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974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科学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计划.docx

《科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计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计划.docx

科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三年级科学(下)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在科学课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本学期应该利用教材对他们进行两个方面的培养:

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这两个单元,让学生学会对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培养他们认真、细致、坚持性的科学态度,初步认识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两个单元,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单元同《固体和液体》同属一个系列,都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此外,本单元内容可以和《植物的一生》相结合,使得研究土壤和种植活动互相促进。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建立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功能做较深一层的研究。

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次长周期的“种植物”活动,这是对一个生命周期做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伴随着这个种植活动,可以围绕进行一些探究性活动,学会观察、测量、收集证据、积累资料等科学方法。

种植活动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伴随着这个活动,学生们将会遇到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依据物质世界板块中关于“物体的特征”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

教材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

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和液体,培养学生的多角度观察能力,使学生在现阶段完成对固体和液体的认识,体现“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的设计思想。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属于《课程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

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和表现形式。

指引观测天气,包括“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指出天气现象存在规律性,季节的气候特征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方式。

本单元的建构充分体现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进行有意识学习的理念,通过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分目标中“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工具或通过实验等方法,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证据”的表述;以及内容标准中“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到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的表述建构的。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不仅是基本的收集问题证据的方法与技能之一,也是其他两种收集证据的基本方法,即调查与实验的方法和基础。

从学生的角度看科学探究,观察又是学生最能够方便使用与体会自身的感官与科学探究之间的密切关联的活动形式。

在第一部分“观察”中,不仅理解观察是什么,同时要引发学生观察的欲望与信心。

第二部分“测量”则是先引导学生意识到感官的局限性的,然后开展测量活动,最后还要通过估量活动,使学生懂得估量的方法和意义。

二、教学建议

1.探究活动指导扎实有效。

本册探究活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时间长是一个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认真地完成长期的活动?

教师的指导工作一定要扎实有效。

以种植一种植物为例,教师不仅要根据时节及时布置,在今后的时间里还要定期检查,如举办学生的植物子叶图片展,每节科学课前给一两名学生介绍自己种植收获的机会等,以小活动的形式组织检查是更能有效激励三年级学生持续探究活动的很好选择。

2.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多种方式多种角度评价学生。

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确定性给了学生真实展示自己的机会,也给了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机会,所以我们评价学生时,要从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的高度,多种方式多种角度评价学生。

例如在其他组员操作时,能给予别人鼓励的学生,这就是一种对他人成功的赏识,而这种品质是值得教师表扬的。

  3.注重指导学生多种方式“很轻松”“较准确”地完成真实的记录。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书后的实验记录表有些难度。

所以教师可在每次学生交流实验记录时,引导学生更准确地表达出。

同时,引入多种记录方式,能画图的就画图,能拍照的就拍照,总之只要能“较准确”的真实的记录都能接受,真正让学生在记录时“很轻松”但也很严谨。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2.26-3.4

我们周围的土壤

了解土壤

2月26日开学

2

3.5-3.11

肥沃的土壤

 

3

3.12-3.18

土壤的保护

 

4

3.19-3.25

单元小结

果实和种子

(1)

 

5

3.26-4.1

果实和种子

(2)

根和茎

(1)

 

6

4.2-4.8

根和茎

(2)

清明节放假 

7

4.9-4.15

叶和花

(1)

叶和花

(2)

8

4.16-4.22

植物和我们

单元小结

 

9

4.23-4.29

认识固体

 期中考试

10

4.30-5.6

把固体放到水里

劳动节放假

11

5.7-5.13

认识液体

把液体倒进水

12

5.14-5.20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单元小结

 

13

5.21-5.27

今天天气怎么样

气温有多高

 

14

5.28-6.3

雨下得有多大

今天刮什么风

 

15

6.4-6.10

气候与季节

单元小结

 

16

6.11-6.17

期终复习             

 

17

6.18-6.24

评价考查      

端午节放假

18

6.25-7.1

期终复习

斯末考试

7月1日放假 

2017-2018学年度四年级科学(下)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从科学探究的对象看,仍然呈现以认识事物的现象、变化、性质为主,同时增加了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和事物周期性变化的内容;从过程和方法上看,继续学习运用假设和搜集证据的方法,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从探究水平上看仍然以引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指导性探究过渡。

本学期,共安排了5个教学单元:

《骨骼与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调查与预测》。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本单元由骨骼、关节、肌肉三个主要方面、运动系统的卫生和保健构建而成。

