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护眼计划 (1).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0528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眼护眼计划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爱眼护眼计划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爱眼护眼计划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爱眼护眼计划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爱眼护眼计划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眼护眼计划 (1).doc

《爱眼护眼计划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眼护眼计划 (1).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爱眼护眼计划 (1).doc

爱眼护眼活动计划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有关精神,把学生爱眼护眼、预防近视工作提高到新的层面,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以明学校、家庭之责,合教师、家长之力,积极引导,尽快扭转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切实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  

学校自上而下要高度重视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充分认识“防近”工作的紧迫性。

  

1.成立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书记为组长负总责,确保“防近”工作落到实处抓到位,相关处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落实工作措施,切实将“防近”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3.校团委要加强对“防近”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并责成校医务室建立监测制度,要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适时向校内和家长公告,及时对具体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二、开展宣传,强化教育  

1.开展家长“防近”宣传教育。

要通过家校通平台、家长会、举办讲座和致家长的公开信等,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县级医院就医矫正。

  

2.普及教职工“防近”知识。

着力加强全体教师“防近”知识的普及,推动全员参与,全面落实学生“防近”工作措施。

加强对校医防控工作能力培训,指导校医实施本校“防近”工作计划,提升校医“防近”工作业务水平。

  

3.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眼习惯。

印制学生用眼卫生宣传教育材料,发放健康教育教材,利用校园广播、健康教育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宣传“防近”知识。

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睡眠充足。

  

4.建立“保护视力宣传月”制度。

把每学期开学初的三月和九月确定为“保护学生视力宣传月”。

每次宣传月确定一个主题,做到:

上好一堂近视眼防控课、出一期“防近”专题宣传栏、每位学生接受一次用眼护眼行为规范指导、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视力监测,举办一次面向家长的“防近”知识讲座,使“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三、规范制度,强化管理  

1.加强与社会有关部门的合作。

学校要加强与卫生、新闻宣传及妇联、团省委等部门和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保护青少年视力中的作用,共同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2.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内容。

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

阴雨天气室内光线暗淡要开灯。

多媒体课堂要保持室内光线充足,读写时要及时提醒学生拉开窗帘。

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

  

3.严格执行学生在校作息制度。

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

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

  

4.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严格执行“五严”规定,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

不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

年级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

  

5.健全眼保健操考评制度。

调整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体育组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指导动作、把准穴位。

学校要坚持眼保健操检查评比制度,每天统计、每周上报公示考评结果,保证学生眼保健操质量。

  

6.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

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医务室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恢复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

建立学生3年视力管理档案,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近”工作措施,改善学生用眼状况,缓解学生近视发展的速度。

  

7.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认真推行“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拓延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按季节调整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有效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

  

四、加大投入,改善条件  

学校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硬件设施,保证学生学习环境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1.合理教室布置。

要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

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超过8.5米。

教室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1.1米。

  

2.规范使用课桌椅。

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内应预置1-3种不同型号的课桌椅,或配备可调试课桌椅。

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半月调整一次学生座位,及时根据学生身高,调节课桌凳高度。

  

3.教室采光和照明设施标准。

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

6(新建教室采光玻地比应达到1:

4)。

教室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且灯管应垂直于黑板;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黑板照明应另设2盏横向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分布均匀,照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及时辅以人工照明。

  

4.学生健康体检力争落实到位。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落实好学生每年一次的体检工作。

  

5.适时指导并改善学生营养。

与眼睛密切相关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1和B2、维生素D、维生素E、钙、锌、铬等。

从营养学角度,指导家长日常应该提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谷物和蔬菜。

要教育学生多吃蔬菜瓜果,常吃富含维生素A食品,如:

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杏、枇杷等。

预防青少年近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常抓不懈,科学防控,努力遏制和降低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