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1929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docx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

一、单选

1、政策制定的主体是:

()

A.国家   B.人民    C.政党  D.国家与政党

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

  A.公共事务   B.社会事务   C.社会公共事务  D.公共活动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权利   B.价值   C.利益   D.规范

4、公共政策是针对()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A、社会利益关系B.政府利益关系C.群众利益关系D.阶级利益关系

5、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

A.公共政治事务B.公共经济事务C.公共文化事务D.社会公共事务

6、下列属于分正式部门的是:

()。

A政府B社区C市场D非政府组织

7、社区的优势不包括;()

A信息优势B激励充分C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D权威的广泛

8、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义在于()。

A判断市场资源分配的标准B加总个体意见的方式存在缺陷

C人们的福利不可能完全均等D社会效益不可能最大化

9、下列是正外部效益的是()。

A环境污染B私人采矿导致资源浪费C种花花香扑鼻D排污水

10、在我国政策实践中,()经常成为替代社会福利的价值标准。

A综合国力BGDPC效率D公平

11、效率的衡量标准()

A劳动的分配率B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C帕累托最优D工资的差异率

12、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基本的途径()

A政府B市场C社区D第三部门

13、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就是(A)的角色不断被政府、市场(企业组织)和第三部门侵蚀的过程。

A分正式部门B政府C市场D国际性组织

14、下列不是第三部门的优势的是()。

A具有相对较大的活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具有相对较大的垄断性

C对个性化需求具有较好的回应性D能够增加社会参与程度

15、全球公共政策表现的公共趋势不包括()

A政府越来越重要B市场化趋势C第三部门重要性增强D社区角色变迁

16、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

A.保罗·萨巴蒂文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B.本尼·杰恩C.J·佛瑞斯特D.本尼·杰恩和J·佛瑞斯特

17、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

A.J·佛瑞斯特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B.保罗·萨巴蒂文C.本尼·杰恩D.本尼·杰恩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

18、下列属于“选择方案的一般性方法”的有:

()

A、效益分析B、条件分析

C、经验分析D、利益分析

19、下列属于“选择方案的具体方法”是:

()

A、效益分析条件分析B、经验分析抽象分析

C、比较分析因果分析D、试点分析经验分析

20、除(D)以外,其他的都是解决“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方法

A、期望值法B、最大可能法

C、等概率法D、小中取大法

21、除()外,其他的都是解决“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

A、最大可能法B、后悔值法

C、乐观系数法D、大中取大法

22、“支持联盟框架”是由谁提出的()

A、弗兰克.鲍姆B、布赖恩.琼斯

C、伊斯顿D、萨巴蒂尔

23、以下属于公共政策分析模型的()

A、外部竞争威胁模型B、价值链模型

C、循环评估模型D、数学模型

24、系统内部各部分不可分割,内部任何一个要素改变都会引起其他要素改变,这体现了()

A、系统的相关性B、系统的整体性

C、系统的目的性D、系统的适应环境性

25、主要任务是采集评价信息与分析评价,做出评价结论,是整个政策评价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的是()

A、评价准备阶段B、评价实施阶段

C、评价总结阶段D、确定评价对象

26、以下是理论模型的特点,除了()

A、直观性B、近似性C、假设性D、客观性

27、国内学者强调,系统方法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除了()

A、整体性B、综合性C、最优化D、动态性

28、()是公共政策分析最基本的工具;

A、模型方法B、逻辑方法C、理论方法D、实践方法

29、()是基本的研究方法;

A、可行性分析B、价值分析C、利益分析D、事实分析

30、公共政策的核心目标是()

A、公共价值B、公共利益C、公共产品D、公共服务

31、以下不属于构建公共政策问题方法的是()

A、观察法B、边界与类比分析C、兰德式的问题分析法D、决策树法

32、选取一个可实施法案的小区域进行试验,这个试验法案基本上已被决策者认可,然后对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分析,推断其实施的可行性,这一备择方案分析方法叫做()

