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4458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docx

完整版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572-201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变压器(下称变压器)运行的基本要求、运行条件、运行维护、不正常运行和处理,以及安装、检修、试验、验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压为35kV~750kV的电力变压器。

换流变压器、电抗器、发电厂厂用变压器等同类设备科参照执行。

进口电力变压器,一般按本规程执行,必要时可参照制造厂的有关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094.5—2008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

承受短路的能力(IEC60076—5:

2006,MOD)

GB/T1094.7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1094.7—2008,IEC60076—7:

2005,MOD)

GB/T1094.11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

干式变压器(GB1094.11—2007,IEC60076—11:

2004,MOD)

GB/T6451—2008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10228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7211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17211—1998,IEC60905:

1987,EQV)

GBJ14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573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DL/T574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基本要求

3.1保护、测量、冷却装置

3.1.1变压器应按GB6451等有关标准的规定装设保护和测量装置。

3.1.2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安全保护装置、冷却装置、油保护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和邮箱及附件等应符合GB/T6451的要求。

干式变压器有关装置应符合GB10228相应的技术要求。

3.1.3装有气体继电器的油浸式变压器,无升高坡度者,安装时应使顶盖沿气体继电器油流方向有1%~1.5%的升高坡度(制造厂家不要求的除外)。

3.1.4变压器的冷却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按照制造厂的规定安装全部冷却装置。

b)强油循环的冷却系统必须有两个独立的工作电源并能自动和手动切换。

当工作电源发生故障时,应发出音响、灯光等报警信号。

c)强油循环变压器,当切除故障冷却器时应发出音响、灯光等报警信号,并自动(水冷的可手动)投入备用冷却器;对有两组或多组冷却系统的变压器,应具备自动分组延时启停功能。

d)散热器应经蝶阀固定在变压器油箱上或采用独立落地支撑,以便在安装或拆卸时变压器油箱不必放油。

e)风扇、水泵及油泵的附属电动机应有过负荷、短路及断相保护;应有监视油流方向的装置。

f)水冷却器的油泵应装在冷却器的进油侧,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冷却器中的油压大于水压约0.05MPa(双层管除外)。

冷却器出水侧应有放水旋塞。

g)强油循环水冷却的变压器,各冷却器的潜油泵出口应装逆止阀(双层管除外)。

h)强油循环冷却的变压器,应能按温度和(或)负载控制冷却器的投切。

i)潜油泵应采用E级或D级铀承,油泵应选用较低转速油泵(小于1500rprn)。

j)发电厂变压器发电机出口开关的合、断应与发电机主变压器冷却器作联锁,即当发电机并网其出口开关合入后,并网机组主变压器冷却器应自动投入,当发电机解列其出口开关断开后,冷却器应自动停止。

3.1.5变压器应按下列规定装设温度测量装置:

a)应有测量顶层油温的温度计。

b)10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8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和630kVA及以上的干式厂用变压器,应将信号温度计接远方信号。

c)8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装有远方测温装置。

d)强油循环水冷却的变压器应在冷却器进出口分别装设测温装置。

e)测温时,温度计管座内应充有变压器油。

f)干式变压器应按制造厂的规定,装设温度测量装置。

3.1.6无人值班变电站内20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装设远方监视运行电流和顶层油温的装置。

无人值班变电站内安装的强油循环冷却的变压器,应有保证在冷却系统失去电源时,变压器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可靠措施,并列入现场规程。

3.2有关变压器运行的其他要求

3.2.1释压装置的安装应保证事故喷油畅通,并且不致喷入电缆沟、母线及其他设备上,必要时应予遮挡。

事故放油阀应安装在变压器下部,且放油口朝下。

3.2.2变压器应有铭牌,井标明运行编号和相位标志。

3.2.3变压器在运行情况下,应能安全地查看储油柜和套管油位、顶层油温、气体继电器,以及能安全取气样等,必要时应装设固定梯子。

3.2.4室(洞)内安装的变压器应有足够的通风,避免变压器温度过高。

3.2.5装有机械通风装置的变压器室,在机械通风停止时,应能发出远方信号。

变压器的通风系统一般不应与其他通风系统连通。

3.2.6变压器室的门向采用阻燃或不燃材料,开门方向应向外侧,门上应标明变压器的名称和运行编号,门外同挂“止步,高压危险”标志牌,并应上锁。

3.2.7油浸式变压器的场所应按有关设计规程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和事故储油设施,并保持完好状态。

