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4811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docx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

第2节滑轮

1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教学准备】

 学生器材:

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学生两人一组。

 

 教师器材: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另一套同学生使用的器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欣赏漫画】你能否给这幅科学漫画配上解说词?

(设计意图:

这样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习习相关。

【过渡】在这幅科学漫画中使用了一种简单机械——滑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探究有关滑轮的知识,找出一种可行的方法来帮助胖爷爷把袋子运上二楼。

(同学们加油呦!

精彩解说词:

一位胖爷爷买了一大袋的米,扛到楼上觉得吃力,他利用滑轮和绳子将米袋吊到二楼的窗口,这时刚好有个瘦瘦的小伙子路过,他便让这小伙子帮他拉住绳子,自己赶紧跑上二楼去接米袋。

可是,当他气喘息息的跑上二楼窗口接米袋时,却看到被吊上去的不是米袋而是这位小伙子,而他辛苦拉到二楼的米袋却落回地面,他很生气,责怪这位小伙子没用力拉住绳子。

而这位小伙子却觉得自己很冤枉,到底是谁错了呢?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

 

1.认识滑轮

 

【播放视频】了解生活中的滑轮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滑轮就在他们的身边,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过渡】通过视频,我们可将生活中常见的滑轮分为两类,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

轴固定不动

动滑轮:

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创设问题情景】

利用一只滑轮来提升物体,有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

这样由学生自己探索并确定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成就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动手实验能力。

 

观看视频发现生活中的滑轮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应用定滑轮或动滑轮

 

2、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探究一:

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提出问题】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提升物体,结合前面学习的简单机械——杠杆的特点,关于滑轮的学习,你想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究?

问题1: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能否省力?

问题2: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能否省距离?

问题3: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

【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在设计过程中思考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

(2)使用滑轮提升物体时,应如何拉动?

(3)应该测量和记录哪些数据?

并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探究滑轮的特点

物重G

拉力F

物体上升距离h(cm)

绳子移动

距离s(cm)

实质

大小

方向

 

 

 

 

 

实验结论:

【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实验前要注意下列事项:

1、拉动物体时要匀速;

2、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要重新调整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

3、测量距离时做好起点和终点的标记;

4、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内。

【分析数据】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

【结论】

定滑轮特点: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特点:

省力费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并养成边实验边记录数据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交流与反思】

实验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还有哪些疑问?

定滑轮的实质:

是一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的实质:

是一个省力杠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意识。

【知识拓展】

1、通过理论分析,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在实际实验中,为什么没有省一半的力呢?

影响因素:

绳子与滑轮之间有摩擦;动滑轮自身有重力;没有沿竖直方向拉绳子。

小结:

沿不同方向拉动滑轮上的绳子,拉力不同,竖直方向最省力。

2、若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从3个不同的方向拉动绳子,三个力的关系如何?

小结:

沿不同方向拉定滑轮上的绳子,拉力一样。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反思能力,学会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养成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思维拓展】

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但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虽然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

 怎样才能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呢?

 

回顾三种杠杆的特点,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并完成思考题

 

小组间同学密切配合,完成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组织学生及时交流与反思,并结合课前收集的信息,自由发言。

 

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

使用动滑轮为什么能省力?

它们和杠杆之间有联系吗?

 

学生讨论、交流

绳子与滑轮之间有摩擦;

动滑轮自身有重力。

F1

 

(若不考虑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F1=F2=F3

 

回顾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

 

 

3、探究滑轮组的使用情况

 

探究二:

探究滑轮组的使用情况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按你们的设想,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看看,看哪一组做的又好又快,并且做实验来验证是不是又省力又改变了力的方向?

绳子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高度h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

【点拨】指导学生绕线,完成滑轮的组装。

【进行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组合F的大小。

暴露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达到学会正确使用滑轮组,并比较:

(1)F(提起重物所用的力)与G(总重力)的关系?

(2)绳子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高度h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

【点拨】象这样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是滑轮组。

用几个定滑轮和几个动滑轮也可以组成滑轮组,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与物重之间有何关系?

