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21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0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XX地域4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XX地域42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县***乡42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承德市******县。

******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北与内蒙古的赤峰市相连,东与辽宁省的凌源市接壤,西邻旅游胜地承德,南与唐山连接。

自古以来,******就有“鸡鸣三省,通及辽蒙”之称,历史上是沟通关内外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已发展成三省区交界处的经济重镇。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42000亩(其中:

秦归14000亩;木香5000亩;秦艽3000亩;桔梗3000亩;天冬3000亩;续断8000亩;付子6000亩)。

达产后年产干品药材秦归224吨;木香250吨;秦艽75吨;桔梗120吨;天冬120吨;续断320吨;鲜付子1200吨。

2)建设加工中药材饮片的初级加工厂1座,产品为:

秦归、木香、秦艽、桔梗、天冬、续断、付子饮片。

3)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

(3)建设期限

建设期1年

3、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4833.49万元,资金按构成分列如下:

(1)建设工程费1916.33万元,占总值的39.65%;

(2)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506.40万元,占总值的10.48%;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74.92万元,占总值的11.89%;

(4)预备费149.88万元,占总值的3.10%;

(5)建设期利息70.47万元,占总值的1.46%;

(6)流动资金1615.50万元,占总值的33.42%。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表表1—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达产年

1.1

秦归饮片

吨/年

1995

1.2

木香饮片

吨/年

2280

1.3

秦艽饮片

吨/年

627

1.4

桔梗饮片

吨/年

1282.5

1.5

天冬饮片

吨/年

1140

1.6

续断饮片

吨/年

3040

1.7

付子饮片

吨/年

10800

2

总投资

万元

4833.49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3147.5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70.47

流动资金

万元

1615.50

3

资金筹措

4833.49

3.1

银行长期贷款

万元

1800.00

3.2

企业自筹

万元

1902.64

3.3

流动资金短期贷款

万元

1130.85

4

成本

年均

4.1

总成本

万元

16194.99

其中:

固定成本

万元

1505.11

可变成本

万元

14689.88

4.2

经营成本

万元

14817.62

5

财务指标

年均

5.1

销售收入

万元

19713.50

5.2

利润总额

万元

1069.15

5.3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2449.36

5.4

投资利润率

%

22.12

5.5

投资利税率

%

72.79

5.6

内部收益率

税前

%

54.11

税后

%

46.58

5.7

财务净现值(I=12%)

税前

万元

8204.80

税后

万元

6572.19

5.8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税前

3.0

税后

3.3

5.9

盈亏平衡点(BEP)

%

58.47

5.10

借款偿还期

3.1

5.11

偿贷比

1:

0.52

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乡及周边乡镇海拔范围800—1200m的高半山区的栽培适宜区。

(2)项目带动能力

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约10500户山区农民(按户均4亩)直接受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版)。

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1月4日。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县******乡42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开发战略,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项目依托******县特有的自然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项目以中药材人工栽培为建设内容,采用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或租用协议,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并与农户签定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使农户利益受原料市场影响降至最低,同时最大限度保证公司获得优质原料的运行机制,是对“公司建基地、基地连农户”运行机制的深化,项目建设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约10500户山区农民(按户均4亩)直接受益。

同时,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强的辐射性和示范带动性。

项目建设可切实调整农村种植和生产结构及农村经济结构,使脱贫致富落到实处。

财务分析表明,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46.58%大于基准收益率12%,财务净现值6572.19万元大于零,投资回收期3.3年小于1/2项目计算期,贷款偿还期3.1年(含建设期1年)。

投资利润率为22.12%,投资利税率为72.79%,超过行业基准水平,项目投资方案合理,财务分析可行。

2、论证结论

经过对本项目全面调查、分析和论证表明:

项目经济可行、技术先进可行、土地落实、企业自有资金落实,已具备建设条件。

同时项目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备,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中药材对适生环境要求较为严格。

建议严格区划,在适生区域栽培。

2、种苗供应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公司应将其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制定相关的技术和经营保障措施。

3、中药原料基地建设实施GAP标准是中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建议龙头企业在项目批准后联合相关科研院所进行相关中药材GAP指标体系和操作体系研究,最终制定出相关中药材GAP云南标准。

4、该项目为种植项目,投入大、生产周期长。

因此,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完善项目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制订详细实施计划,加强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建设效果。

