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2471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1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docx

仪器分析复习参考资料doc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程序是从汽化室进样,汽化了的样品在色谱柱分离,分离后的各组分依次流经检测器,并将各组分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转换成电量变化,输给记录仪,描绘成色谱图。

检测器

浓度型和质量型检测器:

热导和电子捕获检测器为浓度型检测器;氢焰离子化和火焰光度检测器为质量型检测器。

使用浓度型检测器,用峰面积定量时,需保持流速恒定;使用质量型检测器时,用峰高定量时,需保持流速恒定。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用于含碳化合物的检测。

灵敏度高。

选择氮气为载气,氢气为燃气,空气为助燃气。

热导检测器:

利用组分和载气的热导率不同而被检测。

选择氢气作载气灵敏度高。

电子捕获检测器:

对含有电负性强的元素的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高。

气相色谱分离机理是什么?

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

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

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结果是在载气中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

色谱法的优缺点:

优:

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选择性好;多组分同时分析;易于自动化。

缺:

定性能力较差。

基线:

是柱中公有流动相通过时,检测器响应讯号的记录值,即图中0-T线。

稳定的基线应该是一条水平直线。

峰高:

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H表示,如图中B’A

死时间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死时间,如图18-3中O′A′。

因为这种物质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故其流动速度将与流动相的流动速度相近.测定流动相平均线速ū时,可用柱长L与tM的比值计算。

保留时间

试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时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如图O′B.它相应于样品到达柱末端的检测器所需的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

某组份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称为该组份的调整保留时间

死体积

指色谱柱在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当后两项很小而可忽略不计时,死体积可由死时间与流动相体积流速F0(L/min)

保留体积

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份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点时所通过的流动相体积。

保留体积与保留时间t。

的关系如下:

VR=tR·F0

调整保留体积VR′

某组份的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称该组份的调整保留体积,即

相对保留值γ2.1

某组份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份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相对保留值:

由于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及固定相的性质有关,而与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因此,它是色谱法中,特别是气相色谱法中,广泛使用的定性数据.

必须注意,相对保留值绝对不是两个组份保留时间或保留体积之比.

区域宽度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是组份在色谱柱中谱带扩张的函数,它反映了色谱操作条件的动力学因素.度量色谱峰区域宽度通常有三种方法:

1.标准偏差σ

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的一半,如图18-3中EF距离的一半。

2.半峰宽W1/2

即峰高一半处对应的峰宽,如图18-3中GH间的距离.它与标准偏差σ的关系是:

W1/2=2.354σ

3.基线宽度W

即色谱峰两侧拐点上的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如图中IJ的距离.它与标准偏差。

的关系是:

W=4σ

分配系数K

分配比k

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比。

k值越大,说明组分在固定相中的量越多,相当于柱的容量大,因此又称分配容量或容量因子。

它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

k值也决定于组分及固定相热力学性质。

它不仅随柱温、柱压变化而变化,而且还与流动相及固定相的体积有关。

采用有效理论塔板数neff和有效塔板高Heff评价柱效能。

1.什么是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气相色谱。

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液相色谱。

2.从色谱流出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①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②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③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④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

⑤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或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3.分配系数在色谱分析中的意义是什么?

①K值大的组分,在柱内移动的速度慢,滞留在固定相中的时间长,后流出柱子;

②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依据;

③柱温是影响分配系数的一个重要参数。

4.什么是选择因子?

它表征的意义是什么?

是A,B两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的比值α=t’r(B)/t’r(A)>1

意义:

表示两组分在给定柱子上的选择性,值越大说明柱子的选择性越好。

5.什么是分配比(即容量因子)?

它表征的意义是什么?

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分配达到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质量比。

K=ms/mm

意义:

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

理论塔板数是衡量柱效的指标,色谱柱的柱效随理论塔板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板高的增大而减小。

6..同一色谱柱对不同物质的柱效能是否一样?

同一色谱柱对不同物质的柱效能是不一样的

7.塔板理论对色谱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怎样的?

(1)塔板理论推导出的计算柱效率的公式用来评价色谱柱是成功的;

(2)塔板理论指出理论塔板高度H对色谱峰区域宽度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8.速率理论的简式,影响板高的是哪些因素?

