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081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8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docx

机械制图教案第7章

 

教师教学实施方案(教案)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院(系)名称:

机电学院

教研室名称:

数控教研室

课程名称:

机械制图

主讲教师:

职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授课章节

第7章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践课□理实课□其他□

授课时间

第6周

星期1第5、6节

授课内容

7.1视图

计划课时

2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讲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形成、视图配置、画法、标注规定。

能力目标

识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系统化的认知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各视图之间的三等关系

2、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难点:

1、画六面基本视图时,对方向和位置的变化难以掌握

2、不具有封闭轮廓线的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

处理方法:

教学资源

教学模型、多媒体教学、三维造型等。

教学过程

主题/任务/活动

教学方法/教具

时间分配

讲授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作业/

技能训练

习题集7-1

教学评估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复习轴测图的画法和步骤。

二、引入新课题

视图是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出其不可见部分。

所以,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

三、教学内容

国家标准GB/T17451—1998和GB/T4458.1—2002规定了视图。

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

视图分为:

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一)基本视图

当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在各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都不相同时,三视图往往不能清晰地把它表达出来。

因此,必须加上更多的投影面,以得到更多的视图。

1、概念

为了清晰地表达机件六个方向的形状,可在H、V、W三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三个基本投影面。

这六个基本投影面组成了一个方箱,把机件围在当中,如图7—1(a)所示。

机件在每个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都称为基本视图。

图7—1(b)表示机件投影到六个投影面上后,投影面展开的方法。

展开后,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视图名称见图7—1(c)。

按图7—1(b)所示位置在一张图纸内的基本视图,一律不注视图名称。

 

(a)(b)

 

 

(c)

图7—1六个基本视图

2、投影规律

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然保持着与三视图相同的投影规律,即:

主、俯、仰、(后):

长对正;

主、左、右、后:

高平齐;

俯、左、仰、右:

宽相等。

此外,除后视图以外,各视图的里边(靠近主视图的一边),均表示机件的后面,各视图的外边(远离主视图的一边),均表示机件的前面,即“里后外前”。

强调:

虽然机件可以用六个基本视图来表示,但实际上画哪几个视图,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二)向视图

有时为了便于合理地布置基本视图,可以采用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它的标注方法为:

在向视图的上方注写“×”(×为大写的英文字母,如“A”、“B”、“C”等),并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写相同的字母,如图7—2所示。

(三)局部视图

当采用一定数量的基本视图后,机件上仍有部分结构形状尚未表达清楚,而又没有必要再画出完整的其它的基本视图时,可采用局部视图来表达。

1、概念

只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是不完整的基本视图,利用局部视图可以减少基本视图的数量,使表达简洁,重点突出。

例如图7—3(a)所示工件,画出了主视图和俯视图,已将工件基本部分的形状表达清楚,只有左、右两侧凸台和左侧肋板的厚度尚未表达清楚,此时便可象图中的A向和B向那样,只画出所需要表达的部分而成为局部视图,如图7—3(b)所示。

这样重点突出、简单明了,有利于画图和看图。

 

图7—2向视图

(a)(b)

图7—3局部视图

2、画局部视图时应注意:

(1)在相应的视图上用带字母的箭头指明所表示的投影部位和投影方向,并在局部视图上方用相同的字母标明“×”。

(2)局部视图最好画在有关视图的附近,并直接保持投影联系。

也可以画在图纸内的其它地方,如图7—3(b)中右下角画出的“B”。

当表示投影方向的箭头标在不同的视图上时,同一部位的局部视图的图形方向可能不同。

(3)局部视图的范围用波浪线表示,如图7—3(b)中“A”。

所表示的图形结构完整、且外轮廓线又封闭时,则波浪线可省略,如图7—3(b)中“B”。

(四)斜视图

1、概念

将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投影面进行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斜视图适合于表达机件上的斜表面的实形。

