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1986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东南亚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南亚导学案.docx

《东南亚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亚导学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南亚导学案.docx

东南亚导学案

东南亚导学案

课时:

1课时使用时间:

_____年___月___日

【使用说明】

1.通过自主学习,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书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该导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

【课标要求】

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学习目标】

1.阅读东南亚图,识记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

3.了解马来群岛地形特征及成因。

4.了解中南半岛的地形及地势特征,理解它们对该区域河流、人口、城市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工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2.季风气候成因及差异。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读东南亚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1)在图中画出100°E经线,它与赤道交汇于_______岛,该岛北面为_________海峡。

(2)在图中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国家:

老挝、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半岛、岛屿的名称: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海南岛;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是__________;唯一的内陆国家是________。

海洋:

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克拉地峡、南海、北部湾、孟加拉湾。

(3)图中a河流名称为_________,在中国境内名称是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洋。

【自主学习二】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赤道两侧,纬度100S~250N之间,地处带。

海陆位置:

地处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带。

该“十字路口”的咽喉是位于半岛与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②范围:

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

有6个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

其中是中南半岛上唯一的内陆国,中南半岛上的半岛是半岛。

马来群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其中_______有“千岛之国”之称,首都______是

东南亚最大城市。

该国地跨___________两洲。

2.地形与河流

中南半岛:

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能丰富;

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河流

上游河流

流经国家

城市

红河

元江

中国、老挝、越南

河内

湄公河

澜沧江

中国、缅甸、老挝、

泰国、柬埔寨、越南

金边、万象

湄南河

泰国

曼谷

萨尔温江

怒江

中国、缅甸

伊洛瓦底江

中国、印度、缅甸

仰光

马来群岛:

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素有“火山之国”之称。

3.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热带季风

气候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热带雨林

气候

马来群岛大部分和马来半岛南部

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达2000mm以上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农作物随时可播种,

全年都有收获

【自主学习三】社会经济特征

1.资源:

丰富,由于热带面积广,所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发达,矿产资源也较丰富,

由于位于季风气候气候区,其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农业,主要种植水稻;

具体物种及分布见下表

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蕉麻

金鸡纳

稻米

石油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泰国

马来西亚

印尼、文莱

位于三大板块和__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_地震带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

多火山地震,所以________资源丰富,由于大量的火山灰所以导致马来群岛沿

海平原的土壤很肥沃。

2..交通:

泛亚铁路、中缅石油管道、昆曼公路建设

3.人口、城市:

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其河口三角洲地区,马来群岛人口与城市主要

分布在沿海平原上。

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

人”国家,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达。

华人、华侨最集中

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4.经济特征:

以出口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地位;近年来利用丰富

的_____和廉价_______发展了工业,_____业也迅速发展。

我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自测

1.下列关于东南亚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马来群岛的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马来半岛的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

A.东北方B.东南方

C.西北方D.西南方

3.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A.0.11万km2B.1.1万km2

C.11万km2D.110万km2

4.下列关于东南亚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南半岛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多对流雨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

C.河流众多,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是世界上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湄公河是东南亚著名的河流,从18世纪开始,就成为波西米亚们的大地圣经。

2012年9月21日,备受关注的“10·5”湄公河惨案庭审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顺利结束。

完成5~6题。

5.关于湄公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我国云南省

B.在我国境内叫怒江

C.流经五个国家

D.三角洲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

6.在世界上,东南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位于(  )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要地

7.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之间的什么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同时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

A.英吉利海峡B.白令海峡C.麦哲伦海峡D.马六甲海峡

●疑难知识点拨(需要重点剖析的几个知识点及对点训练)

【问题导引】

[思考1]:

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思考2]:

分析马六甲海峡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影响。

 

[思考3]:

中国的能源安全与泰国的克拉运河计划

克拉地峡位于7°N至10°N之间泰国境内,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最窄处仅50多千米,最高点海拔仅70多米。

运河开通后,船舶无需经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时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

这对航运严重依赖马六甲海峡的国家无疑是大好事。

拟建中的克拉运河全长约112千米,初步测算需耗时10年,耗资280亿美元。

①克拉地峡在什么位置?

 

②克拉地峡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有什么重要性?

 

③克拉运河的修建对泰国和新加坡各有什么影响?

 

[思考4]:

描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

说明地质作用在上述两地地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思考5]: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请解释多火山的原因,并说明火山爆发的利弊。

 

[思考6]:

联系城市区位因素谈谈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什么好处?

 

[思考7]:

本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思考8]:

东南亚地区是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之一,其吸引力在哪里?

 

新加坡——“花园式城市”

1、不利条件:

领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粮食、生活用水需要进口。

2、有利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表现在:

地处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中心;扼守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口;

(2)港口优良(新加坡港是天然良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世界大港之一)

1、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港口,发展转口贸易,以及对外贸易和航运业。

2、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并发挥本国的技术力量,迅速发展了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工业。

3、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等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思考9]: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对与新加坡国情类似的国家有怎样的的启示?

