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1869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docx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解读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考核报告

 

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

二OO八年四月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

绩效考核报告

摘要

受杭州市科技局委托,我中心对杭州市2003-2006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级)共160个项目进行了绩效考评,结果显示:

总体实施情况良好,160个项目共计获得国家创新基金8629万元,地方科技部门配套经费4809.35万元,企业自筹资金(包括银行贷款)91877.77万元,企业自筹资金是国家资金(包括配套资金)的6.8倍。

160个项目在2003年到2007年中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2076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19875万元,实现利润103814万元,上缴税收57744万元,创汇11947万美元,经济效益显著。

160个项目累计申报了各类专利426项,授权了287项,其中申报发明专利131项,授权49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53项,授权119项,申报软件著作权登记138项,获得登记114项;共开发了新产品(软件)282项,新设备642台(套),新材料28种,新工艺技术199项;制定了企业标准88项,制定或参与制定了行业标准22项,制定或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32项,参与制定了国际标准5项。

通过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不仅使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到了国家资金的支持,促进企业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更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很多企业在创新基金的扶持下,度过了企业发展“死亡峡谷”,为杭州市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集群提供了市场驱动的强大粘合力。

在其支持下,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诞生了一批知名企业,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近年来,杭州市一直保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简称“创新基金”)的立项数和立项率在全省保持领先的地位,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创新基金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创造品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为加强对创新基金项目的管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根据杭州市财政局、杭州市科技局关于《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资助管理办法》(杭科计[2003]110号、杭财企一[2003]646号)以及杭州市科技局《关于开展杭州市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杭科计〔2008〕13号)精神,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受杭州市科技局的委托,对杭州市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立项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进行了绩效考评。

应该参与考评的基金项目共有168项,在实际考评过程中,有8家企业未上交绩效考评报告,实际参与考评的基金项目共有160项,其中,合同期从2003年(含2002年)开始的为27项(包含创业项目6项),合同期从2004年开始的为52项(包含创业项目18项),合同期从2005年开始的为44项(包含创业项目6项),合同期从2006年开始的为37项(包含创业项目6项,平台项目2项),项目涉及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与环境、新能源、高效节能等领域。

一、绩效评估报告的有关说明

(一)评估的目的和用途

1、目的:

通过对杭州市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立项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执行情况的绩效考评,掌握近年来杭州市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项目实施以后对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支柱产业的发展、资源的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降耗等所起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通过国家创新基金这个抓手,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自主创新、推动和谐创业、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以“点”到“面”发展,做大做强杭州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群。

2、用途:

为杭州市科技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管理,实施好国家创新基金,促进杭州市这项工作的进一步提升,确保全省的领先地位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二)评估的依据和对象

1、依据

依据为:

杭州市财政局、杭州市科技局的《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资助管理办法》(杭科计[2003]110号、杭财企一[2003]646号)、杭州市科技局的《关于开展杭州市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杭科计〔2008〕13号)、各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及相关附件和现场考察的汇报材料。

2、对象

考评对象为杭州市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立项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共168项,在实际考评过程中,有8家企业未上交绩效考评报告,实际参与考评的基金项目共有160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22项,国家创新基金(创业)项目36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2项。

(三)评估工作的原则

为了确保评估工作“独立、客观、公正、科学”,本中心要求参加评估的工作人员在评估过程中做到:

1、严格遵守有关评估的纪律和保密规定,不得利用承担考核活动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向杭州市科技局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考核结果。

2、对评估资料数据采用谨慎原则:

(1)在评估对象提供的数据资料中,对于数据出现矛盾时,在无法核实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数据作为评估信息。

(2)评估对象提供的资料与附件中的佐证材料不一致时,以佐证材料为评估信息。

(3)对明显不真实的数据进行调整或剔除。

(四)评估工作的程序和实施步骤

本次评估的具体步骤为:

1、核实各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自评报告数据

2008年1月22日,杭州市科技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杭州市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杭科计〔2008〕13号),根据通知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上报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及相关附件。

本中心将上报的自评报告数据和附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核实,对明显不真实的数据,根据附件进行调整,若附件不能提供依据的,进行电话核实,对新提供的数据要求提供相应的附件,对不能提供附件的数据,不予采纳,并采用较低数据作为评估信息。

2、根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统计评分

将核实过的各项目承担单位上报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并根据杭州市科技局认可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进行评分。