R<1部分重叠

R=1基本分离

R=1.5完全分离

分离度可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9.如何根据分离度分析色谱分离的情况?

μ:

流动相的线速

A:

涡流扩散系数

B:

分子扩散系数

C:

传质阻力项系数

10.气相色谱法适合分析什么类型的样品?

适用范围:

热稳定性好,沸点较低的有机及无机化合物分离。

11.哪类固定液在气相色谱法中最为常用?

硅氧烷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通用型固定液。

(使用温度范围宽(50~350℃),硅氧烷类经不同的基团修饰可得到不同极性的固定相。

12.气相色谱法固定相的选择原则?

相似相溶原则

①非极性试样选用非极性固定液,组分沸点低的先流出;

②极性试样选用极性固定液,极性小的先流出

③非极性和极性混合物试样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非极性组分先出;

④能形成氢键的试样一般选择极性大或是氢键型的固定液,不易形成氢键的先流出。

13.什么是程序升温?

程序升温:

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柱温随时间由低温向高温做线性或非线性变化,以达到用最短时间获得最佳分离的目的。

适用于沸点范围很宽的混合物。

注意:

柱温不能高于色谱柱的最高使用温度。

14.气相色谱法各检测器适于分析的样品?

热导检测器:

通用浓度型所有

氢火焰检测器:

通用质量型含碳

电子捕获检测器:

选择浓度型电负性

火焰光度检测器:

选择质量型硫、磷

15.气相色谱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

各方法的适用条件。

(1)外标法

适用条件:

对进样量的准确性控制要求较高;操作条件变化对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操作简单,适用于大批量试样的快速分析。

(2)归一化法

适用条件:

仅适用于试样中所有组分全出峰的情况;操作条件的变动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归一化法简便、准确。

(3)内标法(内标标准曲线法)

适用条件:

试样中所有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时;定量分析中只要求测定某一个或几个组分;样品前处理复杂。

内标法的目的是消除工作条件波动的引入随机误差,提高分析精密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HPLC:

高效色谱柱、高压泵、高灵敏检测器

2.现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1)高效;

(2)高压;(3)高速;(4)高灵敏度

3.色谱分离的实质:

色谱分离的实质是样品分子(即溶质)与溶剂(即流动相或洗脱液)以及固定相分子间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决定色谱过程的保留行为。

4.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构:

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

高压输液泵

性能:

⑴足够的输出压力

⑵输出恒定的流量

⑶输出流动相的流量范围可调节

⑷压力平稳,脉动小

在线脱气装置

在线脱气、超声脱气、真空脱气等

作用:

脱去流动相中的溶解气体。

流动相先经过脱气装置再输送到色谱柱。

脱气不好时有气泡,导致流动相流速不稳定,造成基线飘移,噪音增加。

梯度洗脱装置

以一定速度改变多种溶剂的配比淋洗,目的是分离多组容量因子相差较大的组分。

作用:

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离度,改善峰形,提高监测灵敏度

5.影响分离的因素

影响分离的主要因素有流动相的流量、性质和极性。

6.选择流动相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尽量使用高纯度试剂作流动相。

(2)避免流动相与固定相发生作用而使柱效下降或损坏柱子。

(3)试样在流动相中应有适宜的溶解度。

(4)流动相同时还应满足检测器的要求。

7.提高柱效的方法(降低板高):

①固定相填料要均一,颗粒细,装填均匀。

②流动相粘度低。

③低流速。

④适当升高柱温。

8.固定相的选择:

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可以是吸附剂、化学键合固定相(或在惰性载体表面涂上一层液膜)、离子交换树脂或多孔性凝胶;流动相是各种溶剂。

被分离混合物由流动相液体推动进入色谱柱。

根据各组分在固定相及流动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数、离子交换作用或分子尺寸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

9.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机理及分类

类型主要分离机理

吸附色谱吸附能,氢键

分配色谱疏水分配作用

尺寸排斥色谱溶质分子大小

离子交换色谱库仑力

10.反相色谱的优点

易调节k或a

易分离非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和可电离化合物

流动相便宜

可预言洗脱顺序

适宜梯度洗脱

11.气相和液相色谱的检测器有哪几种?

