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3117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docx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公共卫生学

第7章水产公共卫生学

1.水环境污染源,按人类活动类型分类,不包括()。

A.生活污染源

B.生物性污染源

C.工业污染源

D.交通污染源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生物性污染源属于按性质分的一种水环境污染源。

ACD三项,根据人类活动的类型不同,所产生的污染源主要为:

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城市地表雨水径流。

2.甲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下列的()。

A.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B.水源传播

C.食物传播

D.垂直传播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甲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

主要是由不洁饮食及饮用生水等途径传播,不会引起垂直传播,即遗传性传播。

3.毒鱼类中,黄鳝、鳗鲡等属于()。

A.珊瑚礁毒鱼类

B.鲀毒鱼类

C.血清毒鱼类

D.肝毒鱼类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有毒鱼类是指具有毒棘、毒腺或体内具有毒素的鱼类。

分为毒鱼类、棘毒鱼类和皮肤黏液毒鱼类三大类。

其中,毒鱼类又可分为9类。

C项,黄鳝、鳗鲡、康吉鳗等鱼类属于血清毒鱼类,此类鱼通过外体接触和黏膜接触会引发人皮肤过敏和刺激性出血,大量生饮活鱼血会造成中毒。

4.下列关于重金属中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汞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B.铅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

C.镉主要造成肾脏、骨骼病变

D.“痛痛病”是由砷引起的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水体中的重金属可通过水生生物链富集,当被人体吸收并蓄积超过一定阈值后,损伤人体肝、肾脑等重要器官。

D项,“痛痛病”是由镉中毒引起的。

A项,汞的主要中毒表现为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B项,铅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

C项,镉主要造成肾、骨骼病变。

5.对副溶血性弧菌描述正确的是()。

A.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

B.是一种嗜碱性细菌,主要来自湖泊

C.副溶血性弧菌毒株所产生的对热敏感的溶血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

D.此菌对酸敏感,对热的抵抗力也较弱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副溶血性弧菌对酸敏感,对热的抵抗力也较弱。

A项,副溶血性弧菌是弧菌科弧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菌。

B项,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主要来自于海洋。

C项,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产生的溶血素对热稳定,而不是对热敏感。

6.关于霍乱弧菌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A.本菌以预防为主,注意饮食卫生

B.对病人要严格隔离,必要时实行疫区封锁

C.加强水、粪管理

D.受污染水域的水产品可以上市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霍乱弧菌经粪-口途径传播,感染主要因食入带菌粪便污染的生水和未煮熟食物(如水产品、蔬菜等)引起。

因此,受污染水域的水产品应加以控制,防止人体食入。

7.关于甲肝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肝病毒颗粒无囊膜,只有一个血清型

B.甲肝病毒主要是经呼吸道感染

C.甲肝病毒主要以人、猕猴、人猿等灵长类动物为宿主

D.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亚临床型和重型。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甲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

主要是通过不洁饮食和饮用生水等途径而感染的,不是通过呼吸道,

8.渔药残留对于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不包括()。

A.抑制或破坏胃肠菌群中敏感菌的生长

B.导致条件性病原菌的大量繁殖

C.不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

D.改变肠道的代谢活性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C项,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应用,渔药残留使得细菌中的耐药菌株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9.冷库消毒常用的消毒药不包括()。

A.漂白粉

B.次氯酸钠

C.过氧乙酸

D.生石灰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冷库消毒常用的消毒药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过氧乙酸和紫外线等。

10.下列关于赤潮毒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赤潮产生的赤潮毒素称为贝毒

B.其毒力比眼镜蛇毒素低80倍

C.在中度和严重的情况下会使身体出现麻痹症状

D.贝毒常集中在贝类的肝胰腺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赤潮毒素的毒力比眼镜蛇毒高80倍。

11.醇类、醛类和重金属盐类的杀菌作用是通过下列哪种机理完成的?

()

A.改变菌体细胞膜通透性

B.干扰或损害细菌必须的酶系统

C.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

D.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损害酶的活性基团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C项,醇类、醛类和重金属盐类的杀菌作用机理是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

12.复合亚氯酸钠的主要成分是()。

A.含氯石灰

B.二氧化氯

C.二氯异氰尿酸钠

D.三氯异氰尿酸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3.下列哪一种不是无害化处理方法?

