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727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docx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及答案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向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能使溶液完全复原的是(  )

A.CuCl2 (CuO)B.NaOH (NaOH)

C.CuSO4 (CuCO3)D.NaCl (NaOH)

3.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

氧化性Fe2+<Ni2+<Cu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

Ni2++2e-=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4.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

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5.如下图,四种装置中所盛有的溶液体积均为200ml,浓度均为0.6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

得测得导线上均通过了0.2mol电子,此时溶液中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 B.④③①②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6.将含有0.400molCuSO4和0.200molKCl的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19.2gCu,此时在另一电极上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5.60LB.6.72LC.4.48LD.3.36L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负极Pb+SO

===PbSO4+2e-,正极PbO2+4H++SO

+2e-===PbSO4+2H2O。

若制得Cl2物质的量为0.050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0.025molB.0.050molC.

0.10molD.0.20mol

8.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2e—+2OH—=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Fe(OH)3-3e—+5OH—=FeO

+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9.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气(标准状况):

从而可知M的原子量为

A.

    B.

C.

    D.

10.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

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下列对该燃料电池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移向负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

2C4H10+13O2===8CO2+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e-===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C4H10+26e-+13O2-===4CO2↑+5H2O

11.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

A.27mgB.54mgC.108mgD.216mg

12.用铂电极电解2价过渡元素硝酸盐溶液600mL,若某极产生672mL气体(标准状况),另一极增重3.81g,假设溶液体积不

变,且原溶液pH值为6,正确的判断是:

()

①电解后溶液的pH值为0.9,②电解后溶液pH值的为0.7,③该金属的相对原子量为65,④该金属的相对原子量为63.5,⑤该金属的相对原子量为24。

A.①④B.②④C.①⑤D.②③

13.右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II为电解池。

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

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3Na2S4+3NaBr。

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4Na

4e

=

4Na

B.当有0.01molNa

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电极上析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112mL

C.闭合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

D.闭合K后,a电极上有气体产生

14.在蒸馏水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加入AgNO3,Ba(NO3)2,Na2SO4,NaCl,使之完全溶解,以铂电极电解该混合物至溶质完全反应,则所得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A.35.5∶108B.71∶2C.108∶35.5D.71∶109

15.三氧化二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

用NaOH调NiCl2溶液pH至7.5,加入适量Na2SO4后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Cl2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ClO-,把二价镍氧化成三价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铁做阳极材料

B.阳极反应方程式为:

2Cl--2e-=Cl2↑

C.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D.1 mol二价镍全部转化成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2mol电子

16.将质量分数为0.052的NaOH溶液1L(密度为1.06g·cm-3)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时停止电解,则这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

NaOH的质量分数

阴极析出的物质的质量/g

阳极析出的物质的质量/g

A

0.062

19

152

B

0.062

152

19

C

0.042

1.2

9.4

D

0.042

9.4

1.2

17.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2(s)+H2O

(1)+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二、填空题

18.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

A、D、F、H均为单质,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为淡黄色固体,J溶于酸得到黄色溶液。

  

请按要求填空:

 

⑴写出B的电子式:

                         

⑵写出用A作电极电解G溶液,在电极上生成E的反应式:

      

反应⑤的现象是   

⑶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④在生产中有重要应用,被称为

     反应。

 

⑷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是      

19.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E为一张淀粉、碘化钾和酚酞混合溶液润湿的滤纸,C、D为夹在滤纸两端的铂夹,X、Y分别为直流电源的两极。

在A、B中充满KOH溶液后倒立于盛有KOH溶液的水槽中,再分别插入铂电极。

切断电源开关S1,闭合开关S2,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X为

极,Y为极。

(2)在滤纸的C端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滤纸的D端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3)写出电极反应式:

A中;B中;C中;D中。

(4)若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中均有气体包围电极,此时切断开关S2,闭合开关S1,则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填“偏转”或“不偏转”)。

(5)若电流计指针偏转,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若指针不偏转,此题不必回答):

A中;B中。

若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请说明理由(若指针不偏转,此题不必回答)

20.工业上+6价的Cr含量不能大于0.5mg·L-1,为了达到废水排放标准,工业上处理含

①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的NaCl(1~2g·L-1);②以铁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有Cr(

OH)3和Fe(OH)3沉淀生成;③过滤回收沉淀,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试回答:

(1)写出电解时的电极反应,阳极______阴极______。

(3)电解过程中Cr(OH)3,Fe(OH)3沉淀是怎样产生的?

______。

(4)能否将电极改为石墨电极?

为什么?

