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278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docx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

中考训练之语言运用

考点分析

随着中考命题由单纯地考查知识向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转变,语言实际运用的考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是语言技巧和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语言运用能力,其核心是语言表达能力,它要求学生能根据特定的语境,敏捷、准确地把握相关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语言加以表达,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富有艺术性。

对于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关键在对语言的运用和驾驭上,要学会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场合等进行得体的表达:

在庄重场合,一般使用庄重典范的书面语,如在会议上的发言;在工作和学习场合,可以使用准确扼要的术语和行话;在日常场合,一般多用亲切、灵活的口语;在轻松的娱乐场合,则多用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

简明、连贯、得体,均是语言实际运用方面的要求。

简明就是说话、写文章都要努力做到既简要又明白,其具体内容要点包括:

①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之点,尽量去掉多余的话。

②语言清晰、明白,无歧义(就是不要让对方误解),易理解。

③简明扼要不完全是语言修养问题,还包括对事物的认识、了解等问题。

对复杂事物如果不了解得很清楚,就很难掌握要点,就很难说得清楚。

当然,提高语言修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即使心里明白,也未必说得明白。

要做到简明必须注意:

(1)要避免歧义,

(2)要合乎语法,(3)要注意修辞。

连贯的要求包括:

①各句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保持统一的话题。

如果东扯西拉,话题突然转换,就会导致语言不连贯。

②句序合理。

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不仅要围绕一个核心,还要做到“言之有序”,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

句子组织得不合理,即使有着共同的话题,中心明确,也还是不能连贯。

③语言要连贯,还要注意过渡、衔接自然,前后呼应。

一段话常常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出现了脱节现象,上下文就不连贯了。

要做到连贯必须注意:

(1)保持话题统一,

(2)表述要合乎事理、语境,(3)要有合理的语序,(4)过渡和照应要自然。

得体的主要内容有:

①用语要适合语言环境,注意场合。

不同的场合对语言的使用各有不同的要求:

a.庄重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一般用典范的书面语;b.工作场合,要求用语准确、扼要,经常使用某些专门的术语和行话;c.日常场合,要求用语自然、亲切、灵活,一般多用口语;d.娱乐场合,要求用语有趣、生动,有时还要求有点幽默。

②用语要注意对象,要处理好与对象的关系。

关系的亲近与疏远,是对长辈还是平辈、小辈,都会引起用语的变化。

③用语要注意文明礼貌,它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

要做到得体必须注意:

(1)分辨场合,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要求,

(2)区别对象,对象不同用语的要求不同,(3)语言风格要统一,(4)文明礼貌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

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中考每年都会在这部分上出题,且近年分数呈增加、题型呈多样的趋势。

近年中考的命题形式有以下两种:

⑴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这类题型是对听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考查,也是近年中考题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细心读题,看清题目要求,然后用心思考,选择答题角度,还要细心答题,用最准确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述。

⑵揣摩例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按要求仿写句子。

这类题型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仍然是考查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与之相仿的题型还有续写,补写,解答时,同样需要认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

典型例题

例1.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入与加线词语结构相同的两个词语。

江西是个好地方,它历史悠久、文化繁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这类试题抛弃了过去对语言静态的分析,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有利于考生发挥创造思维。

解答时先要弄清题干要求,再看语言材料,即例句的内容。

然后看句式或表现手法,最后下笔。

如:

本题除要合乎句子表意的需要——江西是个好地方,还要介乎规定的短语结构要求——主谓短语,这样一来便可填人民勤劳、山川秀丽、交通便利等。

例2.仿照下面的例句,以“哭”为内容,写两段话,要与例句形式相似,必须用比喻方法,特别欢迎有独见、有创新的语句。

例句:

笑,你是嘴边一朵花,在颈上花园里开放。

你是脸上一朵云,在眉宇双目间飞翔。

仿写:

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本题与上题不同,要求仿写的句子的内容与例句无关,只是句式要求相似,且用比喻的方法写,做题时只要善于联想,比喻恰当,便符合要求。

下面仿写两例,仅供参考:

①哭,你是伤心的泉水,从眼中喷涌而出。

你是悲痛的号角,在嘴边长鸣不止。

②哭,你是口中一支笛,在颈上旷野里哀鸣。

你是眼边一条河,在鼻侧脸颊上流淌。

例3.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字数可比例句略多)。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答案与解析:

仿写是近年来的热门考题之一。

仿写,简单地说,就是模仿例句造句。

这是一项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

解答这类题目通常要注意两点:

一是仿写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要与例句一致;二是所仿写句子的内容与所提示的内容要构成一个整体,合理通畅。

解题时理解两个例句的格式特点是关键。

该比喻句不是一般的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样简单的本体和喻体关系句,它们还有一个“揭示书的某一内涵”的分句,从而构成一个语意统一的整体。

因此,仿写时,所写的比喻句必须符合“本体+喻体+内涵”的语句格式要求,而且三者之间在语意上应该做到相互贯通、前后呼应,才是较佳答案。

如:

书是面包,能补充生命的营养;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书是最好的伴侣,伴我们度过美好人生;书是你身旁的顾问,随时给你提供有益的咨询。

要提示的是,此题给出的例句是暗喻,在仿写中也应是暗喻形式,不能只要是比喻都可以写。

同时,对比喻的阐述应揭示内在联系。

而有学生写成“书是面包,能增强我们的体质”,这样的语句就前后不和谐了。

例4.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两个句子。

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这类仿句题格式一致,话题明确。

解答时,首先应明确话题,在仿写时保持话题的统一。

例题不仅在题干中有明确要求,题目中的分号又进一步暗示了话题不能改变。

其次,在格式上,例题要求“句式、修辞手法”与上文句子相同,分析题目所提供的例句,可以看出句式相同指所仿写的每个句子都为“没有……,是没有……”,修辞手法相同指的是所仿写的句子要运用比喻;从分号看,所仿写的句子还要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

例5.仿照下面的例句造句,话题不限。

要求内容健康,合乎情理,有新意。

例句,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造句:

拥有,______________,就拥有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这类仿句题的要求比较宽松,即格式上保持一致,话题却不加限制。

例题就明确指出“话题不限”。

解答时,除话题外,我们还要弄清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

如例题在格式上要注意“一份”后面的“和”所表示的并列短语,要求“内容健康,合乎理,有新意”,特别是“有新意”的要求有一定的难度。

例6.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句话。

还有那些为战胜私欲而处处克己的人,为战胜暴力而时时制怒的人,为战胜怯懦而不断自勉的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仿写:

还有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答案与解析:

仿例造句题一改过去考死知识的做法,考查学生所掌握的活的语文知识,强化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效果。

因此,这种题型已在各地的语文试卷中呈燎原之势,那么,怎样答好仿例造句题呢?

首先,要注意积累,平时要多读多写,学好语法、修辞,广泛阅读,多掌握一些名言警句,多了解一些名人的典型事例。

注意观察社会生活现象,积累一些必要的素材,以扩宽解题思路,在答题时文思如泉涌。

其次,解答时要看清题目,仔细分析例句的结构,分清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单句还要分析它属于哪一种单句;要分析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特点;要认真分析例句的内容,弄清句子的主要意思,分析句中重点词语及相互关系;还要把握例句的结构特点,如字数多少,是否对称等。

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所仿的句子与例句在外表的句式结构上和句子形式上保持相对的统一。

此外,在完成句子后还要推敲语言,使所仿写的句子含蓄、简洁,内容健康。

例7.以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26个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9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

他的三轮车挂满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

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

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答案与解析:

本题,首先应重视的是排除冗杂的信息提炼出精当的内容。

因为内容精当是语言简洁的前提。

那么这段文字的“主要事实”是什么呢?