教材设计了触摸、模拟、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二单元《养蚕》是以蚕一生的变化为观察对象的一次亲历活动,主要研究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经历动物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了解昆虫和变态的知识,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在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收益。

在养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一场养蚕活动交流会,让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展示自己在养蚕活动中的研究成果。

本单元的教学时间必须要调整,根据当地气候状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时间,而且教学时要穿插安排在其他单元中进行,同时要指导学生制定好养蚕计划,记好养蚕日记。

第三单元《物质的运动》选取了力学中可直接感受的“运动”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运动是物质的基本规律之一,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况,学会简单的定量观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本单元出现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探究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的因素和摆的快慢因素,这是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跨越,教师要对学生探究方法作具体的指导,要让学生知道要保证实验的公平,实验结果的公正和客观,实验中有些条件不能改变,有些条件需要改变,但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在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大胆假设,周密计划,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要尊重事实,要做好原始记录,要用数据说话,教师的角色由初始的“帮”到“扶”,渐渐到“放”。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就力在哪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方向、力有大小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构建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通过对重力、摩擦力和阻力的探究,使抽象的力的概念得到理解和深化,能综合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自主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历有关力的现象,但还没有比较系统和完整地研究有关力的现象。

所以本单元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鼓励学生们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发现大自然的规律。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调查和预测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应采用调查,调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预测是对事物的未来作出科学猜测,预测要有依据。

二、教学建议:

1、灵活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材编写组提供的教学素材,有严密的逻辑性、思想性、结构性,是编写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但不可否认,教材很难顾及不同区域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

四(下)将《骨骼与肌肉》安排在二月份,在气候还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学生穿着厚重的棉衣,难以通过触摸的形式感知骨骼和肌内。

《养蚕》受气温影响也很大,建议将这两个单元推迟,先进行三、四单元教学,待气温升高时,再进行一、二单元教学。

教学《养蚕》单元时还需注意,养蚕活动时间较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

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好养蚕计划,认真记好养蚕日记。

教学时穿插在其他单元中进行,采用大小课的方式,定期交流观察日记,适时进行阶段性评价,最后举行养蚕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养蚕的收获。

2、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

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

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

要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

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

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惟一的,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既关注别人的答案又反省自己的答案。

3、加强学科沟通。

养蚕活动持续时间长,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当前的教育现实中,肯定会受到来自语、数、英教师及家长的阻力,科学教师要与班主任多沟通联系,将养蚕活动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平时请班主任指导孩子们写养蚕日记;蚕吐丝结茧时,还可集中在作文课上观察,然后写篇作文。

在培养孩子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作文水平,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班主任的重视与积极参与,可将各方面对养蚕活动的阻力降至最低。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

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

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2.26-3.4

骨骼1关节1

2月26日上课

2

3.5-3.11

肌肉2

3

3.12-3.18

骨骼、肌肉的保健1单元评价

4

3.19-3.25

我们来养蚕1给蚕宝宝记日记1 

5

3.26-4.1

我们来抽丝1养蚕经验交流会1

6

4.2-4.8

 单元评价一切都在运动中1

清明节放假

7

4.9-4.15

运动的快慢 1运动的方式1

8

4.16-4.22

小车的运动1摆1

9

4.23-4.29

单元评价力在哪里1

期中考试

10

4.30-5.6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1 

劳动节放假

11

5.7-5.13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1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1

12

5.14-5.20

摩擦力的秘密2

13

5.21-5.27

降落伞1单元评价

14

5.28-6.3

调查2

15

6.4-6.10

预测 1单元评价

16

6.11-6.17

期终复习

17

6.18-6.24

期终复习、期终考试

端午节放假

18

6.25-7.1

7月1日放假

2017-2018学年度五年级科学(下)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关于“简单机械”和“形状与结构”的内容,重点体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突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繁殖”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

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在孩子们生活的周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的相互组合形成的神奇机器,无时无刻不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就是要引导、鼓励孩子们对生活中一些典型的简单机械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索简单机械的秘密,发现应用它们的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本单元共有六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 认识机械;2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作用;3认识传动装置的作用和两种传动装置的特点。

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亲身体会简单机械的作用,知道一些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利用它们的效能,了解一些机械组合的道理,从而增进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本领,体会工具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探究活动,形成形状与结构的初步认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

