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198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

(修订版)

 

评估指标及标准

达标(A)

不达标(C)

1.独立设置的高中,或高中班级占一半以上的农村完全中学;高中规模不少于30个班,每班学生不超过54人。

高中独立设置,或完中的高中学生数占学生总数1/2以上。

高中规模在10—20轨之间。

各年级班均学生不超过54人(含借读生),不少于35人。

无高考补习班或插班复读生。

单项指标各观察点全部未完全达标、不达标,或有下列情况(下同):

高中规模少于8轨;

或举办高考补习班、招收插班复读生。

 

2.生均校园面积不少于2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不少于13平方米。

生均校园面积不少于23平方米。

生均校舍(不含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13平方米。

高中规模不达10轨的学校,学生总数的计算基数为标准规模(30个班)、标准班额(54人/班)的总和(1620人),即申报学校校园面积不少于37260平方米、校舍(不含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1060平方米。

核算生均资源时,需将所有在籍学生和在校借读生数纳入计算;完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需将在校生全额纳入计算,下同。

 

生均校园面积或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低于标准的90%。

3.有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

有覆盖主要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场所的校园网,达“校校通”工程第二层次要求;供学生使用的电脑数量不少于1台/10人。

视听系统畅通、资源丰富。

“校校通”工程达到第二层次要求,节点分布合理,有主页,有师生对话交流平台,内容丰富且能及时更新。

有专用计算机教室,供学生使用的电脑数量不少于1台/10人。

未建成达到“校校通”工程第二层次要求的校园网。

4.学校教室有“三机一幕”或更先进的设备;有足够的理、化、生实验室,能按课程标准开出全部实验,学生分组实验2人一组;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等各类专用教室的教具设施齐全。

学校教室均有“三机一幕”或更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按标准配置理化生实验室,10轨制按4、3、3配备。

10轨制以上学校在4、3、3配备基础上,按照常态选科情况和开足开齐实验要求适当增加相关实验室数量,一般每增加2轨实验室总数增加1个;有规范的仪器室、药品室、准备室以及标本室等。

10轨制学校至少配备2个通用技术实验室(供必修、选修用,下同);11-16轨至少配备3个通用技术实验室;16轨以上学校需同步增加通用技术实验室数量,每增加4轨通用技术实验室总数增加1个。

各类专用教室及教具设施齐全。

理化生实验室基本配置低于4、3、3;16轨制以上学校理化生实验室总量少于13个;

或无通用技术实验室;16轨制以上学校通用技术实验室少于3个。

5.图书馆、阅览室开架借阅;生均藏书量及期刊种类达二级馆要求,年生均购书不少于1册;有较丰富齐全的、与现行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阅览室座位不少于学生数的1/12。

图书馆使用面积不少于910平方米。

生均纸质藏书完中不少于35册/生,独立高中不少于40册/生。

电子图书系统所含图书单独计算。

定期采购新书,年生均购书不少于1册。

图书馆实行图书管理自动化,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图书馆、阅览室实行开架借阅,流通率较高,年生均借阅图书15册以上。

电子阅览室电脑不少于60台;阅览室座位达到学生数的1/12。

图书馆使用面积少于720平方米;

或生均纸质藏书完中少于28册、独立高中少于32册;

或无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电脑少于30台。

6.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⒋5M2,卫生设施齐全方便;食堂整洁卫生,厨房面积达标,设施良好,饭厅座位一般不少于学生人数的70%。

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且卫生设施齐全方便。

食堂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300人就餐厨房使用面积达到100平方米,300人以上就餐每增加1人按0.25平方米计算增加厨房使用面积。

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供应间相对独立,安全卫生和设施设备良好。

餐厅餐位数不少于常年就餐学生数(含走读生)70%。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食堂实行非盈利性管理。

学生有就餐需求,学校未建学生食堂;

或学生食堂对外实行经营性承包,师生对餐饮质量不满意;

