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2114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事操作指导书.docx

农事操作指导书

农事操作指南

编者刘飞

目录

第一部分单项农事操作(供一年级劳动参考)

一、油菜

(一)油菜苗床播种

(二)油菜苗床管理

(三)油菜移栽

(四)油菜直播

(五)油菜冬季田间管理

(六)油菜收割脱粒

(七)油菜室内单株脱粒

二、小麦

(一)麦田整地施基肥

(二)小麦播种

(三)小麦前期管理

(四)小麦后期管理

(五)小麦适时收割

三、水稻

(一)冬季积肥

(二)春季绿肥管理

(三)早稻育秧

(四)早稻插秧

(五)早稻田间管理

(六)收获脱粒

(七)晚稻秧田化学除草

(八)晚稻秧田病虫防治

四、棉花

(一)棉花播种前种子准备

(二)棉花整地施基肥

(三)棉花营养缽育苗

(四)棉花播种

(五)棉花蕾期管理

(六)棉花收获

五、甘薯

(一)育苗

(二)整地插薯

(三)田间管理

(四)收获

六、大豆

(一)大豆整地施基肥

(二)大豆播种

(三)大豆田间管理

(四)大豆的收获

第二部分几种作物栽培技术(供二年级种生产田参考)

一、油菜栽培技术

油菜栽培田间档案表

二、小麦栽培技术

小麦栽培田间档案表

三、双季稻栽培技术要点

早稻大田生产田间档案表

四、棉花生产田栽培技术

棉田栽培档案表

第三部分附录

一、油菜栽培管理月历

二、水稻农事操作月历

三、棉花栽培月历

四、春作物病虫害防治历

五、水稻病虫防治历

六、棉花病虫防治历

七、现代农业专业生产劳动实施办法

 

第一部分单项农事操作(供一年级学生劳动参考)

一、油菜

(一)油菜苗床播种

一、目的要求:

油菜育苗移载能克服与其他前作物的季节矛盾,适时早播,便于集中管理,培育壮苗。

通过参加这次劳动,要求掌握油菜整地播种操作技术。

二、操作方法:

我省早中熟甘蓝型油菜品种一般在9月底到10月初播种,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一般以1:

7—8为宜。

苗床播种前要进行两次整地,播种前先每亩施猪栏粪60担,撒施于上面,而后耙平耙细。

在第二欠整地前,先亩施草木灰300-500斤,过磷酸钙20—30斤,先开沟分厢,厢宽4—5尺,畦沟宽约1.2尺,深5—6寸,沟要开直,深浅一致,开好沟后人站在沟里,用锄头将土倒碎,倒土时要求土层下粗上细,整个丘块的床面要求达到水平标准,以便苗床干旱时灌水。

整好地后进行播种,每亩播种量以0.8—1斤为宜,播种力求均匀,先将种子和灰拌和后进行撒种,来回分2—3次播,播后用灰粪盖种,盖种要均匀,每亩再浇20—30担猪粪水,最后耘耙轻耙一遍。

3、作业:

如何才能整好苗床地?

(二)油菜苗床管理

一、目的要求:

油菜苗床管理好坏直接影响苗子质量,管理必须精细及时,通过参加苗床管理劳动,要求掌握油菜苗床间苗追肥技术。

二、操作方法:

油菜出苗后要立即间苗,第一次把密集拥挤的苗丛间稀一些,以不拥挤为原则,待到1—2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这次间苗以叶不搭叶为标准,间苗时要求脚尽量不踩在苗床上,把小的、弱的和病虫伤害过的苗子间掉,同时还要注意去掉与本品种不同的异形苗。

间苗时如发现有虫,要把它捉掉踩死,主要是菜青虫、猿叶虫。

3—4叶时定苗,定苗要考虑预留苗苗数,定苗规格一般每平方尺15—20株。

苗床追肥可结合第二次、第三次间苗定苗进行,每次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5担左右,粪水要求稀、泼浇均匀,治虫也可结合间苗追肥进行,主要防治对象是菜青虫、蚜虫、猿叶虫,可用乐果乳剂1500倍与250倍50%DDT乳剂混合喷雾,喷时力求均匀,株株喷到,喷后还有大菜青虫未死时,可进行人工捕捉。

3、作业:

油菜间苗应注意哪几点?