A经验分析B、抽象分析C、试点分析D、比较分析

33、以下不属于预测的原理与方法的是()

A、一致性原理B:

连贯性原理C:

类推性原理D:

相关性原理

34、以下各选项中属于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的是()

A、赖特·米尔斯B、帕累托C、米歇尔斯D、阿瑟·本特利

35、关于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特征表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A:

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析政策方案的优劣;

B:

寻求最佳的政策或问题的解决办法;

C: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用“目的—方法分析”的途径来规划政策;

D:

它植根于启蒙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

36、渐进决策模型不包括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除了()

A、按部就班原则B:

稳中求变原则C:

目标导向原则D:

积少成多原则

37、政策创新和传播的主要解释矿井爱是()

A、内部决定模型B:

传播模型C:

数学模型D:

内部决定模型和传播模型

38、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有联络的子系统,即()

A、强制性制度和诱致性制度B、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

C、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D、正式化内在规则和非正式化内在规则

39、理性方法可以帮助政策分析者()

A、简化对象、理清关系B、增加不确定性

C、消除各种局限D、确定唯一的结果

40、外推预测的基本假设前提是()

A、未来是可预测的B、人是有推导能力的

C、过去的趋势会向未来延续D、政策的既有信息是可延续的

41、理论模型预测是一种()

A、数字化理论预测B、唯象描述C、分析预测D、推导性预测

42、下列说法中体现了林德布罗姆的“渐进主义精神”的是()

A、新政策应力求尽善尽美B、优先考虑“保守疗法”

C、政策分析应当依赖于理性分析D、政策过程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

43、下列关于线性回归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方法以时间序列里的观察到的变量值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线性趋势

B、该方法以空间序列里的观察到的变量值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线性趋势

C、该方法以空间序列里的观察到的变量值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非线性趋势

D、该方法以时间变量的不可确定性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线性趋势

44、预测工作的任务是,对政策所依赖的()作出判断,同时预见政策对未来社会状况的作用后果。

A、综合环境B、当前环境C、不可知环境D、未来环境

45、大部分公民面对于己不利的外在制度选择了“忠诚”,这反映了()

A、信息不完全B、人的有限理性C、理性的无知D、行为的非理性

46、不作为分析()

A、绝对排除任何行动B、是以现有政策为基础进行有限调整的设计方法C、意味着对现有政策不作改变D、是最好的选择

47、通过理论来构建政策方案()

A、是一种守旧的办法B、是一种过时的办C、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D、会产生很多负面效果,需谨慎使用

48、以下哪个不是当代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

A.关联性B.主观性C.自主性D.人为性

49、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套信仰体系是指()

A.信仰形态B.信念形态C.意识形态D.意志形态

50、从总体上讨论需要优先解决的政策项目是指政府议程的哪个阶段()

A.议价阶段B.规划阶段C.循环阶段D.界定阶段

51、被西方国家视为“第四种权利”的是()

A.大众传媒B.利益团体C.公共组织D.政府体制

52、以下哪项不是阻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A.政治原则的偏离B.政府体系的封闭

C.价值体系的排斥D.社会问题自身的原因

53、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不包括()

A.政治领导B.危机事件C.游行活动D.传媒曝光

54、以下哪项不是政策问题的论证方式()

A.小论证B.功能论C.大论证D.一级论证

55、罗威对政策问题的分类主要有三种类型,以下哪项属于这三种类型之一()

A.结构适度的政策问题B.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C.管理型问题D.再分配型问题

56、下列哪项不是史塔林概括的政策问题诊断误差的来源()

A.组织结构与意识形态B.噪音干扰与时间落差

C.大众传媒报道D.无知和意识形态

57、按照政府议程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政府议程不包括()

A.界定议程B.规则议程C.议价议程D.循环议程

58、提出政策规划乃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采取科学方法,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设定一套未来行动选择方案的动态过程”的是()

A安德森B张金马C张福成D陈振明

59、“任何一项政策规划都必须有前瞻性与指导性”体现了政策方案规划的(  )

