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165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docx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第2份

《康复护理学(甲)》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康复护理学---是以康复医学和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促进伤、病、残者的生理、心理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一门学科。

1.肌张力----是指在肌肉放松状态下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到的阻力。

2.失用症----是患者在运动、感觉、反射均无异常的情况下,由于脑部损伤而不能按指令完成以前能完成的有目的的动作。

3.自主神经反射障碍(AD)-----是一种突发的交感兴奋综合征,仅发生于T6或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

其特征为严重的高血压、搏动性头痛、眼花、视物不清、心动过缓、损伤平面以上出汗、潮红和鼻塞等症状。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为了生存或适应生存环境(2分)而必须每天进行、最具有共性的活动,包括衣、食、住、行和个人卫生。

1.脑卒中---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痉挛、闭塞或破裂)导致的持续性(>24小时)、局灶性或弥漫性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2.肌张力---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3.失认症---失认症是指由于大脑半球中某些部位的损害,使病人对来自感觉通路中的一些信息丧失正确分析和鉴别的一种症状。

常见的失认症有半侧空间失认(单侧忽略)、疾病失认等。

4.失用症---失用症是患者因脑部受损而不能随意进行其原先能够进行的活动。

5.失语症---是指正常获得语言能力后,由于大脑半球(多见于优势半球)言语区损伤所致,表现为听理解、表达、阅读、书写的能力障碍。

6.日常生活能力---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

7.良姿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

1.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创伤所致的脑部损伤,是一组因各种原因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意识障碍、记忆缺失和神经功能缺损的致残性伤病。

1.直立性低血压---在正常人从卧位到坐位或立位,由于重力的作用,全身血流70%处于心脏水平以下,静脉回流减少,心搏量减少,使血压下降,脑部血压因位置高于心脏而下降。

2.变温血症---即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化。

3.神经平面---是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正常感觉、运动功能的最低节段。

3,颈椎病----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4,下腰痛---是指腰、骶、臀部等部位出现的各种疼痛不适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症状。

5,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用人工关节替代置换病损或损伤的关节。

较常见的是髋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置换术。

1.50%最大握力试验——参加抗阻训练者,还需做等长收缩时的运动试验,常用50%最大握力试验。

即一手用50%力量等长收缩抓握持续90s,在对侧肢体每隔30s测血压1次,若>180/120mmHg,表示有高血压反应。

2.直流电离子导入法------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药物离子导人体内,在局部组织内堆积,形成“离子堆”,对神经产生镇静作用,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1.代谢当量(METs)----是运动中氧耗量和安静时氧耗量之比。

1METs相当于机体在休息状态时,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消耗3.5ml氧.

2.心电运动试验----是通过观察患者在运动负荷递增的状态下心电图变化来测定心功能容量的方法。

3.靶强度---运动训练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训练强度。

可用心率(HRmax)、心率储备、最大吸氧量(VO2max)、METs、主观劳累计分等方式表达。

4.心脏功能容量又称体力工作容量是机体进行最大强度活动时的耗氧量。

1.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

2.CPT——CPT是胸部物理疗法,包括体位引流、拍背、震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效咳嗽这六个方法,目的是促进痰液排出,保持气道通畅,促进最有效呼吸,以提高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3.LTOT——LTOT是长期家庭氧疗,指给脱离医院环境后返回社会或家庭的慢性低氧血症患者实施每日低浓度吸氧,并持续较长的时间的长期氧疗。

1.骨质疏松---是指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二、简答题

1.康复护理方法特点?

答:

(1)强调自我护理为主。

(2)“功能评估”和“功能锻炼”贯穿护理过程的始终。

(3)高度重视心理护理。

(4)注重团队协作和配合。

(5)加强健康教育和指导。

2.康复设施环境要求?

