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4990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docx

危险废物试烧运行方案

 

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装置

 

投料试运行方案

 

 

批准页

编制: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1.工程概况

2.焚烧废物概述

3.焚烧系统组成

4.试运行范围及目标

5.方案编制依据

6.试运行条件

7.试运行组织

8.试运行进度安排

9.试运行物资准备

10.试运行程序及操作要求

11.系统停炉

12.应急情况及处理

13.系统监测(控)与分析

14.环境保护设施投运安排

15.安全与职业健康要求

 

1、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建设项目。

1.2项目地点

1.3项目规模

项目

单台炉额定处理量(吨)

焚烧日处理量

全年处理量

1.4承建情况

2、焚烧危险废物概述

2.1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适合焚烧的废物。

根据甲方提供的名单及种类,以下废物可以焚烧:

3、焚烧系统组成

3.1系统组成

序号

项目

说明

1

储存罐区

柴油罐、废液罐及输送系统

2

进料系统

行车、上料系统(油压单元、进料机)

3

燃烧系统

回转窑、二燃室、沉降室

4

余热锅炉系统

余热锅炉、软水器、除氧器

5

废气冷却系统

急冷塔及供水系统

6

废气处理系统

脱酸塔、布袋除尘器、洗涤塔

7

烟气再热系统

烟气加热器

8

供排风系统

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冷却风机

9

出渣(灰)系统

除渣机、除灰机

10

自动化控制系统

11

公用工程

冷却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

12

其他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3.2工艺流程概述

系统采用分系统进料方式,按固体废物、桶装废物、医疗废物、废液、废油、辅助燃料分别进料设计。

危险废物采用回转窑加二燃室焚烧、余热利用、烟气急冷、干式脱酸+活性炭吸附+滤袋除尘+湿式洗涤+烟气再加热+活性焦吸附的处理工艺。

对于尺寸比较大而不能直接入炉的危险废物经破碎机破碎后再入炉焚烧。

由辅助燃料系统和供风系统将危险废物点燃并使其燃烧,在负压状态下,废物在窑内温度约850-950℃,与烟气顺流沿着回转窑的倾斜方向缓慢移动,经一个小时左右的燃烧时间,经充分燃烧,残渣进炉排继续燃烧后掉进水封刮板出渣机带出。

烟气从窑尾进入二燃室,温度上升到1100℃以上,烟气在二燃室停留时间>2s,确保进入焚烧系统的危险废物充分燃烧,使烟气中的微量有机物及二噁英得以充分分解,分解效率超过99.99%。

经充分燃烧的高温烟气由烟道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量回收,产生的蒸汽供内部生产使用。

烟气经过余热锅炉后温度由原来的1150℃以上降至550℃左右进入急冷塔。

为减少“二噁英”再合成的机会,烟气从550℃冷却至180℃小于1s。

采用干法脱酸技术。

在急冷塔出口的干法脱酸反应器内喷入石灰粉,石灰粉与烟气混合后,增加反应时间,可大大提高反应的效率。

在干法脱酸反应器布置活性炭喷射装置。

在反应器中,活性炭与烟气强烈混合,利用活性炭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极强的吸附能力的特点,对烟气中的二噁英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

带着较细粒径粉尘的烟气行进中经过布袋除尘器时,烟气中的粉尘被截留在滤袋外表面,从而得到净化,再经除尘器内文氏管进入上箱体排出。

PLC控制定期按顺序触发各控制阀开启,使气包内压缩空气由喷吹管孔眼喷出,通过文氏管,诱导数倍于一次风的周围空气进入滤袋,使滤袋在一瞬间急剧膨胀,并伴随着气流的反向作用,抖落粉尘。