【难点剖析】数绕在动滑轮上和固定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结论】

1、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2、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动滑轮的重量G动和重物的重量G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F=1/n(G动+G物)(不计绳重和摩擦);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为:

s=nh。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不同形式的思维能力,所得结论为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作准备。

【练一练】

1、下图是滑轮的组合中,确定F与G的大小关系?

(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

F=____F=____F=____F=____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施加的拉力F

=______N,绳子移动的

距离S=___m。

【思维拓展】

仔细观察绳子的起始端和与动滑轮绳子的段数,你有什么发现?

绕线小窍门:

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动滑轮上;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轮上。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练一练】

1.用下左图示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5m时,重物升高0.5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2.人站在地面上,用下右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画出绕法。

【回归生活】

你能否帮助胖爷爷轻松地将米袋运上楼?

选用哪种方法更好些?

(设计意图:

利用flash动画模拟真实场景,首尾呼应;知识回归生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物理教学理念。

 

学生组装滑轮,完成绕线

 

交流实验结果,分析比较F(提起重物所用的力)与G(总重力)的关系?

 

绳子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高度h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

 

学会数与动滑轮相连绳子的段数

 

完成练习,及时检测与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滑轮组的不同绕线方式,总结绕线小窍门。

 

完成练习,及时检测与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集思广益,想出更好的办法帮助胖爷爷解决困难。

 

选用动滑轮

选用滑轮组

 

4、轮轴和斜面

【课外延伸】轮轴和斜面

【过渡】生活中除了杠杆和滑轮,你还知道哪些简单机械?

1、出示带有螺丝钉、螺丝及螺母的木板、扳子、螺丝刀、手钻,依次让学生从木板上拧下螺丝,在木板上钻孔。

2、使用这几个工具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播放视频】生活中的轮轴和斜面

【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后结合课本83页“科学世界”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

1.轮轴由和组成,生活中你所知道的轮轴的实例有哪些?

2.轮轴是一种(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但要。

3.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列举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斜面是一种(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但可以。

5.实践探索:

骑自行车爬同一个陡坡,第一次按直线上爬,第二次按“S”型上爬,比较哪一次更省力?

试说明原因。

【小结】轮轴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斜面是一种费力的简单机械。

(设计意图:

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意识。

学生上讲台用螺丝刀、扳手拧螺丝钉、螺丝,用手钻在木板上钻孔。

其他学生注意观察。

观看视频,了解轮轴和斜面的特点和实质。

 

阅读课本83页“科学世界”部分,完成思考题。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疑惑。

四、课堂检测

教师巡视、讲评

学以致用完成检测题、解答见附件1

五、布置作业

出示思考题题目见附件2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

 

1、定滑轮和动滑轮

2、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定滑轮:

不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

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一个省力杠杆

3、滑轮组的特点

(1)F=G总/n

S=nh(n:

与动滑轮相连绳子的段数)

(2)绕线小窍门:

奇动偶定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给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提供足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探究性实验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不同形式的思维活动,刺激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其中奥秘,进而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出滑轮、轮轴的实质,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3、本课利用了许多生活中利用滑轮、斜面的视频,科学世界中的轮轴、斜面利用生活中的实物演示,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新课程理念。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在探究滑轮、滑轮组的特点时,拉力大于理想状态的物重的n分之一,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摩擦力和动滑轮的重力。

因此,把滑轮组省力的特点分为两种情况:

在不计绳、动滑轮重及摩擦力的情况下有几端绳子作用在动滑轮上,所用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如果只不计绳重及摩擦力,G还包含动滑轮重。

2、动滑轮的支点是一个动点。

附件1

1.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B.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C.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2.工人们为了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3.如图所示,把重2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的大小是______N,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是______N.若重物提升的速度是0.1m/s,则自由端绳子上升的速度为________m/s。

4.按照题目所给的省力条件,请在下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用F表示人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不计动滑轮重量和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