答:

康复环境设施的基本要求应做到无障碍设施,对出入口、阶梯、电梯、房门以及门把手、开关、窗户和窗台的高度等均应本着这个原则建设和改造。

(1).病房要求室内应宽敞,病床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1.5m,出入口宽度应大于1m,以方便轮椅出入;病区最好设置活动室、餐厅,方便患者平时交流、活动;病房内应有较大的存放衣物柜;因住院康复时间较长,大小便失禁,换洗衣服较多;室内光线和通风良好,居住环境适宜。

(2).地面要求地面应防滑,有弹性,防止患者练习支具站立时滑倒骨折。

(3).走道要求以坡道设施或电梯代替,电梯空间不小于1.5m×1.5m,电梯出入口不小于85cm,除掉门槛的障碍,解决使用轮椅者或其他代步器(拐杖、助行器等)活动困难者的行走障碍。

(4).卫生间要求厕所的房门采用以轨道推拉式门,方便偏瘫、截瘫或视力障碍者进出;厕所应宽大,均以坐式马桶为主,两侧要有扶手。

(5).病床要求高度不超过45cm,床脚要能制动或无滑轮,床应有护栏,可摇起,床垫应有弹性,必要时配备防压疮垫。

(6).普通设施门把手、电灯开关、水龙头、洗面池等的高度均以80cm为宜,以利于长期乘坐轮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者的使用;房间的窗户和窗台的高度略低于一般病房的高度,以不影响坐轮椅者的视线为宜,利于其直接观望户外景色,减轻心理障碍因素;走廊墙上应安装85cm高的扶手,以利于患者站立行走训练时扶持,防止滑倒。

(7).感应设施高位截瘫者可用“电子环境控制系统”装置,通过用口吹的气控方法来协助解决开关灯、电视、窗帘等日常生活活动环境的控制。

3.残余尿量的测定及意义?

答:

残余尿量的测定:

测量前嘱患者饮水300-500毫升,待膀胱充盈后患者取坐位自行排尿后,记录排出尿量立即导尿,导出尿量即为残余尿量。

结果判断:

残余尿量大于150毫升,说明膀胱功能差。

残余尿量在80-150毫升之间,膀胱功能中等。

残余尿量小于80毫升,说明膀胱功能满意。

4.使用轮椅时需注意事项?

答:

(1)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体型、不同疾病来正确选择适合患者自己使用的轮椅。

(2)使用前全面检查轮椅各个部件的性能,以保障使用患者的安全。

(3)要保证患者乘坐轮椅的姿势正确:

可采用身体重心落在坐骨结节上方或后方(后倾坐姿)或相反的前倾坐姿。

前倾坐姿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更好,而后倾姿势较省力和灵活。

要注意防止骨盆倾斜和脊柱侧弯,应系安全带,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4)乘坐轮椅的患者在站立前,应先将轮椅的闸制动,以防轮椅移动跌伤。

(5)推乘坐轮椅患者下坡时,应倒向行驶,以保证安全。

(6)长时间乘坐轮椅者,要特别注意压疮的预防。

应保持轮椅座面的清洁、干燥、柔软、舒适,定时进行臀部的减压,每30min抬臀一次,每次3~5s。

(7)长时间使用轮椅者,应配戴无指手套,以防止轮圈对手掌的摩擦。

(8)高位截瘫乘坐轮椅者,必须有专人保护。

1.试述脊髓损伤患者早期用起立床站立训练的优点?

(9分)

答:

①调节血管紧张性,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②牵拉易于缩短的软组织如髋屈肌、膝屈肌和跟腱,保持髋、膝、踝关节有正常活动度。

③使身体负重,防止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

④刺激内脏功能如肠蠕动和膀胱排空,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⑤改善通气,预防肺感染。

2.发生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有那些?

(9分)

答: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包括:

溃疡或截肢史;伴保护性感觉受损的周围神经病变;非神经病变的足部生物力学的改变,足部压力增加的证据(如皮肤红斑,胼胝下的出血)和骨骼变形;周围血管病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的趾甲病变和足畸形;振动感觉受损;跟踺反射缺如;不适当的鞋袜和缺乏教育。

3.颅脑外伤后患侧视觉忽略训练方法?

