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包写法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2065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封包写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封包写法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封包写法1.docx

《封包写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封包写法1.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封包写法1.docx

封包写法1

封包写法[1]

 

 

————————————————————————————————作者:

———————————————————————————————— 日期:

 

封包写法,喜屏书写,

请柬(请帖)写作,对联书写,挽幛挽幅的书写,祭文书写,碑文书写

中国乃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我们荔浦虽处古代化外之帮的蛮夷之地,但自从秦代大将史禄开通兴安灵渠,秦将任嚣、赵佗大军的南入平定南越,随着桂林、南海、象郡的设置,中原文明也就按三分漓水七分湘的原则不断地流入我们这百越南蛮之地。

自汉朝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设置荔浦县至今,我们荔浦县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了。

据明代万年间莫尚学为荔浦县志所作的序言称:

自唐宋以来,士人(即读书人)而登科第者,代代不乏其人。

可见荔浦文明由来已久。

而且荔浦人也崇尚文明,爱好文化,哪怕目不识丁的人,遇上红白喜事,也要请人代为捉刀,抄写些对联张贴,以示风雅。

在荔浦流传已久的典故《要错苏三庙错》,便是最好的明证。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习俗已渐趋被时代的洪流所湮灭,但保守而开放的荔浦传统仍有不少还将长久地延续下去。

可以肯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荔浦农村的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仍将沿用以往的习惯办理。

因此,作为生活中的一员,特别是我们高中生,按古代科举时的等次划分,可是比举人还高一个等次呢。

以前举人老爷在文墨上是备受人尊敬的,今天,我们虽不能与前人相比,但了解一下总不会错,因此本人受语文组同仁之委托,拟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荔浦传统习俗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以期引起诸君对本地民俗的留心与兴趣。

各位尽可姑且听之记之,亦可付之一笑,权作消遣。

我的这个讲座拟分为若干专题,共分三次完成。

第一个专题叫秀才作坊。

专门讲述红白喜事一应事宜所涉及到的文字题写方面的问题,这些东西以前都是须请读书人办理的,故以此称之。

 第二个专题叫礼俗习惯。

专讲红白喜事及日常农村交往应遵循的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

  第三个专题叫荔浦板路。

选讲一些在荔浦广为传流的有关不懂习俗而闹的笑话或典故。

 

今天我们先来开个秀才作坊,在这个作坊里,我们准备给大家讲讲封包、请帖、喜屏、对联、祭文、碑文等日常婚丧喜庆可能遇到的文字写作问题。

一、 封包书写

中国人喜欢送礼,礼金常用纸封起,谓之封包。

除丧事封包皮用白纸外,其余均用红纸,以示吉利。

别看封包皮多则四个字,少则两个字,但轮到用时不会写,人工钱却顶得一栏牛栏粪呢。

据说某人有酒席须去,钱封好了,却不会写封包皮,便去请村里的一个读书人代为操刀。

到了他家,那人却说没有空,要出牛栏粪,吃酒是有时间性的,那等得他出完牛栏粪,没法,只好主动提出与他背工,帮那人出牛栏粪。

等到出了大半栏粪了,便去看那人写好了没有,只见那人正在慢悠悠地研墨呢,问写好了没有,那人却说,有那么容易写你还来找我干什么?

这不,正在想呢。

等到一栏牛粪出完了,那人才把封包皮写好,还直说煞费脑筋呢。

其实,封包这东西就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不会者明知吃亏也无奈。

为了免除半天苦力,我们确实应当懂得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当然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现成的封包可供我们选用,但有时先不到合用的或要本无法买的,如吃死人酒的封包,我就没见哪家店铺有卖,这时,我们还得写,故会总比不会好一些。

 封包的题写要根据事由而定,以前每一类酒事的封包都有很多种写法,现在我们大多简化了,一般而言,喜事之类,可用“贺仪”,也可套用“某事之喜(庆)”的格式,如 

结婚为“新婚之喜”,或“新婚燕尔”嫁女也可用“妙选东床”、“于归之庆” 

