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2369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docx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总05161

 

********工程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工程项目监理部

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指导

(说明:

本监理实施细则中用红色字体显示的为提示性内容,用蓝色字体显示的为《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内容。

用浅橙色字体显示的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内容。

一、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特点

(说明:

按单位工程填写建筑面积、层数、基本构造和设计要求。

当数个单位工程的建筑面积、层数近似,基本构造和设计要求一致时可合并填写;基本构造和设计要求以设计文件说明为准。

各单位工程中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特点一览表:

(说明:

仅供示意。

项目

1#房

2#房

3#房

建筑面积

*****m2

*****m2

*****m2

层数

地下1层,地上18层

地下1层,地上18层

地下室基层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地下室面层

40厚水泥混凝土面层

40厚水泥混凝土面层

楼层基层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上

20厚水泥砂浆垫层

楼层面层

公共部位:

走廊40厚水泥混凝土面层,楼梯间20厚水泥砂浆面层;户内:

40厚水泥

混凝土面层

公共部位:

陶瓷地砖面层,

其中楼梯防滑陶瓷地砖面层;户内:

阳台、厨房、厕浴间防滑陶瓷地砖面层,卧室、客厅木格栅上条材实木地板面层

二、监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一)主要依据

1.施工图设计文件。

(说明:

应填写与建筑地面工程有关的施工图名称和图号,与建筑地面工程有关的设计交底会议纪要、设计变更单或技术核定单编号及条款号。

2.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方案。

(说明: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方案可包含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也可单独编制。

3.《监理规划》。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说明:

当需要采用其他建筑地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补充。

(二)强制性条文

(说明:

下列《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中的强制性条文与工程项目实际无关的强制性条文应删除。

当需要采用其他建筑地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补充该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中的强制性条文:

1)3.0.3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认可文件。

材料或产品进场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2应对型号、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对重要材料或产品应抽样进行复验。

2)3.0.5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应符合设计防滑要求。

3)厕浴间、厨房和有排水(或其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4)4.9.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应进行隐蔽验收;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4.10.11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房间的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200mm,宽同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6)4.10.13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排水的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

7)5.7.4不发火(防爆)面层中碎石的不发火性必须合格;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粒径应为0.15mm~5mm,含泥量不应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应大于0.5%;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面层分格的嵌条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材料配制。

配制时应随时检查,不得混入金属或其他易发生火花的杂质。

 

三、监理工作的岗位分工

(说明:

监理工作的岗位分工可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岗位分工,也可按单位工程进行岗位分工,当同一分部分项工程有多名监理人员负责时应按照主责和次责进行岗位分工,当同一监理岗位有多名监理人员负责时应明确每名监理人员的具体岗位分工。

下列岗位分工按照监理工作总流程进行岗位分工,仅供示意。

监理岗位

工作内容

总监理工程师

总监

代表

土建

监理师

土建

监理员

材料见证人员

资料员

(熟悉施工图设计文件,

提出监理意见)

★★

审查分包单位资格

和防水工操作证

审查(屋面工程

施工方案)调整的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调整

审批(编制)调整的

监理实施细则

核验工程材料报审

检查中小型施工机械

(机具)和计量设备

★★

巡查施工管理人员到岗和防水工持证上岗情况

★★

检查(旁站)工程施工

情况和材料使用情况

★★

面层材料不发火性试验

地面蓄水(泼水)试验

★★

隐蔽工程验收

★★

检验批验收

★★

分项工程验收

★★

观感质量检查

分部工程验收

资料入卷和信息管理

(说明:

标注“★”的为主责,标注“○”的为次责;监理岗位中(如土建监理师)标注多个“★”的为该监理岗位有多名监理人员负责该监理岗位。

四、监理工作的主要流程

(说明:

下列监理工作总流程和工序监控流程应根据工程项目实际进行调整,与工程项目实际无关内容应删除。

(一)监理工作总流程

(熟悉施工图设计文件,提出监理意见)→(审查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审查分包单位资格,防水工操作证→审查调整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方案→建筑地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调整→核验工程材料报审(附进场材料验收记录)→不发火(防爆)面层材料不发火性试验→检查中小型施工机械(机具)和计量设备→巡查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到岗管理和防水工持证上岗情况→检查(旁站)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情况和工程材料使用情况→地面蓄水(泼水)试验→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观感质量综合评价→分部工程验收。

