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2964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docx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文明施工是工程实施阶段中的有序、规范、标准、整洁、科学的建设施工活动,是改善人的劳动条件,适应新的环境,提高施工效益,消除城市环境污染,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和自身素质,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 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宣传工作,提高职工的思想意识,促进现场的施工管理。

 

二、 实施持之有效的管理,监督措施,使工程项目的文明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三者相互结合,全员参与,全面开展。

 

A:

 落实岗位责任制 

B:

贯彻管理制度,落实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制度 

C:

项目经理围绕安全管理理方面,工程质量方面,文明施工方面每星期进行一次自检和总结。

项目经理部每月对工地检查、监督,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

 

三、 保护环境措施:

 

A:

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时,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及其它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的物质。

 

B:

施工中的生活污水应排放于指定的排水管道中,不得任意排放。

 

C:

保持经常性的对工地相关范围内的交通通道的清扫和洒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D:

工地的原材料不得堆放于围蔽以外,材料及半成品严格接要求堆放,并用标识牌标识清楚。

 

E:

工程完成工后,按要求时拆除所有工地围蔽,安全心护设施和其它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

 、

近年来,青海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

愈重要。

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面对存在的实际

问题,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平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具有典型的高原气候特征和高寒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得到恢复。

正由于此,省环保局、省交通厅、省公路建设管理局等部门,从设计、招投标、施工各个阶段对高等级公路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环保要求,各施工、监理单位强化环境意识,严格遵守有关环保规定和环评报告书条款,认真执行《公路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护法》、《森林法》等有关法规,使公路施工与环保要求相适应,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公路环境保护及制约因素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公路环境保护就是要根据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好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

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

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强化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将沿线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从生态环境保护谈。

为保护河流自然生态水生生物,我国一般是将河流裁弯取直,然后根据洪水频率等技术指标,计算出桥梁的经济跨径,这样做虽然节约了工程造价,但往往改变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造成了不利的环境影响。

   从水土保持谈。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两部分:

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

裸露的坡面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施工中必须采取以绿化为主的防护措施,以控制面蚀和沟蚀的形成。

而目前除高等级公路外,青海在这方面问题较多.公路山体滑坡、路域内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笔者认为省上应争取中央财力支持,或拿出专项资金,对省内主要公路干线裸露坡面进行治理,争取早日绿化。

   从公路生态管理谈。

在公路的营运期,环保工作除了维护声屏障等各种环境工程设施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公路沿线的自然风貌,争取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

草地植被的建植和养护是最持久、最昂贵也最有效的措施。

   制约公路建设环保工作的因素很多,可概括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方面。

自然因素包括公路沿线的气候、水文、地质、土壤、生态环境等,对其了解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环保措施。

某些因素变化的危害,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难以抗拒,直接制约环保成效,甚至造成灾害。

社会因素涉及面更广,主要是人们对环保的认识深度与普及,党政部门之间的理解与合作、管理措施,地区经济实力,技术手段等,其中经济实力是关键因素之一。

青海社会经济欠发达,近年来,公路建设速度加快,但由于资金紧缺,与环保相关的大型防护工程建设滞后,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强化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就青海而言,今后公路建设面临的一大任务是,必须强化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

一是路基工程施工及竣工后,要结合疏导排水,使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这样,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二是必须严格把关,搞好路面工程。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三是搞好桥梁、涵洞脏水等工程设计及施工,使之有利于环保。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兔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四是抓好防护工程。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

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同时,要做好其它工程。

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切实落实环保措施

   首先,加强环保法规学习与教育。

197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环境保护列入国家的根本大法。

截至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已逐步趋于完善,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母法,各种单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国家和地方法规体系,我国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法律中也有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同年11月 29日国务院令第253号发布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这些法规使环境保护可依法管理,也使公民、法人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有法律保障,造成环境损害者必将承担赔偿等法律责任。

这说明公路建设依法搞好环保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建设行为之一,是应尽的义务。

因此,公路建设从业单位骨干人员需认真学习相关法规和环保措施,全体职工都要知法守法,同时,也要加强全体公民提高公路环保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其次,切实落实公路环保措施。