3.2.8安装在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及以上地区的变压器,应考虑下列防震措施:

a)变压器套管与软导线连接时,应适当放松;与硬导线连接时应将过渡软连接适当加长。

b)冷却器与变压器分开布置时,变压器应经阀门、柔性接头、连接管道与冷却器相连接。

c)变压器应装用防震型气体继电器。

3.2.9当变压器所在系统的实际短路表现容量大于GB1094.5—2008中表2规定值时,应在订货时向制造厂提出要求;对运行中变压器应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变压器保护动作的时间应小于承受短路耐热能力的持续时间。

3.2.10如在变压器上安装反映绝缘情况的在线监测装置,其电气信号应经传感器采集,并保持可靠接地。

采集油中溶解气样的装置,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3.2.11变压器铁心接地点必须引至变压器底部,变压器中性点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线应符合热稳定要求。

3.2.12在室外变压器围栏入口处,应安装“止步,高压危险”,在变压器爬梯处安装“禁止攀登”等安全标志牌。

3.3技术文件

3.3.1变压器投入运行前,施工单位需向运行单位移交下列技术文件和图纸。

3.3.2新设备安装竣工后需交:

a)变压器订货技术合同(或技术条件)、变更设计的技术文件等。

b)制造厂提供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图纸及出厂试验报告。

c)本体、冷却装置及各附件(套管、互感器、分接开关、气体继电器、压力释放阀及仪表等)在安装时的交接试验报告。

d)器身吊检时的检查及处理记录、整体密封试验报告等安装报告。

e)安装全过程(按GBJ148和制造厂的有关规定)记录。

f)变压器冷却系统,有载调压装置的控制及保护回路的安装竣工图。

g)油质化验及色谱分析记录。

h)备品配件及专用工器具清单。

i)设备监造报告。

3.3.3检修竣工后需交:

a)变压器及附属设备的检修原因及器身检查、整体密封性试验、干燥记录等检修全过程记录。

b)变压器及附属设备检修前后试验记录。

3.3.4每台变压器应有下述内容的技术档案:

a)变压器履历卡片。

b)安装竣工后所移交的全部文件。

c)检修后移交的文件。

d)预防性试验记录。

e)变压器保护和测量装置的校验记录。

f)油处理及加油记录。

g)其他试验记录反检查记录。

h)变压器事故及异常运行(如超温、气体继电器动作、出口短路、严重过电流等〉记录e

3.3.5变压器移交外单位时,必须将变压器的技术档案一并移交。

4变压器运行条件

4.1一般运行条件

4.1.11变压器的运行电压一般不应高于该运行分接电压的105%,且不得超过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对于特殊的使用情况(例如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可以在任何方向流通),允许在不超过110%的额定电压下运行,对电流与电压的相互关系如无特殊要求,当负载电流为额定电流的K(K≤1)倍时,按以下公式对电压U加以限制

U(%)=110-5K2

(1)

并联电抗器、消弧线圈、调压器等设备允许过电压运行的倍数和时间,按制造厂的规定。

4.1.2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在额定电压±5%范围内改换分接位置运行时,其额定容量不变。

如为-7.5%和-10%分接时,其容量按制造厂的规定;如无制造厂规定,则容量应相应降低2.5%和5%。

有载调压变压器各分接位置的容量,按制造厂的规定。

4.1.3油浸式变压器顶层油温一般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制造厂有规定的按制造厂规定)。

当冷却介质温度较低时,顶层油温也相应降低。

自然循环冷却变压器的顶层油温一般不宜经常超过85℃。

表1油浸式变压器顶层油温在额定电压下的一般限值

冷却方式

冷却介质最高温度(℃)

最高顶层油温(℃)