新居如自新建的可用“新居之喜”或“大厦落成之喜”,仑奂之喜 燕贺之喜

迁居则用“乔迁之喜”;

动工用“宏开基业”、“宏基创建”或“开基之庆”;

开业用“开张之庆”,

满月用“弥月之喜”,生男可用“弄璋之喜”,生女则用“弄瓦之喜”; 

如做三朝,则用“三洗之喜”或“汤饼流香”;

对岁用“试周之喜”;

葬祖用“牛眠之庆”等。

谢媒人用“月老之敬”或“冰仪”;

丧事现在多用“奠仪”。

 

其它如不好套用格式,也可选用一句有关此事的四字吉利话来题写封包,

如升学、升官可用“鹏程万里”、“前程似锦”等;

开张亦可用“开张宏发”、“日新月异”等;

男寿用“松柏长春”,女寿用“宴启瑶池”等。

夫妻双寿用“椿萱并茂”、“日月齐辉”等

书写的格式一般应以直写为好,通常在正中用大字写名目即喜庆贺语,左下角题写落款,喜庆之事,多用“某某敬贺”或“某某、某某仝贺”,如是丧事则用“某某敬挽”或“某某、某某仝挽”,葬祖多用“某某具”就行了。

二、 喜屏书写 

以前喜事都要送喜屏,现在多不用了,但仍有很多人爱用,包括一些单位大型活动时,仍有人送喜屏的。

喜屏一般只要写上款和下款,无须题写祝语,除喜屏上本身就有的一般都不写,如果要写,可完全按封包的写法,题写四个字在中央。

当然喜屏的种类有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带电子石英钟的,有的有各种图案画或立体构图的,这些大多有现成的祝语,什么酒事用什么样祝语,可参照封的写法去选择;也有的只是大型的穿衣镜的,上面没有任何祝语,也无须题写祝语。

 虽然现在买喜屏完全可以叫店家代为书写,也可找装璜店代为书写,但格式我们还是应该懂些的。

一般喜屏的书写都是用毛笔和红漆油书写的,直书,从右到左读。

 上款的格式一般是“某某府某人(或单位)某某尊称某事之喜(或纪念)”,某人须要敬称,如:

莫府须有公令郎新婚志喜 李府太白贤婿新居落成之喜 

罗府成公高堂八十晋一纪念 张府思恩世伯米寿纪念

修仁中学建校六十五周年纪念  

上款写于喜屏的右边靠顶边写起,直书。

 

下款写于喜屏的左边,起首稍低于上款第一个字几个字,以最后一靠低边还差三四个字为宜。

下款即落款,格式通常是:

某地某人敬贺。

某人因是送礼人自称,故须用谦称,如上款称贤婿,则下款应自称愚岳父,上款称世伯、仁兄,则下款必以世侄、愚弟应之。

 三、请柬(请帖)写作

在民间酒事中,除了白事即丧事不发请帖也不能发外,其余酒事一般都可发请帖。

现在的请帖一般都可买到现成的,现成的请柬有填空式的,也有内芯空白的,因此无论是买现成的好,自作的也,都可能要写,而且可能人人都会碰上一两回。

如你家新居或许还不用你写,等将来你结婚了,宝宝满月了,总不好请人来写吧,即便请到了枪手,大批量的人家帮你写了,发的过程中偶尔想起某人要再补一两张,你总不成再转头去找人写吧?

