的拉力D.悬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25.物理书放在课桌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受到重力和书对课桌的压力B.书对课桌的压力和课桌对书的支持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课桌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课桌的压力和地对课桌的支持力

考点24:

牛顿第一定律

26.探究物理问题时经常要用到科学的探究方法。

如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就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推理而得出结论,探究以下问题的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是()

A.分子间是否有间隙B.牛顿第一定律C.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D.看不见的磁场用磁感线描述

考点25:

物体的惯性

27.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利用了惯性B.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C.自行车停止蹬踏后,仍继续前行,是因为人和车都具有惯性

D.地球由西向东转,人竖直向上跳起来,仍落回原地,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28.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羽毛球容易被扣杀是因为它的惯性小D.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

29.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  )

A.司机系安全带B.禁止汽车超载C.公车启动提醒抓好扶手D.锤子的柄在硬地上撞几下能套紧锤头

6、《密度与浮力》学考知识点

考点6:

物体的质量

30.下列关于对物体质量的估计,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5g的鸡蛋B.80kg的运动员C.4.5t的大象D.42t的坦克

31.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kgB.20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C.比赛用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D.普通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

考点33:

阿基米德原理

32.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减小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考点34:

物体浮沉的条件

33.用钓鱼杆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刚把鱼从水中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了.对钓鱼过程的下列几种解释,错误的是()

A.鱼离开水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觉鱼变重了B.鱼离开水后,鱼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C.鱼离开水后,钓鱼线对钓鱼杆的拉力会增大D.钓鱼杆是一种费力杠杆

34.关于浮力、浮沉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轮船从海里行驶到河里所受浮力减小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适用于气体中的物体

D.医学上将人的血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如果血液恰好悬浮.则说明两者密度相同

35.如图8所示,先将半个西瓜皮轻轻放在水缸中,发现它漂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1;然后把它按入水面下,发现它沉入水底,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2。

则F浮1与F浮2的大小关系是(  )

A.F浮1>F浮2B.F浮1=F浮2C.F浮1<F浮2D.无法比较

7、《压强》学考知识点

考点28:

压强

36.下列事例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

A.刀、斧、剪的刃都磨得很薄B.为了易于把吸管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吸管的一端被子削得很尖

C.把书包带做得宽些D.用细线切割湿、软的香皂

37.下列做法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B.菜刀刀口做得很薄C.锥子手柄做得既大又粗D.儿童玩具的棱角必须圆润

38.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喝酸奶的吸管的一端做成尖形B.图钉的尖做得C.铁轨铺在枕木上D.菜刀的刃磨得很锋利

考点29:

液体的压强

39.如图是利用微小压强计在同一杯水中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三幅图.以下是液体压强的四个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都有压强

(2)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液体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

由这三幅图的实验可以验证的是(  )

A.

(1)

(2)B.

(1)(3)C.

(1)

(2)(3)D.

(1)

(2)(3)(4)

40.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图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另一杯酒精中的同样高度处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41.如图所示,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坝的宽度B.水的体积C.水的深度D.坝的高度

考点30:

大气压强

42.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壁上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人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考点3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3.如图所示物体能升空,可用气体压强跟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热气球B.飞机C.风筝D.人造卫星

44.下列实例中,不能利用气体或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在火车进、出站台时,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B.“过堂风”会把居室中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

C.用气筒给篮球打气,将活塞往下压时感觉吃力D.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后,路两边的树叶随风飘动

45.如图所示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46.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撑一把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

发生形变。

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伞面

A.被向下“吸”B.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上方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8、《机械与人》学考知识点

考点26:

杠杆

47.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筷子B.瓶盖起子C.钓鱼竿D.镊子

48.在下图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划船时的船桨

B.

剪铁皮的剪子

C.

 起重机的吊臂

D.

 端着茶杯的前臂

考点56:

动能和势能以及他们的转化

49.下列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沿坡路匀速向上行驶的汽车B.制动的火车越来越慢

C.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50.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A.

B.

C.

D.