被抖落的粉尘落入灰斗,经出灰机构排出。

布袋除尘器出口设置烟气预冷段。

烟气与喷入的水雾顺流接触。

对烟气温度进行调整,使烟气温度达到与碱液洗涤水发生中和吸收反应的最佳温度状态。

设置洗涤填料塔,对酸性气体用湿法处理,是对干法脱酸的补充,从而去除烟气中剩余的酸性气体。

在洗涤塔的顶部装有除雾装置,可有效将小水滴去除,减少烟气带水。

设置烟气再加热器。

通过换热装置将烟气升温至>110℃后排放,即可避免烟雾的出现,取得较好的效果。

烟气最后经过活性焦装置可以有效的去除烟气中的有害物质。

焚烧残渣通过刮板出渣机收集后,经检验合格后,按一般废物填埋处理。

余热锅炉、急冷塔飞灰和布袋飞灰由于重金属含量高,收集后固化填埋。

脱酸膨胀/反应器飞灰大部分为石灰,回收后与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石灰耗量。

3.4主要工艺参数

3.4.1设计参数

每条生产线处理能力不低于30吨/日;

二燃室出口烟气温度高于1100℃;

二燃室烟气停留时间不小于2秒;

焚烧炉燃烧效率高于99.9%;

焚烧炉焚毁去除率高于99.99%;

残渣热灼减率低于5%;

焚烧系统年运转总天数大于330天。

3.4.2烟气排放保证值

序号

污染物名称

单位

数值

1

烟气黑度

林格曼级

林格曼Ⅰ级

2

烟尘

mg/Nm3

80

3

一氧化碳(CO)

mg/Nm3

80

4

二氧化硫(SO2)

mg/Nm3

300

5

氟化氢()

mg/Nm3

7.0

6

氯化氢(HCl)

mg/Nm3

70

7

氮氧化物(以NO2计)

mg/Nm3

500

8

汞及其化合物(以Hg计)

mg/Nm3

0.1

9

镉及其化合物(以Cd计)

mg/Nm3

0.1

10

砷、镍及其化合物(以As+Ni计)

mg/Nm3

1.0

11

铅及其化合物(以Pb计)

mg/Nm3

1.0

12

铬、锡、锑、铜、锰及其化合物

(以Cr+Sn+Sb+Cu+Mn计)

mg/Nm3

4.0

13

二噁英类

NgTEQ/Nm3

0.1TEQng/m3

注:

表中标准限值以标准状态下含11%O2干烟气为参考值换算。

4.试运行范围及目标

4.1试运行范围

--焚烧生产线装置(回转窑系统、二燃室系统、尾气急冷及净化系统、辅助公用工程系统);

--罐区轻油供给。

4.2试运行目标

4.2.1试车按照设计要求全面投运,首位衔接,连续运行并达到规定时间;

4.2.2参加试车人员应掌握开车、停车、事故处理和调整工艺条件的技术。

4.2.3通过试烧考察设备运行的基本生产能力、系统具体技术参数,以及设施运行稳定性。

5.方案编制依据

5.1依据上海灿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5.2焚烧系统设备、仪表、电气设备的使用说明;

5.3焚烧系统设备单机试运行报告;

5.4焚烧系统烘炉联动试车报告;

5.5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GB19218-2003

5.6上海灿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焚烧系统操作手册;

6.试运行条件

6.1试运行范围内的工程已经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并按施工验收规范的标准检验合格;

6.2试运行范围内的机器,单机试运行已全部完成并合格。

6.3试运行范围内设备和管道的耐压、气密已经全部合格。

6.4试运行范围内的电气系统和仪表装置的检测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连锁报警系统调校完毕,备用。

6.5试运行方案和生产操作规程已经批准。

6.6工厂的生产管理机构已经建立,各级岗位责任制已经制定,有关生产记录报表已配备。

6.7烘炉联动试车已经完成,整改完毕合格。

6.8试车组织已经建立,岗位操作人员培训合格上岗,基本具备独立操作能力。

6.9公用工程(给水、排水、电、)及燃油准备齐全,具备使用条件。

6.10安全、消防系统具备使用条件,备用。

6.11试运行现场均已清理干净。

7.试车组织

投料试车指挥机构由组成。

7.1承建方

7.1.1调试和试运行的第一责任单位和唯一发布操作指令单位;

7.1.2负责设备操作指导,烘炉时间确定与修改;

7.1.3负责组织事故和故障处理;

7.1.4负责组织设备的维修、维护;

7.1.5编制联动试车、试运行方案并报业主和监理方批准;

7.1.6编制投料联动试车验收报告。

7.2建设方

7.2.1负责协助承建方的设备操作、巡检、记录等工作;