自然循环自冷、风冷

40

95

强迫汹循环风冷

40

85

强迫汹循环水冷

30

70

经改进结构或改变冷却方式的变压器,必要时应通过温升试验确定其负载能力。

4.1.4干式变压器的温度限值应按GB1094.11—2007表2中的规定。

4.1.5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应监视最大一相的电流。

接线为YN,yn0的大、中型变压器允件的中性线电流,按制造厂及有关规定。

4.2变压器在不同负载状态下的运行方式

4.2.1油浸式变压器在不同负载状态下运行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规定。

4.2.1.1按GB/T1094.7,变压器分为三类:

a)配电变压器。

三相最大额定容量为2500kVA,单相最大容量为833kVA的电力变压器。

b)中型变压器。

三相额定容量不超过l00MVA,单相最大容量为33.3MVA的电力变压器。

c)大型变压器。

超过4.2.1.1b)规定容量限值的电力变压器。

4.2.1.2负载状态可分为以下三类:

a)正常周期性负载:

在周期性负载中,某段时间环境温度较高,或超过额定电流,但可以由其他时间内环境温度较低,或低于额定电流所补偿。

从热老化的观点出发,它与设计采用的环境温度下施加额定负载是等效的。

b)长期急救周期性负载:

要求变压器长时间在环境温度较高,或超过额定电流下运行。

这种运行方式可能持续几星期或几个月,将导致变压器的老化加速,但不直接危及绝缘的安全。

c)短期急救负载:

要求变压器短时间大幅度超额定电流运行。

这种负载可能导致绕组热点温度达到危险的程度,使绝缘强度暂时下降。

4.2.1.3负载系数的取值按照以下规定:

a)双绕组变压器:

取任一绕组的负载电流标幺值。

b)三绕组变压器:

取负载电流标么值最大的绕组的标幺值。

c)自耦变压器:

取各侧绕组和公共绕组中,负载电流标么值最大的绕组的标幺值。

4.2.1.4负载电流和温度的最大限值。

各类负载状态下的负载电流和温度的最大限值如表2所示。

当制造厂有关超额定电流运行的明确规定时,应遵守制造厂的规定。

 

表2变压器负载电流和温度最大限值

负载类型

中型电力

变压器

大型电力

变压器

正常周期性负载

电流(标么值)

l.5

1.3

热点温度及与绝缘材料接触的金属部件的温度℃

140

120

顶层油温℃

105

105

长期急救周期性负载

电流(标么值)

l.5

1.3

热点温度及与绝缘材料接触的金属部件的温度℃

140

130

顶层油温℃

115

115

短期急救负载

电流(标么值)

l.8

1.5

热点温度及与绝缘材料接触的金属部件的温度℃

160

160

顶层油温℃

115

115

4.2.1.5附件和回路元件的限制

变压器的载流附件和外部回路元件应能满足超额定电流运行的要求,当任一附件回路元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负载能力最小的附件和元件限制负载。

变压器的结构件不能满足超额定电流运行的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限制负载和限制的程度。

4.2.2正常周期性负载的运行

4.2.2.1变压器在额定使用条件下,全年可按额定电流运行。

4.2.2.2变压器运行在平均相对老化率小于或等于1的情况下,周期性地超额定电流运行。

4.2.2.3当变压器有较严重的缺陷(如冷却系统不正常、严重漏油、有局部过热现象、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结果异常等)或绝缘有弱点时,不宜超额定电流运行。

4.2.2.4正常周期性负载运行方式下,超额定电流运行时,允许的负载系数K2和时间,可按GB/T1094.7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变压器的热特性数据和实际负载图计算。

4.2.3长期急救周期性负载的运行

4.2.3.1长期急救周期性负载下运行时,将在不同程度上缩短变压器的寿命,应尽量减少出现这种运行方式的机会;必须采用时,应尽量缩短超额定电流运行的时间,降低超额定电流的倍数,有条件时按制造厂规定投入备用冷却器。

4.2.3.2当变压器有较严重的缺陷(如冷却系统不正常、严重漏油、有局部过热现象、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结果异常等)或绝缘有弱点时不宜超额定电流运行。