从大处看,“人”和“事”是关键信息,不能有所遗漏。

经过筛选,“哈尔滨一位老人”“骑三轮车”“来到天津”,“声讨日军罪行”是“主要事实”,其他如“历时9个月,行程数千里”、“三轮车挂满……条幅”以及外公和外叔公被日军杀害等,也是“事实”。

但对“内容精当”而言,有的已包含在“主要事实”之中,有的是说明“主要事实”的因,属次要信息,若再罗列,就不可能简洁了。

其次,要善于组织语言表达,做到顺畅、明了,没有语病。

这道题的答案可以这样表述:

“哈尔滨一位老人骑三轮车声讨日军罪行,到达天津。

”其他表述只要符合要求也可,如:

“一位老人骑三轮车声讨日军罪行,从哈尔滨到达天津。

”“哈尔滨一位老人声讨日军罪行,骑三轮车到达天津。

例8.下面是某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一段话,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现在,有请歌坛新秀雨菲小姐①。

雨菲小姐德高望重,演技精湛②,当上了本届十佳青年歌手的荣誉称号③。

她演唱的《梦在飞翔》也荣登“十大金曲排行榜”④。

让我们用掌声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

雨菲小姐自登上歌坛以来,多年以来,一直不断地努力,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⑤。

下面,请她为我们演唱《梦在飞翔》。

(1)语言不简明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2)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_(只填序号)。

答案与解析:

得体,也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

近年来更多的考题是结合听说能力的考查来进行,这里侧重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分析题。

本题中语言不简明的一处是⑤;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②,“德高望重”一般用于称颂老年人,这里用来称颂歌坛新秀,不得体,“演技精湛”也言过其实。

例9.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有些老师喜欢按考试成绩给我们排名次。

为此,初三某班的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辩论。

辩论精彩激烈,众说纷纭,各执己见。

(1)甲同学认为,排名次是理所当然的,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不同意甲的看法。

他认为排名次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负面影响很大,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也不同意甲的看法。

她认为排名次对“好学生”也有负面影响,她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见大家争执不下,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虽然名次是客观存在的,但老师最好是:

__________

丁同学的一番独特见解,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认为他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创新性,让大家心悦诚服。

答案与解析:

这是一道很切合学生实际的口语考查题。

大家都清楚,口语交际能力考查题目的设计,一旦脱离了学生的视野,必然会导致学生欲说而无言,而此题设计紧扣学生的生活,使学生都有话可说,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思维,能让学生对题目整体的感知、题目的意图和思想情感有较准确的把握。

灵活性和限定性的结合,是本题的又一特色。

如果学生答题有话可说但又说得不着边际,也算不上好的题目,本题较好地处理了这个关系,在限定性的基础上让血生充分展现个人的才华,张扬自己的个性,保证了每位考生写作水平的最佳发挥。

如第(3)小题,丙同学也不同意甲的看法。

她认为排名次对‘好学生’也有负面影响,她说,说话婉转点的同学答:

“他们可能会看到自己成绩好、排名靠前就洋洋得意起来。

”说话直接的同学答:

“排名次也容易使好的同学骄傲自满,不再进取。

”语言表达差一点的同学答:

“好学生会看不起其他同学!

”总之,该题体现了“大马过江,小马过河”,优劣各得其所的特色。

例10.假如你遇见一位要过马路的盲人,他正在摸索探路,而你很想走上前去给他以帮助。

那么,你将怎样向他表明你的意思?

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答案与解析:

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

这道题作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用语得体、表述准确即可。

例如,有位同学这样答:

“您好,我也要过马路,咱们一起走,好吗?

”完全符合要求,可得满分。

有些同学没有认真审题,花较多笔墨来介绍当时马路上的情形,喧宾夺主;还有些同学不能在表述中体现出“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的要求,例如,有位同学这样答:

“喂,盲人,你好吗?

你要过马路吗?

请跟我来吧。

”居高临下的怜悯口气,用语很不得体,当然要扣分。

例11.听下面一则天气预报,填写相应的内容。

录音材料:

现在播报漳州气象台6月25日早上8点发布的今年第5号强热带风暴消息:

今天上午8点,第5号强热带风暴中心位于我市东山岛以南600公里的海面上,目前,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10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预计将于今天下午两点在我市漳浦、云霄一带沿海登陆。

受其影响,我市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各县部将有大风和暴雨。

第5号强热带风暴将于(何时)_________在(何地)_________登陆。

答案与解析:

平时我们听广播或听发言,要能听懂,并能准确提取其中心和要点,这是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中考着重考查的一项内容。

本题所用的材料是一则天气预报,通常听这类广播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听,把握三个要素:

何时何地何事。

该题正是按照一般听众想了解的内容设题的:

第5号台风将于何时何地登陆。

无需进行什么分析,关键是听得清楚,把握要点,就不难作答:

何时——今天下午两点,何地——漳浦,云霄一带沿海。

当然,此题设计的妙处在于,材料中还有一些与答题无关的信息,也涉及时间、地点,很容易受干扰。

因此,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明确题意,才能准确捕捉所需要点。

例1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李大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

“小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1)你听出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内)

(2)如你是李大华,应该这样回答刘阿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字内)

答案与解析:

听话,还要求能听出“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也就是所说的话不是语言文字的直接意思,而是另有所指、意思含蓄的话。

本题中刘阿姨所说的话的言外之意是“你把我的被单弄脏了”。

解答这类题目,揭示隐含信息,不能脱离特定的语言环境。

语境是语言隐含意义的本质所在,它为每一句语句的表达提供了一个“语场”。

因此,分析特定语境是引发隐含信息的依据和先决条件。

刘阿姨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把话说得委婉、含蓄,这是一种说话艺术。

我们要把它的言外之意“听”出来,就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本题中李大华知道自己把刘阿姨的被单弄脏了,应该取道歉的态度才对,如她应该这样回答刘阿姨:

“对不起,我替你洗了,好吗?

例13.朱总理在3月15日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

“他(克林顿总统)讲了这样一段话,就是必须要实现由威胁转为对话的这样的一种转变。

我觉得克林顿总统这句话应该改两个字才比较确切,就是必须要实现太平洋两岸之间的由威胁转为对话的这样的一种转变。

”克林顿总统与朱总理讲的话都是在特定场合下含蓄的外交辞令,都没有直接指明谁威胁谁,谁与谁对话。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明确地表达出来。

答案与解析:

这是一道辨析言外之意的听力题目。

解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当时说话的具体环境,抓住重点词语(即谁威胁谁,谁与谁对话),从而理解语言的深层含意,听出弦外之音。

克林顿总统的意思是:

必须要实现由大陆威胁台湾转为大陆与台湾对话的这样一种转变。

朱总理的意思是:

必须要实现由美国威胁中国转为美国与中国对话的这样一种转变。

例14.如果同学把你刚买的书借去,归还时却弄得又破又脏,可他连声“对不起”也没说。

对此,你较好的表达方法是(  )。

A.你说:

“这本书我不要了,我再去买本新的。

B.你说:

“你就像一只耗子,两天就啃破一本书!

C.你说:

“多可惜呀!

前天还好好的书,今天怎么变成这个模样了。

D.你说:

“你把书朽弄成这个样子,别想我再借书给你!

答案与解析:

得体,还有多种表达形式,这道题是“得体”的其中一种具体表现,是要求进行委婉的表达。

较好的表达方法应当是C,其他表达太直露或太伤感情了,会影响同学间的友好关系。

C项的表达就委婉多了。

例16.由“蚯蚓”(或“伞”)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

要求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字数50—80。

答案与解析:

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综合题,既考查学生灵活运用修辞方法、遣词造句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回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清题目的要求;第一,由“蚯蚓”或“伞”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第二,在这段话中要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方法;第三,这段话的字数为50~80字。

其次,在“蚯蚓”或“伞”中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项来写,切不可两项都写。

另外,要抓住“蚯蚓”或“伞”的特点来展开联想和想象,如:

由“蚯蚓”联想到辛勤耕种的农民,由“伞”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或由“伞”联想到母爱等。

要做到贴切、自然,不能生拉硬扯,张冠李戴。

再有,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方法要得当。

解答此题,应当从描写的对象入手,把它人格化,这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而反问句的运用是有讲究的,一般在一段话的末句用反问加强语气。

而一些同学在一段话的中间用反问句,这样在语意和语气上就不能前后连贯了。

例17.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夏日炎炎,夜短昼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飘瑞雪,新年在望。

答案与解析:

这道题是从修辞角度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要认真读懂上下文,上文写春夏季,下文写冬季,显然全文写的是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所空之处写出秋天这个季节特点即可。