例如图7—4所示是一个弯板形机件,它的倾斜部分在俯视图和左视图上的投影都不是实形。

此时就可以另外加一个平行于该倾斜部分的投影面,在该投影面上则可以画出倾斜部分的实形投影,如图7—4中的“A”向所示。

2、标注

斜视图的标注方法与局部视图相似,并且应尽可能配置在与基本视图直接保持投影联系的位置,也可以平移到图纸内的适当地方。

为了画图方便,也可以旋转,但必须在斜视图上方注明旋转标记,如图7—4所示。

图7—4斜视图

四、小结

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之所以产生多种视图,一方面是由于要适应机件结构形状的多样性,尽量避免在视图中出现失真的投影,例如斜视图即属这种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视图尽可能只表达机件可见部分的轮廓,避免使用虚线,减少重叠的层次,增加图形的清晰形,局部视图、右视图、仰视图等都有这样的作用。

 

授课章节

第7章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践课□理实课□其他□

授课时间

第6周

星期4第5、6节

授课内容

7.2剖视图

计划课时

2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介绍剖视图的形成和金属剖面线的画法、讲解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构造力以及相似设计的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难点:

剖切位置的选择

处理方法:

教学资源

教学模型、多媒体教学、三维造型等。

教学过程

主题/任务/活动

教学方法/教具

时间分配

讲授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作业/

技能训练

习题集7-2

(1)、

(2)、(3)、(4)、(5)

教学评估

 

一、复习旧课

1、基本视图的概念、名称、视图配置关系和投影规律

2、向视图的画法

3、局部视图、斜视图的概念、视图配置、画法、标注规定和应用场合,以及画图时应注意的地方。

二、引入新课题

六个基本视图基本解决了机件外形的表达问题,但当零件的内部结构较复杂时,视图的虚线也将增多,要清晰地表达机件的内部形状和结构,常采用剖视图的画法。

三、教学内容

国家标准GB/T17452—1998和GB/T4458.7—2002规定了剖视图。

(一)剖视图的形成

1、概念

想用一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然后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

2、举例

例如,图7—5(a)所示的机件,在主视图中,用虚线表达其内部结构,不够清晰。

按照图7—5(b)所示的方法,假想沿机件前后对称平面把它剖开,拿走剖切平面前面的部分后,将后面部分再向正投影面投影,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剖视的主视图。

图7—5(c)表示机件剖视图的画法。

图7—5剖视图的形成

(二)剖视图的画法

画剖视图时,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剖切位置,使剖切平面尽量通过较多的内部结构(孔、槽等)的轴线或对称平面,并平行于选定的投影面。

例如在图7—5中,以机件的前后对称平面为剖切平面。

其次,内外轮廓要画齐。

机件剖开后,处在剖切平面之后的所有可见轮廓线都应画齐,不得遗漏。

最后要画上剖面符号。

在剖视图中,凡是被剖切的部分应画上剖面符号。

表7—1列出了常见的材料由国家标准《机械制图》规定的剖面符号。

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应画成与水平方向成45°的互相平行、间隔均匀的细实线。

同一机件各个视图的剖面符号应相同。

但是如果图形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方向成45°或接近45°时,该图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方向成30°或70°角,其倾斜方向仍应与其它视图的剖面线一致,如图7—7所示。

(三)剖视图的标注

剖视图的一般应该包括三步分:

剖切平面的位置、投影方向和剖视图的名称。

标注方法如图7—5所示:

在剖视图中用剖切符号(即粗短线)标明剖切平面的位置,并写上字母;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在剖视图上方用相同的字母标出剖视图的名称“×—×”。

(四)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1、剖视只是一种表达机件内部结构的方法,并不是真正剖开和拿走一部分。

因此,除剖视图以外,其它视图要按原来形状画出。

2、剖视图中一般不画虚线,但如果画少量虚线可以减少视图数量,而又不影响剖视图的清晰时,也可以画出这种虚线。

3、机件剖开后,凡是看得见的轮廓线都应画出,不能遗漏。

要仔细分析剖切平面后面的结构形状,分析有关视图的投影特点,以免画错。

如图7—7所示是剖面形状相同,但剖切平面后面的结构不同的三块底板的剖视图的例子。

要注意区别它们不同之点在什么地方。

 