()

A.焚毁

B.屠杀

C.掩埋

D.发酵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无害化处理是指使垃圾不再污染环境,而且可以利用,变废为宝。

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焚毁、掩埋、高温、发酵和化学消毒,不包括屠杀。

14.下列关于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影响各种酶的活性

B.损害神经、内分泌、生殖系统

C.引起皮肤病、不育、贫血

D.有机磷农药中毒轻度即可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昏迷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体内农药积蓄到一定量后就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农药对人体的危害常是慢性、潜在性的。

D项,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可分为三度:

①轻度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视力模糊、无力等;②中度上述症状加重,还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胸闷或全身肌肉紧束感,出汗、流涎、腹痛、腹泻;③重度为上述症状并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发绀、瞳孔缩小如针尖、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极困难、肺水肿、大小便失禁、惊厥、患者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可因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15.对可再用的被污染物品无害化处理中,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高温消毒

B.高压消毒

C.化学消毒

D.紫外线照射消毒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C项,对被污染器具循环利用的无害化处理中,化学消毒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消毒方法。

16.大剂量喹诺酮类药物易致()。

A.肾脏损伤

B.肝脏损害

C.神经坏死

D.骨骼变形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易致肝损害。

17.寄生虫按寄生关系或寄生虫对宿主的依赖程度可分为()。

A.原虫、蠕虫、节肢动物

B.体表寄生虫、体内寄生虫

C.暂时性寄生虫、长期性寄生虫

D.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偶然性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寄生虫按寄生关系或寄生虫对宿主的依赖程度可分为:

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偶然性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

18.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有液体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需佩戴()。

A.护目镜

B.外科口罩

C.手套

D.鞋套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基本防护是指着装要求从事诊疗活动应根据需要穿戴工作服、防护帽、护目镜、医用口罩、鞋、手套等。

A项,护目镜:

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佩戴。

B项,外科口罩:

接触高危险人兽共患传染病患病动物时佩戴。

C项,手套:

操作人员皮肤有损伤或接触患病动物体液时佩戴。

D项,鞋套:

进入高危险区时穿戴。

19.下列不属于水生动物传播的寄生虫病的是()。

A.贾第虫病

B.异形吸虫病

C.卫氏并殖吸虫病

D.棘口吸虫病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水生动物传播的寄生虫病是指因食入水生动物而使人或动物感染所致,主要为肝吸虫病、异形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曼氏叠宫绦虫病、棘口吸虫病等,而贾第虫病是水源传播寄生虫病。

20.铅在人体内生物半衰期为4年,约有90%的铅蓄积在()。

A.肾脏

B.肝脏

C.脑部

D.骨骼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铅在体内分布为三种模式:

血液、软组织和骨骼.血液和软组织为交换池,交换池中的铅在25~35天左右转移到储存池骨组织中,储存池中的铅与交换池中的铅维系着动态平衡。

所以大约有90%的铅聚集在骨骼。

21.关于姜片虫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病原体为布氏姜片吸虫

B.是所有寄生人体吸虫中个体最小的

C.儿童感染可表现为贫血、水肿、腹水、发育障碍

D.传染源是能排出虫卵的人或猪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姜片吸虫是所有寄生人体吸虫中个体最大的。

22.在厌氧处理污水时,有异臭的挥发性臭气、污水呈黑色是由于处理中产生了()。

A.甲酸

B.乙酸

C.硫化氢

D.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用厌氧法处理污水时,由于产生硫化氢等有异臭的挥发性物质而发出臭气,加之硫化氢与铁形成硫化铁,使污水呈黑色。

23.对于水生植物传播的寄生虫病防控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水、改厕

B.不食或少食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

C.加强畜禽管理

D.水生植物杜绝施用农家肥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ABC三项,水生植物传播的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包括:

①改水、改厕;②不食或少食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③管理好家畜;④做好宣传等。

24.肝吸虫病是通过下列哪类途径传播的?

()

A.水源传播

B.水生动物传播

C.水生植物传播

D.养殖环境传播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肝吸虫病的传染源是能排出肝吸虫卵的带虫者、患者、家畜和野生动物,肝吸虫病虫的生活史中的两个中间宿主都是水生动物,故它是通过水生动物传播的。

25.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定期对水生动物生活的环境、养殖生产中所用的器皿和工具、道路或水生动物群进行的消毒,被称为()。

A.临时消毒

B.终末消毒

C.一般性消毒

D.预防性消毒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预防性消毒是指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定期对水生动物生活的环境、养殖生产中所用的器皿和工具、道路或水生动物群进行的消毒。

A项,临时消毒是指水生动物群中出现疫病或突然有个别水生动物死亡时,为及时消灭刚从患病动物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B项,终末消毒是指在解除患病水生动物隔离时(痊愈或死亡),或在疫区解除封锁前,为消灭水生动物隔离场或疫区内残留的病原体而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26.下列属于季铵盐类消毒剂的是()。

A.戊二醛溶液

B.含氯石灰

C.复合亚氯酸钠

D.苯扎溴铵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苯扎溴铵是季铵盐类消毒剂。

A项,戊二醛溶液属于醛类消毒剂。

BC两项,含氯石灰、复合亚氯酸钠均是卤素类消毒剂。

27.产生微囊藻毒素的是()。

A.硅藻

B.蓝藻

C.甲藻

D.绿藻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微囊藻毒素是由淡水蓝藻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

微囊藻毒素可污染饮用水源和水域中的水生动物。

28.关于生石灰清塘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干池清塘和带水清溏两种方法

B.带水清塘比干池清塘效果好,生石灰用量小,成本低。

C.生石灰清塘可以杀死残留在池塘中的敌害,如野杂鱼、蛙卵

D.生石灰清塘可杀灭微生物、寄生虫病原体及其孢子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带水清塘比干池清塘效果好,但生石灰用量大,成本较高。