(二)工序监控流程

1.基层:

填土检查验收→垫层检查验收→找平层标高、坡度、厚度,表面质量,空鼓检查验收→隔离层检查验收→填充层检查验收→绝热层检查验收。

2.面层:

构造层检查验收→表面质量检查验收→空鼓面积检查验收。

(三)主要监理工作流程

1.工程材料监控:

动态监控工程材料进场情况→检查工程材料外观质量和质量保证资料→不发火(防爆)面层材料不发火性试验→符合要求时督促施工单位填报《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进行工程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复试,记录《建设工程材料监理监督台账》中相关栏目→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取回复试报告→核验已复试工程材料报审文件→符合要求时签认“同意使用”字样,记录《建设工程材料监理监督台账》;不符合要求时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上提出监理意见,判定不合格或重新见证取样送检复试,记录《建设工程材料监理监督台账》→判定不合格时督促施工单位对不合格工程材料做好“隔离”标识,清退出场;重新见证取样送检复试后符合要求时签认“同意使用”字样,记录《建设工程材料监理监督台账》→检查工程材料使用情况。

2.隐蔽工程验收:

分包单位自检→总包单位验收→总包单位填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监理验收(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地面蓄水(泼水)试验、构造层实物质量)→验收合格,监理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上签认“同意隐蔽”字样→验收不合格,监理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上提出监理意见→施工单位整改→分包单位自检……。

3.检验批验收:

分包单位自检→总包单位验收→总包单位填报《****报验表》、《****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监理组织验收(检查《****报验表》、《****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实测实量)→验收合格,监理在《****报验表》及《****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上签认“同意验收”及“符合要求”字样→验收不合格,监理在《****报验表》签认“不同意验收”并提出监理意见→施工单位整改→分包单位自检……。

4.分项工程验收:

分包单位自检→总包单位验收→总包单位填报《****报验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并附完整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监理组织验收(检查《****报验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及完整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验收合格,监理在《****报验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上签认“同意验收”字样→验收不合格,监理在《****报验表》签认“不同意验收”并提出监理意见→施工单位整改→分包单位自检……。

5.分部工程验收:

分包单位自检→总包单位验收→总包单位填报《****报验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并附完整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监理组织验收(检查《****报验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和完整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质量控制资料,观感质量综合评价)→验收合格,监理在《****报验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上签认“同意验收”字样→验收不合格,监理在《****报验表》签认“不同意验收”并提出监理意见→施工单位整改(或提请设计单位处理)→分包单位自检……。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说明:

下列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根据《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进行编制,当需要采用其他建筑地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补充该工程建设标准中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材料控制要点

(说明:

下列主要材料控制要点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进行编制,与工程项目实际无关内容和无关材料应删除。

1.施工图设计文件中使用国家和地方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工程材料,应在设计交底会议上提出监理意见。

2.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认可文件。

3.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大理石、花岗石、料石等天然石材以及砖、预制板、地毯、人造板材、胶粘剂、涂料、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或产品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和放射性、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

1)自流平面层的涂料进人施工现场时,应有以下有害物质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1水性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游离甲醛;

  2溶剂型涂料中的苯、甲苯+二甲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游离甲苯二异氰醛酯(TDI);

2)涂料进人施工现场时,应有以下有害物质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1苯、甲苯+二甲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2游离甲苯二异氰醛酯(TDI);

3)塑料板面层采用的胶粘剂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有以下有害物质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1溶剂型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二甲苯;

2水性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游离甲醛;

4)地毯面层采用的地毯、衬垫、胶粘剂材料进人施工现场时,应有以下有害物质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2甲醛;

5)实木地板、实木集成地板、竹地板面层采用的材料进人施工现场时,应有以下有害物质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1地板中的游离甲醛(释放量或含量);

  2溶剂型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二甲苯;

3水性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游离甲醛;

6)实木复合地板面层采用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有以下有害物质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1地板中的游离甲醛(释放量或含量);