 

(a)(b)(c)

 

图7—7几种底板的剖视图

 

四、小结

1、剖视图的形成、剖视图的画法、剖视图的标注。

2、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授课章节

第7章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践课□理实课□其他□

授课时间

第6周

星期5第1、2节

授课内容

7.3断面图

计划课时

2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介绍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讲解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相似设计和优化设计的能力。

素质目标

全面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移出断面图的画法

难点:

断面图的标注

处理方法:

教学资源

教学模型、多媒体教学、三维造型等。

教学过程

主题/任务/活动

教学方法/教具

时间分配

讲授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作业/

技能训练

习题集7-2

(1)、

(2)、(3)、(4)、(5)

教学评估

一、复习旧课

总结各种剖视图的画法、应用场合和标注,巩固剖视一节的内容,为学习断面图打下基础。

二、引入新课题

在上一节,我们重点学习了用剖视图来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

但对于某些零件,如种类,断面图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

国家标准GB/T17452—1998和GB/T4458.6—2002规定了断面图。

(一)断面图的基本概念

1、概念

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在某处切断,只画出切断面形状的投影并画上规定的剖面符号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为断面。

如图6—21所示。

 

(a)(b)

 

(c)

图6—21断面图的画法

2、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

断面图仅画出机件断面的图形,而剖视图则要画出剖切平面以后的所有部分的投影,如图6—21(c)所示。

(二)断面图的分类

断面图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两种。

1、移出断面图

(1)概念

画在视图轮廓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

(2)举例

如图6—21(b)所示断面即为移出断面。

(3)画法要点

1)移出断面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断面上画出剖面符号。

移出断面应尽量配置在剖切平面的延长线上,必要时也可以画在图纸的适当位置。

2)当剖切平面通过由回转面形成的圆孔、圆锥坑等结构的轴线时,这些结构应按剖视画出,如图6—22所示。

(a)(b)

图6—22通过圆孔等回转面的轴线时断面图的画法

3)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回转面,会导致出现完全分离的断面时,这样的结构也应按剖视画出,如图6—23所示。

2、重合断面图

画在视图轮廓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

如图6—24所示的断面即为重合断面。

为了使图形清晰,避免与视图中的线条混淆,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画出。

当重合断面的轮廓线与视图的轮廓线重合时,仍按视图的轮廓线画出,不应中断,如图6—24(a)所示。

 

图6—23断面分离时的画法

 

(a)(b)(c)

图6—24重合断面图

(三)剖切位置与标注

1、当移出断面不画在剖切位置的延长线上时,如果该移出断面为不对称图形,必须标注剖切符号与带字母的箭头,以表示剖切位置与投影方向,并在断面图上方标出相应的名称“×—×”;如果该移出断面为对称图形,因为投影方向不影响断面形状,所以可以省略箭头。

2、当移出断面按照投影关系配置时,不管该移出断面为对称图形或不对称图形,因为投影方向明显,所以可以省略箭头。

3、当移出断面画在剖切位置的延长线上时,如果该移出断面为对称图形,只需用细点划线标明剖切位置,可以不标注剖切符号、箭头和字母;如果该移出断面为不对称图形,则必须标注剖切位置和箭头,但可以省略字母。

移出断面的标注见表6—2。

4.当重合断面为不对称图形时,需标注其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如图6—24(a)所示;

当重合断面为对称图形时,一般不必标注,如图6—24(b)所示。

四、小结

1、断面图的概念和应用场合

2、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

3、断面图标注的要点

4、断面图的分类

 

授课章节

第7章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践课□理实课□其他□

授课时间

第7周

星期1第5、6节

授课内容

剖视图的分类

计划课时

2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1、掌握阶梯剖视图、旋转剖视图、斜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2、熟悉复合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相似设计和优化设计的能力。