A目标导向B变革取向C选择取向D理性取向

60、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政策方案规划应遵循公正无偏原则

B政策方案规划应遵循个人受益原则

C政策方案规划应遵循人民自主原则

D政策方案规划应遵循间断进行原则

61、以下哪一项不是一个完整的公共决策体制的组成部分()

 A组织系统 B决断子系统 C咨询子系统D信息子系统

 

62、以下哪一项不是全体一致规则的基本特征()

A按照全体一致规则,每一个决策着的否决,都将导致决策方案被否决

B按照全体一致规则,要通过一项决策方案,该方案必须对所有决策者的利益来说都是最佳方案,都是令人满意或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C全体一致规则的运用,将随着决策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决策成员数目的增加,而使形成决策结果的困难程度成倍增加

D全体一致规则是现实中最常用的投票规则

63、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体制不包括以下哪个()

A决断子系统B咨询子系统C信息子系统D控制子系统

64、政策方案规划的特征不包括()

A政策规划的目标导向B政策规划的变动取向

C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D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

65、以下几项属于政策方案研究途径的是()

A政策方案规划是政治环境适应公共政策的过程

B政策方案规划是分析政策方案的结构思考过程

C政策方案规划是发明政策方案的过程

D政策方案规划是考验可用性的过程

66、政策方案的评估不包括以下哪项()

A政策方案价值的评估B政策方案效果的评估

C政策方案风险的评估D政策方案的计划评估

 

67、公共政策采用的基本决策规则包括()

A全体一致原则B少数决定原则C结构分析法原则D计划风险评估则

68.下列那一项不是公共政策评价中的政策效果?

()

A直接效果B附带效果C潜在效果D间接效果

69.政策终止的四个对象不包括()

A功能B组织C政策D目的

70.下列导致不是公共政策终止的主要因素()

A决策者的价值取向B政策环境C政策资源D政策功能

71.政策评价方案的内容()

A确定评价对象B明确评价目的C选择评价标准,规定评价手段D以上都是

72.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不包括()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B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与事后评价D公平评价与非公平评价

73.下列哪项是公共政策评价的核心()

A政策目的B政策形象C政策执行D政策效果

74.对政策终止存在抵触心理的人员有()

A政策制定者B政策执行者C政策受益者D以上都是

75.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价获得实施中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其中大致的选择有()

A政策补充B政策修正C政策终止D以上都是

76.行动与效果之间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是因为社会实际情况的改变,会受到公共政策行动之外的因素的影响,下列选项不是原因的是()

A内在变迁B长期趋势C介入事件D环境改变

77.下列哪一个是整个政策评价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

A评价准备阶段B评价实施阶段C评价总结阶段D评价终止

78、()作为衡量政策目标达成程度的指标,是政策目标的具体表现。

A.政策标准B.政策资源C.政策评价D.政策体制

79、以下不属于能促进在执行活动中达成一致行动的方式的是()

A.规范B.激励.C.惩罚D.控制

80、()是最早构建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

A.T.史密斯B.范.米特C.爱德华D.雷恩

81、一般来说,政策执行过程不包括:

()

A.政策执行的认知阶段B.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

C.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D.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82、下列不是制定政策执行计划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客观原则B.弹性原则C.统筹原则D.公平原则

83、以下不属于影响执行者偏好的是:

()

A.执行人员对政策的认知程度B.执行人员对政策的反应方向

C.执行人员对政策的反应强度D.执行人员对政策的执行偏好

8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策执行手段的是:

()

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C.政治手段D.法律手段

85、政策执行的()是实现政策目标、提高政策效益的关键环节。

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C.总结阶段D.执行阶段

二、多选

1、公共政策的三个基本功能是()

A导向功能B调控功能C分配功能D约束功能

2、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是 (ABCD)

A政府B非政府公共组织C民众D政党

3、治理理论的精髓可归纳为 ()

A参与B合作C互动D服务

4、政策分析的三种主要形式(ABC)

A预测分析B回溯分析C综合集成分析D客观分析

5、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

A.导向   B.调控   C.分配  D.计划

6、分配利益的过程:

()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

7、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A、利益选择性;B、目标指向性;C、权威约束性;D、功能多极性;E、动态发展性。

8、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方法是什么?