所以还是那句话,会总比不会的强。

 

请帖的格式同写信的格式一样,有顶格起首的称呼,有落款和正文,一般也习惯沿用以前的直书格式,其格式一般为:

某某(被请者姓名):

  兹定于(结婚则用我俩定于)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农历某月某日)某时于某地为某事举行何种活动,届时敬请光临。

       某某鞠躬(如是以夫妻名义发出,则写二人姓名)

(请柬一般可以不落时间) 

如:

张三台鉴:

兹定于2004年3月21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廿一日)中午11:

30在荔浦宾馆为犬子弥月特备薄酌志庆,届时恭请光临,恕不介催。

 

             李四虎 

           龙凤娇鞠躬 

四、对联书写

 对联是中国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形式,也一一种最富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对联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

 

我们除过春节要张贴对联外,结婚、新居、寿辰、丧事都要贴,我将用一个完整的时间作一个专题讲述,我们在此只是给大家讲讲有关对联书写张贴应注意的事项。

 酒事的对联用纸,一般丧事用白纸蓝字或黑字书,其它酒事用红纸黑字或金字书。

酒事的对联多有长联,有些地方还兴撑梁对。

长联多分双行或多行书写,上联从右读到左,下联从左读到右,或者说,两行以上的长联,无论上下联都是从门框外读进门框里,通常首字写顶格,末尾留几字空,故人们又习惯称为“门”字联。

红事的长联上联多写事由及贺喜,下联多对亲朋捧场表示谢意及自谦。

白事的上联多写死者生平及功德,下联则抒发孝子等的哀伤。

婚联以结婚者的父母身份写,如“喜今朝为长子完婚----”,如有爹老奶健在,习惯上也把老人家也抬出来,如:

“奉(父)母命为季子成婚----”。

寿联对在自家门上的通常以寿星本人口气写,中堂寿联则多由贺喜者题赠的。

 丧事则用挽联,一般以孝子的身份写,如“痛吾母一生养育我兄妹四人----”

下面着重就挽联简单说说对联写作的一般知识。

 

挽联不能换用,也不能通用,如果盲目照搬,就要闹出“死错了人”之类的笑话。

  严格的挽联,不但要求字数相等、句法相同,还要求词性也一样,对仗非常工整。

   例:

   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戴素冠。

 

 联中"雨"对"雪"、"竹叶"对"梅花"、"泪"对"冠"是名词相对;"珠"对"素"是形容词相对;"中"对"里"是方位词相对 

 现在撰写挽联,能做到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就可以了,若进一步还能做到词性相对就更好了,做不到严格相反,做到大体相反也可以。

但无论如何,平起仄收的原则还是要遵守的,即是上联的末字须是仄声,而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收尾。

 一般的实用文体不要求有文学性,而挽联却不同,其文学性与实用性是合二为一的。

古往今来,有不少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俱佳的挽联作品得以流传,其原因之一,就是十分讲究联语的修辞手法。

 挽联的修辞或用铺陈或用嵌字或用典故或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悲情或颂扬。

如挽叶圣陶

       天地永留圣著泉台亦复陶然

  这是蜂腰格,将"圣"、"陶"分嵌在句中。

   我县修仁街镌刻家盘恨生自挽联:

恨天不忍,恨海难填,泪洒天涯含恨去; 

生我何堪,生命贱如,魂息黄泉拒生还。

 

这是仙女散花格,联中将“恨”“生”三次分嵌于联中适当的地方。

 挽周总理

    心血操尽,革命伟业似巍巍泰山耸寰宇

    骨灰撒遍,深海恩情如滴滴甘露润人心

 此联以泰山之高耸寰宇来比喻领袖革命伟业的高大,功垂千秋,又以甘露滋润人心来比喻领袖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比喻恰当,读来震撼人心,久久不能忘怀。

 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报纸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

现在殡仪馆又出现了一种比较高档的装裱成轴的空白联轴,供丧家选用。

五、挽幛挽幅的书写

 挽幛和挽幅,是用以为悼念死者而撰写的一种区别于挽联的挽书,是一种哀悼的礼品,用来悬挂于死者的家庭、灵堂、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的场所等。

