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2867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

凸透镜成像规律

1.(2019福建,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需要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  o

(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

生活中常用的  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

(3)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烛焰中心下降lcm,光屏上的像会  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  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19北京,3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透镜B能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3.(2019宁夏,19)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蜡烛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生活中________(填光学仪器)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

(2)在上一步找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透镜换为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与上次成像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像。

4.(2019攀枝花,27)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

(1)若光屏上清晰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移动;

(2)蜡烛发出的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为了模拟人眼成像特点,有同学提议将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你认为可行吗?

答:

5.(2019鸡西,31)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

6.(2019包头,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凭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凭向右移动才能重新

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A.10.0cmB.20.0cmC.30.0cmD.35.0cm

(3)将上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7.(2019连云港,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8.(2019淮安,26)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

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上。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日常生活中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________。

9.(2019辽阳,29)下面是玲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玲玲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井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2)玲玲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下移动(填“光屏”或“凸透镜”)。

(4)玲玲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移至cm刻度线处,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呈现现清晰的像。

(5)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玲玲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透镜的焦距应(填“大于”或“小于”)10cm。

10.(2019临沂,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将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取走镜片,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______(选填序号)范围内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A.50~65cmB.65~80cmC.80~95cm

(4)将蜡烛移到37cm刻度线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11.(2019龙东,31)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

12.(2019长沙,20)如表是小海同学用焦距f=10cm的凸透镜探究其成像规律的记录表,根据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物距u满足条件  (选填“u<f”、“f<u<2f”或u>2f”)时,凸透镜会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应用了凸透镜的这个成像规律。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蜡烛使物距由20cm变为22cm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小海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13.(2019沈阳,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用高为4cm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不动。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

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cm。

(4)小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

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____(选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14.(2019北海,26)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中,

(1)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甲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  作用,是  (选填“凹”或“凸”)透镜

(2)用图乙的装置进行实验,调节纸板与透镜的距离,纸板上会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该光斑与透镜的距离。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透镜与纸板的距离为  cm。

(3)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置在光斑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增大,说明光能可以转化为  能;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15.(2019淄博,2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

(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放大镜”)

(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

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

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________;

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___。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

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________。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16.(2019上海,2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

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9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

17.(2019青岛,1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图示位置,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

②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18.(2019聊城,)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和现察结果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供了如下三种不同焦距的透镜,则小明所用透镜的焦距f为  。

A.20cmB.10cmC.15cm

(2)比较物距μ与焦距f的关系,可得出:

①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  。

②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  。

(3)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μ  v.(选填“>”“=”或“<”)

19.(2019威海,2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小明通过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当u=25cm时,像距ν应该在  (选填“15﹣16”、“16﹣17”、“17﹣18“、“18﹣19”或“19﹣20”)cm范围内;当u=60cm时,光屏上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此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此时,用遮光板遮住LED光源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相比原来的像会  (选填“变暗”“缩小”或“不完整”)。

(3)LED光源的高度h=10cm,小明经过认真测量,得到像高h′与物距u的数据,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画出h′与u的关系图象。

20.(2019重庆A卷,16)小薇同学探究凸透镜和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1)先将光具座上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至____________;

(2)移动蜡烛,光屏上呈现了烛焰的清晰像,如图所示,生活中的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她想用大小合适的玻璃板替换凸透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现有厚、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较_______的玻璃板;

(4)再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光具座上的刻度可以方便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__________关系。

21.(2019南京,2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  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22.(2019宿迁,21)实验空常用蜡烛完成以图光学实验:

(1)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2)图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若蜡烛A到玻璃板距离为10cm,则蜡烛的像B与蜡烛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从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3)图丙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3.(2019咸宁,2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物距u,测量对应的像距v,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如果u=27cm,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幻灯机”或“照相机”)应用了这一原理。

24.(2019荆门,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三者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水平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烛焰与透镜距离为25cm,左右移动光屏到恰当的位置时,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实像,这个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若烛焰与透镜距离调整为10cm,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25.(2019年郴州,26)如图所示,小明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透镜、光屏、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要使透镜中心、烛焰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

(2)由实验数据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约为  cm;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像距逐渐增大;

(4)如果用该实验中的透镜来矫正视力,可以制成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6.(2019天水,18)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家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7.(2019巴彦淖尔,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凭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凭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

A.10.0cmB.20.0cmC.30.0cmD.35.0cm

(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

28.(2019随州,1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接着小明在不改变各元件位置的情况下,将原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这是在模拟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此时,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包括位置)的情况下,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9.(2019绥化,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

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远视眼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30.(2019扬州,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最简便的操作是:

_____。

(2)如图所示,发光体F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的淸晰的实像,______就是这一原理的应用。

(3)接着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不移动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为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淸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靠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31.(2019南充,1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把蜡烛放在距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现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10cm,要使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倒立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透镜(填“远离”或“靠近”)。

32.(2019广安,24)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中央呈现出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小聪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可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

(3)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一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都向下移动一些

D.以上方法都可以

33.(2019年郴州,26)如图所示,小明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透镜、光屏、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要使透镜中心、烛焰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

(2)由实验数据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约为  cm;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像距逐渐增大;

(4)如果用该实验中的透镜来矫正视力,可以制成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34.(2019齐齐哈尔,24)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小伟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  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时的像与步骤

(2)中的像相比,大小将变  。

(4)如图乙所示,小伟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小伟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  移动。

35.(2019山西,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小明将LED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心在  。

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把焦距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你采取的具体办法是  。

(3)小明选择LED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36.(2019广东,27)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所示:

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A”状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

(1)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

①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  :

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  ;

③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  关系。

(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探究。

请仿照示例写出两种不同方案。

37.(2019无锡,21)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  ,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

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