(三)油菜移栽

一、目的要求:

油菜移栽前整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厚土壤的疏松层,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油菜主根入土深、支根发达;适时移栽能保证本田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田间整地和油菜移栽劳动,学习掌握油菜整地移栽操作技术。

二、操作方法:

1、整地:

前作收获后,先翻耕耙一次,再进行精细整地开沟作厢,厢一般7—8尺,沟深5—6寸,分好厢后将厢面整平,用锄头把土倒碎,无大土块,不留孔隙,土粒均匀松泡,人最好站在沟里操作,沟要求开直,沟底要平,主沟围沟适当深些,厢沟互相平行,厢面平整后,然后按密度要求开好穴或沟,穴深2—3寸,每穴距离一致,穴大小深浅一致。

2、移栽:

以30—35天的苗龄移栽较适宜,一般选晴天移栽,移栽前取苗应多带土,尽量减少根系和叶片损伤。

如苗床土壤坚硬,应在取苗前一、二天进行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取苗,取苗最好用铲子,如用手拔苗,则手一定要握住幼苗基部,以免把苗拔断,堆放应轻,不要弄断叶片。

移栽时应用左手握住苗子上部,右手拿小铲子挖开一小洞,把苗子和根(子叶节以下)埋住,注意不能使根卷曲,移稳栽直,泥土不要盖住叶片,要稍用力将泥压紧。

栽时苗子应按大小分级移栽,去掉小弱苗,保证一定的株行距。

一般移栽时先施基肥,栽后随即浇定根水,以利成活。

三、作业:

试述油菜移栽操作过程

(四)油菜的直播

一、目的要求:

直播油菜根系生长较好,抗性较强,产量一般较高。

整地播种好坏关系到全苗和壮苗,通过油菜直播实践,学习掌握其操作技术。

二、操作方法:

1、整地:

我省早中熟甘兰型油菜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

前作收获后,必须及时整地,首先是翻耕耙碎,第二次整地靠人工,先分好厢开好沟,厢宽7—8尺,沟深5—6寸,开沟时土往两边分,分好厢后将厢面整平,要求无大土块,土粒均匀,沟的深度和宽度一致,厢沟互相平行,整好的厢面要达到水平标准,以便天旱时灌水。

2、播种:

播种方式可采用穴播或条播,穴播要按株行距先开好穴,穴深2—3寸,穴间距要宽窄一致,每穴深浅一致。

条播首先按预定行距开好条形播种沟,播种沟要开直,每亩用种以4—5两为宜。

下种前先施好底肥,每亩施土杂肥20—30担,磷肥80—100斤,人畜粪水20—30担,播种前这些肥最好堆沤,播时穴播穴施、条播条施,放种子时,要求穴穴均匀,每穴6—8粒,放好种后进行盖好,一般先用灰肥,但不宜盖得过厚,以免影响出亩。

三、作业:

油菜直播与苗床播种有何不同?

(五)油菜的冬季田间管理

一、目的要求:

油菜移栽成活后或直播定苗后,要进行中耕、除草和追肥,冬前要进行2—3次。

中耕、除草和追肥可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根系生长,起到壮根壮苗的作用。

通过这次劳动,要求掌握中耕、除草和追肥等技术。

二、操作方法:

1、中耕除草:

油菜冬前中耕一般进行2次,第一次在移栽成活后,或在直播定苗后,这次中耕要求适当浅1寸左右,注意不要伤油菜根叶,人站在厢沟内,落入沟中的土块要清除,做到边中耕边,疏通厢沟。

第二次中耕一般在12月底进行,这次中耕要求稍深,并稍加培土,中耕深度为2—3寸,结合除草,把草连根锄掉,特别是蔸边的草应用手拔掉。

2、追肥:

油菜冬前需施1—2次苗肥和一次腊肥中,施肥时注意苗肥多用速效氮肥,腊肥宜用有机肥,苗肥施用浓度不宜过大,要求施用均匀,不要把肥施在心叶上,应施于蔸边,特别是腊肥,应该把肥料施于油菜行间,切勿弄断茎叶,腊肥一般在12月底施,多采用保温性农家肥,如猪、牛栏粪。