5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a)图运动员把弯弓拉开将箭射出

B.(b)图跳水运动员从空中下落

C.(c)图运动员骑自行车冲向坡顶

D.(d)图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52.如图是运动项目的图标,对图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多选)

 

考点58:

机械功和功率

53.一位父亲与他5岁的儿子磊磊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爬的楼梯越长,儿子做的功越多B.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

C.爬相同的楼梯,如果儿子比父亲先到达,那么儿子的功率一定大

D.爬相同的楼梯,如果父亲比儿子先到达,那么父亲的功率一定大

9、《小粒子与大宇宙》学考知识点

考点9:

原子的核式模型

54.在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中,被比喻成“行星”的是(  )

A.电子B.质子C.原子D.中子

55.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

A.

鸡蛋B.

西瓜C.

面包D.

太阳系

56.下列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B.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速旋转

C.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原子核带正电

考点10:

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

57.按照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B.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银河系、太阳系

C.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银河系、太阳系

D.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58.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今天,通过电子显微镜,不仅可以清晰的看到物质的分子,还能看到分子的更微小结构.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A.分子、原子核、夸克、质子B.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C.夸克、原子核、分子、质子D.夸克、质子、原子核、分子

考点15:

热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

59.下列运动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香水瓶打开后,过会儿屋内闻到香味B.无数雨滴从空中落下

C.扫地时,看到空中飞舞着尘埃D.导体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60.下列运动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在一杯咖啡中加糖,咖啡变甜了B.墙内开花墙外香C.阳光下,看到空气中的灰尘不停地运动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慢慢消失了,同时衣柜里充满樟脑球的味道

61.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解释的是(  )

A.铜在氧气中加热变成氧化铜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快

C.蔗糖放入水中逐渐消失D.医院内充满酒精味和药味

10、《从水之旅谈起》学考知识点

考点2:

温度及其测量

62.关于温度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B.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为800℃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3℃D.济南市区夏季最高气温约20℃

63.

(1)小明同学按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 。

(2)图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考点4:

物态变化和水循环

64.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瓶装液化气主要是通过降温的方式液化的B.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内制冷剂熔化吸热来制冷的

C.沿海城市,春季常受暖湿气流影响,最近家中地板很潮湿,甚至连天花板都挂满了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D.去年冬天,天气寒冷,好多地区的树枝上都出现了“雾淞”的美景是凝固现象

65.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

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

6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能放热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夏天,洒在室内地面上的水不见了D.冬天,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了

11、《内能与热机》学考知识点

考点53:

能量的转移与转化

67.如图中,能量转化形式完全相同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③和④

D.①和③

68.关于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砂轮磨刀是内能转化为动能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壶中水沸腾时壶盖跳动是水的动能转化为壶的动能D.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9.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准确的是(  )

A.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成为流星

C.跳绳时,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70.下列有关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内燃机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冷天搓手感到手掌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机械能转移为内能

71.关于图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弹弓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B.

从滑梯上匀速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搓手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炒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考点61:

内能、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72.夏季,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是因为汽

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温度;轮胎停在水中,通过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73.夏天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明在房间里使用电热灭蚊器,过一会房间里便充满了蚊香的气味,这是现象。

第二天早上,小明拔掉插头取出用过的蚊香片时,发现蚊香片是热的,电热灭蚊器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74.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考点65:

比热容

75.水具有比热容较大的特点,下列现象的原因及其应用实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  )多选

A.

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

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C.

冬天暖气设备用水供暖

D.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12、《了解电路》学考知识点

13、《探究电路》学考知识点

考点70:

欧姆定律

76.高速公路收费站,现在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某同学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计重秤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重表其实是一个电压表B.电路中的R1是没有作用的

C.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小D.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大

77.2012年黄冈市利用如图l所示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身体柔韧性测试。

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

若琦同学设计了四种电路(如图2所示)模拟测试,并要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

其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78.如图5所示,这是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发明的电子握力器的内部结构。

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手柄A与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同步运动,握力为零时,滑片处于a端。

L是一个电阻不变的指示灯,力量计由一个电流表改装而成。

使用时,先闭合开关S,再用手握住手柄,A柄向下运动压缩弹簧,握力就显示在力量计表盘上。

有关此握力计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握力越大灯泡越亮,力量计的示数越大B.改装成的力量计的零刻度线就是原电流表的零刻度线

C.握力越大电路总电阻越大,总电流越小D.握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握力越小,弹簧长度越短

考点75:

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

79.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B.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采用正确的方法使被触电的人脱离电源

C.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D.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必须接地

80.电的利用越来越广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若不注意安全用电,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线插头B.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