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4541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设计

第1课认识食用碱

教学目标:

认识食用碱,了解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促进学校科普、环保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教学重点:

食用碱的用途

教学难点:

观察食用碱与食醋的反应。

课前准备:

玻璃杯、石蕊试纸、食用碱(小苏打)、食醋、筷子、水等。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1、用石蕊试纸检验食用碱的水溶液。

2、观察食用碱与食醋的反应。

二、想一想:

1、你知道为什么用老面发酵时要加一些食用碱的水溶液吗?

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是不是加得越多越好?

加入多少才适宜?

2、治疗某些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的病人时,医生会给他服用一些小苏打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资料阅读:

广角镜老面发酵食用碱的用途

4、探究运用

(1)、大清水中加入一些食用碱,将新鲜桃子放入其中浸泡3分钟,然后轻松搅动几下,桃毛便会自动脱落,再用清水冲洗后便可食用了,非常方便。

(2)、将新鲜的虾仁放入碗内,加入少许精盐和食用碱后,用手轻轻抓搓虾仁,然后再用清水浸泡一会儿,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这样能使炒出的虾仁透明如水晶、爽嫩可口。

三、总结:

适量食用是不会有影响的,不要多食用,祝您健康!

长期食用碱对身体是不利的,一般大量及长期的食用容易导致结石等疾病,建议少量食用

 

第2课神奇的海绵垫

教学目标:

认识海绵垫,了解海绵垫的神奇本领,促进学校科普、环保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教学重点:

海绵垫的用途

教学难点:

海绵垫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本领。

课前准备:

玻璃杯、海绵、棉线、橡筋、重物(石块)等。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为了探究海绵垫的奥秘,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实验,看你能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1、橡筋的妙用。

2、有惊无险的玻璃杯。

实验结果分析:

在上面的两组实验中,______和_______有效地延长了冲击力的作用时间,减轻了冲击力的大小,起到了明显的缓冲作用。

二、想一想:

1、除了海绵垫,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能起到缓冲的作用?

2、你能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如海绵、泡沫、棉花等,设计一个保护装置,使一只生鸡蛋从高处落下而不碎吗?

三、探究交流:

我的保护装置简图。

四、广角镜,生活中的缓冲现象。

五、总结:

海绵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保海绵、慢回弹海绵、高密度海绵、防火海绵、阻燃海绵、PU海绵、海绵条、海绵密封条、聚氨酯海绵、海绵垫、空气过滤棉、抗静电海绵、波峰棉、波浪绵、吸音棉等,

特性:

保温、隔热、吸引、减震、阻燃、防火、防静电、防尘、透气性能好。

第3课向上“流”的水

教学目标:

认识向上“流”的水,了解毛细现象及其作用与害处,促进学校科普、环保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教学重点:

水是怎么样往上“流”的。

教学难点:

毛细现象及其应用。

课前准备:

玻璃杯、筷子、餐巾纸、棉线、粉笔、纸条、清水、红墨水、钢笔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

日常生活中,水往低处流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但有时候,水也能自动地从低处往高处流呢!

2、试一试:

分别将粉笔、纸条和棉线的一端放入水中,你会发现水竟然能沿着物体上升。

分析一下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3、做一做在玻璃杯中倒入半杯清水。

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将竹筷放入水中,调节竹筷与玻璃内壁之间的间隙,慢慢调整这个间隙的大小,仔细观察竹筷与玻璃内壁间的水上升的高度,并将你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4、想一想:

1、浸泡衣物时,如果衣角搭在盆的边缘,过一会儿,衣服下方的地上常常会有一摊水,为什么?

2、拆开一支钢笔并仔细观察,想一想,写字时墨水为什么会自动地流向笔尖?