或近3年内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或其它食源性事故,受到有关部门处理。

7.有300米以上跑道(农村400米)的田径运动场和4片以上篮球场,体育设施齐全、器材充足;有卫生室和齐全的常用医疗器械及药品。

城区学校有300米以上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农村学校400米)。

规模超过20轨的学校应相应增加运动场所。

生均活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学生总数的计算基数起点为30个班级、1620名学生)。

有4片以上的篮球场和其他各类运动场地、风雨操场,体育器械充足;10轨以上学校每增加2轨则相应增加1块运动场地。

有独立设置的卫生保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常用医疗器械及药品齐全。

城区学校无300米以上跑道(农村学校400米)的标准田径运动场;

或规模在16轨以上的学校未相应增加运动场所;

或生均活动面积少于8平方米。

8.校园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有足够的绿化用地和景点,建筑美观大方。

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开。

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气息较浓。

重视校园绿化,生均绿化用地不少于2平方米。

建筑实用、美观、大方,制度化进行维修保养。

一校数区,致使教学辅助用房、运动和生活场所严重不配套,影响正常教学;

或校舍有严重安全问题。

9.校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有研究,能吸收先进的办学思想,运用于学校工作,具改革创新精神;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熟悉教育,工作负责,师生员工评议良好。

校长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10年,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在发展规划、教师培养、教育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有思考、有实践、有成果(近三年在地市级以上报刊至少发表过1篇学校管理类论文或在省辖市级学校管理会议上交流工作经验)。

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职数设置、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全部达标,称职率在90%以上,无违法犯罪现象。

领导班子或干部队伍不团结,师生对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满意度(称职率)低于80%。

10.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在85%以上,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50%以上;图书馆、医务室、实验室均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

专任教师专业学历达标率在85%以上,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

图书馆、实验室人员数量配备适当、结构合理,专职实验员的配备数量10轨学校为3人,10轨以上同比增加。

三室人员均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医务室人员均为医务专业人员(含全日制聘用的社区医院以上医疗机构人员);图书馆、实验室非专业出身人员均经过省辖市级及以上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专任教师专业学历达标率在80%以下;

或医务室无专业人员。

11.有一批功底扎实的骨干教师。

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兼教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6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大多数学科有县(市)级学科带头人;有一批县(市)级骨干教师;部分科目的师资较强,在县市范围内享有声誉,能对外开设示范课、观摩课,具开发课程的能力;学生对大多数教师教学比较满意。

近三年有50%以上的教师兼教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

6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

三分之二的学科有县(市、区)学科带头人;

15%以上的教师为县(市、区)级骨干教师(以县市区文件为据,含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

师资较强的科目不少于2门,能对外开设示范课、观摩课,具有开发课程的能力。

80%教师在教学测评中学生比较满意。

近三年内兼教一门以上选修课程教师达不到40%;

或学生对20%以上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满意。

12.基本建立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

有面向全体教师的培训培养规划,有中心突出、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有积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保障措施;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6%以上;培训效果好,经培训,大多数教师适应课程改革要求。

学校有3年校本培训规划、年度培训计划以及配套的管理、评价标准、激励制度、经费保障措施。

教研组有实施计划和活动安排,教师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效果。

培训经费纳入学校财务专项开支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6%以上。

培训效果显著,绝大多数教师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专家现场考察随堂听课评价“良好”以上比例达到80%)。

校本培训规划、计划不落实;

或30%的教师不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专家现场考察随堂听课评价“一般”及以下比例超过30%)。

13.办学目标明确,发展规划论证充分,切实可行;近期规划实施较好。

有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的学校发展规划(3年或5年),经过充分论证且科学、可行;能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学校和各部门的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体现规划精神,总结反映出规划实施情况,并有丰富的反映近期规划实施情况和成果的佐证材料。

学校发展规划未经充分论证,质量较差;