试题既有指向的明确性,又有答题内容上的开放性;既考查了学生的积累,又考查了学生创新性的运用能力。

例18.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刻在鞭策着我们,现实生活中具有白求恩这种精神的人是很多的。

请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加以说明(要求:

先叙后议,60字以内)。

答案与解析:

这道题突出语言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启发学生密切关注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拓展。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所举的这个例子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假如所举的例子典型性和代表性不强,不是人所共知或者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说服力就不强,就不符合要求,因而就会被扣分。

其次,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具体来说,就是把所学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到答题中去,要做到先叙后议,这是解答此题的必备条件。

其三,要掌握好字数,限定在60字之内,如果超出了这个要求,也是不能够得分的。

有的考生这道题得了满分,他们是这样答的:

“当发生特大井喷时,王进喜不顾个人安危奋力跳进泥水中,用身体搅拌泥浆,保护国家财产。

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又如:

“孔繁森同志热情帮助藏族人民,他收养了两个孤儿,把自己的工资捐给灾民,并多次献血;我们要学习他这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例19.作为全国著名旅游城市,我市不断改善旅游环境.以吸引天下游客,请用一句话拟—条广告语,向天下游客介绍我市。

(可以自选我市某一旅游景点介绍,可以就我市整体特点介绍,也可以就自己所在地的特点介绍。

答案与解析:

这道题抓住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事件——2001年新春以来武汉市争创国家著名旅游城市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来设置题目,能引导学生关心时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回答该题一定要读懂题意,审清题干。

答题时首先应明确对象及情境,对我市的旅游环境应有—定的了解,其次,应对“广告语”的特点有一个粗略的思考,让自己所拟写的内容贴近“广告语”的特点。

其三,题目要求只用“一句话”,所以不应长篇大论。

例20.阅读以下文字,给“知识经济”下个定义。

以前的经济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

而知识经济则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

因此,“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是一种新型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近年来,测试考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在中考中频繁出现,且比重有加大的趋势,颇受广大师生关注。

解答此题不仅要有句式变换的能力(即把含有知识经济的短句变为长句),而且需要具备如何下定义的知识,下定义时不仅要指出定义对象的范围,而且要指出定义对象的本质特征。

此题可概括为:

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

在考试中,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在形式上可谓灵活多样,总结起来主要有:

根据情境写话,根据范例仿写,根据材料概括,根据提示扩写。

(一)根据情境写话

要求能准确分析和判断出说话的目的,恰当地选择说话的方式,精要地组织说话的语言,仔细揣度所要表达的语气。

比如:

例1.星期日上午,班级团支部组织团员到社区为老人开展服务活动,而你没有准时赶到,耽误了大家的出发时间,你该怎样对大家说呢?

答题讲析:

在公共场合,在集体活动中,需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特别是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不良影响时,要表达自己诚恳的歉意,不可油腔滑调,闪烁其辞,给人以不诚实感。

例如此时,你可以说:

“真对不起,我今天耽误大家了,都是我的错,我愿意多干活以作补偿。

”“唉,都是我不好,本来记得好好的,为一点急事把自己给弄糊涂了,瞧我这记性。

”有了这样的话,别人听了,怎么好意思再去责怪你呢。

除这种公共场合外,语言情境还包含说话时对象的身份年龄:

对长辈要尊敬谦逊,对平辈要不卑不亢,对晚辈要充满爱护;针对事情的善恶:

对坏人坏事要义正词严,对好人好事,要大力颂扬。

对病人弱者,要表示同情和关切;对成功的人要送出你真诚的祝贺,对失败的人要表达你真诚的鼓励;对别人的错误和不足,你的提醒要委婉含蓄,对自己的缺点和失误,你的反省要深挚恳切等等。

此外,利用现代媒体要求考生写话是目前新的考查趋向,如:

写短信息,发电子邮件等,这是大家要密切注意的。

(二)根据范例仿写

其主要是根据已有的提示,揣摩句式特点,然后进行语言创造。

角度主要有:

仿修辞手法,提炼关联句式,对对联,根据中心句写支撑句,根据支撑句写中心句等形式,比如:

例2.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讲析:

对例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