______。

21.将质量相等的铜片和铂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铜片与电源正极相连,铂片与电源负极相连,以电流强度1A通电10min,然后将电源反接,以电流`强度为2A继续通电10min。

试回答:

(1)铜电极和铂电极质量为横坐标,时间为纵坐标,分别作出铜电极、铂电极的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图。

(2)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

铜电极;

铂电极。

(3)最后时刻两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铜电极;

铂电极。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答案

1.A【解析】金属腐蚀在此条件下主要是电化学腐蚀,通常从原电池原理以及电解的原理进行分析。

当铁与比它不活泼的金属连在一起构成原电池时,铁为负极,被腐蚀的速度增大,②>①;当铁与比它活泼的金属连接,构成原电池时,铁是正极,铁被保护,被腐蚀的速度减小,③<①;在电解装置中,铁接电源的正极,铁被腐蚀的速度加快,因此,腐蚀速度④>②>①>③。

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

化学腐蚀>有防腐蚀措施的腐蚀;

2. C【解析】 

选项

产物物质的量比

复原加入物质

A

Cu:

Cl2=1:

1

CuCl2固体

B

H2:

O2=2:

1

H2O

C

Cu:

O2=2:

1

CuO或CuCO3

D

Cl2:

H2=1:

1

HCl气体

3.D

4.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电解实验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由电极反应式可知,在阴极生成氢氧化钠,出现红色字迹,所以铅笔做阴极,a为电源负极。

5.C【解析】若氢离子放电,PH增大,若氢氧根放电PH减小。

③中锌电极参与反应,电解质溶液PH基本不发生变化。

④中阴极上氢离子放电,溶液渐渐成碱性。

②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导线上通过了0.2mol电子,则溶液中减少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也为0.2mol,根据原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为0.04mol,浓度变为0.2mol/L。

①中由于

氢氧根离子放电,当导线上通过了0.2mol电子,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减少0.2mol,即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0.2molL.溶液体积均为0.2L,,浓度约为1mol/L。

PH的变化符合C。

6.C【解析】电路中的确转移了0.600mol的电子,但溶液中仅有0.200mol的氯离子,其放电析出0.100mol的氯气。

阳极放电的下一个产物应是氢氧根离子失电子转化成氧气,其量为0.400mol的电子转移,产生0.100mol的氧气。

因此在阳极最终生成0.200mol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4.48L。

7.C【解析】该题只要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抓住转移电子守恒即可。

由2Cl--2e-===Cl2,可知制0.05molCl2转移0.10mol电子,再由铅蓄电池总反应:

Pb+PbO2+4H++2SO

===2PbSO4+2H2O可看出每转移2mole-消耗2molH2SO4,现转移0.10mol电子,将耗0.10mol硫酸。

8.C【解析】A是关于负极反应式的判断,判断的要点是:

抓住总方程式中“放电”是原电池、“充电”是电解池的规律,再分析清楚价态的变化趋势,从而快速准确的判断,A是正确的。

B是充电时的阳极方程式,首先判断应该从右向左,再判断阳极应该是失去电子,就应该是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所在的化合物参加反应,然后注重电子、电荷以及元素三个守恒,B正确;C主要是分析原总方程式即可,应该是1molK2FeO4被还原,而不是氧化。

D选项中关于放电时正极附近的溶液状况,主要是分析正极参加反应的物质以及其电极反应式即可,本答案是正确的。

答案选

9.C

10.D【解析】 燃料电池中通入还原剂的一极为负极,丁烷在负极失电子。

C4H10-26e-+13O2-===4CO2↑+5H2O。

11.B【解析】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阳极:

40H--4e(-)=2H2O+O2↑阴极:

Ag(+)+e(-)=Ag总的化学方程式:

4AgNO3+2H2O(电解)=4Ag+4HNO3+O2↑PH=6时,c(H(+))=10(-6)mol/L(括号里的数字为指数,下同)PH=3时,c(H(+))=10(-3)mol/L因此n(H(+))的变化量为:

0.5*10(-3)-0.5*10(-6)mol因为两个数字的数量级相差太远,因此后面的减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n(H(+))的变化量为:

0.5*10(-3)mol,这也就是由电解生成的H(+)所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

0.5*10(-3)*108=0.054g=54mg

12.B

13.B【解析】本题信息新颖,多数同学被所给的电池反应很不熟悉,习惯写出电极式的同学会因为写不出电极反应式而做不出来。

电源的正极:

Br3-+2e-=3Br-电源的负极2S22--2e-=S42-,内电路为Na+移动导电。

由题意可知b极(阴极):

2H++2e-=H2↑,a 极(阳极):

Cu-2e-=Cu2+,所以C,D均错误。

对于B项当有0.01molNa

通过离子交换膜时,说明有内电路通过了0.01mol的电荷,外电路转移的电子也就为0.01mol。

结合b极反应,产生的气体就为0.005mol,体积为112mL。

只有B正确。

14.B【解析】当四种物质混合时,相互间有反应发生,硝酸银和氯化钠、硝酸钡和硫酸钠以等物质的量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的氯化银、硫酸钡和硝酸钠。

电解质溶液转化为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1的NaNO3,NaCl,电解时只有氯离子和氢离子参加电极反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71∶2。