2溶剂型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

  3水性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游离甲醛。

7)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面层采用的材料进人施工现场时,应有以下有害物质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1地板中的游离甲醛(释放量或含量);

  2溶剂型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二甲苯;

3水性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游离甲醛;

8)软木类地板面层采用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有以下有害物质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1地板中的游离甲醛(释放量或含量);

2溶剂型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二甲苯;

3水性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游离甲醛;

9)砖面层所用板块产品进人施工现场时,应有放射性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10)花岗石面层所用板块产品进人施工现场时,应有放射性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11)预制板块面层所用板块产品进人施工现场时,应有放射性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12)石材进人施工现场时,应有放射性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4.预拌混凝土、地面砂浆、砂石、天然花岗岩(大理石)板材、人造木(竹)制板材(地板)等材料应检查《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备案证明》和《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备案证明使用现场验证单》。

5.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进场后,应检查该批材料的合格证明书、质量保证书、型式检验报告(性能检验报告)等文件,应对该批材料的型号、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

6.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该批材料之间应能相互印证;质量证明文件和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后进行进场验收,保留进场材料验收记录。

有复试要求的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复试。

7.建筑地面材料见证取样数量控制要点如下:

(说明:

使用的主要材料应注明该材料的名称、规格、尺寸等。

1)地面砂浆(找平层、面层)

现场抽样数量:

湿拌砌筑砂浆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每250m3为一批,不足250m3时应按一个检验批计;干混普通砌筑砂浆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每500t为一批,不足500t时应按一个检验批计;干混薄层砌筑砂浆,《预拌砂浆》GB/T25181-2010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每500t为一批,《预拌砂浆应用技术标准》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每200t为一批,不足500t(200t)时应按一个检验批计;

物理性能检验:

保水率、抗压强度;

2)卷材类、涂料类隔离层材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现场抽样数量:

大于1000卷抽5卷,每500卷~1000卷抽4卷,100卷~499卷抽3卷,100卷以下抽2卷,进行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检验;在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卷材中,任取一卷作物理性能检验;

物理性能检验:

可溶物含量、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耐热度、低温柔度、不透水性;

3)卷材类、涂料类隔离层材料(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现场抽样数量:

大于1000卷抽5卷,每500卷~1000卷抽4卷,100卷~499卷抽3卷,100卷以下抽2卷,进行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检验;在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卷材中,任取一卷作物理性能检验;

物理性能检验:

断裂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低温弯折性、不透水性;

4)卷材类、涂料类隔离层材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现场抽样数量:

每10t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抽样;

物理性能检验:

固体含量、耐热性、低温柔性、不透水性、断裂伸长率或抗裂性;

5)卷材类、涂料类隔离层材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现场抽样数量:

每10t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抽样;

物理性能检验:

固体含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低温柔性、不透水性;

6)卷材类、涂料类隔离层材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现场抽样数量:

每10t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抽样;

物理性能检验:

固体含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低温柔性、不透水性;

7)绝热层材料

现场抽样数量:

同一工程、同一材料、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型号、同一规格、同一批号复验一组;

物理性能检验:

导热系数、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阻燃性;

8)天然花岗岩板材(民用建筑工程室内地面)

现场抽样数量:

使用面积大于200m2时,不同产品、不同批次材料分别进行复验;

物理性能检验:

放射性;

9)瓷质砖(民用建筑工程室内地面)

现场抽样数量:

使用面积大于200m时,不同产品、不同批次材料分别进行复验;

物理性能检验:

放射性;

10)人造木板(地板)、饰面人造木板(地板)(民用建筑工程室内地面)

现场抽样数量:

使用面积大于500m2时,不同产品、不同批次材料分别进行复验;

物理性能检验:

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

11)地面用混凝土(地面砂浆)抗压强度试件见证取样数量控制要点如下:

制作要求:

地面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地面砂浆抗压强度试件应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或在湿拌砂浆的储存容器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现场拌制的砂浆,同盘砂浆只应作l组试块);

现场抽样数量:

检验同一施工批次、同一配合比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强度的试块,应按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少于1组。

当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m2时,毎增加1000m2应增做1组试块;小于1000m2按1000m2计算,取样1组;检验同一施工批次、同一配合比的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坡道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浆强度的试块,应按每150延长米不少于1组。