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觉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1认识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改变形状来增强材料的承受力;2认识结构与承受力的关系,主要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组成的支架结构,稳固程度不同;3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建桥梁”、“造房子”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同时教给学生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围绕“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人的繁殖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从而产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通过看图讨论、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还要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特征,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另外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利用岩石与矿物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岩石与矿物资源在日益枯竭,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1认识常见岩石,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质地、颗粒,用锤子敲击观察岩石的软硬,用滴盐酸观察岩石是否冒气泡等方法,全面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并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给岩石分类。

2学生在对各种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等方面进行探究,认识矿物的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3认识矿物资源的现状,通过对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的讨论,使学生知道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让学生懂得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选取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这部分知识作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围绕本年级探究过程技能训练重点——“交流与质疑”这条主线,安排大量的探究活动去体会、理解大脑的“指挥中心”,构建了本单元既符合生命科学的知识逻辑体系,又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单元由4课组成,按照各主题间内在联系的逻辑关系设置,其中,“大脑“神经”两课主要涉及神经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感觉”一课揭示感觉的生理机制;“精心保护我的大脑”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共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神经系统。

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属于新编教材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内容,整套教材中的安排顺序是:

三上——提出问题,三下——观察与测量,四上——排序与分类,四下—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是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中“能在探究活动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与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以获得比较可靠的结论”;“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内容标准中“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

二、教学建议:

1.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活动,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要做细致的准备,根据活动的内容,确定好活动的形式,设计好活动的过程,提高科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还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质量,节约时间。

2.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性的活动,这些探究性的活动离不开结构性的材料。

如“机械”单元需要的各种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单元的“建筑材料”,这些有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前搜来的,有的是需要教师为孩子们准备好的。

而现在科学课上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由于一费制的关系,好多学校的科学材料并不是很充足的,而且学生手中的材料袋也没有了,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材料,如果没有这种材料我们该如何找到其它材料去代替。

另外,一些孩子在课前不准备材料让好多科学教师头疼,建议科学教师课前在每个班上张贴材料单,通知孩子们需要带哪些材料。

有了结构性的材料,才算是做好了探究的准备工作。

3.动手与动脑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本册教材中有许多动手做的内容,科学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动起来。

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要做到心灵手巧。

如让学生设计一套方案,制定一个探究计划,绘制一张图纸等,要创造多种情境去让孩子们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在探究及制作的活动过程中,要让孩子们明白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不能虎头蛇尾,要有始有终。

同时让他们明白最后的结果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探究能力的唯一标准,要知道在过程中的付出也是相当重要。

科学教师既不能重过程轻结果,更不能重结果轻过程,应该做到两手一起抓。

4.关注孩子的差异,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在孩子们合作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肯定会显现出水平上的差异,这是必然的。

尤其是在设计与制作方面可能更多的还存在性别、性格上的差异。

然而多元智能向我们提出,孩子不存在着好与坏,只在发展区域上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不分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等,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可爱的地方,都有他优秀的地方。

我们要创设多种条件早日启发出他们的优秀,让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起自信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2.26-3.4

什么叫机械(1课时)

怎样移动物体(1课时)   

2月26日开学

2

3.5-3.11

斜坡的启示(1课时)  

拧螺丝钉的学问(1课时) 

 

3

3.12-3.18

国旗怎样升上去(1课时)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1课时) 

 

4

3.19-3.25

单元总结(1课时)  折形状(1课时) 

 

5

3.26-4.1

搭支架(2课时)

 

6

4.2-4.8

建桥梁(1课时)   造房子(1课时)

清明节放假 

7

4.9-4.15

单元总结(1课时) 

8

4.16-4.22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1课时)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1课时)

 

9

4.23-4.29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1课时)

我是怎样出生的(1课时)

期中考试 

10

4.30-5.6

认识常见岩石(2课时)

劳动节放假

11

5.7-5.13

认识矿物的性质(1课时)

12

5.14-5.20

认识矿物的性质(1课时)

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1课时)

 

13

5.21-5.27

大脑(2课时)

 

14

5.28-6.3

神经(1课时)  感觉(1课时) 

 

15

6.4-6.10

交流(1课时)质疑(1课时)

 

16

6.11-6.17

 

期终复习综合考查   

 

17

6.18-6.25

端午节放假

18

6.25-7.1

 7.1放假

 

2017-2018学年度小学《科学》六年级(下)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教材共由六个单元组成:

《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根据《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

惯等内容标准建构的。

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殖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人类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

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从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指导学生逐渐成为社会需要的健康人。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因此,让他们了解一些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和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遗传学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