素质目标

全面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三种剖视图的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2、各种剖切面的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难点:

1、局部剖视图的画法

2、复合剖视图的画法

处理方法:

教学资源

教学模型、多媒体教学、三维造型等。

教学过程

主题/任务/活动

教学方法/教具

时间分配

讲授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作业/

技能训练

习题集7-2

(1)、

(2)、(3)、(4)、(5)

教学评估

一、复习旧课

1、剖视图的形成。

2、视图的画法、标注。

3、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二、引入新课题

为了用较少的图形,把机件的形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就必须使每个图形能较多地表达机件的形状。

这样,就产生了各种剖视图。

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按剖切面的种类和数量,剖视图可分为阶梯剖视图、旋转剖视图、斜剖视图和复合剖视图。

三、教学内容

(一)剖视图的分类

1、全剖视图

(1)概念

用剖切平面,将机件全部剖开后进行投影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简称全剖视)。

例如图6—8中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均为全剖视图。

(2)应用

全剖视图一般用于表达外部形状比较简单,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机件。

(3)标注

当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对称(或基本对称)平面,且全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它视图隔开时,可以省略标注,否则必须按规定方法标注。

如图6—8中的主视图的剖切平面通过对称平面,所以省略了标注;而左视图的剖切平面不是通过对称平面,则必须标注,但它是按投影关系配置的,所以箭头可以省略。

 

6—8全剖视图及其标注

2、半剖视图

(1)概念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以对称中心线为界,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得到的,由半个剖视图和半个视图合并组成的图形称为半剖视图。

(2)应用

半剖视图既充分地表达了机件的内部结构,又保留了机件的外部形状,因此它具有内外兼顾的特点。

但半剖视图只适宜于表达对称的或基本对称的机件。

(3)标注

半剖视图的标注方法与全剖视图相同。

例如图6—9(a)所示的机件为前后对称,图6—9(b)中主视图所采用的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前后对称平面,所以不需要标注;而俯视图所采用的剖切平面并非通过机件的对称平面,所以必须标出剖切位置和名称,但箭头可以省略。

 

(a)(b)

图6—9半剖视图及其标注

(4)注意几点:

1)具有对称平面的机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才宜采用半剖视。

如机件的形状接近于对称,而不对称部分已另有视图表达时,也可以采用半剖视。

2)半个剖视和半个视图必须以细点画线为界。

如果作为分界线的细点画线刚好和轮廓线重合,则应避免使用。

如图6—10所示主视图,尽管图的内外形状都对称,似乎可以采用半剖视。

但采用半剖视图后,其分界线恰好和内轮廓线相重合,不满足分界线是细点画线的要求,所以不应用半剖视表达,而宜采取局部剖视表达,并且用波浪线将内、外形状分开。

 

(a)正确(b)错误

图6—10对称机件的局部剖视

3)半剖视图中的内部轮廓在半个视图中不必再用虚线表示。

3、局部剖视图

(1)概念

将机件局部剖开后进行投影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也是在同一视图上同时表达内外形状的方法,并且用波浪线作为剖视图与视图的界线。

图6—9的主视图和图6—11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均采用了局部剖视图。

 

(a)(b)

图6—11局部剖视图

(2)应用

从以上几例可知,局部剖视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表达方法,剖切范围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但使用时要考虑到看图方便,剖切不要过于零碎。

它常用于下列两种情况:

1)机件只有局部内形要表达,而又不必或不宜采用全剖视图时;

2)不对称机件需要同时表达其内、外形状时,宜采用局部剖视图。

(3)波浪线的画法

表示视图与剖视范围的波浪线,可看作机件断裂痕迹的投影,波浪线的画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波浪线不能超出图形轮廓线。

如图6—12(a)所示。

2)波浪线不能穿孔而过,如遇到孔、槽等结构时,波浪线必须断开。

如图6—12(a))所示。

3)波浪线不能与图形中任何图线重合,也不能用其它线代替或画在其它线的延长线上。

如图6—12(b)、(c)所示。

(a)(b)(c)

