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5331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很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叫做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刻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

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

北朝人曾经说过:

“尺牍素书,千里面目”。

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

书法被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

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的“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

举明经,授卫县尉。

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

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

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

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

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于是安堵,遂罢镇兵五千人。

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

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

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

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

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

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

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

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七年卒,赠工部尚书。

太常博士张星议曰:

“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

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

”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

“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

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

有一于此,人之所难。

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

”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安堵:

安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仍充岭南采访使充:

代理

B、庆礼躬至其境躬:

亲自

C、遂罢镇兵五千人罢:

撤去

D、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乖:

背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3分

1询问风俗,示以祸福②独庆礼甚陈其利

2更于柳城筑营州城④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

⑤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

武则天诏令桓彦范防备突厥,彦范特地召请庆礼共谋其事;岭南地区社会秩序混乱,庆礼受命治理以后,百姓安居乐业。

B、宋庆礼处事求实,勇于开创局面。

他坚持实施玄宗意图,另址再建营州城,管理归附的外族;又开屯田八十余处,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

C、宋庆礼生前的缺陷,死后受到非议。

朝廷商议给他加谥号时,张星认为他的为人和行事存在诸多过失,根据他的生前作为,应谥以“好巧自是”的“专”。

D、宋庆礼生前的功绩,最终得到朝廷认可。

张九龄反驳张星的主张,认为宋庆礼始终不懈地承担辛劳事务,竭尽其力地守护坚贞原则;于是加谥为“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

(10分)

(1)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译文:

(2)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4分)

⒐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请简要说明。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句。

(6分)

(1)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2),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

(3)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4),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5)斜月沉沉藏海雾,。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7)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8)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苏洵《过秦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遗璞

贾平凹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

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

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

上边凿了四个大字:

孕璜遗璞。

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

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

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

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了,丁丁当当在远处破石头。

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野茶。

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

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

“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

“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多亏就遗弃了它!

“多亏?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

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

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

说的是省城老贾的事儿。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

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

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

就叫起他省城老贾。

一年后,省城老贾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

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

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

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

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前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

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

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骄傲了。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

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

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

“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

“写咱遗璞村了吗?

“写了。

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流放’是什么意思?

“就是下放吧。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

”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

“蛮儿说报上就这么写的。

“蛮儿一定是看错了。

你们婆娘家这臭嘴!

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

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

“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

想想,招来了多少人了?

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个了吧?

他们扳指头数数,果然十多个了。

“以后还能来吗?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

“啊,那该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

“但愿他们能来。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

“但愿……”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

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

“真是好石头呢。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

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虽然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但因为有一块传说是当年女娲补天时遗弃的大石头,遗璞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游玩观赏。

B、男人们不相信女人说的有关老贾“劳改”一年的话,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当年老贾下放到遗璞村时,受到村里不公正的对待。

C、遗璞村的人们常以省城老贾为骄傲,是因为老贾当了县委书记后没有忘记他们,给了遗璞村人很多的救济粮、救济款。

D、婆娘家转述蛮儿的话后受到男人斥骂,便不再言语了,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在男人说话时贸然插嘴是不妥的。

E、这篇小说在艺术上以对话见长,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仅表现了遗璞村人对遗璞的热爱之情,也细致地揭示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性格特点。

(2)小说两次提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

(6分)

(3)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6分)

(4)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

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

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度过难关。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剑潭村委会班子认为,在现代化形势下,财富的充足和可持续增长需要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

B、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C、美国警方公布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航拍照片,这些极具震撼力的照片,让公众有机会感受从空中目击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一幕。

D、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员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

①并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②让互联网把上海世博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③开创性地推出了“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④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⑤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⑥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

A、④⑥⑤③①②B、④②⑤⑥①③C、⑤④③①②⑥D、⑤③④⑥②①

15.根据下列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材料中“拼”的含义。

(15字以内)(3分)

眼下,“拼生活”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例如,刚毕业的陈明就和两个同班同学“拼房”——l500元人民币的房租分成三份,每人都能省下一大笔钱。