或无反映近期规划实施情况和成果的佐证材料。

14.各部门职责明确,工作主动,运转顺畅;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规范健全,校务公开,监督周全,常规管理到位。

部门职责明确,运转顺畅,工作有主动性、创造性,师生满意度达85%以上。

制度、规范健全,有学校特色,具有创新意义。

管理民主,校务公开,议事制度和监督机制健全,《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得到落实。

部门职责不明确,无考核制度,师生满意度调查低于80%。

15.积极开展人事、分配、后勤等方面的管理改革,进展情况良好;初步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管理模式,运行正常。

人事、分配、后勤等方面的管理改革规范进行,进展情况良好。

人力资源配置、岗位绩效考核、后勤经费保障、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模式初步适应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学生满意度达85%以上。

尚未形成服务于课程改革的管理模式。

16.重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宣传发动到位,建设措施得力,积累丰富经验,取得明显效果。

“三风”明确,内容具有时代精神,契合素质教育要义。

“三风”建设重过程,有措施、有成效、有经验、有特色;师生对“三风”认同度达85%以上。

群众反映校风较差,满意度调查低于75%。

17.各项教育资源利用率较高,计算机成为管理的重要手段。

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各类实验室、体育场所等资源利用率较高。

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校外资源,服务于课程建设,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校园网成为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效能的重要平台。

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各类实验室、体育场所等资源利用率较低;

或校园网资源闲置,未运行教学、管理、服务系统。

18.认真贯彻各项德育工作规定,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制度健全,基地落实,基本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针对性,效果较好。

有健全的工作机构、队伍、制度,充分发挥党团、学生会作用。

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和利用,有一定数量、不同类型、充分利用的德育基地。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三结合教育富有成效。

德育工作目标、思路明确,路径、载体、形式丰富多样,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重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各学科均有计划与实践。

学校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

或未注重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或德育活动内容单薄、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19.有积极的课程发展规划和基本的课程开发、更新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积极开拓校本课程,学生选择比较充分;努力提高课程质量,有一批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课程。

有校本化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开发、更新有制度、有措施、有保障。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

有充足的课程资源,10轨制高中高一、高二的选修Ⅱ课程不少于10门,12轨以上学校同比增加。

高质量课程数不少于所有课程的20%。

10轨制高中高一、高二的选修Ⅱ课程少于8门(12轨制以上的未能同比增加);

或虽有一定数量的选修Ⅱ课程但多为学科类延伸。

20.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大力倡导先进的教育思想,推行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已有的信息技术条件,创设教育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涌现一批先进教师和典型经验。

能结合校情、生情,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校本化的教学模式和教与学的多重策略。

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各学科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课件和网络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校级及以上先进教师不少于30%,并覆盖绝大多数学科;有在县(市、区)以上交流的教育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方式陈旧且实效性低(上述问题均通过专家现场考察随堂听课和学生调查验证)。

21.重视评价制度的改革。

围绕教师、学生、课程等评价,开展研究,积极实施,工作有总结。

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程评价等各类评价改革有方案、有研究、有实践、有成效,能互相促进,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并能在实践中总结和完善。

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师、学生、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

或各项评价管理质量较差。

22.基本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工作有机构有规划,有积极的措施激励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研究活动丰富多样,定期举办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应用和推广教学研究成果;教师参与面广,每年半数以上教师有研究成果,30%以上教师的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有体现教改方向的市级及以上课题或实验项目。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基本建立,有负责部门,有研究规划,有保障措施。

教研规划具体落实,研究活动丰富多样,以研促教效果明显。

教师普遍参与教学研究,每年50%以上教师有研究成果(不论公开发表与否,均以校园网和校报校刊刊发的为准),近三年有30%以上的教师在省辖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

近三年学校有独立承担的省辖市级以上、与高中新课程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或实验项目。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未真正建立,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研究成效较低;

或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面不广,每年有研究成果(以校园网署名文章为据)的教师数少于30%。