5、项目区中药材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中低产田面积大,而造成中低产田面积大的主要原因在于肥力不足、山坡地分布范围广,灌排渠系不完善,播种后遇到干旱时不能及时灌溉,机械化水平低,农家肥等农用物资运输困难,有机肥料施用量偏少,用传统种植方法来实现单产已成为这一区域目前生产中的主要手段。

由于品种的引进示范、筛选和推广力度不够,目前的生产没有解决科技推广问题,良种良法跟不上。

粗放经营方式突出,现代生产管理化程度低。

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原始粗放型生产上,同时,也因田间内部基础设施较差,先进的农业、农机适用新技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和运用,优质农产品生产因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市场竞争能力极弱。

项目区长期以来以粮食生产为主,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农民种粮基本无利可图,农民精耕细作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日趋增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农业生产风险加大,这同样是项目区农业产业化开发不可忽视的障碍因素之一。

针对项目区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治理的主要措施,一是实行综合治理,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二是走科技创新之路,通过扶持大量引进优质适用的中药材品种实行筛选、繁育和推广,大力推广农业综合科技措施,在项目区逐步实现良种化、规范化、科学化中药材生产模式;三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中药材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中药材产品,把用地与养地结合起来,以求土地的永续利用;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增加投入实行搞示范带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利用先进、适用科技和优良品种,促进推广和普及。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中草药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医疗药品现代中成药制药原料,自古以来在人类救死扶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生活及医疗中,中医医疗仍然具有西医药不可替代的一面,特别是针对疑难杂症、传染性病毒疫病有独特、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医疗效应是西医药无法可比的。

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等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

国际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成为潮流。

工业的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变,使用天然药物代替化学药品已成为今后国际医药发展的趋势,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社会对中药的认识不断提高,因此,中药材产业的产值都在递增,据统计中药产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0%,利润和利税平均每年增长20%。

但是我国的中草药材主要来源于天然野生自然资源,很多宝贵的药种由于人口不断增长、生态受到破坏,加之多年来不断的采挖,使野生中草药材不断减少,有的面临濒危处境,市场资源药品供应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但是由于受地方经济困难的制约,良种及肥料的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加之中药材科技措施还处于摸索阶段,良种、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加上生长周期长,致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长期处于生产规模扩不大,产品出不来,供不应求的现象,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生产格局。

加之科技经费不足,生产种植不规范、产前投入不足,导致种植药材产量不高或不能增收,严重影响了种植积极性,从而导致扩展基地困难重重,土地利用率极低,生产难以实现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中药材产业化进程。

因此,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生产基地建设,作为调整县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意义重大,非常必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市场实行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经济面临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新形势;尤其是在中国入世以后,农业和农产品将面临着更大的冲击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一种历史大背景下。

因此,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县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县中药材由于面积产量规模小,生产周期长,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对中药材生产产品的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面临新的形势,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中成药品已上千种,药材销售市场看好,原材料严重不足,产品供不应求。

为此,尽快建设规模型中药材基地,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着力解决增加中药材产前投入问题,提高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及种植水平,形成基地规模品牌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将逐渐向世界开放,中成药不仅在亚洲需求量大,近年也成为美洲、欧洲医药市场的热销品,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享受国际农业分工与合作的良好机遇,也使我们面临国际农产品激烈竞争的巨大挑战。

中药材是中国的第一大优势,发展中药材,是我国实现中国祖传医疗为全人类服务的经济发展战略。

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提高产量及质量使中药材生产向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业方向发展。

2、项目建设的意义

(1)对调整******县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意义

******县地理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方式上,投入大、收入少、效益差,农民增收难度大。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缺乏覆盖面广,影响大的龙头企业,加之******县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化项目推广难度大。

本项目以中药材人工栽培为建设内容,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带动广大山区农户在退耕地和坡耕地上人工栽培中药材。

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县的实际情况,可切实调整项目实施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并为区域内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示范。

(2)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山区农户还未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中药材市场潜力巨大,通过项目实施,可极大增加山区土地的产出效益,达产后每亩山地每年收益远远超过种植传统粮食作物。

对解决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巩固生态工程建设成果有重要意义。

(3)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开发******县特色产业是县委、县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之一。

中药材是具有重要生态与社会经济价值的特色资源,开发前景广阔,通过项目示范建设,可大大促进其开发。

因此,充分发挥******县自然生态优势,尽快建立丽江市******县42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必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企业效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项目实施后,永胜亚兴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将可望成为******县经济发展中覆盖面广、影响大的龙头企业。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资源条件

