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853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5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docx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

 

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kPa,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kPa,在

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kPa。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

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解:

(1)设备内绝对压力

绝压=大气压-真空度=85.310320103Pa65.3kPa

 

(2)真空表读数

真空度=大气压-绝压=101.3310365.3103Pa36.03kPa

 

5.如本题附图所示,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管压差计。

读数分别为R1=500mm,R2=80

mm,指示液为水银。

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于右侧的U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

一段水,其高度R3=100mm。

试求A、B两点的表压力。

解:

(1)A点的压力

pA水gR3汞gR210009.810.1136009.810.08Pa1.165104Pa(表)

 

(2)B点的压力

pB

pA

汞gR1

1.165104

136009.810.5Pa7.836104Pa(表)

13.如本题附图所示,用泵2将储罐

1中的有机混合液送至

精馏塔3的中部进行分离。

已知储罐内液面维持恒定,

其上方压

力为1.0133

105Pa。

流体密度为800kg/m3。

精馏塔进口处的塔

内压力为1.21

105Pa,进料口高于储罐内的液面

8m,输送管

3

道直径为φ68mm4mm,进料量为20m/h。

料液流经全部管

道的能量损失为

70J/kg

,求泵的有效功率。

解:

在截面A-A和截面B-B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得

p1

u12

gZ1

p2

u22

hf

2

We

gZ2

2

p1

1.013310

5

1.2110

5

Z1

8.0m

Pap2

PaZ2

u1

hf

70Jkg

0

u2

V

V

203600

ms

1.966ms

A

π

2

3.14

2

0.0682

0.004

d

4

4

 

1

 

p2p1

u22

u12

gZ2

Z1

hf

We

2

1.21

1.0133

105

1.9662

9.88.0

70Jkg

We

800

2

2.46

1.93

78.470Jkg

175Jkg

NewsWe

203600

800

173W

768.9W

 

19.用泵将2×104kg/h

的溶液自反应器送至高位槽(见本题附图)

反应器液面上方保持

3

的真空度,高位槽液面上方为大气压。

管道为

76mm×4mm的钢管,总长为

25.9×10Pa

35m,管线上有两个全开的闸阀、一个孔板流量计(局部阻力系数为

4)、五个标准弯头。

反应器内液面与管路出口的距离为

17m。

若泵的效率为0.7,求泵的轴功率。

(已知溶液的

密度为1073kg/m3,黏度为6.3

10-4

Pas。

管壁绝对粗糙度可取为

0.3mm。

解:

在反应器液面

1-1,与管路出口内侧截面

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以截面

1-1,

为基准水平面,得

gz1

ub12

p1

We

gz2

ub22

p2

hf

(1)

2

2

式中

z1=0,z2=17m,ub1≈0

ub2

w

2

104

ms

1.43ms

3600

0.785

0.0682

d

2

1073

4

p1=-25.9×103Pa(表),p2=0(表)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

1),并整理得

2

p2

p1

We

g(z2

z1)

ub2

hf

2

=9.81

×17+1.432

+25.9

103

+

hf=192.0+

hf

2

1073

其中

hf=(

+

L

Le

+

ub2

2

d

2

Re

dub

=

0.068

1.431073

=1.656

5

×10

0.63103

 

ed0.0044

 

根据Re与e/d值,查得λ=0.03,并由教材可查得各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分别为

 

2

 

闸阀(全开):

0.43

×2m=0.86m

标准弯头:

2.2

×5m=11m

hf=(0.03×35

0.86

11+0.5+4)1.432

Jkg=25.74J/kg

0.068

2

于是

We

192.0

25.74Jkg

217.7Jkg

泵的轴功率为

Ns=Wew/

=

217.7

2

104

W=1.73kW

3600

0.7

 

20.如本题附图所示,贮槽内水位维持不变。

槽的底部与内径为100mm的钢质放水管相连,

管路上装有一个闸阀,距管路入口端15m处安有以水银为指示液的U管压差计,其一臂与

管道相连,另一臂通大气。

压差计连接管内充满了水,测压点与管路出口端之间的直管长度

为20m。

(1)当闸阀关闭时,测得

R=600mm、h=1500mm;当闸阀部分开启时,测得

R=400mm、

h=1400mm。

摩擦系数

可取为

0.025,管路入口处的局部阻力系数取为0.5。

问每小时从管

中流出多少水(m3)?