在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笔者认为,要严格把好三关。

   一是设计关。

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特点,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青海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积极贯彻“以预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强化管理”,“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

要尽量减少深路堑开挖,高路基高填方,减少弃方,以利于环境保护,重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

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对山坡裸露部分尽量绿化。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要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保护,做到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必须做精做好。

在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对其它工程,特别是公路绿化,千万不可忽视,因为这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施工关。

要结合施工特点,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

要严格控制在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山岭地区施工应避免采用大爆破方式进行路基施工,减少对

山体的破坏。

将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水源污染、噪音污染等方面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和恢复工作。

对取料场,弃料、弃方应做好计划,并及时回填整平。

在桥涵施工中要减少或避兔对水质的污染,严禁破坏山体林木和植被,加强弃料、弃渣的管理,少对河流的破坏,防止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排水工作,防止洪水冲毁工程项目,冲走矿料,造成污水流入良田。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

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

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渣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要进行动态检查监控。

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将施工现场、项目部驻地等进行全面的清理,将生活垃圾、工程弃土、弃渣填理后整平,力争做到工完场清恢复原貌,恢复植被。

   三是工程验收关。

要及时编制环保工程实施情况。

总结报告和竣工图表。

按规定向具备权限环保主管机构申请验收,为减少工作环节,应与公路交工验收及竣工验收同时进行、可组织环保工程检验组参与现场检验。

环保工程验收后的图表资料应按规定移交存档。

   公路施工的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环境保护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公路建设者只有通过科学管理、现代技术手段,对公路建设环保进行周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验收,加强维护,才能使青海公路变为平安大道。

 

驻信高速公路弃渣场的治理河南省水利院王工[摘要]:

本文通过驻信高速公路弃渣场治理措施的设计、研究、分析,总结了丘陵山区公路建设弃渣场治理工作方法及治理措施,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弃渣场;排水型;削坡开级;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一、驻信高速公路基本情况驻马店至信阳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两纵两横”京珠国道主干线在河南境内的最后一段。

线路自驻马店向南经确山、明港、信阳、涩岗至九里关(省界)与湖北境内在建的京珠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相连,全长133.986Km,分为南北两段。

北段从驻马店至信阳,长95.730Km,南段从信阳至九里关,长38.256Km。

整个工程2000年1月开工,计划2002年12月建成,2003年1月通车。

北段驻马店至信阳段基本为平原区,局部有洼地和岗地;南段信阳至九里关省界,为垄岗、丘陵、山地,由南向北呈节梯分布。

由于线路及地形原因,取土场分布于南段,弃渣场分布于北段。

二、弃渣场治理的总体原则弃渣场的水土流失形式主要有面蚀、沟蚀和风蚀三种类型。

弃渣场的治理应与整个工程的水土保持设施相一致,在不影响整体设计的前提下,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发挥其速效性和保障性,确保工程建设期及完成后不发生大的水土流失,实现水土流失防止由被动控制到治理开发的根本转变,并达到生产、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弃渣场的具体位置在施工图阶段通过调查与当地政府协商后确定,对水土流失防治有如下要求:

1.弃渣场的下方影响范围内不得有村庄和重要公共设施,也不得设置于崩塌、滑坡危险区的上方。

2.堆渣高度不得超过邻近地面高度。

3.弃渣场边坡及堆置高度应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

三、弃渣场的治理措施驻信高速公路南段共有弃渣场34个,按弃渣堆放的位置和地形情况分为沟头弃渣和顺沟弃渣两种类型。

3.1沟头弃渣场防护措施沟头弃渣场一般位于主沟的顶部,或者虽处于沟岔上,但临空面坡脚位置较高,远在主沟道洪水位以上。

在驻信高速34座弃渣场中,沟头弃渣场为25座,占了弃渣场总数的73.5%。

弃渣场采用排水型防护措施。

即在坡顶临空面以上3~5m处修筑挡水土埂,拦截坡面以上来水,制止径流直接冲刷坡面,并通过两侧设置的M7.5浆砌片石排水沟排至坡脚,排水沟出口设扩散段,并布置消能设施。