(10分)

答:

①病室环境:

病床安置时,应使患者的患侧处于经常有人走动的一侧;床头柜、电视机及日常用品摆放在患侧;医务人员或家属在治疗或护理时尽可能由患侧接近患者。

②增加对忽略侧的各种刺激:

护士站在忽略侧与患者交谈和训练;不断提醒患者集中注意忽略的一侧;对忽略侧给予触摸、拍打、挤压、擦刷、冰刺激等感觉刺激;在忽略侧放置色彩鲜艳的物品或灯光提醒其对患侧的注意;阅读文章时,在忽略侧一端放上色彩鲜艳的规尺,或使其用手摸着书的边缘,从边缘处开始阅读,避免漏读;将患者所需物品放置在忽略侧,要求其用健手越过中线去拿取。

③鼓励患侧上下肢主动参与翻身,必要时可用健手帮助患手向健侧翻身。

教患者对着镜子进行视觉扫描,转头向左看。

重复练习有问题的ADL活动,如转移、穿衣、进食、刮脸和化妆。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

(9)

答:

1.经常维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劳动姿势以及睡眠姿势等,保持正常的腰椎生理前凸。

最好卧硬板床,以避免脊柱屈曲。

2.避免长时间使腰椎处于某一被迫体位,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要注意定时改变和调整自己的姿势和体位,或作简短的放松运动,如腰部的保健体操等。

3.弯腰捡拾物体时,应尽量采取屈髋、屈膝下蹲姿势,以减轻腰椎小关节负荷,避免在双腿伸直站立位时弯腰拾物;携带较重物体时,应尽量使物体贴近胸腹部,减少躯干的重力矩。

4.避免在腰椎侧弯或扭转时突然用力。

必须在这些姿势下用力时应该先使躯干肌肉作适当的收缩,以增强脊柱的抗负荷能力。

5.超重和肥胖者应该控制饮食,减轻体重。

6.鞋的选择腰痛患者不宜穿高跟鞋,以免影响下腰椎的稳定性,应该选择软底平跟或低于3cm的鞋,配合适当硬度的弹性鞋垫对防止腰痛有利。

7.适当的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可延缓运动器官的形态与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对预防腰痛有重要意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增强腰腹肌力量,增强腰椎稳定性,巩固疗效,避免复发。

1.偏瘫患者步行的先决条件?

 答:

 1:

站位平衡3级。

    2:

下肢运动功能BrunnstromⅢ期以上。

    3:

患侧肢体负重70%体重以上。

2.吞咽障碍直接训练法有哪些?

答:

(1)食物形态:

首要条件是易于口腔内移送和吞咽,不易误咽。

早期宜进食胶冻样食物,如果冻、蛋羹和均质的糊状食物,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和水。

(2)进食体位:

以躯干后倾30°轻度颈屈曲位进食为好。

在偏瘫患者健侧卧位时,颈部稍前屈易引起咽反射,可减少误咽。

另外,颈部向患侧旋转90°可减少梨状隐窝残留食物。

(3)选用餐具:

应选择匙面小、难以粘上食物的汤匙。

用吸管有困难时,可用挤压柔软容器,挤出其中食物。

(4)进食注意事项:

定量定速,并注意呼吸状态、痰量等,配合功能恢复的程度,逐步改变经口摄取次数、饮食内容、摄食姿势等摄食构成要素。

早期保证病人无噎呛、安全准确地摄取所提供的食物,以后逐渐增加次数、一次进食量,进而改变食物形态,以此达到阶段性推进。

3.软瘫期良姿位摆放?