12)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地面的其他材料的检测报告中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和放射性、有害物质限量检测项目不全或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进行抽样复验。

13)不发火(防爆)面层材料不发火性试验。

(二)建筑地面工程总体控制要点

1.建筑地面工程总体控制要点如下:

1)建筑物室内接触基土的首层地面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要点如下:

  1在冻胀性土上铺设地面时,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冻胀土处理后方可施工,并不得在冻胀土层上进行填土施工;

2在永冻土上铺设地面时,应按建筑节能要求进行隔热、保温处理后方可施工。

2)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铺设有坡度的楼面(或架空地面)应采用在结构楼层板上变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以结构起坡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

3)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控制要点如下:

  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缝、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

  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4)当建筑地面采用镶边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控制要点如下:

  1有强烈机械作用下的水泥类整体面层与其他类型的面层邻接处,应设置金属镶边构件;

2具有较大振动或变形的设备基础与周围建筑地面的邻接处,应沿设备基础周边设置贯通建筑地面各构造层的沉降缝(防震缝);

3采用水磨石整体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镶边,并用分格条进行分格;

  4条石面层和砖面层与其他面层邻接处,应用顶铺的同类材料镶边;

  5采用木、竹面层和塑料板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镶边;

  6地面面层与管沟、孔洞、检査井等邻接处,均应设置镶边;

  7管沟、变形缝等处的建筑地面面层的镶边构件,应在面层铺设前装设;

  8建筑地面的镶边宜与柱、墙面或踢脚线的变化协调一致。

5)有种植要求的建筑地面,其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的有关规定。

设计无要求时,种植地面应低于相邻建筑地面50mm以上或作槛台处理。

6)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的有关规定。

7)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其面层和基层(各构造层)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时应按本规范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以及面层的规定执行。

8)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长米间距不得大于10m,对日晒强烈且昼夜温差超过15℃的地区,其延长米间距宜为4m~6m。

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及房屋转角处应设缝处理。

上述缝的宽度应为15mm~20mm,缝内应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9)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面层铺设。

面层分格缝的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10)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保温、隔热、隔声等工程完工后,应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

11)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

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12)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

木、竹面层、塑料板面层、活动地板面层、地毯面层的铺设,应待抹灰工程、管道试压等完工后进行。

1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材料或产品的技术要求,控制要点如下:

  1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5℃;

  2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0℃;

  3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O℃;

4采用自流平、涂料铺设时,不应低于5℃,也不应高于30℃。

14)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应对面层采取保护措施。

2.基层铺设总体控制要点如下:

1)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2)垫层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阶梯形,每层接槎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m~1.0m;接槎处不应设在地面荷载较大的部位;

3)当垫层、找平层、填充层内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

4)对有防静电要求的整体地面的基层,应清除残留物,将露出基层的金属物涂绝缘漆两遍晾干。

3.整体面层铺设总体控制要点如下:

1)铺设整体面层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铺设前宜凿毛或涂刷界面剂;硬化耐磨面层、自流平面层的基层处理应符合设计及产品的要求;

2)铺设整体面层时,地面变形缝的位置应按“建筑地面工程总体控制要点”控制,大面积水泥类面层应设置分格缝。

3)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4)当采用掺有水泥拌和料做踢脚线时,不得用石灰混合砂裝打底;

5)水泥类整体面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4.块板面层铺设总体控制要点如下:

1)铺设板块面层时,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

2)铺设板块面层的结合层和板块间的填缝采用水泥砂浆时,控制要点如下:

  1配制水泥砂浆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配制水泥砂浆的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

  3水泥砂浆的体积比(或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3)结合层和板块面层填缝的胶结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4)大面积板块面层的伸、缩缝及分格缝应符合设计要求;

5)板块类踢脚线施工时,不得采用混合砂浆打底;

6)铺设水泥混凝土板块、水磨石板块、人造石板块、陶瓷锦砖、陶瓷地砖、缸砖、水泥花砖、料石、大理石、花岗石等面层的结合层和填缝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时,在面层铺设后,表面应覆盖、湿润,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当板块面层的水泥砂浆结合层的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