7.2.2负责编制生产报表。

7.3人力资源配置

7.3.1承建方

承包单位:

三班两倒共四人(工艺三人,电仪一人)

7.4.2建设方

业主:

四班两运转

每班五人

8.试运行进度安排

见附件1:

危废焚烧投料试车计划。

9.试运行物资准备

9.1柴油

保证罐区柴油储罐液位为90%,储存量15吨。

9.2消石灰

保证消石灰储罐为90%,预计消石灰耗量40~50kg/h。

消石灰质量指标见附件2。

9.3活性炭

储存活性炭量为1.0吨。

计划小时用量2kg/h。

活性炭质量指标见附件3。

9.4碱液(30%)

储存量达到30吨。

计划小时用量30kg/h。

9.5危险废物

详见附件4危险废物配伍方案。

9.6电力

用电量370KWh。

9.7工业用水

耗水量5吨/h。

洗涤塔反冲洗用水量10吨/h,10~15min/天。

9.8齿轮油N220

储存量为200升。

9.9维修、维护工具

由安装单位准备。

10.试运行程序及操作要求

10.1试运行程序

见附件5:

合肥市危险废物焚烧投料试车程序。

10.2系统准备

10.2.1空气压缩机、冷干机、微热吸干机

启动空气压缩机、冷干机向焚烧装置供应压缩空气:

(1)急冷塔喷枪;

(2)二燃室视镜;(3)二燃室紧急排放门;(4)布袋除尘器旁通控制阀等。

启动微热吸干机向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CEMS)供仪表气。

10.2.2软化水系统

(1)启动软水器,保证给水压力≥2.5kg/cm2。

(2)控制软化水硬度≤0.03mmol/L。

(3)保持软化水池液位≥2.0m。

(4)启动除氧器给水泵向除氧器供软化水,启动锅炉给水泵向余热锅炉供软化水。

(5)控制余热锅炉液位在50%。

(6)控制除氧器液位在50%。

10.2.3循环冷却水系统

(1)启动回转窑冷却水泵向窑头水套供循环冷却水。

(2)启动引风机冷却水泵向引风机供循环冷却水。

(3)调整回转窑头冷却水上水压力≥0.15MPa。

(4)在运行过程中注意调整冷却水供水温度。

(5)当冷却水上水温度达到30℃时,启动循环冷却水泵,通过循环冷却塔降温。

10.2.4燃油系统

(1)罐区轻柴油储罐储存0#柴油15吨;

(2)启动柴油供给泵向中间油箱供油,保持油箱液位>80%;

(3)启动燃油箱上燃油泵进行油路循环,调节管路阀门保证各燃烧机进口压力在1.0~2.0kg/cm2。

10.2.5出渣机冷却水

向回转窑尾出渣机注水,将下灰口水封。

10.2.6急冷水池(中水池)、洗涤水池

急冷水池、洗涤水池液位保持≥2.0米。

10.2.7回转窑系统

将回转窑轻油燃烧器安装好,并将两废液喷枪拨出,用盲板封好。

10.2.8二燃室

利用轻油燃烧机和高热值废液喷枪控制升温。

10.2.9液压站系统

(1)启动液压站液压泵,向液压缸供油。

(2)供油压力~5.0MPa。

10.2.10鼓风机系统

(1)启动一次风机、二次风机。

(2)保证回转窑、二燃室氧含量6~12%。

(3)启动窑尾冷却风机向窑尾供冷却风。

10.2.11布袋除尘器

(1)打开布袋除尘器旁通阀,关闭布袋除尘器出口阀门。

(2)布袋除尘器布袋挂袋完毕。

10.2.12引风机系统

(1)利用变频器启动引风机。

(2)保持回转窑窑尾负压-20~-30Pa。

10.2.13石灰仓

(1)保持石灰仓高物位。

(2)启动罗茨风机,再启动给料机。

注意:

在系统升温和投料前期不投加石灰粉和活性炭。

10.2.14活性炭仓

同石灰仓。

10.2.15碱液系统

(1)保持碱液罐液位90%。

(2)当投料前,启动碱液泵向洗涤循环管路送碱液。

10.3操作要求

10.3.1开炉操作

当上述系统准备完成后,进行系统检查,当确认无误后,进行点火升温操作。

系统检查与操作参见“操作手册·操作规程中内容”。

10.3.2升温过程

升温过程参见:

危险废物焚烧投料试车升温曲线

10.4升温过程中其他系统的调整

10.4.1温度的调整

(1)回转窑耐火材料的寿命主要取决于温度控制,温度是最重要的。

(2)在600℃以前,回转窑主要靠燃烧器小火来控制温度。

二燃室由轻油燃烧器控制温度。

(3)在600℃左右,主要靠燃烧器的大小火焰来控制温度。

(4)温升或温降要平稳,防止温升或温降过快对耐火材料的影响。

(5)在温度保持段要平稳,温度波动范围要控制在40℃以内。

10.4.2烟气中含氧量的调整

(1)在升温及投料运行过程中,保持系统氧含量在10~12%。

(2)可以调整一次、二次风机变频。

10.4.3系统负压的控制

(1)在升温过程中,控制回转窑头负压在-20~-30Pa。

(2)随着投料的烟气量的增加,可以逐步提高回转窑系统负压,在-40~-50Pa。

10.4.4余热锅炉系统控制

(1)随着回转窑系统的升温,逐步控制锅炉蒸汽压力,向除氧器、蒸汽冷凝器和烟气加热器供蒸汽。

(2)当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启动后,投入加热蒸汽。

(3)当余热锅炉入口烟气温度达到1.0MPa时,调整锅炉液位,使锅炉给水泵连续运行,投入加药系统。

控制锅炉排污水中碳酸钙硬度300~500mg/L。

(4)每班都需要冲洗一次锅炉液位计。

10.4.5急冷塔出口烟气温度的调整

(1)当二燃室出口烟气温度达到300℃时,启动急冷泵,控制急冷塔出口烟气温度达到在170~190℃之间。

(2)通过变频器的调节,控制急冷塔出口烟气温度在170~190℃。

(3)严格禁止急冷塔下部滴水,建议先手动控制,当达到自动控制稳定时,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

(4)最佳条件:

急冷塔出口烟气温度稳定,急冷泵以一定频率范围运行。

10.4.6布袋除尘器操作

(1)当二燃室温度≥800℃时,将布袋除尘器切换为直通,关闭旁通阀。

(2)设定布袋除尘器清灰方式为自动控制,保持卸灰阀连续运转。

10.4.7消石灰、活性炭调整

当系统稳定后,投入活性炭和消石灰。

10.4.8洗涤塔操作调整

(1)当洗涤塔入口烟气温度达到100℃时,启动洗涤循环泵,向洗涤塔供水,对烟气进行洗涤。

(2)控制洗涤塔出口烟气温度60~80℃。

(3)当投料前,控制洗涤塔出口PH值在8~9之间。

10.4.9烟气加热器出口温度控制

通过调整加热蒸汽量,控制烟气出口温度110~140℃。

11、系统停炉

11.1正常停车

参见“操作手册·系统停机”。

11.2计划停炉降温

危险废物焚烧投料试车降温曲线

注意:

当炉膛温度小于500℃,利用间歇开燃烧器小火来控制炉膛的降温速度。

当温度低于120℃时,可以停止转窑,如果引风机停止后,窑内温度回升,必须启动引风机降温。

11.3非计划停炉

参见“应急预案”。

11.4非计划停炉的启动

故障停车后的重新启动是指紧急停车将故障排除后,窑内仍保持一定温度时的焚烧系统启动。

11.4.1窑内温度较低时的重新启动

  窑内温度较低时如应先翻窑后采用喷油装置点火燃升温,医疗废物加入量应视窑内情况灵活掌握。

11.4.2窑内温度较高时的重新启动

窑内温度较高时,医疗废物直接送入即可点燃。

12.应急情况及处理

12.1停窑

在运行过程中,若在高温状态下发生停窑现象,应采取紧急措施:

(1)关闭引风机,系统采取保温,以保护窑皮和耐火砖,减少窑内散失过多热量。

(2)采取措施防止回转窑筒体在热态时发生弯曲、变型,要求:

·在第一个小时内,每5~10分钟转1/4圈;

·在第二个小时内,每15~20分钟转1/4圈;

·在第三个小时内,每30分钟转1/4圈;

