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1765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

电工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电工班(组)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第一章:

触电与急救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1、电流的作用机理

电流通过人体时破坏人体内部细胞组织的正常工作主要表现为生物学效应。

电流作用还包括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

二、电流对人体作用因素

1、电流的大小

人体电阻主要由表皮电阻和体内电阻构成。

体内电阻一般较为稳定,约在500Ω左右,表皮电阻则与表皮温度、粗糙程度、触电面积等有关,一般人体电阻在1kΩ—2KΩ之间。

2、持续时间(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3、电流频率,(据工频越近,危害越大工频为50HZ。

4、电流流入人体途径:

从左手到前胸是最危险是电流途径;从左手到右手,从手到脚都是很危险的电流途径。

5、人体健康状况

三、按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而使呈现不同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

1、感知电流(成年男性1.1mA,女性0.7mA),是指在一定的概率下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

2、摆脱电流(成年男性16mA、男性10.5mA),是指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3、致命电流,30mA以上有生命危险;50mA以上可引起心室颤动;100mA足以致死。

四、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类型

1、电击:

是对人体内部组织正常的伤害(50mA即可致命)

2、电伤:

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其主要特征:

灼伤,电烙伤,皮肤金属化,机械性损伤,电光眼。

五、触电事故方式

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三种情况:

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六、触电急救

1、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

拉闸断电、切断电源线、用绝缘物品脱离电源

2、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拉闸停电、短路法

3、脱离跨步电源的方法:

1)、断开电源

2)、穿绝缘靴或单脚着地跳到触电者身边,紧靠触电者头或脚,把他拖躺在等电位地面上,即可就地静养或抢救。

触电急救的原则:

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尽快的使触电人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七、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1、救护者一定要判明情况,做好自身防护

2、在触电人脱离电源的同时,要防止二次摔伤事故

3、如果是夜间抢救,要及时解决临时照明以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八、急救——心肺复苏法

1、畅通气道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3、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其节奏为:

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

第二章:

保证电气安全的要求与措施

一、电气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遵守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配备专业人员并进行安全操作规程

进行安全检查

建立档案,资料

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工作票制度:

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一张工作票。

工作许可制度:

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负责人

工作负责人可填写工作票

工作许可人不得签发工作票

工作监护制度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停电:

工作地方必须停电设备,如

1)、待检修的设备

2)、与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规定距离的设备

3)、在44kv以下的无安全遮拦的设备上进行工作时距离小于规定距离的设备

4)、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面或两侧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

2、验电

1)、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且合格的验电器

2)、高压验电必须带绝缘手套

3、装设接地线

4、悬挂标示牌

1)、如果线路上有人工作,应在线路开关和刀闸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2)、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两旁和对面间隔的遮拦上及禁止通行的通道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3)、在室外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四周用绳子做好围栏,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四、安全标识

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

红色——禁止,停止黄色——警告,注意

蓝色——指令,必须遵守

绿色——指示通行,安全状态

第三章:

接触电击防护

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1、绝缘,屏护,电气间隙,安全距离,漏电保护等都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1)、绝缘就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隔离起来

2)、屏护(即遮拦和阻挡)

其作用:

防止触电事故、防止电弧飞溅、防止电弧短路

3)、间距。

安全距离的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类型、安装方式

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m)

线路电压kv1kv以下10kv35kv

垂直距离2.5m3m4m

水平距离1m1.5m3m

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m)

线路电压kv1kv以下10kv35kv

垂直距离1m1.5m3m

水平距离1m2m

4)、检修间距;低压工作中人体或其所带的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保护接地:

变压器中性点(或一相)不直接接地的电网内,一切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以及和它连接的金属部分与大地作可靠电气连接。

临时接地检修接地——临时接地线

事故接地——带电体与地意外接地

接地

固定接地工作接地——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

安全接地保护接地

防雷接地

防静电接地

屏敝接地

三、保护接地应用范围——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电网

1、电机变压器照明工具,携带式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外壳和底座。

2、配电屏,箱,柜,盘,控制屏,箱,柜,盘的金属架。

3、穿电线的金属管,电缆的金属外皮,电缆终端盒,接线盒的金属部分。

4、互感器的铁芯及二次线圈的一端。

5、装有避雷器的电线杆,塔,高频设备的屏护。

四、IT系统

“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

“T”表示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

原理:

给人体并联一个小电阻,以保证发生故障时减少通过人体的电流和承受的电压。

五、保护接零:

是在1kv以下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的一切应用范围。

1、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凡因绝缘损坏而可能呈现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均应采用保护接零作为安全措施。

2、保护接零线路上,不准装设开关或熔断器,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零干线兼做故障零线时,其截面不能按工作电流选择。

TT系统俗称“三相四线”配电网。

两个“T”分别表示配电网中性点和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就地。

六、通用触电防护措施1、安全电压:

是指把可能加在人体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但按电压并不是绝对没有危险的电压。

安全电压额定值:

42v、36v、24v、12v、6v。

2、安全电压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1)、供电系统单独自成回路,不得与其他电气设备回路,包括零线和地线有任何关系。

2)、使用变压器做电源时,其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要严格实行电气隔离,二次回路不允许接地,为防止高压串入低压,变压器的铁芯或隔离层应牢固接地接零,不允许用自耦变压器作安全电压电源。

3)安全电压的选用

1)、42v用于危险环境中的手持电动工具

2)、36v和24v用于有触电危险是环境中使用行灯和局部照明灯

3)、12v用于金属容器内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行灯

4)、6v用于水内作业场所

七、漏电保护器

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会产生剩余电流利用这种剩余电流来切断故障线路或设备电源的保护电器,称为漏电保护器。

第四章:

防火、防爆与防雷接地

一、电气火灾直接原因

1)、电气设备过热—短路,过载,接触不良,铁芯发热,散热不良

2)、电火花,电弧

3)、电热和照明设备使用时不注意安全要求

二、工作火花与事故火花

工作火花是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火花。

事故火花是指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的火花

三、电气防火安全要求

1、电气设备的额定功率要大于负载的功率

2、电线的截面积允许电流大于负载电流

3、电气设备的绝缘要符合安全要求

4、电气设备的安装要符合一定的安全距离

5、不可卸的接头及活动触头要接触良好

6、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

7、灯具完整,无损伤,附件齐全

8、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之间有合理的电气间隙

9、开关,插座,接线盒及其面板等绝缘材料要有阻燃性

10、电线电缆绝缘层厚度要符合有关规定

四、防爆安全要求

1、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

2、隔离

3、消除引燃源

4、接地措施良好

五、防雷安全要求

直击雷、感应雷、雷电入侵波

雷电的危害:

1、电作用的破坏

2、热作用的破坏

3、机械作用的破坏

防雷措施:

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器

六、防静电安全要求

1、静电的危害:

1)、爆炸和火灾——容易产生静电火花

2)、电击——带静电的人体电压可达上万伏

3)、妨碍生产,影响产品质量

2、防静电的措施

1)、接地2)、泄漏法

3)、静电中和4)、工艺控制

第五章:

高压电气设备安全

一、高压设备安全管理。

高压值班室应有以下记录:

1)、抄表记录,值班记录,设备缺陷记录

2)、设备试验检修记录,设备异常及事故记录

二、高压设备上工作时的安全措施

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守

1)、填用工作票或口头,电话命令

2)、至少应有2人在一起工作

3)、要有完成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三、电力变压器的温度

变压器发热元件温度不得超过105℃,因此,

线组温升不得超过65℃

铁芯表面温升不得超过70℃

为了减缓变压器变质,上层油温最高不宜超过85℃

四、高压送电操作要求

1、明确工作要求或调度指令的要求,核对将要送电的设备,认真填写操作票

2、按操作票的顺序进行预演或与系统接线图进行核对

3、根据操作要求需要穿戴防护用具

4、按照操作票的要求在监护人的监护下拆除临时遮拦,临时接地及识片等设施,由电源侧向负荷逐级合闸送电,严禁带地线合闸。

五、停电操作要求

1、明确工作票或调度指令的要求,核对将要停电的设备,认真填写操作票

2、按操作票顺序模拟预演或与系统接线图核对

3、根据操作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具

4、按照操作票的要求在监护人的监护下由负荷侧向电源侧逐级拉闸操作,严禁带负荷拉刀闸

5、停电后验电时,应用合格有效的验电器,按规定在停电的线路上验电,确认无电后,再采取接挂接地线,设遮拦,挂标示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