23.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综合考试和高考成绩高于一般;文体、公益活动参与面广,并出现一批学有专长的骨干,部分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艺术体育比赛等活动中成绩良好。

晋升二星级以来学生(含借读生)中未发生违法事件和伤亡责任事故;

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视力不良率低于70%,或升幅不高于入学初10%;

学业水平测试一次合格率(D以上)90%以上。

学生主动参与文体、科技、公益活动,有一批(15%)学有专长的骨干,部分学生在各类活动评比中获得县(市、区)以上奖励

晋升二星级以来发生两起以上学生(含借读生)违法事件、伤亡责任事故;

或学业水平测试一次合格率(D以上)低于80%。

或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低于80%

24.重视特色建设,初步形成了某一方面的优势。

特色建设有规划、有内涵、有实践,80%以上学生受益,有力支撑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

特色建设定位有严重偏差。

25.学生、家长、往届毕业生、教育同行、社会各界对学校反映较好;学校生源稳定,每年能完成招生计划。

无违反“五严”规定现象。

主动进行校内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并分析反馈,学生、家长、往届毕业生、教育同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反响较好,综合满意率达到80%。

每年能完成下达的招生计划(小班班额不少于35人)。

违反“五严”规定,受到县(市、区)以上教育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等处理;

或未能完成招生计划。

或外出借读学生数占招生数10%以上。

 

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

(修订版)

 

评价指标及标准

达标(A)

不达标(C)

1.独立设置的高中;规模一般在36个班以上,每班学生不超过50人。

高中独立设置。

高中校长在教育集团内亦不兼任初中学校法人。

同一法人的分校内无初中、小学。

办学规模适度,一般在12—16轨之间,不宜超过20轨(或3000人)。

各年级班均学生不超过50人(含借读生)。

无高考补习班或插班复读生。

单项指标各观察点全部未完全达标、不达标,或有下列情况(下同):

初高中在同一校园内或初高中同一法人,未真正分设;

或规模少于10轨;

或举办高考补习班、招收插班复读生。

 

2.校园校舍充分满足当前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并有一定的发展余地;新建学校一般不少于100亩。

生均校园面积不少于23平方米。

新建学校一般不少于100亩。

生均校舍(不含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13平方米。

高中规模不达12轨的学校,学生总数的计算基数为标准规模(36个班)、标准班额(50人/班)的总和(1800人),即申报学校校园面积不少于41400平方米,新建学校一般不少于6600平方米;校舍(不含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3400平方米。

核算生均资源时,需将所有在籍学生和在校借读生数纳入计算(下同)。

 

生均校园面积或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低于标准的90%。

 

3.各类设备设施齐全,配置先进,对学校个性发展形成支撑;达“校校通”工程第三层次要求;生均教学、办公设备固定资产不低于3000元。

1.各类设备设施齐全,配置先进:

(1)12轨制学校的理化生标准实验室按4、4、3配备;13轨制以上学校在4、4、3配备基础上,按照常态选科情况适当增加实验室数量,一般规模每增2轨相关实验室数增加1个。

有规范的仪器室、药品室、准备室以及标本室等。

(2)12轨制学校至少配备3个通用技术实验室(供必修、选修用,下同);13轨以上学校需适当增加数量,每增加4轨通用技术实验室总数增加1个。

(3)能根据本校人才培养需要,装备设施设备先进的特色实验室、创新实验室。

(4)生均活动面积(含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和其他运动场地等)不少于8平方米,拥有各类运动场地、体育馆(风雨操场);体育器械充足。

(5)城区(县城及以上区域)学校有300米以上跑道(农村学校400米)的标准田径运动场,20轨以上学校应有两个田径运动场。

(6)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且卫生设施齐全方便。

(7)食堂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300人就餐使用面积达到100平方米,300人以上就餐每增加1人按0.25平方米计算增加厨房使用面积。