按我们荔浦的习俗,通常用白纸或直接写在亲友买来的物品上,出殡前张挂于灵堂四周,出殡时请人抬着或扛着跟在后面。

一般长形物品如布匹、被单、毛毡之类竖写的称挽幛,而方形物品如被子、蚊帐之类通常横写,称挽幅。

 

题辞可不拘形式、不限字数,有只写一个"奠"字的,也有多字的,但是常以四字句为多。

可用固定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撰写合适的词句,但应注意它属哀悼送礼之用,在文字措辞上,要直抒胸臆、真挚凝炼,颂扬而不过褒、哀痛而不凄惨,应具有褒扬悼念之意。

 挽幛的制作没有一定的程式,可大可小,因地制宜;字体可楷可行可草,完全由送挽者自己决定。

目前在我们荔浦一般都是由礼房根据送礼者与死者的关系来书写,通常是白字黑纸或蓝字,也可以布代纸,直接用粉笔写在布匹上。

例:

 挽幛实例挽幅实例

第一部分,面向挽幛右手边(挽幅上顶边)顶头写上死者的姓名加颂词(亦称上款);第二部分,正中间写上祭悼语,祭悼语一般不要超过上款和下款,且字距要一致。

第三部分,面向挽幛左手边(挽幅底边)顶尾写上送挽幛、挽幅人的姓名、身份称呼和时间。

 

附通用挽幛:

新逝叶府世伯好龙公大人千古

驾返蓬莱

阳居世侄赵钊王大李四仝挽

新逝王府世伯母老孺人仙游纪念

懿范可风

阳居世侄张三李四仝挽

一般挽男可用

跨鹤仙游梦收仙乡典型尚在  痛失典型忠厚留思 千古流芳

挽女通用词有

  驾返瑶池瑶池赴宴懿训难忘  宝婺星沉 淑德长昭 鸾影西归

挽带

挽带,也有叫"花圈挽联",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敬仰、哀思而敬献花圈、花篮时撰写的联语。

挽带也由上半联和下半联组成。

在实际应用中,挽带的写法和形式有一定的程式,书写时要慎重选择挽语的用词,尤其是上半联,对死者颂词称呼不能搞错,因人用词,恰如其分。

上半联、下半联的写法因用词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常用的上半联有"悼念"、"哀悼"、"追悼"格,也有"千古"、"安息"格;下半联有"敬挽"、"泣挽"、"仝挽"格,"泣拜"、"哀献"格等。

 

  挽带的长短、宽窄要视花圈、花篮的大小裁剪,挽带的下端要剪出二个尖角,挂在花圈、花篮上呈八字型。

书写挽带的字体可以是行书,也可以是楷书,但必须是同一种字体,通常是白底黑字或蓝字。

在书写格式上,一般下半联的第一个字要比上半联的第一个字低1-2个字的位置。

例:

沉痛悼念××× 同志

友×××敬挽

  

 ×× 恩师 千古

  学生×××拜挽 

    

  六、祭文书写

 哀祭文是专门用于治丧过程中的应用类文体。

虽然内容单一,形式也不多,但是,在写作上和形制上却有较高的要求,不能马虎敷衍。

祭文按农村习惯一般于出山登山前的追悼会上宣读的,追悼会一般有在室内的,称为堂祭,有在外面的,称为路祭。

我们荔浦习惯路祭,即起棺出门走一段路程后,在离家不远处的路上某个空旷之地举行。

主祭人宣布追悼会开始,孝子孝孙三叩首后,由主祭人指定某人宣读。

祭文多为孝子孝孙之外的人宣读,但却是以孝子身份叙述的,此与挽联差不多。

其格式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开首,主要交待去世者辞世的时间、地点、原因、享年及孝子孝孙的情况况与祭品情况。

第二部份为正文,主要追述辞世者的生平,多为歌功颂德。

第三部份是结尾,主要表达后死者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并请死安息。

具体写法与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相同。

但农村的祭文多为老章,用四六骈偶句来写,有的还讲究押韵。

   七、 碑文书写

 祭文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接触到,因为即便是自家死了人,要开追悼会也会有人写,毕竟主家不宜太牢神,但如果是碑文,则可能须自己写了,请人写或叫石匠写,也要你打草稿的,故不如自己写。