3、实地考察

为保证本次考评结果更为客观、公正、科学,本中心考评人员和杭州市科技局有关领导一起,在本次实际参与考核的160个项目中随机抽取了6个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了被考评的项目承担单位,核实了上报的自评报告,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的汇报,了解了项目承担单位的发展现状、项目的进展情况及该项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所起的作用。

4、撰写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绩效评价报告。

二、杭州市承担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一)2003至2006年立项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情况

本次参与考评的160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含创业项目和平台项目)所获得的国家资金支持情况如下表(表中项目合同开始时间中的2003年含三项项目起始时间为2002年的项目):

表二:

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情况

项目类别

支持力度

项目合同开始时间

合计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创新基金项目

项目数

21

34

38

29

122

国家合同金额

1261

2140

2478

1655

7534

国家实际到位

1017.2

1530

1746.5

1179

5472.7

创新基金创业项目

项目数

6

18

6

6

36

国家合同金额

175

445

195

120

935

国家实际到位

175

445

195

120

935

平台项目

项目数

未设立

未设立

未设立

2

2

国家合同金额

未设立

未设立

未设立

160

160

国家实际到位

未设立

未设立

未设立

160

160

合计

项目数

27

52

44

37

160

国家合同金额

1436

2585

2673

1935

8629

国家实际到位

1192.2

1975

1941.5

1459

6567.7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06年,杭州市通过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获得了大量国家经费的支持,本次参与绩效考评的160项基金项目共计获得国家资金支持8629万元,目前已经实际到位6567.7万元。

其中创新基金项目共计122项,获得国家资金7534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87.31%;创业项目36项,获得国家资金935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10.84%;平台项目2项,获得国家资金160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1.85%。

数据显示,2003年,杭州市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经费支持1436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16.64%,2004年,获得国家经费支持2585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29.96%,2005年,获得国家经费支持2673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30.98%,2006年,获得国家经费支持1935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22.42%(2006年还有一批项目到2007年公布,未在本次考核项目之内),获得国家经费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2003至2006年立项项目的领域分布情况

本次参与绩效考评的160个项目的领域分布见表三:

表三:

项目的领域分布情况

序号

领域

获得资助的项目数

合计

百分比(%)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1

电子信息

12

24

21

12

69

43.13

2

生物医药

4

10

3

3

20

12.50

3

新材料

3

4

6

1

14

8.75

4

光机电一体化

3

6

10

16

35

21.88

5

资源与环境

4

6

1

1

12

7.50

6

新能源、高效节能

1

2

3

2

8

5.00

7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0

0

0

2

2

1.25

合计

27

52

44

37

160

10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杭州市2003年到2006年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大部分分布在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占了项目总数的65.01%,说明杭州市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企业技术处于国内较高水平,体现了在前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产业、积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已初见成效,为杭州市信息港的建设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杭州的电子信息业、机电制造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三)2003至2006年立项项目执行情况

杭州市2003年到2006年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执行情况良好。

经统计,本次参与绩效考评的160项项目中,已经验收的项目为82项,占项目总数的51.25%,其中验收结论为合格的项目为75项,占已验收项目的91.46%,验收结论为基本合格的项目为7项,占已验收项目的8.54%;正在执行的项目为78项,占项目总数的48.75%。

其中,正在申请验收的项目为30项,占正在执行项目数的38.46%,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为48项,占正在执行项目数的61.54%。

项目具体执行情况见下表:

表四:

创新基金项目执行情况

年份

已验收项目

正在执行项目

合计

合格

基本合格

正在申请验收

正在进行中

2003

22

5

0

0

27

2004

41

2

9

0

52

2005

10

0

20

14

44

2006

2

0

1

34

37

小计

75

7

30

48

160

占总比例(%)

46.88

4.38

18.75

30.00

100.00

三、杭州市承担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所取得的成效分析

从收集的材料分析可以看出,创新基金不仅仅是一笔基金,更是一种机制和一面旗帜。

杭州市的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或间接受益于创新基金“路线图计划”,很多企业在创新基金的扶持下,度过了企业发展“死亡峡谷”,为杭州市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集群提供了市场驱动的强大粘合力。

在其支持下,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诞生了一批知名企业。

在很大程度上说,创新基金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是“锦上添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基金将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无处不在的氛围。