29.关于冷库消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般有定期消毒和临时消毒两种

B.冷库消毒常用的消毒药有漂白粉,过氧乙酸

C.乙二醇和乙醇可以配合使用

D.临时消毒一般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消毒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临时消毒一般是在库内冷藏品搬空后,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消毒。

30.对运输中未发生传染病的运输工具,一般的消毒程序为()。

A.清扫→洗刷→去污→消毒

B.洗刷→清扫→去污→消毒

C.清扫→去污→洗刷→消毒

D.消毒→去污→洗刷→清扫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对运输中未发生传染病的运输工具,一般消毒程序为清扫→洗刷→去污→消毒。

对于运输过程中发生疫病的,消毒程序为消毒→清洗→去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去污→消毒。

31.水污染物在动物体内最为集中的器官是()。

A.消化道

B.肝脏

C.肾脏

D.肠胃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进入体内的少部分污染物质经过体内某些酶的代谢或转化而排除体外,这种生物转化功能主要集中在肝脏、肾脏、肠胃等器官中,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肝脏也是污染物最为集中的组织器官。

32.在无氧条件下,借助于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可溶性或不溶性的有机废物进行生物降解,此种方法被称为()。

A.土地灌溉法

B.生物过滤法

C.生物转盘法

D.厌氧消化法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厌氧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在无氧条件下,借助于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可溶性或不溶性的有机废物进行生物降解。

33.下列关于水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很多污染物能致使机体细胞不受控制的快速生长,即致癌作用

B.许多污染物能引起人形态结构异常,出现畸形,即致畸作用

C.常见的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污染物有亚硝酸胺、铅、砷、甲基汞等

D.化学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均有可能产生中毒和致病作用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水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包括:

致癌、致畸、致突变、中毒和致病作用,其中致畸作用是污染物能使人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形态结构异常,出现先天性畸形或畸胎。

34.工业废气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重金属物质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工业废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等,他们主要是随降雨污染水源。

35.下列水产食品中属于内源性污染的是()。

A.水生动物及其制品在运输过程中被非法物质污染

B.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

C.使用不合格包装材料

D.饲养期间感染了致病微生物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和途径不同水产食品污染可分为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

其中,内源性污染物主要来源。

一是水生动物养殖期间感染了人畜共患病病原,已经发病;二是水生动物养殖期间隐性感染了致病微生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过应激胁迫反应,机体抵抗力降低,体内病原微生物趁机大量繁殖。

36.对病料的管理和处理要求描述不恰当的是()。

A.动物诊疗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弃物

B.医疗废弃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C.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指定的地点及时消毒和清洁

D.动物诊疗机构产生的污水应直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病料处理的原则包括:

①动物诊疗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弃物;②医疗废弃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③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指定的地点及时消毒和清洁;④动物诊疗机构应当遵循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⑤动物诊疗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患病动物或者疑似传染病畜的排泄物应严格消毒,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⑥没有集中处置条件的农村医疗废弃物要按要求进行处理。

37.下列物质中是生活污水中对环境威胁最大的是()。

A.氨氮

B.硫酸盐

C.亚硝酸盐

D.氯化物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生活污水中污染物主要有悬浮物、生化需氧量、氨氮、合成洗涤剂,其中对水环境威胁最大的是氨氮、细菌和病毒等。

38.动物诊疗人员卫生要求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A.摘除手套后和接触患传染病动物前后必须洗手

B.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C.动物的污染物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和口罩

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佩戴外科口罩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动物的污染物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该戴护目镜和口罩,并非任何时候都要佩戴外科口罩。

39.一般表现为口舌麻痹、手足发麻,甚至全身肌肉麻痹,伴有呕吐等症状,有的出现语言不清、视力模糊、呼吸麻痹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肝、肾、心、肺等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属于()。

A.病毒性食物中毒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生物毒素食物中毒

D.化学性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水产公共卫生所涉及的生物毒素很多,比较重要的有河豚毒素、雪卡毒素、贝类毒素和蓝藻毒素。

根据症状,很有可能是河豚毒素中毒。

40.通常在进食污染食物后数小时到4d内,出现腹部绞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一般持续数天可自限。

属于()。

A.重金属中毒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生物毒素食物中毒

D.化学性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1.某种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出汗、头晕、流涎过多,一般在进食污染食物后30分钟即开始出现,这可能是()。

A.病毒性食物中毒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生物毒素食物中毒

D.化学性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根据题中所述症状,可诊断为金属元素如铅、镉等中毒,属于化学性食物中毒。

42.一般在摄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尤其是海产食品)12~48h后出现呕吐、腹泻、腹部绞痛、头痛和发热与寒战等症状,属于()。

A.病毒性食物中毒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生物毒素食物中毒

D.化学性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3.亚硝酸盐中毒属于()。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病毒性食物中毒

C.生物毒素性食物中毒

D.化学性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亚硝酸盐属于无机盐类化学污染物,其引起的中毒属于化学性食物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