5、广角镜老面发酵毛细现象及其应用

6、总结:

在自然界中,我可以看到许多毛细现象,有的可以加以利用,也有的却是有害的,如地基中的土壤会把水吸上来,使室内潮湿等,我们涂防水层或铺油毡等防水。

 

第4课组创建小乐队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经历利用身边的材料自行制作小乐器以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

组织、指导学生通过的过程,获得有关乐器发声方式以及音调变化等浅近知识,了解到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教学难点:

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课前准备:

乐器、冰淇淋杯、玻璃瓶子、塑料杯、碗、盒子、筷子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你可能认为制作乐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乐器。

2、做中学每个小组准备一件乐器,小组分别用乐器演奏各种声音。

3、制作小乐器用冰激凌杯、玻璃瓶、塑料杯、碗、盒子等物品,自己设计并制作鼓、笛子、沙锤、编钟或吉他等乐器。

记录你的构思与设计。

4、测与评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制作的乐器的不足之处是:

改进方法是:

我对自己制作的乐器的评价是:

5、广角镜,声音的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而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

乐器的分类:

按乐器的发声方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电子乐器四大类。

6、课外延伸性活动

教师出示自制的各种小乐器或提供小乐器的制作方法(参见《实验操作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小乐器的制作和研究活动。

教师可以将学生课外制作的小乐器作为学业评价的一个方面。

 

第5课自制动力小玩具

教学目标:

使小学生思维初步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以及思维活跃有灵感;引导学生带着创新意识去观察生活并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去分析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较为顺利地解决新问题;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制作动力小玩具。

课前准备:

吸管、气球、橡皮筋、细绳、图钉、透明胶等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常见物品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动力小玩具。

2、做中学

(1)制作空气动力小玩具。

气球向前滑动,用了什么动力?

通过以上测试,我发现了:

(2)自行设计并制作动力小玩具。

3、测与评举行一次动力小玩具的演示、评比活动,全班学生从外观、动力利用、创新程度等方面评价每一件作品,并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我的作品的优点是:

不足之处是:

改进的方案是:

4、广角镜

反冲力,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反冲作用通常叫做反冲力。

现代火箭就是利用高速喷出的气体的反冲力,使火箭获得巨大的上升速度的。

水上快艇就是利用水流的反冲力向前快速航行的。

水力、风力、弹力、电力、磁力等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装置成为各种设备的动力。

5、拓展活动

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动力小玩具。

开展一次调查活动,看看身边有哪些动力小玩具,了解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分别利用了哪一种动力。

 

6.制作万花筒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制作万花筒的实践活动,了解万花筒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万花筒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制作万花筒。

课前准备:

长条小镜子、卡纸、铅笔、剪刀、胶带纸、彩色小纸片、胶水、透明玻璃纸、半透明塑料纸。

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教学

   问:

老师这儿有一件玩具,很多同学都玩过,这个玩具的外型是圆筒,透过它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停地转动圆筒,可以发现许多许多不同的花型,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

万花筒

出示万花筒,让学生尽情玩赏。

这么漂亮好玩的万花筒,我们自己动手也能做出来呢。

   2、折开万花筒,让学生了解万花筒的构造。

   现在老师将这个万花筒拆开,大家看看万花筒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①外表:

大花纸、小花纸各一张②外壳:

马纹纸卷成的圆筒

   ③内芯:

三块镜片、闪光片等。

    3、引导学生制作

  问:

刚才同学们已经发现万花筒里仅有一些闪光片,为什么能转出千变万化的花型呢?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是三块镜片的作用,因此,要做好万花筒,首先要做好三棱镜。

 ①三块镜片组成一个三棱镜,每块镜片要对齐,每一头要对齐,三个角度要相等,用胶带固定好。

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别被镜片划破手。

  ②用透明纸封住万花筒一端,用胶带固定,放入十粒闪光片,再用透明胶固定另一端。

  ③用马纹纸卷成一个圆筒,筒的大小要调整到恰当大小,刚好能放下三棱镜,用胶带固定。

   ④在小花纸的中间挖一个洞,封住万花筒一端,用胶带固定。

   ⑤下面将要给万花铜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用大花纸把万花筒外表装饰好,装裱时要做得光滑平整。

4、归纳总结

   引导同学根据自己的作品归纳万花筒的制作步骤。

5、评析作品

   同学们都完成了万花筒的制作,大家互相看看,哪些同学的作品外表漂亮、平整。

再转动万花筒,看看花型变化怎样。

   看看自己的作品还有哪里没做好,自己修改。

   通过制作万花筒,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们知道自己动手动脑能创造美丽的世界。

第7课为家人设计食谱

教学目标:

1、通过问卷调查的总结引导学生了解早餐对人们一天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科学早餐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学生通过问题的设计,初步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询问专业人士等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

活动方案的设计,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教学难点:

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1、导入新课人类的身体要保持健康,必须均衡摄取五种营养成分,你每天都吃了些什么?

