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359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一.模板工程

1.施工工艺顺序:

(1)柱模板:

安装前检查——模板安装——检查对角线——长度差——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柱头找补。

(2)楼板模板:

支架搭设→龙骨铺设、加固→楼板模板安装→预检

(3)墙体模板:

支模前的检查——支侧模——钢筋绑扎——安装对拉螺栓,支另一侧模——校正模板位置——紧固对拉止水螺栓——支撑固定——全面检查。

2.技术要求:

(1)柱模板:

安装前要检查是否平整,若不平整,要先在模板下口外辅一层水泥浆(10~20mm厚)以免砼浇筑时漏浆而造成柱底烂根。

(2)楼板模板:

1)支架搭设:

楼板模板支架搭设同梁模板支架搭设,与梁模板支架统一布置。

立杆顶部如设置顶托,其伸出长度不应大于300mm;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大于100㎜。

2)模板安装:

采用木胶合板作楼板模板,一般采用整张铺设、局部小块拼补的方法,模板接缝应设置在龙骨上。

大龙骨采用Ø48×3.5mm双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40mm×80mm方木,间距300mm,其跨度等于大龙骨间距。

挂通线将大龙骨找平。

根据标高确定大龙骨顶面标高,然后架设小龙骨,铺设模板。

3)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

模板梁面、板面清扫干净。

(3)墙体模板:

1)墙体模板支设前须对墙内杂物进行清理,弹出墙的边线和模板就为线,外墙大角应标出轴线,并做好砂浆找平层或通过在模板下口粘贴海绵条以防止漏浆。

2)墙体模板安装前先放置好门窗模板及预埋件,并按照墙体厚度焊好限位钢筋,地下室外墙限位钢筋内外禁止联通。

但应注意不能烧断墙体主筋。

3)模板安装从外模中间开始,以确保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和垂直度的准确性;立好一侧模板后即可穿入焊接好止水的对拉螺栓,再立另一侧模板就位调整,对准穿墙螺栓孔眼进行固定。

当全部螺栓穿过通并固定后,通过斜撑校正好模板的垂直度和板面平整度并控制好标高后,再一起进行均匀、适度的紧固。

外模安装好后再进行内模的安装。

4)模板安装前须均匀涂刷脱模剂;支模时须对模板拼缝进行处理,在面板拼缝处用双面胶带粘贴;在墙的拐角处(阳角)也应注意两块板的搭接严密;阴角模立好后,要将墙体模板的横背楞(48钢管)延伸到阴角模,并穿好对拉螺栓使其与对应的阴角模或墙体模板固定,以确保角度的方正和不跑模。

3重点难点:

1)施工前由木工翻样绘制模板图和节点图,经施工负责人复核后方可施工,安装完毕,经有关人员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等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

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轴线位移

5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3

截面内部尺寸

柱、梁

+4,-5

4

层高垂直度

大于5m

8

5

相邻两板表面高底差

2

6

表面平整度

5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3)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满足要求,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0~65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4)模板施工前,对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拆模要有项目施工员签发拆模通知书。

5)浇筑混凝土时,木工要有专人看模。

6)认真执行三检制度,未经验收合格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

7)严格控制楼层荷载,施工用料要分散堆放。

8)在封模以前要检查预埋件是否放置,位置是否准确。

二.钢筋工程

1.施工工艺顺序:

(1)柱钢筋绑扎:

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2)梁钢筋绑扎:

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盘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3)板钢筋绑扎: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短钢筋

(4)楼梯钢筋绑扎:

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二.技术要求:

(1)柱钢筋绑扎:

1)套柱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2)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

柱子主筋立起之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的规定。

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均不小于300mm。

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

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到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

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从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占钢筋总面积百分率:

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不限制。

3)画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柱箍筋绑扎

5)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6)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7)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8)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9)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10)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钢筋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2)梁钢筋绑扎:

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问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4)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5)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6)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7)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8)梁筋的搭接:

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3)板钢筋绑扎: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2)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所述梁相同。

(4)楼梯钢筋绑扎:

1)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2)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

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钢筋。

4)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图4-24)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5)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

3)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4)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应准确。

5)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不应踩到下面。

6)绑板的钢筋时用尺杆划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

7)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3个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

层高超过4m时,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措施固定钢筋,防止柱、墙钢筋骨架不垂直。

3)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重点难点: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

2)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熟悉图纸按要求施工。

8)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

三.混凝土工程

1.施工工艺顺序:

作业准备→商品混凝土运输到现场→混凝土质量检查→卸料→泵送至浇筑部位→柱、梁、板、墙、楼梯混凝土浇筑秘振捣→养护

2技术要求:

(1)柱混凝土浇筑

1)柱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2)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3)柱高在3米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米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

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密,并用箍箍劳。

4)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

在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

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5)浇筑完毕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6)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2)梁、板混凝土浇筑

1)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段形,当达到楼板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段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进行。

2)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

3)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

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

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4)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5)施工缝设置:

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垂直。

单向板的施工颖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1 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2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3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