各有何优点?

气相色谱中常用检测器:

(1)热导池检测器,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线性范围宽,对无机和有机物质都有响应灵敏度适中;

(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死体积小,响应快,稳定性好,仅对含碳有机物有响应;(3)电子捕获检测器,只对电负性物质有响应,且电负性越强,灵敏度越高;

(4)火焰光度检测器,对含硫、磷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

液相色谱检测器:

(1)紫外-可见检测器,灵敏度较高,通用性较好;

(2)光电二极管列阵检测器;

(3)荧光检测器,选择性强,适用于稠环芳烃、甾族化合物、酶、氨基酸、维生素、色素、蛋白质等荧光物质的测定;

(4)电化学检测器,选择性非常高,只有容易氧化或还原的电活性物质才可被检测;(5)质谱检测器,充分利用质谱仪很强的物质鉴别能力,使其具有分离、定量和结构鉴定三大功能。

12.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机理是什么?

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13.气相、液相色谱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气相色谱分析只限于气体和低沸点的稳定化合物,而液相色谱可以分析高沸点、高分子量的稳定或不稳定化合物。

14.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机制是什么?

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其表面带负电,与缓冲液接触时形成双电层,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形成双电层一侧的缓冲液由于带正电而向负极方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渗流。

同时,在缓冲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以各自不同速度向其所带电荷极性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电泳。

带电粒子在毛细管缓冲液中的迁移速度等于电泳和电渗流的矢量和。

各种粒子由于所带电荷多少、质量、体积以及形状不同等因素引起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分离。

15.为什么毛细管电泳比普通电泳有更高的分离效率?

在毛细管电泳中,使用空心毛细管柱,无涡流扩散项,毛细管内壁也不涂渍固定液,消除了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平衡所需的时间,传质阻抗项趋零,而高效液相色谱中存在两种影响因素,因而CE的柱效高于HPLC。

16.毛细管电泳的进样方式有哪几种?

(1)电动进样,把毛细管的进样端插入到样品溶液中,并加一外加电压时,组分就会因电迁移和电渗作用而进入管内。

(2)压力进样,当毛细管的两端置于不同的压力环境中时,管中溶液即能流动,将样品带入(3)扩散进样,利用浓度差扩散原理将样品分子引入毛细管中。

毛细管电泳的检测器有哪几种?

各有何优点?

(1)紫外检测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对环境温度、流速波动、冲洗剂组成的变化不甚敏感。

(2)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具有目前最高的灵敏度。

(3)化学发光检测器,背景效应低,灵敏度高。

(4)电化学检测器,具有极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5)质谱检测器,充分利用质谱仪很强的物质鉴别能力,使其具有分离、定量和结构鉴定三大功能。

17.什么是芯片毛细管电泳?

芯片毛细管电泳技术就是将样品处理、进样、分离、检测均集成在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的一项微型实验室技术,具有被分析的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体积小易携带、成本低等优点。

毛细管电泳芯片的基体材料有玻璃片、硅片、塑料、陶瓷和硅橡胶等几种,玻璃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芯片材料,这是因为它的成功应用主要与其所具有的良好的光学性质、散热性和绝缘性以及已研究透彻的表面性质。

毛细管电泳应用在哪些方面?

(1)手性对映体的分离分析;

(2)蛋白质的分离分析;(3)DNA片段的分离分析;(4)糖类的分离分析。

小结

分配色谱是利用样品中的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连续的无数次的交换和分配而达到分离的过程。

公式总结:

调整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体积

相对保留值

选择因子

分配系数

容量因子(容量比)

板高(塔板理论)

分离度

理论塔板数

有效塔板数

保留(分析)时间

范第姆特方程

保留指数

绝对定量校正因子

和相对重量校正因子计算

外标法

归一法求质量分数

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内标对比法不需准确进样,对操作条件如仪器的稳定性要求不严格;旭一化法要求所有组分都要出峰;旭一化法和内标法要求已知校正因子,而内标对比法不需已知校正因子;外标法要求进样正确,仪器稳定性好。