排水沟布置在两侧原状土基础上,消能设施采用堆置1m深的块石。

另外,对于有高速公路排水要求的弃渣场,排水边沟应与高速公路排水设施平顺连接,排水边沟出口设消能设施,水流通过跌水及消力池、海漫等安全泄入下游沟道。

弃渣场边坡防护采用削坡开级方式,堆置高度在12m以下,一般采用直线形削坡开级;堆置高度大于12m,则采用大平台形削坡开级方式。

削坡开级后的弃渣场临空面边坡坡度按边坡稳定验算结果确定,边坡为2级时,按1:

1.5、1:

2;边坡为1级时按1:

1.5设计。

驻信高速南段沿线地形变化较大,弃方量大,根据设计资料,弃方主要是弃石,弃土较少,土石比例小于1:

4,属于弃渣场。

石方开挖一般根据地形及设计线路进行爆破开挖,没有级配要求,因此石渣级配不良,而且多为角砾状碎石和大块石,其内摩擦角均大于450,其凝聚力C为0。

因此按无粘性土分析弃土场防护边坡的稳定性。

具体计算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第2卷按下式进行分析:

(5.1)式中:

K—稳定安全系数;φ—堆积体内摩擦角,取其最小值450;α—软弱滑裂面AB的倾角,分析中与设计边坡一致;β—坡面倾角,β=α;h—滑动体滑面AB上岩体高度,h=0;C—岩体滑动面上的凝聚力,C=0。

将以上值代入上式得:

K=m,m为边坡系数,取1.5和2弃渣场为角砾状碎石及块石的松散堆积体,不存在软弱滑裂面,所以设计坡角小于石渣内摩擦角,就能保证弃渣体的稳定。

为排除渣体内的渗水,在堆置前沿原状坡面设置渗水盲沟。

采用块石堆置成1m×1m的断面,其外填置碎石反滤层,最外层包350g/m2无纺针刺布。

削坡推缓后的弃渣坡面主要采用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防护。

工程措施为坡面采用开挖出来的片石干砌厚0.5m。

植物措施为在大平台处覆盖0.5m厚的熟土,种植2排紫穗槐。

各级坡的坡脚处均种植爬山虎。

在弃渣场的坡脚处根据地形可种植紫穗槐2排、火炬树2排。

弃渣场顶面采用植物措施防护。

在弃渣场使用前将表层熟土堆积一处,在弃渣场完工后平整顶面,并覆盖熟土0.5m厚。

弃渣场顶面用作水保林,树种选用火炬树。

火炬树能够生长于干旱、石砾多的山坡荒地,具有适应性强、喜湿耐旱、速生、根系发达、林冠茂密等特点,对于防止雨滴溅蚀,阻止细沟侵蚀的形成具有显著功效,是对弃渣场顶面进行快速绿化覆盖的优良水保树种。

3.2顺沟弃渣场防护措施顺沟弃渣场一般是将弃渣堆置于沟道的岸坡上,临空面坡脚位置一般位于沟道滩地或沟边。

在驻信高速34座弃渣场中,顺沟弃渣场为9座。

顺沟弃渣场防护设计必须要与防洪同时考虑。

通过水文分析计算确定设计标准情况下上游来水的洪峰流量及河道洪水位,弃渣场坡脚工程措施防护高度则要根据河道设计洪水位确定。

根据弃渣对沟道行洪断面的侵占程度及水文分析计算成果,顺沟弃渣对沟道的行洪断面影响不大,所以防护的重点为弃渣场受洪水影响的坡脚部分,自坡脚向上3m外坡护砌,采用0.5m厚M7.5浆砌片石护砌。

其余的防护措施与沟头弃渣场相同。

由于弃渣场属于松散堆体,所以坡脚浆砌片石护砌部分必须在弃渣场沉降稳定之后进行,而且在水平向每10m分一沉陷缝。

四、结语高速公路建设弃渣场的治理是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搞好弃渣场的治理是减少施工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手段。

弃渣场的治理是驻信高速公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应根据弃渣场的位置及周围环境及水文地质特点,因地制宜确定治理措施,在削坡开级达到稳定边坡后主要采用工程措施及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