()

A、问题搜索;B、问题界定;C、问题表述;D、问题感知。

9、公共政策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A、公正原则;B、受益原则;C、系统原则;D、权变原则;E、理论原则

10、公共政策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

()

A、确立政策目标;B、拟定政策方案;C、评估政策方案;D、择优政策方案。

11、下列哪个是社会问题认定过程中的价值标准()

A社会福利B效率与公平C民主D社会稳定

12、政府的主要特点()

A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B不以营利为目的

C由各个正式的公共机构组成D合法使用强制力来达到目标

13、下面属于第三部门的是()。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自愿组织D社区

14、下列属于正式部门的是()

A政府B社区C市场D第三部门

15、政府失灵的表现有()

A民主投票的过程高成本B直接民主过程缺乏保护少数人利益的机

C政治周期对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D产生外部效应

16、以下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A国防B公共安全C矿产D灯塔

17、人类的社会的生产方式有()

A自给自足B自给他销C专业化生产D分工生产

18、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

A政府B社区C市场D第三部门

19、政府与其他部门关系的类型包括()

A替代型B补充性C转换型D替补型

20、价值评价的主要原则包括()

A、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C、兼顾与需求的统一D、择优与代价的统一E、合法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1、以下哪些利益群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取利益()

A、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一致者B、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

C、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D、追求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和谐者

E、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或绝大多数者

22、系统的特性()

A、综合性B、整体性C、目的性

D、相关性E、环境适应性

23、不确定型决策解决问题的方法()

A、乐观系数法B、期望值法C、等概率法D、小中取大法E、最大可能法

24、选择方案的具体方法()

A、抽象分析B、效益分析C、条件分析D、因果分析E、灵敏性分析

25、林德布罗姆认为渐进决策模型由下列“相互支持的简化和集中战略”组成,其中包括()

A、分析局限于少数比较熟悉的政策方案,他们与现实的方案仅有着细小的差别。

B、分析更多地关注于补救缺陷而不是追求正面的目标C、政策过程中许多参与者的存在时分析工作分裂化。

D、分析能发现某一个方案全部的重要可能结果E、分析是一个不能尝试错误的过程

26、阶段模型的缺陷包括()

A、阶段模型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一个因果模型。

B、由于缺乏因果机制,阶段模型不能提供验证经验假设的明确基础。

C、阶段模型对从已成设置到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及政策评估的发展进程的描述是不充分、不准确的。

D、阶段模型固有的关注重心在于条纹主义和自上而下的要素。

E、阶段模型把政策作为时态的分析单元是不恰当的。

27、统计抽样分析中非任意抽样常见的三种形式是()

A、随意抽样B、选择抽样C、判断抽样D、定额抽样

28、统计抽样分析中任意抽样常见的四种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B、灵活随机抽样C、机械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E、整体随机抽样

29、政策成本运行的物种五种形式是()

A、政策制定费用B、衔接成本C、摩擦损失D、操作费用

30、以下政策分析中建构数学模型的步骤那些是对的:

()

A,找出政策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变量极其基本关系

B,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解

C,用数学语言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D,对照实际问题,提出对解的修正结果

31、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包括:

()

A,系统模型化B,最优化分析C。

可行性分析D,综合评价

32、以下那些是系统的特性:

()

A,整体性B。

灵活性C,相关性D。

无界性

33、对不确定型决策,以下那些是正确的解决方法:

()

A,大中取大法B,小中取大法C。

最大可能法D。

等概率法

34、人们在缺乏可靠论证思路时,类比分析发往往能够奏效,在构建政策问题时,有哪些类比形式可以运用:

()

A人的类比B直接类比C间接类比D物质类比E想象类比

35、以下几种抽样方法中,哪种是任意抽样常见的方法:

()

A机械随机抽样B单纯随机抽样C复杂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

36、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公共政策学中的多角度分析:

()

A技术角度B整体角度C个人角度D组织角度E科学角度

37、托马斯·戴伊对政策的理性做了界定:

“一项理性的政策之所以理性,是因为它以‘社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关于该界定,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支出大于收益,某项公共政策就不能实施

B、在政策选择中,决策者所选择的政策所创造的最大收益必须大于支出

C、一项政策只有满足了A、B两项,才是理性的政策

D、A、B是“社会收益最大化”必须遵循的两条重要准则

38、下面属于精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有()

A、帕雷托B、米歇尔斯C、阿瑟·本利特D、莫斯卡

39、公共政策的政治分析模型包括()

A、制度分析模型B、集团分析模型

C、精英分析模型D、完全理性决策模型

40、理论模型具体有哪些特点:

(ACD)

A、直观性B、真实性C近似性D假设性

41、线性规划模型结构有哪三个基本要素:

()

A、决策变量B目标函数C、约束条件D控制变量

42、系统分析包括哪些主要作业:

()

A、系统模型化B、最优化分析

C、综合评价D、最大化分析

43、决策树法帮助人们对方案进行分析,其优点有:

()

A、它构成了简单的决策过程,使决策者有顺序、有步骤地进行决策

B、它比较直观,使决策者按照逻辑推理去周密地考虑各有关因素

C、它对于较复杂的决策,尤其对多级决策比较有效

D、它对于较复杂的决策,尤其对多级决策没有效

44、在决策整个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被称为“行政运行成本“,政策运行成本大致有哪几种形式:

()

A.政策制定费用B、衔接成本C、摩擦损失D、操作费用

45帕累托认为,任何社会都可以分为三个群体,有哪三个:

()

A、人数较少的统治精英集团B、人数占大多数的统治精英集团

C、非统治的精英集团D、普通大众或非精英集团

46、“社会收益最大化“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

()

A、如果支出大于收益,某项公共政策就不能实施

B、如果支出小于收益,某项公共政策就不能实施

C、在政策选择中,决策者所选择的政策所创造的最大化收益必须大于支出

D、在政策选择中,决策者所选择的政策所创造的最大化收益必须小于支出

47、典型的政治分析模型包括:

()

A、制度分析模型B、精英的分析模型C、集团分析模型D、非组织分析模型

48、构建公共政策问题的方法有:

()

A、观察法B、边界与类比分析C、兰德式的问题分析法D、多角度分析

49、人们将决策者对承担风险的态度大致分为几种类型:

()

A、稳定型B、保守型C、冒险型D、中间型

50、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

()

A.关联性B.主观性

C.人为性D.动态性

51、政府议程的阶段包括()

A.政府界定B.规划议程

C.议价议程D.循环议程

52、密特洛夫与克尔曼的问题概念化的三个原则()

A.自然观B.道德观

C.环境观D.生物观

53、罗威对政策问题的分类主要有()

A.分配型问题B.管制型问题

C.再分配型问题D.再管制型问题

54、威廉·N.邓恩对政策问题的分类()

A.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B.结构适度的政策问题

C.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D.结构缺陷的政策问题

55、查尔斯·琼斯在《公共政策研究》中从政策活动的功能方面将政策议程分为()

A.问题确认议程B.提案议程

C.协议议程D.持续议程

E.公众议程

56、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出发机制有()

A.政治领导B.危机事件

C.抗议活动D.媒体曝光

57、阻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有()

A.政策原则的偏离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府体系的封闭D.承受能力的不足

E.表达方式的适当

58、科布的政策议程建立模型()

A.外在创始型B.政治动员型

C.内在创始型D.组织动员型

59、约翰·W.金登的多元流分析模型()

A.问题流B.政策流

C.政治流D.社会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