色谱归一法的优点:

操作简单,准确;不必准确进样;色谱条件稍有变化对结果没有影响。

在下列情况下不能采用归一法定量;组分不能全部出峰;不知道校正因子。

填空题例题参考:

●气相色谱分析中,可通过测量色谱图的(峰高)或(峰面积)来定量分析待测组份的质量或浓度。

●在气相色谱中,为了改善宽沸程样品的分离,常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而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为改善组分性质差异较大样品的分离,常用梯度洗脱的方法。

●色谱仪的两个主要组成是色谱柱、检测器,前者的作用是对组分进行分离,后者的作用是对组分进行分析。

●采用内标法定量的优点是进样量与结果无关;所有组分不必完全出峰;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气相色谱仪由五个系统组成:

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检测和记录系统。

●气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

氢火焰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

●气相色谱仪使用的载气一般可用氢、氮、氦、氩气,而不用氧气。

●在色谱分析中,用两峰间的距离来表示色谱柱的选择性,两峰间距离越大,则柱子的选择性越好,组分在固液两相上的热力学性质相差越大。

●在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示差折光检测器。

●气固色谱柱内,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的不同,而在气-液色谱中,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能力的不同。

●梯度洗脱就是在分离过程中,使流动相的组成,极性、PH等按一定程序连续变化,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获得分离,使保留时间短,使拥挤不堪甚至重叠的组分和保留时间过长而峰形过宽的组分获得很好的分离。

特别适合样品中组分的极性范围很宽的复杂样品分析。

梯度洗脱与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十分类似,两者的目的相同,不同的是程序升温是通过程序改变柱温,而梯度洗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极性、PH来达到等分离的目的。

梯度洗脱的

优点:

分离复杂混合物,使所有组分都处在最佳的k值范围内。

缺点:

检测器的使用受到限制,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取决于流速的稳定性。

柱子需进行再生处理。

原子发射光谱

灵敏线:

指各种元素谱线中最容易激发或激发电位较低的谱线。

最后线:

元素谱线的强度是随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的减少而降低并且在元素含量降低时其中有一部分灵敏度低,强度较弱的谱线将渐次消失,而这些灵敏线则将在最后消失,因此称最后线。

共振线:

由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时所辐射的谱线。

分析线:

光谱分析是根据灵敏线或最后线来检测元素的,因此这些谱线又可称分析线。

自吸收:

发光层四周的蒸气原子,一般比中心原子处于较低的能级,因而当辐射能通过这段路程时,将为其自身的原子所吸收,而使谱线中心强度减弱的现象。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特点

优点:

1.多元素同时检出能力强

    可同时检测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

一个样品一经激发,样品中各元素都各自发射出其特征谱线,可以进行分别检测而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2.分析速度快

    试样多数不需经过化学处理就可分析,且固体、液体试样均可直接分析,同时还可多元素同时测定,若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则可在几分钟内同时作几十个元素的定量测定。

3.选择性好

    由于光谱的特征性强,所以对于一些化学性质极相似的元素的分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如铌和钽、锆和铪,十几种稀土元素的分析用其他方法都很困难,而对AES来说则是毫无困难之举。

4.检出限低

    一般可达0.1~1µg·g-1,绝对值可达10-8~10-9g。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新光源,检出限可低至ng·mL-1数量级。

5.用ICP光源时,准确度高,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可达4~6个数量级。

可同时测定高、中、低含量的不同元素。

因此ICP-AES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

6.样品消耗少,适于整批样品的多组分测定,尤其是定性分析更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缺点:

1.在经典分析中,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较多,尤其是试样组分的影响较为显著,所以对标准参比的组分要求较高。

2.含量(浓度)较大时,准确度较差。

3.只能用于元素分析,不能进行结构、形态的测定。

4.大多数非金属元素难以得到灵敏的光谱线。

几种常见光源的性质和应用

光源

蒸发温度,K

激发温度,K

放电稳定性

用途

火焰

1000-5000

溶液,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定量分析

直流电弧

800-3800

4000-7000

较差

难挥发元素的定性、半定量、及低含量杂质的定量分析

交流电弧

比直流电弧低

比直流电弧略高

较好

矿物、低含量金属定性、定量分析

火花

比交流电弧低

10000

高含量金属,难激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ICP

很高

6000-8000

很好

溶液定量分析

内标元素和内标线的选择原则:

1.若内标元素是外加的,则该元素在分析试样中应该不存在,或含量极微可忽略不计,以免破坏内标元素量的一致性。

   

2.被测元素和内标元素及它们所处的化合物必须有相近的蒸发性能,以避免“分馏”现象发生。

   

3.分析线和内标线的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应尽量接近(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等或很接近的谱线称为“均称线对”)。

分析线对应该都是原子线或都是离子线,一条原子线而另一条为离子线是不合适的。

   

4.分析线和内标线的波长要靠近,以防止感光板反衬度的变化和背景不同引起的分析误差。

分析线对的强度要合适。

   

5.内标线和分析线应无自吸或自吸很小的谱线,并且不受其他元素的谱线干扰。

分析方法

(1).工作曲线法

在确定分析条件下,用3个或3个以上含有不同浓度的被测元素的标准系列与试样溶液相同条件下测试吸收光谱,以分析线强度I对标准样浓度作图,得到标准曲线,以试样分析线的强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浓度的方法。

最佳吸光度0.1---0.5,工作曲线弯曲原因:

各种干扰效应。

⑵.标准加入法

取若干份相同量的试样,其中一份作为被测定的试样,其他几份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被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试吸收光谱,然后以分析线的强度对标准加入量浓度作图。

将直线外推,与横轴相交截距的绝对值即为试样中待测元素浓度。

对于较简单的体系,只加入一次标准溶液由下式求得待测组分的浓度。

由上两式得

待测元素(容量瓶A)的浓度为

,加入标准溶液(容量瓶B)的浓度为

,A溶液的吸光度为

,B溶液的吸光度为

标准加入法能消除基体干扰,不能消背景干扰。

使用时,注意要扣除背景干扰。

 

简述ICP的形成原理及其特点

答:

ICP是利用高频加热原理。

当在感应线圈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上形成闭合环形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

其特点如下:

(1)工作温度高、同时工作气体为惰性气体,因此原子化条件良好,有利于难熔化合物的分解及元素的激发,对大多数元素有很高的灵敏度。

(2)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稳定性高,自吸现象小,测定的线性范围宽。

(3)由于电子密度高,所以碱金属的电离引起的干扰较小。

(4)ICP属无极放电,不存在电极污染现象。

(5)ICP的载气流速较低,有利于试样在中央通道中充分激发,而且耗样量也较少。

(6)采用惰性气体作工作气体,因而光谱背景干扰少。

光谱定性分析摄谱时,为什么要使用哈特曼光阑?

为什么要同时摄取铁光谱?

答:

使用哈特曼光阑是为了在摄谱时避免由于感光板移动带来的机械误差,从而造成分析时摄取的铁谱与试样光谱的波长位置不一致。

摄取铁光谱是由于铁的光谱谱线较多,而且每条谱线的波长都已经精确测定,并载于谱线表内,因此可以用铁个谱线作为波长的标尺,进而确定其它元素的谱线位置。

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要采用内标?

简述内标法的原理。

内标元素和分析线对应具备哪些条件?

为什么?

答:

在光谱定量分析中,元素谱线的强度I与该元素在试样中的浓度C呈下述关系:

I=aCb

在一定条件下,a,b为常数,因此

logI=blogC+loga

亦即谱线强度的对数与浓度对数呈线性关系,这就是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在光谱定量分析时,由于a,b随被测元素的含量及实验条件(如蒸发、激发条件,取样量,感光板特性及显影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往往很难避免,因此要根据谱线强度的绝对值进行定量常常难以得到准确结果。

所以常采用内标法消除工作条件的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用内标法进行测定时,是在被测元素的谱线中选择一条谱线作为分析线,在基体元素(或定量加入的其它元素)的谱线中选择一条与分析线均称的谱线作为内标线,组成分析线对,利用分析线与内标线绝对强度的比值及相对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

这时存在如下的基本关系:

logR=log(I1/I2)=b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