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325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教案.docx

第六章欧姆定律全章教案

一、电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知道电压的单位:

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难点:

1、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2、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

2时(1复习电路及学电压表的使用,2读数及实验)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电流、电路知识,为新课做准备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电荷的运动是靠什么做动力的呢?

……电压

进行新课:

1、电压:

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

产生电流的两个因素是:

有电源

电路必须闭合

其中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

导体要产生电流,它

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1)、符号:

U

(2)、单位:

伏特,符号V,

还有千伏(kV)、毫伏(mV)

1kV=1000V1V=1000mV

例:

U=220V=kV=mV

2、电压的测量:

用电压表,符号V

(1)、电压表的结构:

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

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

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

量程,并进行试触。

边讲边演示一遍

(3)、读数:

确定量程……选择示数

确定分度值……

读数,写上单位

例:

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

练:

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

3、动手做:

(1)、让学生连一电路,并连上电压表测电压。

(2)、读出电压的大小。

3、达标练习:

课本后7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1、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由于部分学生还是连错

电路……串、并联混淆,教师可示范一遍或让学

生先化出电路图。

2、读数应多练习几遍,学生使用的电压表量程有所不同,

最好要提示一下。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2、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难点:

3、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

4、能用电压表测出各导体两端的电压,找出规律。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

2时(1串联,2并联)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画出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1、在串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在并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

1、探究:

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a=Ub=U总

Ua+Ub=U总

…………

(2)、设计实验:

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

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

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a两端的电压Ua

b两端的电压Ub

电源两端的电压U总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

的电压之和。

即U总=U1+U2+……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

2、探究: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U1+U2

U>U1>U2

…………

(2)、设计实验:

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

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

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a两端的电压Ua

b两端的电压Ub

电源两端的电压U总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1=U2=U3=……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3、实例:

上两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3、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4、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1、如何连接电路,从课后操作看来似乎还有较大

问题,应该示范部分电路的连接。

2、部分学生不会从实验结果中找规律,应加强分

析引导。

 

三、电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重、难点:

5、电阻的大小因素。

6、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

教学课时:

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导体……

绝缘体……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试验:

课本13页图6.3-1示

结果:

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

进行新课:

1、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

R

单位:

欧姆(欧)(Ω)

其他单位:

千欧(kΩ)兆欧(MΩ)

1kΩ=1000Ω1MΩ=106Ω

例:

(2)、一种元件:

电阻器,符号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a、材料

b、长度:

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c、横截面积:

学生阅读:

13页表格,了解电阻的属性。

学生阅读:

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

3、变阻器:

电位器、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符号

(1)、结构:

实物观察

(2)、原理:

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

(3)、作用:

(4)、使用:

学生试验:

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注意问题:

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电阻的大小如何判断?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5、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6、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1、如何连接电路,从课后操作看来似乎还有较大

问题,必要进行示范。

2、电阻的变化因素学生容易忘记,应想办法加深

学生的印象。

3、滑动变阻器的大小判断应画示意图进行分析。

 

四、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重、难点:

7、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8、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教学课时:

3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电阻变化,电流变化;电压改变,电流改变。

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

1、探究:

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1课时)

猜想或假设:

……学生完成

设计实验:

要测量的物理量

需要器材

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实验步骤:

需要多组数据,如何改变电压?

进行实验:

连接电路,测量并记录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

换一个电阻,再进行实验

结果分析和论证:

I、U、R的关系

结论:

(1课时)2、欧姆定律:

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I=U/R

单位:

U-电压-伏特(V)

I-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公式变换:

U=IR或R=U/I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短路:

R=0,I很大

断路:

R很大,I=0

3、例题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

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

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解:

R=880kΩ=8.8×105ΩU=220V

I=U/R=220V/8.8×105Ω=2.5×104A

答:

流过人体的电流2.5×104A

例题实验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8V,

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学生练习:

完成21页的4个计算题(认真检查)

(1课时)4、综合练习

1、

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测得R1的电流为0.2A,电压为2V;求R2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

在下电路中,已知R1=6Ω,R2=10Ω,当开关闭合时,V1的示数为3V,求电源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3、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0V,R1=5Ω,R2=8Ω,求电路中干路以及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

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8A,R=5Ω,流过L2的电

流为0.3A,求灯L2的电阻有多大?

 

3、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7、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1、重点是公式的应用,由于第一次学计算题,要

强调格式、过程,让学生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要

求,教师示范要清晰。

2、在理解定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多练习。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了解钨的特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的兴趣培养。

重、难点:

9、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

10、掌握电阻的特性。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电流表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一个电阻被接在6V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

2A,若把它接在12V的电路中,它的阻值是多少?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电流――用电流表测量

电压――用电压表测量

电阻――?

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测出小灯泡的电阻?

进行新课:

1、探究: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学生分析I=U/R可得R=U/I

测出U、I,就可以求的电阻

这种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注意电阻的特性)

(2)、设计实验:

讨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使用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

对学生的电路要进行讨论。

(4)、进行实验:

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电压U

电流I

电阻R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第四次测量

平均值

(5)、实验结果:

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2、本试验你得到的启示: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8、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9、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1、如何连接电路,从课后操作看来似乎还有较大

问题,必要进行示范。

2、电阻的变化因素学生容易忘记,应想办法加深

学生的印象。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难点:

1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

12、能用欧姆定律分析怎样安全用电。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家庭电路的样板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根据电路画电路图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同学们,电池有电压,家庭电路也有电压,为什

么前者安全?

后者却很危险?

进行新课:

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人体是导体,阻值一般不变化,由I=U/R

可知,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所以越危险。

●参考资料电流:

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危害

电流大小

人体反应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经验表明)

2、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手湿后人体电阻减少,由I=U/R可知,

电流变大。

(2)水是导体,又会流动,易使人体与电

源相连。

3、注意防雷:

(1)雷电的特性、数据

(2)避雷针

3、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0、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

让学生去收集有关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