15.B【解析】A、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氯气是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铁做阳极时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无氧化剂生成,故A错误;B、阳极反应是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反应为:

2Cl-2e-=Cl2↑,故B正确;C、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生成的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的pH降低,故C错误;D、1 mol二价镍全部转化成三价镍时转移电子1mol,外电路中通过了1mol电子,故D错

16.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电解原理的理解。

在设计试题时有意提供了某些可应用于速解的信息,借以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

常规解:

由题设条件可知,1LNaOH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为:

1000mL×1.06g·cm-3×0.052=55.12g,电解稀硫酸事实上消耗了水,使溶液浓度增大,停止电解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062,停止电解时溶液的质量为:

则被电解的水为:

1060g-889g=171g。

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不难算出:

在阳极析出的氧气为:

,在阴极析出的氢气为:

,选项B正确;非常规解:

根据电解NaOH溶液事实上是电解水这一结论,可看出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这样,C、D两项应予否定。

电解水是阳极析出的是氧气,阴极析出的是氢气,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2︰1,前者质量大于后者,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17.C

18. 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判断为H2O,B为淡黄色固体为Na2O2,反应⑤的现象是白色物质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说明J为Fe(OH)3;F为O2,G为NaOH,A为单质,结合转化关系①④可知,A为Fe,电解池中阳极是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阴极放出H2,所以溶液中在阳极生成氢氧化亚铁;D为H2,E为Fe(OH)2,C为Fe3O4,H为Al,I为Al2O3,K为NaAlO2,综合推断和转化关系判断各物质分别为:

A、Fe;B、Na2O2;C、Fe3O4;D、H2;E、Fe(OH)2;F、O2;G、NaOH;H、Al;J、Fe(OH)3;K、NaAlO2;

【答案】

(1)B的化学式是Na2O2

(2)反应④可放出大量热,故称为铝热反应(不能答放热反应).该类反应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冶炼金属

(3)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Fe+4H2O(g)====高温 Fe3O4+4H2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Fe3O4

(4)上述电解装置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 (或2H++2e-=H2↑)

19.

指针偏转。

(5)A中2H2+4OH--4e-=4H2O;B中2H2O+O2+4e-=4OH-。

20.【答案】

(1)阳极Fe-2e=Fe2+,阴极2H++2e=H2↑。

(3)因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

衡,产生的OH-与溶液中的Fe3+,Cr3+生成Cr(OH)3和Fe(OH)3沉淀。

(4)不能,因用石墨电极,阳极Cl-放电,不能产生还原剂Fe2+,

【解析】本题是一道电解实际应用题。

电解阳极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是:

硫离子、碘离子、溴离子、氯离子……,由于忽略了非惰性金属电极放电先于溶液中阴离子放电,因此将阳极反应写为:

2Cl--2e=Cl2↑。

另一种误解是认为,既然是铁电极放电,其电极反应为:

Fe-3e=Fe3+,忽略了电极铁是过量的,因此阳极的电极反应应为:

Fe-2e=Fe2+。

溶液中的阳离子流向阴极,其放电反应应是:

2H++2e=H2↑,而重铬酸根离子应流向阳极,不在阴极放电。

溶液中存在具有氧化性的重铬酸根离子和具有还原性的亚铁离子,重铬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能力更强,本身在该条件下还原成铬离子。

电极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大量消耗氢离子,使水进一步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大增大,与Fe3+,Cr3+生成Cr(OH)3和Fe(OH)3沉淀。

若改用石墨电极,溶液中没有还原性物质,重铬酸根离子不能被还原,因此也无法排除回收而达到解污净化作用。

21.[解析]作图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类题提供一些化学变化过程和必要的数据等条件,要求学生按照题中规定作出相关化学图像。

由于学生必须根据题中制定的情景或数据,将化学知识按内在联系统摄成规律,并将其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深层次思维能力的考查还是很有成效的。

本题将电解原理和化学图像相结合,对学生的化学知识的考查更加深入。

开始10min,阳极反应为:

Cu-2e=Cu2+,阴极为:

Cu2++2e=Cu。

所以铜片质量减少,铂片质量增加,铜片上所溶解的铜与铂片上析出的铜的质量相等。

后10min,电源反接,表面附有铜的铂片成为阳极,铜片成为阴极。

又由于电流强度为开始的2倍,附着在铂片上的铜在5min时即完全溶解,后5min,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OH-—4e=O2↑+H2O,此时阳极铂片质量不发生变化。

作为阴极的铜片在5min即恢复到开始时的质量,后5min质量继续增加。

[答案]

(1)

m(Cu)/gm(Pt)/g

 

101520t/min101520t/min

(2)由上述分析可知:

铜片先变薄,后增厚;铂片先有铜沉积,后铜溶解,铜溶解完,又有气体产生。

(3)铜电极:

Cu2++2e=Cu;铂电极:

4OH-—4e=O2↑+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