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641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docx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

 

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事迹材料

 

目录

曲明山同志先进事迹材料2

王武装同志先进事迹材料5

张林武同志先进事迹材料9

刘文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13

于永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18

王天坤同志先进事迹材料22

潘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26

王福强同志先进事迹材料31

丁庆忠同志先进事迹材料37

张振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41

李英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45

王宇翀同志先进事迹材料50

张春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55

孙洪飞同志先进事迹材料60

安虹同志先进事迹材料64

 

曲明山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曲明山,2004年7月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并受聘于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工作,现任肥料室主任、农艺师。

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深入农民中间了解和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和发现的技术问题,坚持农业增产增收、农民节本增效的原则,积极试验示范推广高效实用型农业技术;不断创新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方法,解决了农技推广工作过程中的很多难题。

并坚持服务于农民,献身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推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获得多项农业科技成果

担任肥料室主任以来,先后主持和参与主持了农业部、北京市下达的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和农业工程20多项;共获得部、省(直辖市)级科技成果奖励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取得专利11项;3次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连续4年被获评单位年度先进个人;在重要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13篇,参与编写出版了4本农业科技图书。

二、围绕农业增产增收、农民节本增效,全力实施和推广重大农业项目

在农业部、北京市下达的测土配方施肥、北运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20多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并使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例,2006年北京开始实施不到3年在主要作物生产上全覆盖。

至2012年,累计推广2705.77万亩,农作物增产117.6亿公斤,增收节支22.9亿元,累计节肥7.55万吨,减排27.8万吨;其中,2012年推广应用483万亩,全市各类农作物总增产19.86万吨,增收节支4.82亿元,节肥1.12万吨,减排CO24.1万吨。

三、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积极抓好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收到显著成效

一是创新出“傻瓜式”农业技术服务方式,使农民应用上“电子农业技术”。

试验研究制定出京郊种植的44种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和相应的专用肥料配方,利用GIS技术将其与北京土壤质量数据库相关单元连接起来,开发出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推荐系统,农民坐在计算机面前就可以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议。

整个过程不足1分钟。

二是创新出“把脉问诊”、“对症开方”、“按方产肥”三者合一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将测土配方施肥物化到一袋子肥料内。

为了解决测土配方施肥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卖肥的商家和用肥的农民都没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技术推广部门的又不生产肥料”的技术难题,通过对土壤“把脉问诊”后,“对症开出的专用肥配方”交付到肥料企业“按方”生产配方肥,从而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化到肥料之中,使农民在施用肥料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到地里”。

三是创新出物化技术物流网,为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提供了经验。

为解决测土配方施肥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农民难以用到配方肥”的难题,创新出物化技术物流网,即通过招标确定配方肥生产企业,区县土肥站从中标企业选定本区县配方肥生产企业;被选定的肥料生产企业按照区县土肥站提供的配方肥标准、数量和品种进行生产,并将配方肥配送到区县总店;总店根据分店所需数量和品种,将配方肥配送到分店;分店根据农户需求数量和品种配送到户,从而将配方技术与肥料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农民还可以坐等家中获得与自己需求相一致的配方肥和施肥技术。

四是创新出优质高端农产品生产技术。

根据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对测土配方技术功能进行拓展,开发出诸如“配方草莓”、“配方樱桃”、“配方金桃”、“配方苹果”“配方大桃”等多种优质高端农产品生产技术,以及立体栽培草莓、蔬菜等高效栽培技术,并以此取得1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配方草莓可以生产出出偏酸、偏甜、香甜适中等多种口味草莓,游客可根据不同口味需求进行采摘,深受欢迎,效益增加了3成,每亩收入10多万元。

立体栽培草莓、立体栽培蔬菜、温室后墙栽培草莓和蔬菜等高效栽培技术,可使温室利用率和效益提高30%以上,而且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也便于采摘,游客采摘草莓时可站着轻松地采摘。

草莓立体栽培技术,被列为2012年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展示技术,河北等省市引进应用。

 