答:

(1)患侧卧位:

即患侧在下,健侧在上。

斜侧卧约40°~60°。

头不用枕头舒适地支撑,背后用枕头塞稳,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肩胛带的内缘平靠于胸壁。

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

肘关节伸张,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

手心不应放置任何东西,否则因受抓握反射的影响而引起手内收肌的痉挛。

健侧上肢置于体上或稍后方,避免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而引起患侧肩胛骨后缩。

患侧下肢在后,患髋微后伸,患膝略屈。

健侧下肢屈曲置于前面的枕头上。

患侧卧位可增加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且健手能自由活动。

(2)健侧卧位: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枕头不宜过高。

患侧上肢下垫一个枕头,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前屈90°~130°,肘和腕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

双下肢间垫一枕头,患侧骨盆旋前,患侧髋、膝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另一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注意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

足不要悬空。

身后可放置枕头支撑,有利于身体放松。

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伸髋,稍屈膝。

(3)仰卧位:

头下置一枕头,但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侧。

患肩部垫一个比躯干略高的枕头,上肢伸直稍外展置于枕上,防止肩胛骨后缩。

前臂旋后,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拇指指向外方。

在患髋及大腿下垫枕,以防止患侧骨盆后缩。

枕头外缘卷起可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枕头右下角支撑膝关节呈轻度屈曲位。

足底不应放置任何东西,防止诱导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

应尽可能少用仰卧位,因为这种体位受颈紧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增强。

而且,这种体位下,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压疮危险性增加。

半卧位:

患侧后背、肩部、手臂、下肢用枕头支撑,患侧下肢微屈。

1.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价方法?

答:

(1)伤后24小时内或连续记忆未恢复前的评估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

   

(2)连续记忆恢复以后的评估采用伤后遗忘时间(post-traumaticamnesia.PTA)评估。

2.常用的促醒方法:

答:

(1)音乐治疗;

(2)家属叙说;(3)视觉刺激;(4)针灸按摩;

(5)肢体运动和皮肤刺激;(6)生活护理刺激;(7)电兴奋刺激;(8)味觉和嗅觉刺激;(9)高压氧治疗。

1.简述脊髓损伤后植物神经过反射(AD发作)的表现和处理方法?

答:

四肢瘫和T6以上截瘫病人,因对内脏的恶性刺激和来自损伤水平下的其它不良刺激产生过度反应,出现血压增高、心动徐缓、大汗、面部潮红和头痛的一种阵发性征候群。

临床上如T6及以上损伤的患者,突然感到双颞侧有跳动性猛击样的头痛,损伤水平以上大汗、皮肤潮红、焦虑不安、体检时发现心动徐缓或心动过速、血压比基础血压高出40mmHg,甚至高达300/160mmHg,应立即按此症处理,否则可能引起严重损害。

处理方法包括:

⑴:

坐直位,使静脉血集中于下肢,降低心输出量。

⑵:

降血压:

用快速降压剂如心痛定10mg舌下含服。

⑶:

尽快找出和消除诱因:

首先检查膀胱是否过度充盈、导尿管是否通畅、直肠内有无大量或嵌顿的便块、有无嵌甲、压疮、痉挛,局部有无感染等等。

然后,检查衣着、鞋袜、矫形器有无压迫或不适,并立即予以解决。

2.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

答:

(1)留置导尿:

急救阶段使用留置导尿,导尿管要定时开放,一般4h开放一次,夜间4~6h开放一次,一般认为膀胱储尿在300~400m1时有利于膀胱自主收缩功能的恢复,因而要记录液体的出入量,以判断放尿的时机。

(2)间歇清洁导尿:

导尿时间一般4h~6h一次,每日不超过6次。

每次导尿不超过500ml,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当残余尿量少于80ml或膀胱容量20%以下时,即可停止间歇清洁导尿。

(3)Crede手法排尿训练:

当膀胱充盈,膀胱底达脐上2指时,即可进行手法按摩排尿。

(4)激发排尿技术:

发现或诱发“触发点”,促进反射习惯排尿,如扣击/触摸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挤压阴蒂或阴茎或用手刺激肛门,摩擦大腿内侧等,听流水声、热饮、洗温水浴等辅助性措施均能诱发膀胱反射性收缩,产生排尿。

(5)Valsalva屏气法:

指导患者自已加腹压排尿。

后期可指导患者作腹肌锻炼,使之协助膀胱促使排尿。

(6)排尿意识与体位的训练;指导患者于每次排尿时,有意识地作正常排尿动作,使协同肌配合,以利于排尿反射的形成。

指导能站立的患者站立排尿意识训练,易于将膀胱内沉淀排出,残余尿相对减少,有利于膀胱感染的引

3.试述脊髓损伤患者早期用起立床站立训练的优点?