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3)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1)剪力墙墙浇筑,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2)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左右,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位置和振动器操作人员数量。

3)振动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经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动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

振动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

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4)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混凝土找平。

(4)楼梯混凝土浇筑

1)楼梯段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

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木磨板)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2)施工缝位置:

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多层建筑的楼梯,根据结构情况可留设于楼梯平台板跨中或楼梯段1/3范围内。

3.重点难点:

(1)烂根:

烂根原因是由于模板下口不平造成,因此楼板混凝土浇注后,应在支模区重点找平。

支模前应检查支模区平整度和模板下口清洁度,模板下口不得粘有未清除的混凝土块,保证接触严密。

如支模区域内平整达不到要求,应在每边模板下口抹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模板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2)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渣:

采取措施:

浇筑混凝土之前检查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是否正确,垫块不能漏放或间距过大,发现问题及时修整,振捣时不得触碰钢筋和模板,认真分层振捣,不能有漏振现象。

根据气候情况,混凝土外加剂特性,控制拆模时间,避免粘模。

四.砌体工程

1.施工工艺顺序:

抄平→放线→立皮数杆→盘角→挂线→砌筑→检查

2.技术要求:

(1)砌筑时应控制砌块的含水率。

对砖块,含水率不大于20%,砌块含水深入表层8~10mm,炎热干燥时可适当洒水后再砌筑。

(2)砌墙前先拉水平线,在放好墨线的位置上,按排列图,从墙体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开始砌筑,第一皮砌块下应满铺砂浆。

(3)一次铺设砂浆的长度不超过800mm,铺浆后应立即放置砌块,要求一次摆正找平,如砂浆已凝固,砌块砌筑后需移动或松动时,均铲除原有砂浆重新砌筑。

(4)墙体的施工缝处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或抗震设防地区的墙体外,也可砌成直槎,但均采用拉结钢网片或沿高度每500mm左右,设置2Φ6钢筋(伸入墙内每边不小于500mm),或采取其它措施,以保证联结牢靠。

(5)砌筑墙端时砌块必须与框架柱面靠紧,填满砂浆,并将柱上预留的锚固钢筋展平,砌入水平灰缝中。

(6)墙体每天的砌筑高度根据砌块与砂浆的材质、墙体部位、气温、风压等条件分别控制,避免连续砌筑引起墙体不均匀变形或裂缝。

日砌高度控制在1.4m以内,雨天施工日砌高度不超过1.2m。

(7)距梁板底部约300mm高的砌体,至少须隔日,待下部砌体变形稳定后再砌筑。

砌体必须与梁、板底挤紧,最上一皮避免水平砌筑,采用辅助小砌体斜砌挤紧,空隙处用砂浆填实。

(8)砌筑过程中,随时检查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灰缝的均匀度及砂浆饱满程度等,及时校正所发现的偏差。

(9)门窗洞口两侧保证洞周平直,在设计要求部位砌入预制混凝土锚固块。

门、窗框必须牢固地固定在锚固块上,门、窗框与砌体间如有间隙,用砂浆或密封嵌缝材料填实抹平。

(10)安装窗框前混凝土窗台板的板面应平整,窗台上部铺设钢筋并以水泥砂浆抹平,达到设计标高。

(11)砌筑门窗洞时,采用不低于M5的砂浆,按设计标高将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牢固砌入。

现浇过梁时,砌筑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70%以上时,不得拆除过梁底部的支撑和模板。

(12)对设计规定的洞、孔、管道、沟槽、预埋件等拟在砌筑时预留、预埋或采用特殊砌块,否则只能在砌筑完毕砂浆达到强度后,采用专用工具钻孔开槽,但不得引起砌块产生松动、破坏和裂纹,且预埋管径不宜大于25mm。

埋管固定好后,再用水泥石灰砂浆分层填实抹平,并在墙面抹灰前完成。

墙体孔洞需用蒸压加气混凝土修补砂浆填塞。

(13)施工中如需设置临时施工洞口,其洞边离交接处墙面的距离不小于600mm,且顶部应设过梁。

填砌施工洞口时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相应提高一级。

(14)砌筑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均匀密实,砂浆饱满度:

水平缝不低于90%,竖直缝不低于80%。

(15)灰缝厚度应均匀,灰缝厚度控制在15mm以下。

砌体内埋设的拉结钢筋或钢网片,必须展平埋置于砂浆层中。

3.重点难点:

(1)浇捣楼层结构砼之前,需要预埋构造柱的纵向钢筋。

(2)施工时先砌墙体,后浇捣构造柱的砼。

构造柱的砼骨料的粒径不宜大于20mm,砼坍落度宜为50-70mm。

(3)墙身砌体高度超过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

(4)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皮侧砖,同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2人。

(5)在楼层施工时,堆放机具、砖块等物品不得超过使用荷载。

(6)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再叠架一层。

(7)砍砖时应面向内打,注意碎砖跳出伤人。

(8)如遇雨天及每天下班时,要做好防雨措施,以防雨水冲走砂浆,致使砌体倒塌。

(9)在同一垂直面内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