王武装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武装同志作为农业生产农技推广人员,始终工作在房山区为农服务、农技推广第一线,在工作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尤其是担任北京市房山区种植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主管蔬菜、食用菌产业,为房山种植业尤其是食用菌、蔬菜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打造食用菌主导产业,作了大量组织、服务工作,多年来使房山区食用菌产业整体规模居北京市首位,获得政府部门和行业内部的认可。

对食用菌产业的工厂化生产加工、标准化生产、循环利用、物流配送、科技提升、产业服务、文化建设,开展政策引领、财政支持、科技支撑、全方位打造房山区食用菌产业链条,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食用菌栽培面积1300万平方米,食用菌产量6万吨,从菌种研发、标准化技术推广、设施规模生产、工厂化生产、加工企业建设、山区特色栽培、废料循环利用、质量安全管理、食用菌文化等方面在全市乃至全国都体现了房山特色。

食用菌业已成为房山区具有地域特色的“一区一品”产业,连续四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小蘑菇新农村行动十强县”、“优秀基地县”等称号,在全国范围内有了一定知名度。

出色完成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繁育基地》、科技部《食用菌菌种和标准化技术优化及产业升级》《房山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食用菌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等10多项国家级、市级食用菌重大项目组织实施,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开展合作,先后选育国家食用菌新品种2个,申报3项国家发明专利,引进20多个品种类型、300多个优良菌株、30多项实用技术,通过项目带产业方式,提高房山区食用菌生产水平,推动房山食用菌产业发展。

2007年,参与实施的“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获得获北京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2010年,参与实施的“林地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获得北京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该同志作为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北京市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积极宣传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成果,扩大房山在全国食用菌行业的影响,2008年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房山杯邀请赛”、“环北京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及产品市场研讨会”,2011年中国食用菌协会与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基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举行中国食用菌协会年会、暨中国食用菌协会(房山)基地对接签约活动,中国食用菌协会(房山)基地是该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的第一个总部基地,全力建设环境一流、功能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菌业新区,打造房山食用菌产业化新模式,在全行业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整合食用菌产业资源,注册“房山菌业”统一商标、成立房山区食用菌协会、开通房山区食用菌网站、开拓东南亚销售市场,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推动房山区发布《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房山也是北京市第一个公布专项产业资金的区县,进一步彰显食用菌作为一区一品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使食用菌产业成为房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2009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者”称号。

在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围绕设施农业建设、无公害蔬菜发展、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04年,作为房山区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工作办公室的主要成员,推广实用无公害生产技术12项,全区62个蔬菜生产基地95%以上实现无公害种植,使房山区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创建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蔬菜示范县。

为实现无公害可持续发展,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服务,2008年,“无公害蔬菜综合配套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获得北京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福满堂公司作为奥运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强监督管理,做好组织与协调,圆满完成奥运蔬菜供应保障工作,被房山区委、区政府评为“房山区服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

作为房山区创建全国质量安全示范县的成员,加强蔬菜、食用菌产品监管力度,围绕产地条件、投入品控制、生产管理、产品检测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全面提高蔬菜、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近年来区域无蔬菜、食用菌产品安全事故。

作为房山区叶类蔬菜创新团队工作站站长,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强化配套技术跟进和农民田间培训工作,在良乡、窦店、韩村河等乡镇建设5家市级集约化育苗场,进一步提高蔬菜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

结合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积极做好设施农业服务工作,推进房山区设施蔬菜发展,设施蔬菜面积由2004年5000亩增长至2012年的2.8万亩,增幅高达460%。

房山区城关乐义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窦店镇芦村泰华种植合作社,窦店镇河口村翠林花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农业部设施蔬菜标准园,其中城关乐义是北京市第一家国家级设施食用菌标准园,通过设施标准园的建设、完善、提升,带动周边农民从事设施蔬菜、食用菌生产实现增收致富,每亩温室纯收入万元以上。