三、作业:

怎样施腊肥。

试述操作过程。

(六)油菜的收割脱粒

一、目的要求:

油菜适时收割是为了避免部分角果过度成熟、落粒,避免降低粒重和含油量;收获的方法不当也可造成油菜产量损失。

通过这次劳动,要求掌握油菜收获时的标准,以及收割脱粒的实际操作过程。

二、操作方法:

1、收割:

油菜收获有两种方法:

割收或拔收。

割收比较省工,干燥快,脱粒时不会混入泥土;拔收用工多,干燥慢,易混入泥土,但有后熟作用,能增产。

割收的具体操作是:

用镰刀把油菜从齐泥处割下,根留入土中,割好后捆好,注意不要弄断茎枝,轻压轻捆搬回晒坪,晒干后脱粒。

也可在割后直接放在田边晒后脱粒。

2、脱粒:

油菜干燥后进行脱粒,脱粒如在田间一般用拌桶,用脚踩,不时翻动,直到角果全部开裂,再把种子和壳去掉,过筛一下再装袋。

如果在晒坪脱粒,可用脚踩或棒打,也可用滚子压,不断翻动,直到全部籽粒落下,脱不下的可另外再放一、二天再脱。

脱后把秆子、壳疏掉,用筛子筛去杂质,然后装袋,脱下的种子也要立即晒一、二天,用风车车干净装袋贮藏。

三、作业:

收获时怎样才能做到颗粒归仓?

(七)油菜室内单株脱粒

一、目的要求:

在油菜栽培、育种科研中,有许多选回的单株或花序需要分开脱粒,通过参加油菜单株脱粒劳动,要求熟练掌握单株脱粒方法。

二、操作方法:

单株脱粒前首先要清理好待脱的材料,检查各单株或花序是否都有名称或编号,如有遗失立即寻找查对,种子袋也要逐个检查,要做到袋上不留字,袋内不留籽,是否有破洞,大小是否合适,如不符合几点要求的纸袋要重新清理,把字擦掉、籽倒掉,有洞的不用,小了的要换大的。

脱粒盘也要干净,不能粘有油菜籽。

脱粒时必须把单株或花序逐个分开,分不清的短枝不要。

如脱粒自交花序,必须去伪存真,把未自交的去掉。

识别方法是:

不是自交的果、枝呈自然着生状态,自交的由于受套袋的影响不成自然状态,角果紧靠果枝,结实也没有未自交的正常。

脱粒时首先把牌子取下,装入纸袋,在纸袋外中上部位照写其名称或编号,写时轻重要适当,字大小也要适当,写好纸袋后再进行脱粒,把单株或花序放入盘内用手压,将角果全部压开,压不开的用手逐个剥开,去秆、壳,用嘴轻吹去掉壳和杂质,然后装入纸袋,封好口,晒2—3天,放入干燥器中保存。

3、作业:

试述油菜单株脱粒过程。

 

二、小麦

(一)麦田整地施基肥

一、目的:

夺取小麦高产必须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通过整地和施基肥,掌握播种前田间准备工作的环节。

二、方法:

前作成熟后,抢晴天犁耕,耙碎后整土,厢面七尺宽,沟宽一尺,厢面要整碎整平,厢沟应深浅一致。

播种前随开沟(或开穴),撒施一定数量的优质有机肥或与化肥混施,注意施匀。

三、作业:

整地、施基肥有哪些要求?