拼生活,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拼卡”一起到商场买东西,优惠卡、购物返券各取所需,赚商家的钱;“拼杂志”——你买《ELLE》,我买《瑞丽》,交换着看……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拼”在这里的含义。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分)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17、仿照下面句子,以“假如生命是”开头写一个排比段,不少于两句,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雨海风中奋斗搏击;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答案

4【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A项的“充”在中学文言文中是个常见的多义词,在这里是“担当”“充任”的意思。

因为“仍”是“依然”的意思所以不会原来就“代理岭南采访使”因此“充”是“担当”“充任”的意思。

“乖方”是“违背法度”,乖:

背离。

【试题答案】(5分)然而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译出大意给3分;:

关键字“苦节”、“所”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试题答案】(5分)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

参考译文】宋庆礼,是洺州永年人。

他考中明经科,授任卫县尉。

武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奉诏到河北断居庸、岳岭、五回等条道路,为了防备突厥,特意召宋庆礼来谋划这件事。

宋庆礼向来有计谋策略,桓彦范很敬重他。

不久迁任大理评事,并充任岭南采访使。

当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接连相互掠夺,边远地区不安,以前的使者,害怕那里的炎热瘴气,从没人到达过。

宋庆礼亲身到了那里,询问风情习俗,说明祸福之理,从这以后那里的人都安居,便撤除镇守的兵士五千人。

开元年间,作河北支度营田使。

当初,营州都督府设置在柳城,控制奚、契丹。

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攻占州城,那以后移到幽州东二百里的渔阳城安置。

开元五年,奚、契丹各自通好归附,玄宗打算在旧城恢复营州治所,侍中宋璟坚持争辩认为不可,只有宋庆礼陈述很有利。

于是下诏委派宋庆礼等人充任使者,再在柳城筑立营州城,调发劳役三十天而完成。

不久授任宋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

开屯田八十余处,并且招集行商的胡人,给他们建立店铺,几年间,营州粮仓很充实,居民渐渐富足。

宋庆礼为政清正严明,而且勤于判决诉讼,所任职的地方,百姓官吏不敢触犯。

但他喜欢兴作工程,多有更改,议论此事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实际。

开元七年逝世,追赠工部尚书。

太常十二张星评议说:

“宋庆礼为人太刚硬而易受挫,对人太苛察就无可用之人,在东北生出事故,损失的数以万计。

按照谥法,喜好取巧又自以为是叫做‘专’,请谥为‘专’。

”礼部员外郎张九龄辩驳说:

“宋庆礼为人坚守忠节,是国家的辛劳之臣,一到边疆,历时三十来年。

别人享受家庭之乐,他独独甘心于来往奔波;他能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又能使军粮充实。

无不是从事劳辱之事而兢兢业业,恪守坚贞之规而竭尽全力,即使其中的一样,都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请把所议论的,再下发太常寺,希望体现平日的行迹,使立谥的典礼不至于坠失。

”于是议定谥号为“敬”。

(二)诗歌鉴赏答案

9【答案】(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考点】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及构思的分析与评价。

【解析】解题格式:

①手法+表达作用②赏析修辞方法:

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③赏析表达方式:

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④赏析表现手法:

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思路分析】题目类型:

⑴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答题步骤: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11

(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或D给不给分

(2)(6分)

①第一次出现,表达了遗璞村人对省城老贾的感激,省城老贾在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②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几年前一样,孩子有凉鞋穿仍然是他们的一种期待。

(每答对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纯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是处处照顾他;②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③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拨救济款,救济粮。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答案

14.3分C。

A“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作用”杂糅,可改为“关键在于知识”或“知识起决定作用”B主语残缺,可将第一句改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产生了巨大刺激”。

D成分残缺,可在“学风建设”后加“这一中心”。

15.3分D。

⑤承接上文③领起下文,④⑥②①具体介绍网上世博会的内容。

15、为节约用度而合伙做某事。

16、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试题解析】这是长句变短句。

写成3个或3个以上短句给3分;写成2个短句给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