·从第四个小时起,每小时转1/4圈;

12.2红窑现象

为了防止红窑事故的发生,延长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延长回转窑的运转率,燃烧机的火焰严禁直接喷在耐火材料上。

发生红窑现象是重大事故。

红窑必须停窑修理,不允许进行压补。

12..3停电

在烘炉过程中,发生停电事故,系统采取保温措施:

(1)回转窑采取措施同“停窑”;

(2)二燃室根据系统压力情况,决定是否打开防爆门。

12.4停水

发生工业停水,按照停窑处理。

12.5负压造成着火

当系统正压情况下,会发生炉内火外溢,造成着火事故:

(1)首先查找原因恢复系统负压,使火焰不外溢;

(2)再根据着火大小报119。

12.6电气装置主配电室着火

当主配电室发生火灾,紧急拉下断电开关,系统停电,用灭火器灭火。

系统按照停电处理。

12.7耐火材料脱落

当耐火材料脱落至保温层时,代表炉床隔热效果变差,回转窑、二燃室表皮高温银粉漆脱落、起皮。

急冷塔表面温度超温。

根据耐火材料脱落情况判断计划停炉或紧急停炉。

12.8空压机故障

(1)当发现空气压缩机故障时,应立即切换备用压缩机。

(2)当没有备用压缩机时,进行计划停炉。

12.9急冷泵站故障

(1)当发生急冷泵站故障,立即打开二燃室紧急排放门。

(2)停止燃烧器运行。

(3)回转窑按照计划停车处理。

12.10特别注意:

升温及正常操作过程中,燃料量要根据曲线的要求进行增减调整,但燃料量增减必须平稳,不得猛增猛减。

13.系统监测(控)与分析

13.1工艺控制监控

按照合肥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生产运营部的要求,对焚烧装置的控制参数进行记录,对运行设备进行巡回检查。

13.2工艺控制检验分析

合肥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必须按照工艺系统控制要求,建立健全工艺控制检验分析系统,对主要控制点进行检验分析,为系统操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主要控制点及分析方法见表1。

表1焚烧系统工艺控制检验分析一览表

序号

取样点

分析项目

分析周期

控制指标

主检人员

1

焚烧残渣

酌减率

每日

≤0.5%

中心分析

2

成品碱液

纯度

每次

≤30%

中心分析

3

洗涤碱液

PH

每4hr

7~9

中心分析

4

洗涤碱液

PH

每1hr

7~9

操作人员

13.3烟气监控与检测

13.1CEMS系统

在焚烧医疗废物前,CEMS要投用,为工艺控制提供指导和参考。

13.2第三方监测

按照试运行计划要求,由业主方申请第三方进行烟气的常规监测。

14.环境保护设施投运安排

医疗废物焚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废水和焚烧残渣、焚烧飞灰、生活垃圾。

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14.1废水

废水来源主要是地面清洗废水、生活污水、设备检修排水、洗涤塔溢流碱性或酸性水,排入厂区的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不在承建方处理范围内,由业主方协调污废水的处理及达标排放。

污废水产生量:

正常~3.0吨/hr,极值~5.0吨/hr

14.2焚烧残渣

焚烧残渣来源于医疗废物焚烧后的残留物,属于一般工业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掩埋。

焚烧残渣产生量:

正常~3.4吨/天

14.3焚烧飞灰

医疗废物焚烧产生的飞灰来自布袋除尘器的飞灰收集,属于危险废物,需要按照危险废物处理程序办理。

因含有大量的消石灰而量大。

焚烧飞灰产生量:

正常~0.4吨/天

15.安全与职业健康要求

业主方应制定规章作业制度,保护职工的安全与身体健康。

 

附件2:

消石灰质量指标

有效Ca(OH)2≥95%

SiO2+酸不溶物≤0.10%

游离CaO≤3.0%

游离H2O≤1.2%

CaCO3≤2.0%

细度:

100目通过≥99%

200目通过≥98%

300目通过≥95%

附件3:

活性炭指标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Moisture

%

5max

PH

7~11

Iodinenumber

Mg/g

950min

Surfacearea

m2/g

950min

Ash

%

15max

Ignitiontemp

450

Particlesize

200mesh

%

95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