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供应间相对独立,安全卫生和设施设备良好。

餐厅餐位数不少于常年就餐学生数(含走读生)70%。

(8)图书馆达省二级图书馆,使用面积不少于1260平方米,实行图书管理自动化,流通率高,有本校特色的数字资源,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生均纸质藏书不少于45册/生,有校内运行的电子图书馆系统。

电子阅览室电脑不少于60台;阅览室座位达到学生数的1/12。

(9)音乐、美术室等用房及设施设备充足。

16轨制左右学校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分别按2个、3个的数量要求配置;20轨制以上学校均能适量增加。

(10)卫生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常用医疗器械及药品齐全。

2.“校校通”工程达到第三层次要求;供学生使用的电脑数量不少于1台/10人。

3.生均教学、办公设备固定资产不低于3000元。

 

理化生实验室未按数量要求配备到位;

或无通用技术实验室;16轨制以上学校通用技术实验室少于4个;

或城区学校无300米以上跑道(农村学校400米)的标准田径运动场;

或生均活动面积少于8平方米;

或图书馆使用面积少于1000平方米;

或生均纸质藏书少于32册;

或无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电脑少于30台;

或“校校通”工程达不到第三层次要求;供学生使用的电脑数量少于1台/10人。

4.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有独特的设计,有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开。

建筑、道路、绿化、景点等设计有整体规划,有个性特点,有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校区在2个以上,教学辅助用房、运动和活动场所严重不配套,影响正常教育教学;

或校舍有严重安全问题。

5.校长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主持过省及以上重大课题的研究或改革项目的实施,在省辖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

校长积极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管理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定位准确、思路清晰、行为规范。

刻苦钻研教科研理论,研究主题切合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实践,每学期至少能为全校教师作1次引领性的学术讲座或教育管理报告;近三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3篇以上论文(至少有1篇学校管理类)或经验总结;主持省级以上教育部门立项课题、改革项目,在省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

精心组织教育教学改革,对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学生培养具有较强的领导力。

每学期听课、评课(包括活动课)总数不少于18节,且覆盖面(年级、时段、课型)较广。

对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学生培养缺乏领导力;

或每学期听课、评课(含活动课)总数少于18节。

6.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好,团结协作,有前瞻的观念,服务的意识,实干的精神,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

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职数设置、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

队伍精干,学历全部达到本科以上,整体素质高,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称职率在90%以上,无违法犯罪现象。

近三年领导班子中有违法犯罪行为;

或近3年内发生卫生安全等责任事故受到有关部门处理;

或师生对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满意度(称职率)低于80%。

7.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在100%以上;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具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60%以上;图书馆、校医室、实验室工作人员多数具中级以上职称。

专任教师专业学历达标率为100%。

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5%(双本科可1:

1换算)。

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

图书馆、实验室工作人员60%的有中级以上职称,非专业出身的经过省辖市级及以上图书管理、实验管理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12轨制学校按3人配备实验室专职实验员,每增加4轨加配1人。

卫生保健室工作人员(含全日制聘用的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至少配备2名,均需具有中级及以上医务专业职称。

专任教师专业学历在95%以下;

或医务室无专业人员;

或实验室人员专业不对口。

8.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

大多数教师兼教一门及以上的选修课程;7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的经历;有一定比例的教师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胜任双语教学;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在省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各主要学科有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大部分科目的师资在县市范围内享有声誉,能对外开设示范课、观摩课,具开发课程的能力;对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学生比较满意。

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三分之二的学科有省辖市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以省辖市文件为据);

近三年有60%以上的教师兼教一门及以上的选修课程;

7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的经历;

5%以上的教师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进行双语教学试验;

每年有1名以上教师在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

至少有1名本校培养的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60%以上科目的师资在县市范围内享有声誉,能对外开设示范课、观摩课,具开发课程的能力;

学生对90%以上教师的教学工作比较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