 

 祭文一般以立碑者的身份写,因字数有限,必须是高度浓缩的精华。

通常荔浦农村的习惯是中间大字为某某之墓,右边为碑文,左边为死者后人及社会关系。

 中间的大字按荔浦人的习惯,要合大小黄道,大黄道为:

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

小黄道则是:

生老病死苦。

大小黄道都是按顺序依次数下去,循还往复,有“逢走必通,无走不利”与“逢病遇死,务须趋避”之说。

通常用单字,如11字,17字等。

右边正文格式通常是:

某人(如是父母则称吾父吾母)乃某人之某子(女的则称某人的元配)也,原命生于某年月日(通常用农历),于某年月日在家寿终正寝(女的则称内寝)或因病去世,享阳(或享受春秋、享年)几十有几。

某人一生如何如何(用几句话交待死者的生平,通常从为人处世持家养儿育女等方面介绍,多为歌功颂德,用四六骈偶句)某人某恩难报,特刊片石永为纪念(如是迁葬的,有的还写上由某地迁葬某地,墓地向某山兼某分针)。

  以上是我们荔浦民间生活中常碰到的一些写作问题。

当然,理论终归是理论,要真正能用得上,还有待于大家今后的留心观察与实践了。

 

童府**令郎**完婚喜联

吉日公元2009年1月21日,

岁次戊子腊月廿六日 

修中夫子拟于2008年12月30日

计大门2副,房门6副,二楼厅1副,楼顶门1副,后门1副,厕门2副,厨房门1副.共14副.

1、新屋大门:

佳偶天成 

今朝小儿完婚成大礼,欣年边添喜,蓬门荜户焕异彩;

此日高朋满座贺良缘,看寒舍生辉,水酒粗肴待嘉宾。

2、老屋大门:

喜气盈门

今日喜作翁,幸有良辰迎淑女; 

寒门欣设筵,愧无美酒宴嘉宾。

3、厨房:

招待不周

酒肴味淡愧少礼,

宾客情浓幸有缘。

4、洞房:

琴瑟永谐

互敬互爱两情鱼水,

同心同德百岁鸳鸯。

5、后门:

光前裕后

门前欢天连笑语, 

屋后喜气满芳庭。

6、楼顶门:

前程似锦 

登临已穷千里目,

期待更上一层楼。

7、二楼厅门;宾主尽欢

喜择吉日迎淑女, 

欣逢大年款良朋。

8、翁房房:

愉悦无边

稚子完婚翁心乐,

贤媳孝顺慈颜欢。

9、姐房1:

喜庆吉祥 

桂馥兰芬各立业,

莺歌燕舞竞娱亲。

10、姐房2:

皆大欢喜

兄弟成婚合家喜, 

蓬门添彩满堂春。

11、礼房:

蓬荜生辉

亲友隆情深似海, 

高朋厚义重如山。

12、客房:

喜气洋溢

主宾尽兴三冬暖,

水酒频添四座欢。

13、客房:

宾至如归 

时值隆冬春意盎, 

客至寒舍蓬荜辉

14、卫生间门:

喜不自禁 

人逢喜事精神爽,

身到雅间胸怀开。

15、厕门:

身心愉悦

到此心情尽舒畅,

出门玉体各安然。

欧府**先生新婚庆典喜联

岁次己丑年正月十二 

地址:

老屋:

修仁建北街, 

新房:

荔城二十四米街尾绿美苑小区

老屋大门1副,新屋大门1副,洞房1副,客房2副,厅门1副,厨房1副,计7副。

修中夫子作于二〇〇九年元月八日星期四 

岁次戊子腊月十三

1梯间大门:

 新婚燕尔 

喜择春节良辰行大礼,

欣拥桂圆佳偶过新年。

(新娘来自广西桂林圆之乡)

2厅门:

其乐融融

新居新人新天地,

好山好水好鸳鸯。

3洞房:

天造地设

五千年长河包容万象,(新娘所授历史) 

十八般武艺勇冠三军。

(新郎乃体育专业)

4客房1:

欢喜吉祥

普天同庆国人喜,

大地皆春儿郎欢。

5客房2(母房):

山欢水笑

大地飞歌山水绿,

儿郎有偶母心欢。

6厨房:

巧手调和 

厅上厨下皆出众,

郎情慈颜总欢心。

7老屋大门:

佳偶天成 

喜今朝小儿完婚成大礼,淑女入门慈心慰。

望他日伉俪比翼奔前程,齐眉举案百年欢。

韦府**令郎**新婚喜联

大门:

喜今朝娇儿携佳偶千里返乡成大礼;(儿、媳皆在广州工作,特回荔浦成婚) 

欣此日寒舍宴嘉宾高朋满座贺良缘。

洞房:

 

鸾凤双栖黄浦岸,

燕莺共舞红楼春。

二门

阳春景泰迎佳丽,

盛世祥开舞彩鸾。

厅门

满堂吉庆莺语暖,

千里姻缘故乡圆。

韦府**次子**完婚喜联

吉日公元2005年1月7日,岁次甲申冬月廿七日

大门:

佳偶天成 

今朝次子完婚,望他夫妻同心协力共创家业;

此日高朋满座,愧我杯盏淡酒粗肴难酬宾朋。

周府**公新居志喜用联

公元2006年元月1日

岁次乙酉年腊月初二

地址:

荔浦滨江大市场教师寓三楼,四房二厅

1大门:

一张半纸

燕喜新居 

历经十年喜将新居迎新岁,

语慰双亲欣入小舍度小康

(历史语文建小家,小家建成享小康。

何谓小康?

山野之人云:

白天有酒喝,晚上有奶摸是也。

2落地门:

一张半大纸

四喜临门

天道酬勤勤劳门第三春早,

人间贵俭俭让家庭万事兴。

 

(何谓四喜?

君不见05年周府一家夫贵[荣升主任]妻荣[首批转正]新年新居,是谓之四喜)

3阳台门:

一张半纸

前程远大

谈今论古喜入闹市儒雅地,

赏景吟诗安居滨江教师村。

(夫人吟诗作对,丈夫谈古论今,文史一家乐陶陶;地处滨江,家居市场,教师公寓喜悠悠)

4主房:

安居乐业 

周天澄彻显方正,

玉树皎洁展芳华。

(丈夫周正,夫人蒋玉华,为人周正胸坦诚,但将玉华示皎洁,可谓珠联合璧)

5儿房:

自强不息

自小耕读须立志,

由来风范可传家。

(父母耕读立家,尔小子辈是从父母读书立命,抑或意欲效祖辈耕作为业焉?

全靠汝一念之志也)

6客房:

喜气洋溢

一家三口皆儒雅,

满座高朋尽春风。

(夫妻教师,爱子“作家”,岂非皆儒雅之辈?

往来之客谈吐中能使人受到教益,有如坐春风之感。

7客房:

宾至如归

亲来乡土芬芳味, 

客至蜗居蓬荜辉。

(周公待人温和,事亲极孝,闻着乡野气息,自感一股芬芳之味,断无嫌弃之念)

8厨房:

饮食之家 

荔江河鱼双江水,

冬日萝卜夏日姜。

 

(料从荔城集市购,菜由双江主人做;冬炖萝卜夏煮姜,盘中菜肴保健方)

9茅房:

轻松自在

自古饮食无例外,

从来男女总一般。

(自古有饮食之地,岂无拉撒之所?

此间乃人世安身立命之重地,任天下伟丈夫到此无不低头弯腰,看世间烈女子进来能不宽衣解带?