达到要求了吗?

2、看一看理想的膳食模式——平衡膳食宝塔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以谷薯类、蔬果类、肉蛋类、奶豆类和油盐五大类食物构成“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指导中国人合理膳食。

3、做一做

(1)问卷调查

A、你最喜欢吃的主食、蔬菜和水果是什么?

B、你不喜欢吃的主食、蔬菜和水果是什么?

C、你喜欢用喝饮料代替喝白开水吗?

D、如果家里做了你喜欢吃的饭菜,你是否会一次吃得很饱?

如果是你不喜欢吃的饭菜,你是否会吃得很少,甚至不吃?

E、你是否经常不吃早餐?

F、你是否吃比较咸的菜?

G、你是否只喜欢吃甜食或鸡鸭鱼肉等肉类食品?

H、你是否曾经为了减肥而不正常吃饭?

I、你是否经常吃生、冷、熟食制品?

你是否爱吃零食而不正常吃正餐?

(2)记录家里一星期的食谱

(3)设计食谱: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为家人设计一份食谱(一日三餐)。

4、广角镜人体必须摄取的五种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5、拓展活动为学校食堂设计一周菜单,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第8课水——生命之源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我们的生活用水来自哪里。

教学难点:

自来水厂中的水处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水是生命的源泉。

在日常生活中,水是最为宝贵的资源。

有了水,地球上的万物才得以生存和生长。

2、看一看我们的生活用水来自哪里?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分布在陆地表面的淡水资源,如冰川水、河湖水、地下水等。

3、想一想在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可供人们日常生活直接利用的是哪一部分?

这些水是怎样流到我们家里的?

4、自来水厂中的水处理第一次过滤——吸附——第二次过滤——氯化——通风——追加处理。

5、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应尽之责!

我们该如何做?

如果你家有草坪,宜在清早或跑傍晚时浇水,这样水就不会过多地被太阳蒸发掉。

只有家务过多或衣服积累到一定量时才使用洗衣机。

在盛有水的盆中清洗蔬菜,不要用自来水直接冲洗蔬菜。

如果采用淋浴,尽量缩短淋浴时间;如果用浴缸洗澡,半浴缸水就够了。

6、试一试写一份节约用水的倡议,号召家人、同学节约用水。

画一幅图画或写一篇短文,主题是“没有水的世界”。

7、广角境宝贵的水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发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却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各国中排第109位,已被联合国列为贫水国家之一。

8、拓展活动

调查当地水资源是否受到污染。

如果受到了污染,原因是什么?

 

第9课膨胀与收缩,

教学目标:

1.认识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

2.学会使用体温计。

教学重点: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用热胀冷缩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膨胀力和收缩力是怎么回事。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体积会发生变化。

物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同时会产生巨大的膨胀力或收缩力,如果不加以防范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危害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

但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的收缩力和膨胀力来为我们服务。

2、看一看

(1)膨胀力的应用——静力爆破

生石灰加水变成熟石灰时体积会发生膨胀,于是科学工作者以生石灰为主要原料制成膨胀剂,用于静力爆破。

(2)收缩力的应用金属与热会膨胀,然后冷却收缩时会产生巨大的收缩力。

这种性能在金属嵌接工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想一想火车的车轮是怎样被安装并固定在车轴上的?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膨胀力和收缩力?

