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4236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docx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

2019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

专项15苏联建设经验教训

【必备考点指要】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包括:

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9~1920年,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这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俄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国内战争。

〔4〕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入敌手,并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1〕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后来将征集对象又扩大到肉类、马铃薯等各种农产品。

〔2〕工业方面,无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流通和产品分配方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义:

〔1〕它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形势所迫〕〔2〕它适应了战时需要,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

〔保障胜利〕〔3〕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如以极低价格强行征粮,甚至连农民必需的口粮、种子粮也予以没收;当内忧外患的非常时期已经过去,非常措施却未改变,越来越遭到工人农民的强烈反对。

〔弊病未除、政策未变〕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新经济政策的提出: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后,苏俄在农业、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统称为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表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上,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3〕商业上,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1〕现实作用:

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向困境,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也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理论贡献: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C、岳麓版——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俄国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后来习惯上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随着该政策的实施,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那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后来战争基本结束,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

〔二〕新经济政策

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说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

A、新人教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二〕斯大林模式

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到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

B、人民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苏联工业化的背景:

〔1〕1924年1月,列宁病逝,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2〕1925年的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3〕苏联处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下。

2、苏联工业的目的〔必要性〕: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3、苏联工业化方针的提出:

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苏联从1926年起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

4、苏联工业化方针要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

5、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苏联人民饱满的爱国热情〔为了国家、苦了自己〕。

6、苏联工业化的成就〔1928—1932,1933—1937,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1〕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了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工厂,拥有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和各种化学工业。

〔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7、苏联工业化的问题:

〔1〕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2〕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背景:

〔1〕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仍然停留于个体小生产水平。

〔2〕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

2、农业集体化方针的提出: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3、农业集体化的目的:

克服粮食危机,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特点:

〔1〕大规模、群众性的运动。

〔2〕抢时间、争速度。

〔3〕行政手段、强迫命令。

5、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成就:

〔1〕到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的农户总数和耕地面积都占全国的90%以上。

〔2〕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3〕随着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高涨,苏联开始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斗争,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6、苏联农业集体化的问题:

〔1〕地位问题:

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2〕利益问题:

农业集体化违背了农民自愿和逐步改造的原那么,损害了千百万农牧民的经济利益,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划就是法令”〕。

②为了实现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了首位。

③这种模式存在明显弊端:

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2〕政治方面〔集权、破坏〕:

①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为只是负责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为“橡皮图章”。

②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

③〔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治的稳定。

〔3〕思想文化方面〔崇拜、干预〕:

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并迅速发展为一股社会风潮。

②苏联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③“伟大领袖”一人的思维代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思维,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的压制。

3、对斯大林模式的简要评价:

〔1〕经济上:

一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上:

保证了党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文化上: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系,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这种体制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突出成就,但其弊病和问题也越来越暴露出来。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国家得以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但是这一经济体制也导致了一些弊端:

在经济建设中,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斯大林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体制,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考点三: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A、新人教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三〕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曾是粮食出口国,但这时的苏联却存在粮食短缺问题;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仅及其他欧洲国家平均产量的约三分之一;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改革的内容包括: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如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加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B、人民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2〕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为苏联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3〕赫鲁晓夫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天灾再现危机〕

3、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地方权力有所扩大,但未能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4、政治体制改革的突出表现之一——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

〔1〕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最大的政治事件当属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2〕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闭幕前夕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3〕赫鲁晓夫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而仅仅将错误归结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

〔4〕赫鲁晓夫在大权在握之后,也搞起了“一言堂”,苏联重新陷入个人崇拜泥淖。

5、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3〕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在无奈中被迫下台。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

他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2、改革的重点:

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3、改革的成效:

勃列日涅夫改革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4、改革的局限:

〔1〕改革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2〕由于过分追求稳定,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5、改革的停滞:

〔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停滞使整个国家如一潭死水,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苏联陷入了困境。

〔2〕勃列日涅夫之后〔1982年以后〕,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都是暮年上台,在他们短暂的执政期内没能遏制住苏联的衰败趋势。

〔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解体〕

1、经济体制改革:

〔1〕目的:

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

〔2〕内容:

①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②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

〔3〕结果:

由于困难重重,各项改革措施难以奏效。

2、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1〕提出“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本质上是改良的资本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2〕纵容自由化:

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致使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3〕推行多元化:

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联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系中的领导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进行改革。

农业改革的措施有: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有:

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那么”,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苏共提出的“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改革引起苏联领导集团中部分人的不满。

1964年,赫鲁晓夫在党内斗争中失败,被迫退出政治舞台。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的苏共中央总书记。

他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才能挽救危机。

在开始阶段,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

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经济体制,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然而,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给予企业自主权等政策没有真正实行,改革中阻力重重,以致效果不佳。

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于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高考方向预测】

1、本专题是关于苏联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苏联建设经验教训〕,是高考的重点之一。

2、从内容上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及赫、勃、戈三人的改革都是高考的重点考点。

等方面的分析,并同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相结合。

【规律方法总结】

1、用好历史主义观点:

以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为例,说明传统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单一的经济模式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不同国家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应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评价。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全面评价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要准确地分析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3、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分析苏联改革遭受挫折的原因,分析苏联解体的内因、外因、教训,正确对待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的问题。

4、运用表格法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易混知识清单】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为了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是战争时期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策。

实践证明它虽能集中力量保障军事胜利而巩固政权,但其负面影响却造成了严重问题。

2、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3、列表比较苏联三次改革的不同点

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是西方的“和平演变”,而是在旧有体制下进行的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单元要点分析】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对比

〔4〕在模式上,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那么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5〕在性质上,两者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性质。

2、从十月革命后到二战爆发前,苏俄〔苏联〕经济政策的变化和成效

〔1〕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在农村没收了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为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2〕十月革命后实施战进共产主义政策,它在调动人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3〕1921年苏俄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4〕1925年开始实行工业化方针、1927年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此后新经济政策被取消。

〔5〕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计划经济,直到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建立,尽管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起了重要作用,但其严重弊端却不利于苏联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到底“新”在哪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苏联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5、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评价

〔2〕异:

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改革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7、你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原因?

〔1〕根本原因:

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2〕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3〕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新经济政策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①它是在承认落后和自身错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它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找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2〕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过高估计了苏联实际发展水平,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

〔3〕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3、通过以下材料理解人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评述: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材料:

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

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

列宁号召:

“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地下令:

“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通通枪毙。

”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

“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勃列日涅夫挥舞着双手说:

“坐在座位上自已摇动身体,做出火车还在前进的样子。

”最后,戈尔巴乔夫沉思道:

“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于是苏联解体了。

〔4〕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遏制和颠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会带来严重影响。

〔5〕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说明:

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该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绝不应拘泥于惟一的苏联模式。

〔6〕苏东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中国已探索到正确的道路。

【高考真题选编】〔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

1、〔2018高考文综福建卷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

年代

1925—1927年

1928—1932年

1933—1937年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7527

7360

7290

A、地广人稀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2、〔2018高考文综广东A卷22〕有学者说: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3、〔2018高考历史江苏卷17〕列宁指出: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