 

【误区点拨】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mm左右,每年11月到次年5月吹东北风,降水较少为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风,降水较多为雨季,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对点训练】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3)题。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季B.春末

C.冬季D.初秋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半年B.一年半C.二年半D.三年半

【解题指南】

(1)船队经过的东南亚和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

夏季盛行西南风,船队去时由东北向西南航行,利用风力应选在冬季。

(2)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低压带移至赤道以南,北半球的东北季风和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从乙到丙逆风航行。

而北半球夏季出发时,乙地盛行东南信风,从乙到丙顺风航行,但到达丙地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应等到下一个风季即东北季风吹起时再从丙地到丁地。

(3)冬季从甲到乙,第二年夏季从乙到丙,等到冬季从丙到丁,一年过去了。

从丁返回甲时则是借助西南季风,又一个夏天来临,总共至少一年半(冬夏均指北半球)。

【答案】

(1)C

(2)C(3)B

●课内合作探究(多设计几个探究问题,教师根据自己情况选1个或2个探究,剩下的可以作为思考题或作业题处理)

【课堂探究一】河流开发与流域环境保护:

澜沧江~湄公河的开发

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出境后称为湄公河,再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南注入南海。

澜沧江在云南境内河长1240公里,天然落差达1780米,它的中下游尤其具备大规模开发梯级水电站(8座)的优良条件

1.河流开发的积极作用及负面影响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读某河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河流依次流经了哪些国家?

 

(2).该河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范围有什么

不同?

为什么?

 

(3).描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结合该流域的特点,

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对该河流域进行开发?

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4).与该河上游并流的另两条河流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的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是重要的__________(农产品)产区。

该流域地区在文化景观方面的主要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二】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

如表和图所示。

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

千米)

方案

经过主要城市

总长度

新建长度

东线

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昆明

5520

433

中线

曼谷—万象—昆明

4180

1245

西线

曼谷—仰光—昆明

4321

1017

 

 

(1).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请分析其有利因素有哪些?

 

(2).简答该铁路的修建对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经济发展的意义。

 

 

【课堂探究三】2009年6月16日,中缅签署《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缅甸联邦能源部关于开发、运营和管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谅解备忘录》,中缅管道今年9月份全面开工。

该管道西起缅甸西海岸实兑港,东至我国昆明。

全长1100公里。

(1).有“亚洲多瑙河”之称的河流是____(填字母)。

(2).A河是缅甸著名河流,其下游有广阔的缅甸三角洲,是缅甸的重要产粮区,常发生洪涝灾害。

请据图分析缅甸三角洲洪涝多发的原因。

 

(3).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中缅石油管道建设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课堂探究四】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

这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自贸区内绝大多数商品将实行零关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共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

材料二:

东南亚及周边地区图(右图)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我国受

冲击较大的农产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

试分析原因。

 

 

(2)当前,中国走向东盟国家的主要产业有____________型和____________型产业,这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3)试分析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4)“昆曼公路”(昆明——曼谷)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建设的多个重点项目之一,曼谷所在国内路段已于2008年3月21日全线贯通。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简述该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

 

【自主反思】将你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疑问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和解决吧!

收获:

疑问:

【课

后自测】

下图为东南亚某国某地区略图,乙城市集中了该国50%以上的工业企业。

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B.耕地面积广,且集中连片分布

C.河网密布D。

雨林密布,物种繁多

2、甲地区纵横的河网发挥的作用不包括()

A.方便交通B.雨季分洪C.农田灌溉D.城市防护

3、乙城市是东南亚主要的外资流入地,其吸引美国企业进入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工业的协作条件好b.高素质的人才多c.交通便捷d.科技发达

A.abB.cdC.acD.bd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4~5题。

4.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活动强烈是由于位于三大板块生长边界

B.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下地幔的软流层

C.火山喷发可能引发地震、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D.进入大气层的火山灰增强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5.关于巴厘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高温,7、8月份降水最多B.地势北坡陡,南坡缓

C.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缓D.自然植被为热带草原,覆盖率高、

6.20世纪70年代以来,“硅谷”许多企业把分厂建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

原因是

①“硅谷”的技术力量日益下降     ②“硅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③“硅谷”用地日益紧张           ④东南亚等地有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11年1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一周年纪念日,一年来贸易区发展非常迅速。

甲图为东南亚河流分布图,乙图为该地区某地植被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面7题。

7.M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A.全年 B.1~6月C.5~10月     D.10月~次年5月

8.乙图景观出现在甲图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下列属于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的是

①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众多                  

②中国与东盟各国自然地理环境相同

③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资源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   

④基于“反恐”的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

巴生港是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属于首都吉隆坡的外港,与其相距约37km,有铁路相连。

吉隆坡这个全国最大的城市所需的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均通过本港进出。

主要工业有制糖、橡胶加工、炼锡及电子等,并拥有大型橡胶厂。

图1为西马来西亚略图,图2为西马来西亚橡胶分布图。

材料二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适于在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上生长。

浅根性,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并降低产胶量。

 

(1)分析巴生港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港的社会经济条件。

(8分)

(2)根据橡胶树的生长习性,分析“胶锡地带”拥有橡胶生长的自然条件。

(8分)

(3)说明我国海南岛发展橡胶种植的不利自然条件。

(4分)

参考答案:

(1)距首都近,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用品需求量大;丰富的锡矿和天然橡胶等工业原料出口量大;铁路连接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邻马六甲海峡,地处国际航运通道。

(答四点即可得8分)

(2)“胶锡地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风力较小;该地火山活动频繁,提供了肥沃的酸性土壤;山麓地带坡度适中,排水良好。

(答四点即可得8分)

(3)多台风,风力较大;纬度相对较高,热量条件较差。

(4分)

【预习自测】……

【课后自测】

 

(备注)

编写要求:

1.校本编写案例中红体字部分是必须具有的项目,不能漏落;字体,宋体五号,该加粗的地方加粗。

2.在编写自己的部分时,每一章后面要有一份单元专题测试卷,要求,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0个,4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3个,60分),题目尽量不要与学案上的雷同,注意要安排在一张B4纸的正反两面上,答案附在后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