4、广角镜热胀冷缩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缩小。

但是有些情况却刚好相反,如水在4℃以上会热胀冷缩,而在4℃以下会冷胀热缩;青铜在某些温度范围内也是受热时收缩,遇冷时膨胀。

生活中热胀冷缩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温度计就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而铁轨之间的缝隙则是为了防止铁轨不被钢材膨胀所破坏。

5、拓展活动

将两个杯子中装等量的水,然后把其中一杯水放入冰箱里,另一杯盖住杯口待用,等到冰箱中的杯子里的水全部结冰后取出,与另一杯水比较,你会发现冰块的体积比水的体积要大一些。

 

第10课连通器

教学目标:

1、了解连通器的特点。

2、了解联通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连通器装置、用橡皮管连接的u形管、漏斗、茶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仔细观察茶壶,你会发现茶壶口与茶壶嘴的高度是一样高的。

你知道这样设计的原因吗?

我们把像个茶壶这样底部互相连接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做一做在塑料软管的两端各插接一根透明的塑料硬管——往一侧硬管中倒入清水,待水静止后观察两侧管中的水面高度——保持一侧的管子不动,将另一侧的管子上下移动,观察两侧管中的水面高度——保持一侧的管子不动,将另一侧的管子左右倾斜,观察两侧管子中的水面高度——同时变化两测管子的位置,观察两侧管中的水面高度。

按照上面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你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够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3、想一想调查或查找资料,了解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自由研究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或者设计实验。

对连通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课题:

A、连通器液面持平的原理。

B、联通器的形成对液面高度的影响。

C、连通器的粗细对液面高度的影响。

我,小建议,

A、通过网络、书本和期刊掌握必备的知识。

B、去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搜集有关信息。

C、向老师,家长和专业人员请教。

 

第11课茶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知道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2、观察茶叶泡水后有何变化,了解渴茶的好处。

3、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1、各种甜饮料、干茶叶。

2、录相带、磁带各一。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品尝饮料请谈谈各种饮料的颜色、味道,以及是用什么做成的。

2、中国是最早把茶作为饮料的国家,讨论:

喝茶有什么好处。

3、收集与整理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茶叶主要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并进行记录。

茶的种类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等。

4、参观与调查参观茶叶厂或访问专家,了解茶叶制作的基本过程。

茶叶制作过程主要分为,采摘,晒青,晾青,摇青,炒青,速包,包揉,打散,烘干,包装等。

5、观察与实验可用于保存茶叶的容器有很多,如瓷坛、玻璃瓶、铁罐、木盒、塑料袋、纸袋,竹盒等。

将同种茶叶平均分放在不同的容器中,过一到两个月后,通过闻香、观包、品位等方法看看哪种容器的保存效果好,将结果记录下来。

6、自由研究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学习常见的茶艺,全班同学开展一次茶艺表演活动。

7、广角镜

巧用茶叶将陈年茶叶或泡过的茶叶收集起来,巧妙地加以利用:

A、湿茶叶可以去掉食物容器里的腥味和蒜味。

B、将晒干的茶叶用纱布包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底层,能较好地除去冰箱异味。

C、经常用茶水洗头能使头发保持乌黑发亮的发质。

D、深色衣服上的油渍用茶水搓洗更容易清除。

E、手指不小心被灼伤后,浸在茶水中可以缓解灼痛感。

8、活动延伸关于茶叶的由来,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回家后让爸爸、妈妈帮助查找资料,下次活动时互相讲讲关于茶叶的故事。

第12课发明与发现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发明创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经过数千年的努力,我们的祖先用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今天这个五彩缤纷的文明天地,每一次改革和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发现与发明,那么什么是发现、发明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2、看中学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合称。

科学意味着发现,技术意味着发明。

发现是指找到本来事物或规律,通过探索研究才开始知道。

发明是指创造新的事物,首创新的制作方法,发明也可以称为创造发明或发明创造。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两者密不可分。

作为一种创造过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最终总会以一定的成果表现出来,并作为一种产品而得到社会的承认。

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棒现象是科学发现。

用磁铁制成指南针是技术发明。

发现摩擦起电现象是科学发现。

制造发电机是技术发明。

3、动动脑

蚂蚁会不会游泳?

他们能不能爬到竖立着的玻璃上?

请你研究蚂蚁的这两种行为。

根据你发现的蚂蚁习性,发明一种防蚁新器具。

4、广角镜

发现青霉素的故事

5、小结

只要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事物的规律,勤于思考,就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