******地处燕山山脉东北和七老图山及努鲁尔虎山三条山脉结合处,位于东经118o20'-119o15',北纬40o41'-41o22'之间,全县东西宽74公里,南北相距77.4公里,最高海拔1756米,最低海拔335米,属低山丘陵区。

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3℃,年均降水540mm,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2700-2900小时,无霜期98-145天,气温和降水由北向南递增,气候条件非常适宜。

二、原材料条件

******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

现已初步探明储量的有25种,开发利用的有17种。

金属矿资源包括金、银、铁、锰等,非金属矿资源包括石灰石、膨润土、白云岩类、硅石和煤等。

******县林业资源丰富,现有林地260万亩,森林蓄积量为1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2.4%,天然宜牧草场和宜林荒山360万亩。

杏仁、食用菌、山野菜、蘑菇、中药、树籽、灵芝等产量十分丰富。

杏仁产量在百万公斤以上,居全国县级之首,食用菌、灵芝的产量也在全国县级产区的前列。

中药材在当地采挖种植时间长,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初加工经验,技术人才充足,项目建设所需的种子、种苗充足。

三、交通运输条件

******县地处河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三省交界地带,铁路、公路在境内纵横贯通。

铁路:

锦州—承德、北京—丹东、承德—沈阳、包头—沈阳线,穿经县内65.5公里,三个车站货物吞吐能力在200吨以上。

国道101线及承朝高速公路贯穿东西。

四、其他条件

中药材为药用植物,对水、温度、土壤、气候等环境要求不高,既能在高寒山区轮歇地和瘠壤地正常生长,也可在一般耕地上栽培,人工规范化种植条件下药材亩产稳定。

中药材种植效益明显,投资回报率高,且在******县有较长的中药材种植传统,所以该项目易于被当地群众接受和推广。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产品简介

1、秦归

秦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dSinensis(oliv)Diels的根。

根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切片生用或酒灸用。

性味功效、主治:

甘、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肠燥便秘、跌打损伤、风湿痛痹,痈疽疮疡等。

2、木香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lappaDecne的根。

呈圆柱形或纵剖片,黄棕色,断面棕黄色,香气特异,切片生用或煨用。

性味功效、主治:

辛、苦、温。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等。

3、续断

续断科植物续断Dipsacaceae的根茎。

根茎不规则团块,质坚硬,灰色或淡棕色,切片、生用或炒用。

味苦、甘、辛,性微温。

有补肝肾、行血、止血、安胎、续筋骨的功能。

用于腰背酸痛、足膝无力、遗精、崩漏、胎动不安、关节不利、痈疽溃疡、筋骨折伤。

4、桔梗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mnGrandiflofam(Taca)A、DC的根。

根质脆,折断面有菊花心。

切片生用或炒用。

性味功效、主治:

苦、辛、平。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用于咳嗽、咽喉肿痛、失音、肺痈吐脓等。

5、天冬

天冬RadixAsparagi(英)CochinchineseAsparagusRoot。

别名:

大当门根。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H)Merr.的根。

味甘、微苦。

化学成分:

含多种螺旋甾甙类化合物天冬甙-Ⅳ~Ⅶ(Asp-Ⅳ~Ⅶ);天冬酰胺、瓜氨酸、丝氨酸等近20种氨基酸,以及低聚糖Ⅰ~Ⅶ;并含有5-甲氧基-甲基糠醛(5-methoxy-methylfurfural)。

性味:

性寒,味甘、苦。

功能主治: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

6、秦艽

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

科别:

龙胆科Gentianaceae。

生长在山地石质坡地及林间空间上。

海拔1500–2500米。

药用部位:

地下根。

药用成份:

中含有三种生物碱:

秦艽生物碱甲(C10H9O2N),秦艽生物碱乙(C9H9O2N)和秦艽生物碱丙,熔点分别为79–81℃,128–130℃和206–208℃。

糖类挥发油和龙胆苦甙。

功能与主治:

祛风湿,退虚热,舒筋止疼的作用。

主治风湿性关节痛,结核病潮热,小儿疳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

7、付子

付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Engl的干燥块茎。

性状:

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

表面白色至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

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

无臭,味淡、麻辣刺舌。

功能与主治: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呙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症;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二、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家对中药发展的重视,中医药将全面走向世界。

目前,我国中成药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年销售额已从1980年近1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400多亿元(约合50亿美元),天然植物药品是目前国际市场的热点,年增长率超过10%,到2010年,天然药物和保健食品的贸易将突破2000亿美元,中药市场需求量大。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群体。

本项目产品均属于中成药制品中用量较大品种,其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近十年来,各中药材价格稳中有升。

据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中医药被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地道中药材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上述产品作为用量大且野生药材产量下降的大宗药材品种,其增长幅度将会高于平均水平,只要严格按照GAP标准生产出绿色、无公害、质量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是广阔的。

三、社会需求

******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山高坡陡,海拔高差悬殊,地形结构复杂。

农民收入很低,“三农”问题特别突出。

中药材产业在******县农业结构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发展中药材种植,进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县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四、生态改善

本项目中药材种植为2~3年一茬,较一般农作物周期长,因而耕作次数减少降低水土流失。

采用GAP标准生产技术,化肥用量少,农药用量少且为低毒易分解低残留品种,能有效避免土壤、水体、空气污染,故该项目对实施地的生态保护有积极作用。

五、经济发展

项目建成后与种植玉米比较,项目区农民平均每亩地可增收3000元;基地建设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发展、繁荣与稳定;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1、建设的指导思想

(1)根据市场需要,按照集约化、企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经营模式,定向建设基地。

(2)加工厂要以现有条件为出发点,注意节约,因地制宜。

(3)生产工艺的制定,不仅要注意先进性和实用性,并且还要同时企业考虑将来的发展,要求在功能和总平面布置上力求简捷流畅。

(4)扶持龙头企业,创造名牌产品,把中药材产业建设成为有数量、有质量、有效益的新型产业。

(5)将项目建设与增加农民收人紧密结合。

(6)将项目与示范推广,并辐射、带动丽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7)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使之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潜力。

2、建设原则

(1)基地建设原则:

1)基地要建设在立地条件好,适宜中药材生长的林下阴湿处。

2)尽量集中连片建设,便于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与管理。

3)基地要建在无公害的立地环境中。

4)交通、供电、供水条件良好。

(2)初加工厂建设原则:

1)设计中要广泛采用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工艺技术。

2)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和国家执行标准进行设计。

3)主要设备的选型以围绕质量目标和经济目标进行的原则。

4)坚持“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

5)环保、消防、安全卫生设施,要贯彻“三同时”原则。

3、建设规模

(1)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42000亩。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县******乡及周边乡镇海拔范围800—1200m的高半山区的栽培适宜区。

(2)建设加工中药材饮片的初级加工厂1座,厂址选择:

******县******乡。

占地面积:

20亩。

二、项目规划、布局

1、种植基地营建工程内容及技术方案

(1)建设期限

种植基地建设年限为1年。

(2)种子及种苗需求量

种植基地种子需求量详见下表: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种子需求量表表5—1

项目名称

种植(经营)面积(亩)

单位需种量

(公斤/亩)

合计种子需求量(公斤)

秦归

14000

1.50

21000

木香

5000

2.00

10000

秦艽

3000

2.00

6000

桔梗

3000

1.50

4500

天冬

3000

150.00

450000

续断

8000

1.50

12000

付子

6000

170.00

1020000

(3)种苗组织和供应

建设所用种子及种苗由公司无偿提供给农户。

种苗为公司自有苗圃基地繁育提供。

(4)种植、栽培技术方案(以秦归、木香、秦艽种植为例)

1)秦归

①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35-40cm),有机质含量高,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缓坡及平整壤土和沙壤土旱地种植。

粘重土、盐碱土、陡坡地土层薄等土壤不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一般土壤酸碱度以微酸PH=6.5-7为宜。

②种苗的培育

采用光泽度好,无霉变,种子发芽率在80%以上的优良种子育种,不能采用隔年陈种。

育种地应根据药材品种的适应范围及大面积栽培的搬运方便来选择。

从撒籽到育种2个月以后移栽。

③播种、移栽

直播、条播、点播均可。

条播的于5月初在整好的厢面上开横沟。

沟宽30厘米,沟深15厘米,沟底宜平,每亩用种量1.0~1.5公斤。

点播的在厢面上以穴距27厘米梅花形挖穴,穴深2~3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