4.2.3.3长期急救周期性负载运行时,平均相对老化率可大于甚至远大于1。

超额定电流负载系数K2和时间,可按GB/T1094.7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变压器的热特性数据和实际负载图计算。

4.2.3.4在长期急救周期性负载下运行期间,应有负载电流记录,并计算该运行期间的平均相对老化率。

4.2.4短期急救负载的运行

4.2.4.1短期急救负载下运行,相对老化率远大于1,绕组热点温度可能达到危险程度。

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应投入包括备用在内的全部冷却器(制造厂另有规定的除外),并尽量压缩负载、减少时间,一般不超过0.5h。

当变压器有严重缺陷或绝缘有弱点时,不宜超额定电流运行。

4.2.4.20.5h短期急救负载允许的负载系数K2见表3,大型变压器采用ONAN/ONAF或其他冷却方式的变压器短期急救负载允许的负载系数参考制造厂规定。

表30.5h短期急救负载的负载系数K2表

变压器类型

急救负载前的负载系数K1

环境温度℃

40

30

20

10

0

-10

-20

-25

中型变压器(冷却方式ONAN或ONAF)

0.7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0.8

1.76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0.9

1.72

l.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0

1.64

1.75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1

1.54

1.66

1.78

1.80

1.80

1.80

1.80

1.80

1.2

1.42

1.56

1.70

1.80

1.80

1.80

1.80

1.80

中型变压器(冷却方式OFAF或OFWF)

0.7

1.50

1.62

1.70

1.78

1.80

1.80

1.80

1.80

0.8

1.50

1.58

L68

1.72

1.80

1.80

1.80

1.80

0.9

1.48

1.55

1.62

1.70

1.80

1.80

1.80

1.80

1.0

1.42

1.50

1.60

1.68

1.78

1.80

1.80

1.80

1.1

1.38

1.48

1.58

1.66

1.72

1.80

1.80

1.80

1.2

1.34

1.44

1.50

1.62

1.70

1.76

1.80

1.80

中型变压器(冷却方式ODAF或ODWF)

0.7

1.45

1.50

1.58

1.62

1.68

1.72

1.80

1.80

0.8

1.42

1.48

1.55

1.60

1.66

1.70

1.78

1.80

0.9

1.38

1.45

1.50

1.58

1.64

1.68

1.70

1.70

1.0

1.34

1.42

1.48

1.54

1.60

1.65

1.70

1.70

1.1

1.30

1.38

1.42

1.50

1.56

1.62

1.65

1.70

1.2

1.26

1.32

1.38

1.45

l.50

1.58

1.60

1.70

大型变压器(冷却方式OFAF或OFWF)

0.7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0.8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0.9

1.48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0

1.42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1

1.38

1.48

1.50

1.50

).50

1.50

1.50

1.50

1.2

1.34

1.44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大型变压器(冷却方式ODAF或ODWF)

0.7

1.45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0.8

1.42

1.48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0.9

1.38

1.45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0

1.34

1.42

1.48

1.50

1.50

1.50

1.50

1.50

1.l

1.30

1.38

1.42

1.50

1.50

1.50

1.50

1.50

1.2

1.26

1.32

1.38

1.45

1.50

1.50

1.50

1.50

4.2.4.3在短期急救负载运行期间,应有详细的负载电流记录。

并计算该运行期间的相对老化率。

4.2.5干式变压器的正常周期性负载、长期急救周期性负载和短期急救负载的运行要求,按GB/T17211的要求。

4.2.6无人值班变电站内变压器超额定电流的运行方式,可视具体情况在现场规程中规定。

4.3其他设备的运行条件

串联电抗器、接地变压器等设备超额定电流运行的限值和负载图表,按制造厂的规定。

接地变压器在系统单相接地时的运行时间和顶层油温不应超过制造厂的规定。

4.4强迫冷却变压器的运行条件

强油循环冷却变压器运行时,必须投入冷却器。

空载和轻载时不应投入过多的冷却器(空载状态下允许短时不投)。

各种负载下投入冷却器的相应台数,应技制造厂的规定。

按温度和(或)负载投切冷却器的自动装置应保持正常。

4.5变压器的井列运行

4.5.1变压器并列运行的基本条件:

a)联结组标号相同;

b)电压比应相同,差值不得超过±0.5%;

c)阻抗电压值偏差小于10%。

阻抗电压不等或电Lli比不等的变压器,任何一台变压器除满足GB/T1094.7和制造厂规定外,其每台变压器并列运行绕组的环流应满足制造厂的要求。

阻抗电压不同的变压器,可适当提高阻抗电压高的变压器的二次电压,使并列运行变压器的容量均能充分利用。

4.5.2新装或变动过内外连接线的变压器,并列运行前必须核定相位。

4.5.3发电厂升压变压器高压侧跳闸时,应防止厂用变压器严重超过额定电流运行。

厂用电倒换操作时应防止非同期。

4.6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4.6.1变压器的投运台数应按照负载情况,从安全、经济原则出发,合理安排。

4.6.2可以相互调配负载的变压器,应考虑合理分配负载,使总损耗最小。

5变压器的运行维妒

5.1变压器的运行监视

5.1.1安装在发电厂和变电站内的变压器,以及无人值班变电站内有远方监测装置的变压器,应经常监视仪表的指示,及时掌握变压器运行情况。

监视仪表的抄表次数由现场规程规定,并定期对现场仪表和远方仪表进行校对。

当变压器超过额定电流运行时,应作好记录。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变压器应在每次定期检查时记录其电压、电流和顶层油温,以及曾达到的最高顶层油温等。

设视频监视系统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宜能监视变压器储油柜的油位、套管油位及其他重要部位。

5.1.2变压器的日常巡视检查,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巡视周期,也可参照下列规定;

a)发电厂和有人值班变电站内的变压器,一般每天一次,每周进行一次夜间巡视;

b)无人值班变电站内一般每10天一次。

5.1.3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变压器进行特殊巡视检查,增加巡视检查次数:

a)新设备或经过检修、改造的变压器在投运72h内;

b)有严重缺陷时;

c)气象突变(如大风、大雾、大雪、冰雹、寒潮等)时;

d)雷雨季节特别是雷雨后;

e)高温季节、高峰负载期间;

f)变压器急救负载运行时。

5.1.4变压器日常巡视检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变压器的油温和温度计应正常,储油柜的油位应与温度相对应,各部位无渗油、漏油;

b)套管油位应正常,套管外部无破损裂纹、无严重油污、无放电痕迹及其他异常现象:

套管渗漏时,应及时处理,防止内部受潮损坏;

c)变压器声响均匀、正常;

d)各冷却器手感温度应相近,风扇、油泵、水泵运转正常,油流继电器工作正常,特别注意变压器冷却器潜油泵负压区出现的渗漏油;

e)水冷却器的油压应大于水压(制造厂另有规定者除外);

f)吸湿器完好,吸附剂干燥;

g)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发热迹象:

h)压力释放器、安全气道及防爆膜应完好无损;

i)有载分接开关的分接位置及电源指示应正常;

j)有载分接开关的在线滤油装置工作位置及电源指示应正常;

k)气体继电器内应气体(一般情况);

l)各控制箱和二次端子箱、机构箱应关严,无受潮,温控装置工作正常:

m)干式变压器的外部表面应无积污;

n)变压器室的门、窗、照明应完好,房屋不漏水,温度正常;

o)现场规程中根据变压器的结构特点补充检查的其他项目。

5.1.5应对变压器作定期检查(检查周期由现场规程规定),并增加以下检查内容:

a)各部位的接地应完好;并定期测量铁心和夹件的接地电流;

b)强油循环冷却的变压器应作冷却装置的自动切换试验;

c)外壳及箱沿应无异常发热;

d)水冷却器从旋塞放水检查应无油迹;

e)有载调压装置的动作情况应正常;

f)各种标志应齐全明显;

g)各种保护装置应齐全、良好;

h)各种温度计应在检定周期内,超温信号影正确可靠;

i)消防设施应齐全完好;

j)室(洞)内变压器通风设备应完好;

k)储油池和排油设施应保持良好状态;

1)检查变压器及散热装置任何渗漏油;

m)电容式套管末屏有无异常声响或其他接地不良现象;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