答:

直立适应性训练的优点:

①避免自身变换体位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②利用身体的重力作用,促使膀胱内尿液及其尿沉渣的引流,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③站立时身体重量对双下肢产生的应力,防止双下肢久不支撑造成的骨质疏松。

④截瘫患者有助于训练躯干平衡和调节能力。

⑤调节患者心理,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4.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答:

(1)应在脊柱稳定的情况下鼓励病人活动,每次翻身时将双侧踝关节被动背伸5次;

(2)抬高下肢,预防重力性水肿;鼓励病人戒烟,因尼古丁可引起血管收缩易诱发血栓形成;(3)尽量避免在瘫痪的下肢进行静脉穿刺;(4)及时处理下肢的其他损伤和病变;(5)积极治疗脱水,防止血液浓缩;(6)每天观察双下肢,比较测量双侧的周径以及有无局部红、肿、热现象;(7)伤后6周内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无其他感染症状的低热可提示血栓形成;(8)对疑有深静脉血栓的病人,在确诊前要嘱其休息,减少肢体活动以待确诊。

1.简述颈椎病的临床分型及各型主要表现?

答:

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其他型、混合型七类。

2.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行为改善包括哪些?

答:

行为改善:

颈椎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患者各种不良行为的结果,因此改善患者的行为是预防,治疗颈椎病的关键因素。

这些需要改善的方面包括:

(1).注意保暖、避免损伤:

在温度低的情况下,易出现颈部肌肉痉挛等不适,应注意保暖和防潮湿。

外伤是引起颈椎发生的常见原因,应避免各种运动损伤、工伤、生活意外伤和交通事故等。

及时治疗落枕及颈部不适;保持正确的工作体位,避免长时间固定于一种姿势。

(2).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体位:

注意调整桌面或工作台的高度,长时间视物时,应将物体放置于平视或略低于平视处,长时间固定某一姿势时,应每0.5-1小时改变体位,定时抬头远视,有利于缓解眼睛和颈部的疲劳。

(3).改善睡眠:

要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长度一般长度在40~60cm,或超过自己的肩宽10~16cm为宜,它可确保在睡眠体位变化时,始终能支持颈椎。

合适的枕头高度能防止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枕头的高度以侧卧时与肩同高为宜,一般为12~15cm。

枕头宜置于颈后,保持头部轻度后仰,使之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睡姿一个理想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略呈屈曲状,如此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

注意选择合适的床铺合适的床铺应有较好的透气性,符合人体各部的生物力学要求,有利于保持颈椎、腰椎的正常生理曲线,维持脊柱的平衡状态。

木板床可维持脊柱的平衡状态使脊柱各部分均受到支撑力,有利于颈椎病的防治。

(4).加强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对各型颈椎病症状缓解期或术后均可应用,主要是通过颈部功能练习,恢复及增进颈椎的活动功能,防止僵硬,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还可缓解肌痉挛,减轻疼痛;增强颈部和肩胛带肌肉的力量,保持颈椎的稳定,改善颈椎各关节功能。

运动训练时应注意在运动前要向医生咨询,选择合适的动作和运动量;脊髓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椎病发作期应当限制运动;运动应缓慢进行,幅度由小逐步增大,避免快速运动;运动要持之以恒,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颈椎病健康教育?

答:

(1).颈椎病是常见病,多产生不适症状,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的重要因素,但是退变不等于一定是颈椎病。

故确诊需与临床症状相结合。

(3).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可发生不同程度退变,但可以经过积极预防和适当治疗避免或推迟发病。

(4).颈、肩肌肉劳损是加重颈椎退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应强调在青少年人群中提2合乎生理卫生的体育活动和其他保健措施,避免颈椎受到不良应力损害,对预防和减少颈椎病的发生有极重要的意义。

(5).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保持正确的替位,避免固定一个姿势过长时间,注意随时变换体位。

经常做颈肩部肌肉锻炼和放松活动。

(6).颈椎病是良性疾病,绝大多数经积极防治,预后良好,不会引起瘫痪等后果。

严重脊髓型患者经手术等治疗,也会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

1.下腰痛康复护理原则?