该同志在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市场信息的服务、农业知识的宣传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使食用菌、蔬菜产业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调整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山区煤矿关闭发展替代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大田作物种植模式,房山区食用菌产业由原本的补充农村经济的形式,发展成为全区的主要农业支柱产业。

目前房山区食用菌、蔬菜产业直接解决2000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10000多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推动了房山区种植业项目带产业的滚动发展,其德才表现和工作成绩突出。

 

张林武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张林武同志是密云县农业服务中心粮经科科长,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1988年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二十五年如一日,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农业事业发展的执着,他以造福家乡的满腔热情和惠泽百姓的朴素情怀,战斗在农业基层、农村一线,服务三农,全身心投入到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中,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农技推广、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优异的工作成绩,受到农民朋友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在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信念与不懈的追求。

一、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心系农民增收,做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耕耘者

密云是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也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山区县,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4/5,水源保护区占全县面积3/4,农业人口25.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0%,农业人口所占比例在生态涵养发展区最高,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作为土生土长的密云人,他心系家乡父老乡亲,积极响应和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将生态优势尽快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部署,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全力投入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践中。

作为农业服务中心粮经科科长,他针对粮经作物生产中产量低,效益低、品质差等问题和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出现的新形势以及首都农产品市场的新需求的挑战,他把视野放宽到有利于地区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所有新技术、新品种上,把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做永恒的主题来追求,在全县24万亩的玉米生产中,示范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引进优质玉米品种,组织实施高产创建竞赛,他所指导的密云县的春玉米高产创建田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市春玉米单产第一名,2012年春玉米高岭高产示范田专家测产亩产达到926公斤,仅此可为项目区的种粮农民增加收入300多万元,利用科技有效的促进项目区农民的增收。

二、勇于创新,做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开拓者

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力度,在这一大背景下,密云依托良好的环境和基础,有机农业得到迅猛发展。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种植品种、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销售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显现,成为制约全县有机农业发展的短板。

这些问题,作为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战线的工作者,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与乡镇技术员和农民广泛座谈,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脚磨破了,嘴唇起了大泡,殚精竭瘁,呕心沥血,他利用整整3个月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写出“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几个导向性的调研材料,为领导发展三农决策,提供了很好建议。

几年间,他引进粮经作物品种几十个,高产栽培技术几十项,扶持粮经产业合作社十几个,为种粮农民增收上千万元。

他主持的“环湖有机杂粮产业化”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协金桥工程特别奖。

三、拓宽服务领域,做保护生态环境和首都生命之水忠实的守护者

密云是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占县域面积近十分之一的密云水库是首都的“生命之水”,保水是密云人民的第一责任。

作为密云的一分子,立足工作岗位和技术特长,在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从2002年开始,十几年始终积极参与到京津风沙源治理(农业措施)的实施,种草(饲草)11.2万亩,围拦育草8万亩。

实施过程中,从事草品种的试验、筛选到种植的全过程技术指导,水库周边、山区乡镇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和瘦弱的身影,为保护密云水库水源和首都的生态环境做出突出贡献。

他还积极参与了北京市农科院沿湖地区农业面源污防控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项目,为保护密云水库水源进行了前沿技术探索。

他参与的“密云水库库滨带生态保护性种草技术研究与应用密云库区氮磷”、“农药流失立体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先后获得密云县科技进步奖。

他也被推荐为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一期)先进个人。

四、争取项目带动,做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助推者

项目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是实现这一转化的重要保障。

他作为业务科室的科长,多年来为争取项目不怕辛苦,不惜力、不畏难,有时为了一个项目奔波十几次,不管节假日,还是自己有病在身,甚至一天就到市里两次,累的腰间盘突出,疼的只能靠打针缓解,甚至不能坐,医生嘱咐要彻底卧床休息,否则有瘫痪的危险,为了争取项目支持,致身体风险不顾,依然奋斗在一线,用事业心凝聚力量、用能力赢得支持、用真诚感动领导,近几年共争取市科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等部门20余项科研推广及产业化项目,其中优质杂粮产业化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京郊玉米旱作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获得了相关专家的充分认可与好评。