邓府**先生新居庆典喜联

岁次乙酉年冬月初七

地址:

 滨江大市场教师公寓四房二厅

1梯间大门:

燕喜乔迁

喜有蜗居避风雨, 

欣逢吉日入平安.

2落地门:

吉星拱照

门来紫气盈新宇,

户绕祥云奏华章.

3阳台门:

 喜气盈门 

一层更上六六顺,

四季鸿发岁岁安.

4主房:

家兴业旺 

风雨无恙思进取,

前程似锦虑艰辛.

5客房:

宾主同欢

时值仲冬春意盎,

客至草舍蓬荜辉.

6客房:

新居焕彩

四处欢声三冬暖

连天喜气满堂春

7客房:

 知足常乐

家业初兴征程远,

蜗居虽小创意新.

8厨房:

勤俭持家

锅碗瓢盆寓真谛,

油盐柴米即生活.

9卫生间:

雅俗共享 

进去前百步紧急

出来后一身轻松

邓府**先生新居庆典喜联

1大门:

莺迁乔木

鸿基小筑而今初展平生志,

好运长留从此安居幸福家。

2落地门:

福星高照

新居焕彩一门皆喜气

小舍筑成满座尽春风

3阳台门:

安居乐业

喜气盈室前程广,

祥云献瑞财运通。

4主房:

喜得新居

岂为逸豫安小舍,

更须发奋起宏图。

 

岁次乙酉年冬月十四 

地址:

滨江大市场三房二厅

5客房:

喜气洋溢 

芳室幽兰香阵阵

热情嘉客笑盈盈

6客房:

 四季平安

创业艰辛守非易,

持家勤俭富有方。

7厨房:

调和众口

灶上千肴盐作主,

盘中百味米为先。

8卫生间:

清静世界

到此身子顿清爽,

出门容颜倍精神。

罗府**公新居志喜用联

地址:

荔浦滨江大市场三房一厅 

1大门:

燕喜新居

喜今朝知识致富幸有小舍遮风雨, 

欣此日科技兴家且居滨江赏烟霞。

2主房:

安居乐业 

多种经营皆得利,

四时出入总顺心。

3客房:

喜气洋溢

门来紫气盈新宇,

户绕祥云奏华章.

4厢房:

知足常乐 

新居焕彩居室雅

小舍呈祥主宾欢

欧府**先生新居庆典喜联

地址:

荔城二十四米街尾绿美苑小区

1梯间大门:

燕贺新居 

梧桐喜栽绿美苑,

小筑欣构乐安居。

 

2落地门:

满目皆喜

金风送爽青山雅舍添秀色,

紫气呈祥绿水清音伴良宵。

3主房:

喜气临门

舍就巢成心欢畅,

家成业旺梦香甜。

4客房1:

新居焕彩

居室清幽人舒适,

空间时尚意陶然。

客房2:

宾至如归

青山雅舍寻幽梦,

绿水清音伴良宵。

5厨房:

享受生活 

锅碗瓢盆鸣交响,

油盐柴米展才情。

周**公令妹新居志喜联

地址:

荔浦滨江大市场二房一厅 

1大门:

燕喜新居

勤劳致富筑得草舍遮风雨,

薄技随身入主滨江赏烟霞。

2主房:

安居乐业

多种经营皆得利,

四时出入总顺心。

3客房:

喜气洋溢 

门来紫气盈新宇,

户绕祥云奏华章.

4厢房:

知足常乐

新居焕彩居室雅

小舍呈祥主宾欢

5厨房:

四时飘香

众口难调心欲细

清福长享味宜平

6.厕所:

清爽世界

急急进去多紧火

悠悠出来好轻松

7.书房阳台:

前程万里

无限风光收眼底

万千景象展楼头

(万千感慨涌心头)

大健拟厕所联

进去紧梆梆,(急!

出来软囊囊,(爽!

家庭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