答:

一是利用各种因子减少急性期炎性因子的影响,减轻疼痛,恢复馆活动能力。

二是加强腰背部核心稳定能力,维护脊柱的稳定性。

三是建立合理的行为模式,避免各种导致损害因素。

2.下腰痛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下腰痛是一种有各种不良行为导致的疾病,因此在下腰痛发生后患者就必须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这些内容包括:

(1)正确的脊柱形态控制:

经常维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劳动姿势以及睡眠姿势等,保持正常的腰椎生理前凸。

避免长时间使腰椎处于某一被迫体位,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要注意定时改变和调整自己的姿势和体位,或作简短的放松运动,如腰部的保健体操等。

弯腰捡拾物体时,应尽量采取屈髋、屈膝下蹲姿势,以减轻腰椎小关节负荷,避免在双腿伸直站立位时弯腰拾物;携带较重物体时,应尽量使物体贴近胸腹部,减少躯干的重力矩。

避免在腰椎侧弯或扭转时突然用力。

必须在这些姿势下用力时应该先使躯干肌肉作适当的收缩,以增强脊柱的抗负荷能力。

(2)积极适当的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延缓运动器官的形态与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对预防下腰痛有重要意义;通过运动可以增强腰腹肌力量,增强腰椎稳定性,巩固治疗效果,避免腰痛复发。

对运动形式的选择可以根据兴趣多种选择,但要注意避免脊柱垂直负重较多的运动如举重,脊柱旋转幅度过大过猛的运动,以及长时间弯腰状态为主的运动。

(3)体重控制:

超重和肥胖者应该控制饮食,减轻体重,避免身体由于腹部的脂肪累积而重心前移,增加脊柱和腰背肌肉负担。

(4)着装选择:

下腰痛患者要注意保暖,特别在春秋季节变换的时候尤其要注意。

腰痛患者不宜穿高跟鞋,以免影响下腰椎的稳定性,应该选择软底平跟或低于3cm的鞋,配合适当硬度的弹性鞋垫对防止腰痛有利。

1.手术前护理?

答:

(1)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通常是:

术前一天晚20:

00后不吃食物,22:

00后不喝水)。

第二天手术后,从回病房开始计算六小时后才能进食。

(2)练习床上大小便。

目的是防止术后因体位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及便秘。

注意放置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

给女患者使用特制的女式尿壶以避免过多使用便盆,增加髋部运动。

(3)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工作:

术前洗澡,术晨更换衣裤,取下金银饰品及手表、眼镜、发夹、假牙等物。

(4)学会作深呼吸,利用床上拉手作引体向上或抬臀练习。

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于床面,双手吊住拉环,使身体整个抬高,部离床,停顿5~10s后放下。

(5)学会作肌肉收缩运动和抬腿运动。

 ①等长收缩训练:

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s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

②等张收缩训练:

一是做直腿抬高、小范围的屈膝屈髋活动、直腿抬高时要求足跟离床20cm、空中停顿5~10s后放松。

二是做小腿下垂床边的踢腿练习。

(6)术后体位:

 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应采取正确的体位。

两腿间放梯形垫枕,保持患肢外展及旋转中立位,不坐、不侧卧、正确翻身。

(7)心理康复指导:

把心理康复作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能康复,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使其主观能动地参与机能康复的训练。

术前后较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急于求成,锻炼进度盲目超前并随意活动;二是过于谨慎,担心活动后致手术失败。

故手术前后应注意详细了解患者的心态反应,一方面鼓励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另一方面介绍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对急于求成者指导其掌握合适的锻炼方法,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对过于谨慎者则设法消除其疑虑,鼓励并帮助其进行锻炼,最终使所有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