通过项目带动,有效的推动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为密云县农技推广事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二十五载俯首耕耘,一片赤诚奉献农业。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来的二十五年,既短暂又漫长,从黑发到花发,二十几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让一个青春的脸庞在艰苦的磨砺中逐渐刻上了岁月的痕迹,二十几年来的求索之路,洒下了张林武一路汗水,伴随了多少不眠之夜。

“梅花香自苦寒来”,他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认可与回报,众多奖项与荣誉陪伴着他走过的求索之路,也激励着他恒持不懈、充满激情、矢志不渝地在京郊农业技术推广战线上默默奉献、奋进前行。

 

刘文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刘文华,男,1956年9月出生,1979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程师,现任顺义区农机具研究所所长、书记。

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34年如一日,一直扎根基层,从事农业机械的研制、试验、示范、推广及培训工作,该同志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工作成绩显著,于1988年8月被任命为主管业务工作的所长,为农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顺义区农机化保驾护航。

一、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和农机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该同志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紧紧抓住思想理论学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意识,实践党的宗旨,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学习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惠农政策,融会贯通。

围绕农机的研制、鉴定、试验、示范工作,坚持搞项目,组织职工学习“三农”政策,提倡学习,打造学习型单位。

能专心想问题、干工作、自觉把学习党员先进性标准要求的过程转变成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党性的过程。

善于做职工思想工作,凡遇到问题他都从了解情况入手,心平气和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他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思想素质让职工在思想上解开疙瘩,打开思路积极工作,为单位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相互沟通、理解打造稳定和谐的工作氛围。

在职工眼里是个信得过、不摆谱、以身作则的好领导好同志。

二、勤奋好学,勇于创新,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成绩显著

该同志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勇于创新,刻苦钻研技术,能够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

先后荣获了顺义区经济建设先进工作者、市优秀工作者、市农机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机科普先进工作者、爱国立功竞赛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和参加了部、市级科研推广项目20余个,获部、市、区级科技进步奖和推广奖16项,其中市级以上奖励6项,国家专利技术6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9项,发表论文12篇。

这些获奖成果及技术推动了行业技术的发展。

该同志主要业务成绩如下:

1.先后为顺义区引进、研制、推广了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精量播种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大田喷雾机、及研制推广了土豆播种机、土豆收获机、胡萝卜收获机、牧草翻晒机、葡萄埋秧机、自走式果园弥雾机、自走式果园开沟机、葵花脱粒机、红薯起垄覆膜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加装秸秆青贮装置等机具。

2.承担“泵注式喷灌施肥装量”的研究与推广。

该机1991年通过市级科研鉴定。

在国内处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泵注入式喷灌施肥装置的空白。

该装量1992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该项目获市政府农业推广二等奖。

3.负责“小麦压轮播种技术推广”机具的试验、示范工作,这项技术改变传统的小麦种植方式,保墒效果好。

该项目1992年被评为市政府农业推广二等奖。

4.负责“重耙施肥机械的技术推广”的设计、制造、试验工作。

该机具一机两用解决了三夏、三秋人工撒肥的问题,提高工效20倍,增产3.2%,提高均匀度50%,填补国内空白,于1993年获北京市政府农业推广三等奖。

5.负责“喷灌施肥机械化示范工程”项目课题文件编写,具体实施课题总结等项工作。

该项目于1994年获市政府星火科技三等奖。

6.在“机械化深施化肥的推广”项目中负责顺义区化肥深施机具的配套、选型、推广工作,该项目1994年实施,2007年获北京市政府农业推广二等奖。

7.负责“计算机控制动平衡机”研制推广工作,解决了秸秆粉碎刀轴的自动化平衡难题,该机通过部级鉴定,为减少环境污染做出突出贡献。

8.2008年负责研制生产DJL-60型悬臂式多功能“温室卷帘机”采用电动、手动、微耕机带动3种作业形式解决了不同条件下用户的需求,该机具已列入农业部政府农机补贴目录,获北京市农业部技术推广二等奖。