(2)当闸阀全开时,U管压差计测压处的压力为多少

Pa(表压)。

(闸阀全开时Le/d≈

15,摩擦系数仍可取

0.025。

解:

(1)闸阀部分开启时水的流量

在贮槽水面

与测压点处截面

1-1

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并通过截面

2-2的中心作

基准水平面,得

ub12

p1

ub22

p2

hf,1-2

(a)

gz1

2

gz2

2

式中

p1=0(表)

p2

HggR

H2OgR

136009.810.41000

9.811.4Pa39630Pa(表)

ub2=0,z2=0

z1可通过闸阀全关时的数据求取。

当闸阀全关时,水静止不动,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

程知

H2Og(z1

h)

HggR

(b)

式中h=1.5m,

R=0.6m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

b)得

z1

13600

0.61.5m

6.66m

1000

 

3

 

hf,1-2(

L

c)ub2

2.13ub2

(0.025

15

0.5)ub2

2.13ub2

d

2

0.1

2

将以上各值代入式(a),即

9.81

×6.66=ub

2

+39630+2.13

ub

2

2

1000

解得ub

3.13ms

水的流量为

Vs3600

π2

ub

3600

0.7850.1

2

3.13m

3

s

1.43m

3

s

d

4

(2)闸阀全开时测压点处的压力

在截面1-1,与管路出口内侧截面3-3,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并通过管中心线作基准平面,

gz1

ub12

p1

gz3

ub32

p3

hf,1-3

(c)

2

2

式中

z

=6.66m,z=0,u=0,p=p

3

1

3

b1

1

hf,1

3(

L

d

Le

c)ub2

=

0.025(35

15)0.5ub2

4.81ub2

2

0.1

2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

c),即

9.81

2

2

×6.66=ub+4.81

ub

2

解得

ub

3.13ms

再在截面

1-1,与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基平面同前,得

gz1

ub12

p1

gz2

ub22

p2

hf,1-2

(d)

2

2

式中

z

=6.66m,z=0,u

b1

0,u=3.51m/s

,p=0(表压力)

1

2

b2

1

hf,12

0.025

1.5

0.5

3.512

Jkg

26.2Jkg

0.1

2

将以上数值代入上式,则

9.81

6.66

3.512

p2

26.2

2

1000

2=3.30×104

解得

Pa(表压)

p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1.用离心油泵将甲地油罐的油品送到乙地油罐。

管路情况如本题附图所示。

启动泵之

前A、C两压力表的读数相等。

启动离心泵并将出口阀调至某开度时,输油量为39m3/h,此时泵的压头为38m。

已知输油管内径为100mm,摩擦系数为0.02;油品密度为810kg/m3。

试求

(1)管路特性方程;

(2)输油管线的总长度(包括所有局部阻力当量长度)。

 

4

 

习题1附图

 

解:

(1)管路特性方程

甲、乙两地油罐液面分别取作

在两截面之间

1-1与2-2

截面,以水平管轴线为基准面,

列柏努利方程,得到

He

K

Bqe2

由于启动离心泵之前

pA=pC,于是

K

Z

p=0

g

He

Bqe2

He

H

38m

 

B[38/(39)2]h2/m5=2.5×10–2h2/m5

 

He2.5

10

2

2

e

3/h)

qe

(q的单位为

m

(2)输油管线总长度

l

le

u2

H

d

2g

u

39

π0.01

m/s=1.38m/s

3600

4

于是lle

2gdH

29.81

0.1

38m=1960m

u2

0.02

1.382

2.用离心泵(转速为

2900r/min

)进行性能参数测定实验。

在某流量下泵入口真空表

和出口压力表的读数分别为

60kPa和220kPa,两测压口之间垂直距离为0.5

m,泵的轴功

率为6.7kW。

泵吸入管和排出管内径均为

80mm,吸入管中流动阻力可表达为

2

hf,013.0u1

(u1为吸入管内水的流速,

m/s)。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为

2.5m,实验是在20

℃,98.1kPa

的条件下进行。

试计算泵的流量、压头和效率。

解:

(1)泵的流量

由水池液面和泵入口真空表所在截面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池中水面为基准面),得到

p1

u12

0gZ1

hf,01

2

 

5

 

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3.5u12

60

103

2.5

9.81

35.48

1000

u1

3.184m/s

q

(π

0.0823.184

3600)m3/h=57.61m3/h

4

(2)泵的扬程

(60220)103

HH1H2h0

0.5m29.04m

1000

9.81

(3)泵的效率

Hqs

g

29.0457.61

10009.81100%=68%

1000P

3600

1000

6.7

在指定转速下,泵的性能参数为:

q=57.61m3/hH=29.04m

P=6.7kWη=68%

5.用离心泵将真空精馏塔的釜残液送至常压贮罐。

塔底液面上的绝对压力为

32.5

kPa(即输送温度下溶液的饱和蒸汽压

)。

已知:

吸入管路压头损失为

1.46m,泵的必需气蚀

余量为

2.3m,该泵安装在塔内液面下

3.0m处。

试核算该泵能否正常操作。

解:

泵的允许安装高度为

Hg

pa

pv

NPSH

Hf,0

1

g

式中

pa

pv

0

g

Hg

[

(2.3

0.5)1.46]m

-4.26m

泵的允许安装位置应在塔内液面下

4.26m处,实际安装高度为–

3.0m,故泵在操作时可

能发生气蚀现象。

为安全运行,离心泵应再下移

1.5m。

8.对于习题7的管路系统,若用两台规格相同的离心泵(单台泵的特性方程与习题

8

相同)组合操作,试求可能的最大输水量。

解:

本题旨在比较离心泵的并联和串联的效果。

(1)两台泵的并联

8.8

5.2

105q2

28

4.2105(q)2

2

解得:

–3

3

3

q=5.54×10

m/s=19.95m

/h

(2)两台泵的串联

5

2

4.210

5

2

8.85.210q

2(28

q)

解得:

q=5.89×10–3m3/s=21.2m

3/h

在本题条件下,两台泵串联可获得较大的输水量

21.2m3/h。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6

 

2.用降尘室除去气体中的固体杂质,降尘室长5m,宽5m,高4.2m,固体杂质为球

形颗粒,密度为3000kg/m3。

气体的处理量为3000(标准)m3/h。

试求理论上能完全除去的

最小颗粒直径。

(1)若操作在20℃下进行,操作条件下的气体密度为1.06kg/m3,黏度为1.8×10-5Pa?

s。

(2)若操作在420℃下进行,操作条件下的气体密度为0.5kg/m3,黏度为3.3×10-5Pa?

s。

解:

(1)在降尘室内能够完全沉降下来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为:

qv,s

3000

273

20

273

ms0.03577ms

ut

3600

5

5

bl

设沉降在斯托克斯区,则:

d2(s

)g

ut0.03577

18

d

18

ut

181.8

105

0.03577

1.985105m19.85μm

s

)g

(3000

1.06)9.81

核算流型:

dut

1.985

105

0.035771.06

Ret

1.8

105

0.04181

原设滞流区正确,能够完全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为

1.985×10-5m。

(2)计算过程与

(1)相同。

完全能够沉降下来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为:

qv,s

3000

273

420

273

ms0.0846ms

ut

3600

5

5

bl

设沉降在斯托克斯区,则:

d

18

ut

183.3

105

0.0846

4.132

105m41.32μm

s

)g

(3000

0.5)

9.81

核算流型:

dut

4.132

105

0.08460.5

Ret

3.3

105

0.05291

原设滞流区正确,能够完全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为

4.132×10-5m。

3.对2题中的降尘室与含尘气体,在427℃下操作,若需除去的最小颗粒粒径为

10μm,

试确定降尘室内隔板的间距及层数。

解:

取隔板间距为h,令

Lhuut

L

h

uut

(1)

qv,s

3000

273

427

u

3600

273

ms0.1017ms

bH

5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