(二)小麦播种

一、目的:

播种质量直接影响全苗、壮苗。

通过实习,掌握开播种沟、施种肥和播种方法。

二、方法:

1、播种:

1)条播:

人工条播行距为6—7寸,播幅4—6寸。

2)撒播:

将种子撒在厢面,播后用灰泥盖籽。

无论是条播还是撒播,都要求播深适宜,深浅一致,落籽均匀。

2、施种肥:

在小麦播种时,将少量速效性化肥与种子同时播下,用化肥作种肥,以硫酸铵为宜,其次硝酸铵或氯化铵每亩用量10斤,以化肥与种子分开施播为好。

三、作业:

了解开播种沟、施种肥和播种的技术要求。

(三)小麦前期管理

一、目的:

小麦生长前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时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

通过实习,掌握中耕、除草、施苗肥和镇压技术要领。

二、方法:

一般第一次中耕在开始分蘖时进行,宜浅锄。

第二次在分蘖盛期进行,可适当深锄2寸左右。

开春后整地应浅些,避免伤根。

化学除草的用药时间以播后出苗前较安全,也可在麦苗1—2叶期使用,每亩用20%绿麦隆可湿性粉剂4—6两,加水80—120斤喷雾或拌干细土50斤撒施。

用药要均匀,防止局部地段用药过量引起药害。

三叶期前重施苗肥,一般苗肥应占总追肥量的三分之二。

镇压的次数和强度,视苗情而定。

旺苗要重压,要连续压2—3次,弱苗要轻压,防止损伤叶片,土壤过湿不压,有露水、冰冻时不压。

三、作业:

掌握中耕除草、施苗肥和镇压的技术要领,应注意哪些事项?

(四)小麦后期管理

一、目的:

小麦生长后期以生殖生长为主,麦粒所积累的干物质主要在这一时期生产。

通过实习,掌握清沟排水和防治病虫的方法。

二、方法:

开沟排水防渍害,做到沟渠相通,沟底不积水。

防止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用敌百虫毒谷或毒饵,顺垄开沟撒施。

粘虫可在发蛾盛期诱杀成虫。

用稻草把诱蛾产卵,把卵块消灭在孵化前。

三龄以前的幼虫,可用粘虫散进行喷粉,每亩用混合粉4斤左右,三龄后幼虫抗药力增强,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3—4斤或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每亩喷液200斤左右,麦蚜虫用40%乐果1000—1500倍液防治,每亩喷药液100-200斤。

赤霉病的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措施,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在小麦齐穗到扬花盛期喷药一、二次。

视天气条件而定,第一次防治在始花期前后,病害大流行年份在第一次喷药后一星期再喷一次。

药剂效果较好的有25%多菌灵1斤加水250—500斤,70%甲基托布津或50%乙基托布津每亩2两加水200斤。

锈病防治除选用抗锈品种进行农业防治外,药剂防治条锈病可在病害点片发生期,秆锈病可在开花到乳熟阶段发病初期喷药防治,用敌锈钠1斤加水250斤,可以防治三种锈病。

50%二硝散可湿性粉剂1斤加水200斤,或5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1斤加水250斤,以兼治秆锈病,叶锈病及赤霉病。

 

(五)小麦适时收获

一、目的:

小麦收获时常有阴雨,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给生产带来损失,通过实习,掌握收获适期及收获操作规程。

二、方法:

于蜡熟末期(蜡熟粒达80%以上)进行收获。

留种用的种子以完熟期(完熟粒达20—50%)收获为宜。

收获脱粒后的种子,应晒干扬净。

进仓贮藏时,要求种子含水量降至12.5%以下。

在日光上曝晒趁热进仓。

三、作业:

掌握小麦收获适期的标准和收获操作规程。

 

三、水稻

(一)冬季积肥

我国农业是传统的有机农业,施用较多的有机肥料,有机肥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积肥,掌握一、二种农家肥的科学积制方法,以提高肥效。

一、普通堆肥的积制:

1、材料的准备:

制堆肥之前,先要准备好材料。

制堆肥的材料包括:

1)基本材料:

如秸秆、草皮、枯枝落叶等;2)促进分解的物质:

如人畜粪尿、污水等;3)吸收性强的物质:

因堆积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水溶性养分和氨气,容易损失,为此需加入干细泥土、过磷酸钙、磷矿粉等吸收性强的物质。

2、堆积地点的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水源方便,靠近大田的地方堆制。

3、堆制的方法:

首先将地面打紧,底部铺一层厚约5—6寸的煤灰或干细土地,再堆放基本材料,高约1尺左右,然后泼施人畜粪尿和污水(以手捏有液体从指缝流出为准),撒些草木灰或石灰或磷肥,最后又堆些干细土或污泥,厚约2—3寸,这是第一层。