   从种子基金到贷款贴息,从科技部一家提供的平台到联合国家开发银行、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三家共同打造的平台,创新基金正在探索一条为自主创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资金链和融资渠道的新途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

在创新基金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下,杭州市政府每年统筹安排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设立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按五年期逐年投入,期满后使引导基金达到10亿元规模。

创新基金在杭州市推进自主创新、推动和谐创业、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项目经济效益显著

由于杭州市在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同时,还配套出台了《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资助管理办法》、《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杭州科技创业种子资金资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的各个时期都受到了扶持和帮助,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承担的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本次参加考核的160个项目共计获得了国家创新基金资助8629万元(由于部分项目还在执行,实际到位资金6567.7万元),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4809.35。

政府的支持,给了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科技项目的信心,160个项目实际获得银行贷款27534万元,企业实际投入资金64343.77万元,有效地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匮乏的困难,加快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项目实施情况良好。

根据统计,本次参加考核的160个项目在2003年到2007年中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2076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19875万元,实现利润103814万元,上缴税收57744万元,创汇11947万美元,经济效益显著。

参与考核的160个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详见下表:

表六:

创新基金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项目效益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合计

销售收入(万元)

11879

40661

135041

182244

250050

619875

利润(万元)

1322

6329

25551

31007

39605

103814

上缴税收(万元)

869

3794

13197

16682

23202

57744

创汇(万美元)

238

721

2131

3598

5259

11947

(二)增强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助推器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正越来越成为市场竞争力的首要因素。

从160个创新基金项目的考核我们发现,通过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项目承担单位增加了对科研、检测、生产设备的投入,加大了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力度,并通过申报专利、著作权等手段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增强。

经统计,本次参加考核的160项目在2003年到2007年中累计申报了各类专利426项,授权了287项,其中申报了发明专利131项,授权49项,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153项,授权了119项。

申报了软件著作权登记138项,获得登记114项。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增强,共开发了新产品(软件)282项,新设备642台(套),新材料28种,新工艺技术199项,技术创新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三)一流企业做标准,杭州市企业逐步迈向行业制高点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生产.四流企业做销售.五流企业拼价格。

参与考评的160个项目的承担单位非常重视标准制定工作,在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级标准的制定。

据统计,参与考评的160个项目中,制定了企业标准的有88项,制定或参与制定了行业标准的有22项,制定或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的有32项,还有5项参与了国际标准的制定。

杭州市企业通过标准的制定来有效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获得最大的利益和生存空间,已经逐步迈向行业的制高点。

(四)推动创新创业,铸就高新技术企业群

通过考评我们发现,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基金的支持下,不仅直接获得了经济上的经费支持,缓解了资金不足的状况、更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统计,160项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立项时总资产为604513.67万元,净资产为266114.2万元,利税总额为46304.9万元,销售收入为442767万元。

到2007年,160项项目承担单位的总资产为1448992.3万元,净资产为663071.9万元,利税总额为162504.83万元,销售收入为1117620.96万元,企业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同时,由于各项目承担单位又具有较明显的技术优势,其中的很多单位在各个行业中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经统计,本次参与考核的160项项目的承担单位(160家)有90家为认定的省级及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被考评单位的56.25%,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单位已构成了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高新技术企业群。

(五)加快企业发展,成为上市企业“孵化器”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了利用资本的力量发展企业,得到更快的发展速度,获得更多发展契机,很多企业选择了上市。

在考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参与考评的项目承担单位中,4家单位已经上市,另外还有8家等业正在进行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另外还有一批企业正在等待创业板的开出。

四、评估结论

经我中心实地考察、核实、统计、评分、分析,并结合市科技局行政决策意见,杭州市2003、2004、2005、2006年160项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的总体考核结果良好,其考核结果为:

90分以上(优秀)15项,占全部考评项目的9.38%;80分以上(良好)59项,占全部考评项目的36.88%;60-79分(合格)78项,占全部考评项目的48.75%,60分以下(不合格)8项,占全部考评项目的5%。

五、问题与建议

建议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考评资料显示,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已成为各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为了保护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数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同时非常重视专利申报、著作权登记等工作,本次参加考核的160项项目在2003年到2007年中累计申报了各类专利426项(其中发明专利131项,实用新型专利153项),申报了软件著作权登记138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但还是有部分企业没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帮助企业从制造向创造过渡,更多地在高端层面占领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