9.参加的“设施农业高效生产机械化技术”项目为设施农业机械化提供了适宜的农具,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该项目2011年获北京市政府农业推广二等奖。

10.主持研制“设施藤蔓及废弃物处理成套设备”,截止到2012年该设备在全市推广,使用效果良好,受到市农委领导好评。

11.随着顺义区设施农业迅速发展,围绕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刘文华同志在主持科研项目同时还与市站合作完成了植物声波助长仪、温室大棚温度自动测试仪、农田深松节水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农用保温被、卷帘机北京市地方标准试验等项目在顺义区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得到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领导的好评。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巨大付出,从事农机工作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要亲自动手制作,特别是长年累月在农机生产第一线搞试验,得数据,日晒风吹,没有顽强的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

每当走在车间,他都会对这里的每台机具、每一样工具、每一个零件都如数家珍。

在这里,他既是领导又是师傅,也当过司机,苦脏累难不倒他,工作精益求精,车间的工人无不被他的精神所鼓舞,为他的热情而折服,自觉的随着他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劳动。

三、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该同志2007年担任农研所所长,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恪守职业道德规范,顾全大局,在与市站合作的过程中,不分份内份外,总是一个字“行”。

他们在一起讨论问题时,我们总会听到“只要是农机方面的问题、只要是对农机发展有益的工作,都行”。

每当接到项目后,他就会查资料、找专家、走访农机专业户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组织人员实施。

对于农民他更是千方百计“有条件的要帮,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帮!

”。

近期机关事业单位的工龄假刚刚结束,而他这么多年从未休过工龄假,也从未对别人提及。

期间他总是和往常一样按时上班,只是更加细心了,遇到汛期或其他情况,他都住在单位,及时面对问题,亲自带领工作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实地排查,保持我所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在对口支援、抗灾救灾中都起到带头作用,义不容辞捐款。

事业心和责任感充分体现在各个环节。

刘文华同志在农机工作的一线上,一干就是三十几年,他高度负责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得到了同事和领导们的充分肯定,他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农机推广事业,在他的带领下,农研所多次获得中心先进集体荣誉,为都市型现代化农业服务、为农研所全体干部职工健康和谐辛勤地工作着。

 

于永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于永红,现年46岁,从2007开始在门头沟区清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至今已经有6年的时间。

清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农业、农业科技、农机、水利、畜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技术性公益服务职责。

同时负责全镇的林业、防火防汛抗旱抢险、科协科委工作、果蜂工作、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三农”保险工作、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教育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2011年之前,该同志主要负责畜牧、矿山修复、养蜂基地建设和麻核桃基地建设工作,2012年至今,负责清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项工作。

一、以基地建设为平台,传授科学种养殖技术,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进入二十一世纪,清水镇响应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相继关闭了长期以来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煤矿开采业,大量的煤矿工人失去了工作,在家待业。

而且清水镇属于深山区,耕地面积极少,想靠发展农业致富,十分的困难。

为探索产业转型,寻求新的替代产业,在于永红倡议下,2008年在台上村筹建蜂场,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123人。

2009年成立养蜂协会,旨在为镇域内的蜂农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

目前发展养蜂4700余群,建厂房300平方米、库房500平方米、冷库20平方米,养殖区种树绿化美化6000平方米,生产加工设备若干台。

建办公用房200平方米,宿舍、食堂、值班室200平方米,化验室20平方米,车辆4辆,办公设备配备齐全,总投资280余万元。

养蜂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每年为当地蜂农新增加收入人均3000余元,极大地调动了当地蜂农的养蜂积极性。

麻核桃在我国河北省、山东省和北京市均有种植,但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

市场上销售的麻核桃价格昂贵,但是无论从品种还是质量都没有保证,消费者迫切希望找到一个真正品系的麻核桃。

基于以上考虑,于永红探索在黄安坨村、公涧铺、台上村苗圃基地种植麻核桃,发展特色种植,以此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村民收入。

从2009年开始,他带领部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