如此层层堆积,并踏紧堆至5—6尺高为止。

堆完后,表面封泥盖草以保温保湿,防止肥分流失。

4、堆肥质量的标准:

以腐熟良好,呈黑褐色,柔软有弹性,有粪臭为质优。

二、凼肥的沤制:

1、设凼:

沤制凼肥,要先设凼。

有常年凼和临时凼之分,常年凼一般设在住房旁边或田边地角。

一年四季均可制肥。

临时凼一般设在绿肥田或冬闲田中。

凼的大小与形状不一,每凼沤制40担左右(约一立方米)。

每亩三个,作凼时,挖取凼内泥土作埂,凼埂内侧要垂直、打紧,防止漏水漏肥,埂宽1尺左右。

高出田面3—4寸,凼底低于田面3—6寸,应挖平,以利翻凼和出凼。

2、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堆肥大致相同,但不必分层。

以草皮、塘泥、垃圾等为主占80—85%,加入畜粪尿15-20%(结合翻凼分次加入)。

凼内必须经常保持浅水层隔绝空气,造成嫌气条件。

还需要勤翻凼,冬季20—30天翻一次,开春后15天翻一次,除第一次翻凼外,以后每翻一次加入一、二担人畜尿或猪牛粪。

要求翻匀、翻透、翻活。

翻完后,凼面要整平四周作子埂,内有浅水层。

3、凼肥质量标准:

表面起蜂窝眼、出桐油水,颜色黑绿,质地松软,有臭气为优。

4、出凼:

犁田前均匀撒施作基肥,出凼时,应将凼底及四周出干净,凼埂挖碎锄平,以避出现“凼禾”。

三、作业:

记述堆肥或凼肥的积制方法。

(二)春季绿肥管理

一、目的:

绿肥是我省稻田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种好绿肥对全年生产有重要作用,通过这一实践,掌握春季绿肥管理的技术措施。

二、方法:

开春后,绿肥田间管理主要抓住两件事。

一是清沟排水。

此时雨水增多,一定要搞好清沟排渍,保证草子正常生长;另外一件事是草子追肥。

在“雨水”到“惊蛰”期间,选择晴天,每亩用人畜粪尿2—4担,或碳酸氢铵10斤兑水泼施,起到“以小肥养大肥”的作用。

此外,草子留种田还要在开花期注意用药,防止蓟马、虾虫和潜叶蝇为害,提高草种产量。

每开一盘花打一次药。

三、作业:

春季绿肥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三)早稻育秧

一、目的:

秧苗素质直接影响本田期禾苗生长,左右着产理的高低。

通过实习,熟悉育秧的主要环节,掌握培养壮秧的主要技术措施。

二、方法:

1、湿润秧田的整地:

选择背北风、向阳、灌溉方便、土质松软肥沃的绿肥田、冬闲田及蔬菜田均可用来做湿润秧田。

播种前半月左右耕翻田地,下足腐熟基肥,每亩约一百担。

二犁三耙后用板或楼梯拖平,于最后一次耙田时每亩施过磷酸钙50斤、碳酸氢铵30斤作面肥。

秧田整平要求田面平整,泥肥溶和,无稻根杂草。

2、湿润秧田开沟做厢:

秧田大平之后稍经沉实,随即开好围沟和腰沟。

围沟宽1—2尺,腰沟宽1尺,深度4—5寸或接近犁底层。

开围沟时,将沟泥做成小埂,以利排灌和保护秧苗。

播种前4—5天进行第一次作厢。

先用绳索或划行器按5.5尺均匀划厢(包沟,其中厢宽4.8尺,沟宽0.7尺,深3寸)。

然后将沟泥搬到厢面,均匀散放,切忌成堆放置,影响厢面整平。

厢沟要搬直搬匀,深浅一致,这样才能使水流畅通,同时各处所出沟泥多少一致,厢面才能水平。

搬沟以后,再用六齿梳及平厢板将厢面反复耥平。

播种前一天再进行第二次作厢(如为沙性泥田,可于播种当天做第二次)。

这次做厢的目的是加深厢沟,填平厢面“鸡窝”,补齐秧厢边,并调整各秧厢间高低,使全田秧厢水平一致。

做到“厢厢一样匀,厢面一掌平,厢边如刀切,厢沟3寸深”。

3、播种:

选择冷尾暖头,晴天播种最好。

播种时先放干田水,再根据每亩播种量算出每厢芽谷播量(一斤出仓谷约合1.3斤芽谷),实行分厢定量,带秤下田。

种谷力求播匀,办法是少抓,高抛,双目注视泥面,看落籽情况,按每厢用种量,分两次撒播。

厢边要细心补齐。

播后及时用塌谷板塌谷,使籽粒不外露泥面即可。

最后用草子、青苔、老糠灰等覆盖。

覆盖用的草子要切碎,随切随盖;青苔要砍碎过筛,勿以粗苔滥盖,影响出苗。

播种后,要及时将品种名称、播种日期、播种厢数登记入册,并插牌标记。

播种时,如品种繁多,则应一个一个品种依次播种,每播完一个品种就要清理播具,登记播种面积。

少量种子播种时,必须特别注意混杂。

4、秧田管理

1)管水。

播种到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叫做芽期,此时秧苗抗寒能力较强。

秧田管理以湿润灌溉为主,即“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排干水”。

幼苗第一片完全叶全展以后,实行浅水灌溉。

寒潮期间要注意加深水层,防寒护秧,寒潮过后再逐渐排水。

2)施肥。

二叶期追施断奶肥,每亩用尿素4—5斤或硫酸铵7—8斤或人尿3—4担。

插秧前5—6天施送嫁肥,每亩尿素10斤左右。

3)除稗去杂。

秧田除稗最好在2—3叶期进行。

此时稗草生长较高,叶色较浅,易于辨认。

逐厢检查,仔细拔除后踩入泥中,以后在插秧前再除稗一次。

秧田除杂宜在四叶期以后进行。

主要是根据杂株的长相与正常株相区别,即根据植株的高矮,叶色的深浅,叶片的大小及姿态,叶鞘、叶颜色的有无及深浅等方面予以辨别,原种、少量种子尤要注意除杂去劣。

附:

地膜育秧。

地膜育秧以通气秧田为好,其次是湿润秧田和隔层秧田。

湿润秧田要在播前3—4天整好,要求厢面泥浆沉实,不致使隔离物下沉,播种前用平耙耙平。

盖膜前在厢面撒上一层隔离物,防止地膜粘在厢面上,影响种谷扶针出苗。

隔离物宜选用不易腐烂、疏松的地毛、煤灰、干油菜壳和草子杆。

播后3—5天要密封,4—5天后,每天中午要揭膜通气。

雨天要及时清除膜上的积水,晴天膜内温度升到35度时,应揭开膜两端进行摆膜。

到二叶一心时,选晴天揭膜,灌水护秧,注意及时追肥。

三、作业:

1、记述作秧厢、播种操作规程,为什么秧厢不能过宽过窄,播种怎样才能播得匀?

2、今年早稻育秧天气怎样?

秧苗生长怎样?

有没有发生烂秧?

烂秧症状怎样?

(四)早稻插秧

一、目的:

秧苗移栽是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搞好秧苗移栽是本田期禾苗生长良好的必要基础。

通过这一实践,掌握插秧的技术及熟悉试验田插秧的基本规则。

二、方法:

1、拔秧:

拔秧前先灌满秧田水,以利洗秧和减少伤秧。

扎秧用的稻草要干净不带病。

拔秧时,食指挨泥捏秧苗基部拔出,以减少“断鼻”伤秧,然后洗净扎紧。

边秧粗壮,不宜丢弃。

拔好的秧苗要按品种分开放置,切实注意防止混杂。

秧田竹牌要随秧苗带走,以备查对。

特别是少量品种,要做到秧苗、竹牌两不分家。

负责运秧的人员,要弄清秧田区号,品种名称,送至哪些丘块,交给何人。

切忌盲目运送,贻误大事。

2、插秧:

①划行拉线。

实行划行拉线可以保证密度,使侏行距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

使用划行器,要事先放干田水,并按预计的密植规格划直划好。

拉绳插秧,则宜保留一定水层,根据密度要求,拉绳分厢插秧,厢宽一般以5~6个行距宽为宜,便于插植。

②质量要求。

要求:

“四插四不插”。

即插匀(每兜大小一致),插齐(插植深浅一致),插稳(不左右歪倒,披头散发),插浅。

不插“烟斗秧”、“拳头秧”;不插“脚迹眼”;不插“隔夜秧”。

温室秧苗,苗体细小,要注意每兜苗数不宜插得太多,以防秧苗拥挤,影响早发。

③严防混杂。

插秧时最易造成人为混杂,防止的办法是:

一切行动听指挥;勿使秧苗和竹牌签分家;不带秧下田。

要“洗手”(即不把这丘田的秧带到另一丘)上岸,不要几个品种同时栽秧,试验小区和品种材料要一个一个挨次插完。

④注意事项。

一丘田插完之后,要及时灌水,防止风吹日晒;及时处理田边田岸余秧;机插秧要安排人员补插漏秧和走道。

三、作业

1、在试验田插秧时,如何防止各种混杂?

2、记述扯秧、插秧技术,你认为怎样才能插得快、插得好?

(五)早稻田间管理

一、目的:

本田期的管理是全生育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左右着产量的高低。

通过追肥、中耕等操作,掌握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学会丰产田的栽培方法。

二、方法及内容:

1、查苗补兜:

插后3—4天秧苗稳兜后随即进行。

方法是:

身背背篓,四行一走;见缺就补,见倒就扶;见大就边(扯去几根),见小就帮(补插几根)。

注意不要补错品种。

试验区或育秧材料的补兜,要用本小区或本品种备用秧苗,补完兜后再有多的秧苗要及时处理。

2、追肥:

①分蘖肥:

结合第一次中耕进行,促使禾苗早生快发。

一般每亩撒施尿素10—15斤;

②壮籽肥:

抽穗以后看苗追施壮籽肥,防剑叶早衰促粒饱粒重。

每亩撒施尿素3—5斤。

稻田追肥之前,要有适当水层,追肥后,保持田水不出不进,让其自然落干,防止肥水流失。

3、中耕和化学除草:

早稻一般中耕两次。

第一次在插后10天左右,第二次在插后15—20天。

中耕宜在晴天进行,中耕前排干田水。

用手中耕时要注意田抓平,泥抓溶,草抓净。

第二次中耕时,要把脚迹眼填平,以利晒田。

中耕后让其自然落干硬皮,增加土壤通气。

化学除草可以代替中耕。

化学除草要特别注意两件事,一是用药时间,二是用药份量。

否则会引起伤苗减产。

早稻本田化学除草时间宜在插秧后5—7天进行。

每亩用杀草丹1.3-2公斤与干细黄土充分拌匀,随伴随用。

稻田灌水1—2寸,于晴天露水干后均匀撒施。

用药后保持田水5天;以利充分发挥药效。

4、开好丰产沟:

“水是稻田的命,又是稻田的病”。

大田管好水,是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稻株生长发育情况,天气、土质、栽培管理等具体内容,实行科学管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开好丰产沟。

(1)丰产沟的要求:

要求之一是“三沟配套,沟沟相通”。

所谓“三沟”,即围沟、腰沟、子沟。

要求围沟比腰沟深,腰沟比子沟深,沟与沟之间水流畅通。

围沟要开得窄(3—4寸宽)。

深及犁底层。

子沟可利用禾苗行距开挖,腰沟最好在插秧时预留行距。

要求之二:

约1小时内能灌满水,排干田,做到快灌快排。

因此,开沟的数量要根据田块大小来定。

大田多开沟,可设十字沟、井字沟、楼梯沟,小田可少开或只有一条沟。

要求之三是开沟及时。

围沟可插秧前开。

其余各条沟(包括围沟)结合第一次中耕开头次,第二次中耕再加深,消除余泥。

晒田之前全部开好。

(2)开好丰产沟的方法:

一般多为手工操作。

将沟内泥巴搬出均匀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