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2062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1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

滩桥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第Ⅰ卷

考时:

90分钟分值:

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

据此回答1-2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非洲迁往西亚B.从北美迁往拉美

C.从亚洲迁往拉美D.从欧洲迁往非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河北流往河南B.从四川流往广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江西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下列3-4题。

3.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⑤人口总数最少

C.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D.③与⑤时期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4.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B.韩国C.澳大利亚D.美国

右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其中①②③④布局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

5.下列对①②③④布局的农业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林果业B.②——花卉种植业

C.③——小麦种植业D.④——乳牛业

6.调查发现,随着城镇的发展,①日渐萎缩,②③快速扩张。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水源

C.市场D.交通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

读“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

回答下面7-8各题。

7.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B.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C.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D.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8.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9.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A.渔业发达,但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

B.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

C.人口稠密,投入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D.水果、蔬菜为主要出口农产品

10.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B.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C.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

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

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

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

1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B.气候高温少雨

C.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D.具有肥沃的红壤

12.珠江三角洲粮食地位下降的深层次原因是()

A.农产品价格低,谷贱伤农B.生产资料价格高,入不敷出

C.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D.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下图是欧洲西部某城市及其郊区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13-14题

13.该城市所处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

14.图中①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居民住宅区B.工业区C.中心商务区D.科教文化区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

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

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如图2)、公路涵洞的方式。

读图,完成下列15-16题。

15.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水运B.地形C.气候D.铁路交通

16.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多采用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A.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B.防止城市内涝

C.阻止行人穿行D.夯实地基,防止地面下沉

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17-19题。

17.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A.西高东低B.中间低四周高

C.东高西低D.北高南低

18.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9.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C.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D.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随着罗布泊的干涸,历史上曾居住在罗布泊岸边以渔猎为生的罗布人,目前已迁移至新疆尉犁县的绿洲地区生活。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

21.目前,罗布人最有可能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

22.孔雀河流域地理环境的主要变化有

①河流下游断流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流水沉积作用加剧   ④土地沙化范围扩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读长江三角洲某城市甲位置图,回答23-24题。

23.甲城的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A.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

B.位于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

C.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噪声污染

D.远离农田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24.有关该城市在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中地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运基地之一,临港型工业发达

B.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

C.长江三角洲南部中心城市,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D.长江三角洲次中心,省级行政中心,全国重要制造业、科教和研发基地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规划展现了巴西人的崭新理念。

南北两个人工湖几乎拥抱这整个城市。

市区无工业区,居民公寓在六层以下,从广场至家庭的院落全部绿化,市内公路均为单行线,立体交叉,不设红灯,从而使整个市区成为一个放大的公园。

25.巴西将首都巴西利亚建在巴西高原上的主要原因是  (      )

A.近水源地,河流的上游B.上风地带,空气洁净

C.地势高,气候较凉爽D.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26.建设两个人工湖的主要目的是   (      )

①美化环境 ②调节气候 ③减弱噪音 ④调节河流径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7.单行线,立体交叉,不设红灯的主要目的是

A.节约用地B.提高车速C.减少交通事故D.节约总体投资

28.下列工业可以在巴西利亚布局的是

A.印刷业B.化学工业C.钢铁工业D.制糖工业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2

29.图1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

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图2中的()

A.a处B.b处C.c处D.d处

30.图2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B.矿产较丰富,有利于工业生产

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31.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

C.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

“白色农业”又称微生物农业,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而组建的产业化工业型新农业,包含微生物参与的食品、能源、农药、肥料等相关产业。

人们在工厂车间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形象化地称之为“白色农业”。

32.下列农业相关活动属于“白色农业”范畴的是

A.大棚栽种价值高的食用菌B.种植长纤维品种的棉花

C.选育淀粉含量较高的水稻D.养殖高蛋白的淡水鱼类

33.“白色农业”突出的特点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劳力投入大C.集约化程度低D.环保效益高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

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下列34-36题。

34.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资源C.劳动力D.技术

35.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居民收入B.气候C.文化传统D.国家政策

36.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读甲、乙两图,完成37~38题。

 

37.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B.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

D.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

38.甲图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________阶段(  )

A.ⅠB.Ⅰ和ⅡC.Ⅱ后期和ⅢD.只有Ⅲ

39、右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

40、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

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滩桥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41.(10分)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3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分)

 

(3)该城布局合理,请说明重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4分)

42.(10分)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在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都有种植的农作物是                     ,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                                   。

(2分)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4分)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条件是                              。

(2分)

(4)美国商品经济发达,                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

(2分)

43.(9分)下图中B城为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2012年11月22日,以“未来能源的发展·新能源”的主题赢得了2017年世博会举办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2分)

(2)指出图示地区气候最突出特征,并简述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分)

(3)图中A地出产的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上市。

说明气候条件对A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

(3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 下图为“某城市1960~2010年人口和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 下图为“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水资源情况统计图”。

(1)据材料一分析该城市50年间人口和用地变化情况。

(4分)

(2)材料一中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这种现象对该市郊区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3分)

 

(3)据材料二分析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分)

答案和解析

1.A2.B3.B4.A5.B6.C7.A

8.B9.B10.A11.C12.D13.B14.B

15.A16.A17.C18.D19.D20.C21.C

22.C23.B24.D25.C26.A27.B28.A

29.B30.D31.D32.A33.D34.C35.B

36.A37.C38.C39.B40.D

  41.(10分)

(1)A>B>C(1分);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2分)

(2)D地(1分); 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高;⑤交通比较便利。

(3分答出三点即可)

(3)河流下游,盛行风下风向(4分)

  42.(10分)

(1)小麦和玉米 商品谷物农业(2分)

(2)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黑土分布,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4分)

(3)热量不足(2分)

(4)经济效益(或市场)  地区专门化(2分)

 43.(9分)

(1)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高西低);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2分)

(2)干旱(1分)。

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疏,河流短小,水量不大;植被稀疏,多荒漠;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分布广泛。

(3分,答出三点即满分)

(3)该地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采摘时间晚,苹果生长期长,有利于糖分积累。

(3分)

44.(11分)

(1)非农业人口整体呈增加趋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大;耕地面积减小。

(4分)

(2)城市化 影响:

促进郊区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小,蔬菜、花卉、养殖等产业的比重增加;耕地面积减小,农业用地紧张。

(3分)

(3)问题:

城市建筑面积扩大,雨水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量迅速增大,易形成城市内涝。

措施:

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