图6—12局部剖视图的波浪线的画法

(4)标注

局部剖视图的标注方法和全剖视相同。

但如局部剖视图的剖切位置非常明显,则可以不标注。

 

授课章节

第7章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践课□理实课□其他□

授课时间

第7周

星期4第5、6节

授课内容

剖切面的种类

计划课时

2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1、掌握阶梯剖视图、旋转剖视图、斜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2、熟悉复合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相似设计和优化设计的能力。

素质目标

全面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三种剖视图的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2、各种剖切面的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难点:

1、局部剖视图的画法

2、复合剖视图的画法

处理方法:

教学资源

教学模型、多媒体教学、三维造型等。

教学过程

主题/任务/活动

教学方法/教具

时间分配

讲授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作业/

技能训练

习题集7-2

(1)、

(2)、(3)、(4)、(5)

教学评估

一、复习旧课

3、剖视图的形成。

4、视图的画法、标注。

3、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二、引入新课题

为了用较少的图形,把机件的形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就必须使每个图形能较多地表达机件的形状。

这样,就产生了各种剖视图。

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按剖切面的种类和数量,剖视图可分为阶梯剖视图、旋转剖视图、斜剖视图和复合剖视图。

三、教学内容

(二)剖切面的种类

剖视图是假想将机件剖开而得到的视图,因为机件内部形状的多样性,剖开机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规定有:

单一剖切平面、几个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组合的剖切平面等。

1、单一剖切平面

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方法称为单一剖,所画出的剖视图,称为单一剖视图。

单一剖切平面一般为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

前面介绍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均为用单一剖切平面剖切而得到的,可见,这种方法应用最多。

2、几个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

(1)概念

用两个或多个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把机件剖开的方法,称为阶梯剖,所画出的剖视图,称为阶梯剖视图。

它适宜于表达机件内部结构的中心线排列在两个或多个互相平行的平面内的情况。

(2)举例

例如图6—14(a)所示机件,内部结构(小孔和沉孔)的中心位于两个平行的平面内,不能用单一剖切平面剖开,而是采用两个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将其剖开,主视图即为采用阶梯剖方法得到的全剖视图,如图6—14(c)所示。

 

 

(a)(b)(c)

图6—14阶梯剖视图

(3)画阶梯剖视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为了表达孔、槽等内部结构的实形,几个剖切平面应同时平行于同一个基本投影面。

2)两个剖切平面的转折处,不能划分界线,如图6—14(b)所示。

因此,要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使之在剖视图上不致出现孔、槽等结构的不完整投影。

当它们在剖视图上有共同的对称中心线和轴线时,也可以各画一半,这时细点画线就是分界线。

如图6—15所示。

3)阶梯剖视必须标注,标注方法如图6—14(c)所示。

在剖切平面迹线的起始、转折和终止的地方,用剖切符号(即粗短线)表示它的位置,并写上相同的字母;在剖切符号两端用箭头表示投影方向(如果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在剖视图上方用相同的字母标出名称“X—X”。

图6—15阶梯剖视的特例

3、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

(1)概念

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交线垂直于某一基本投影面)剖开机件的方法称为旋转剖,所画出的剖视图,称为旋转剖视图。

 

(2)举例

如图6—16所示的法兰盘,它中间的大圆孔和均匀分布在四周的小圆孔都需要剖开表示,如果用相交于法兰盘轴线的侧平面和正垂面去剖切,并将位于正垂面上的剖切面绕轴线旋转到和侧面平行的位置,这样画出的剖视图就是旋转剖视图。

可见,旋转剖适用于有回转轴线的机件,而轴线恰好是两剖切平面的交线。

并且两剖切平面一个为投影面平行面,一个为投影面垂直面,如图6—17(b)是法兰盘用旋转剖视表示的例子。

 

(a)(b)

图6—17法兰盘的旋转剖视图

同理,如图6—18所示的摇臂,也可以用旋转剖视表达。

 

(a)(b)

图6—18摇臂的旋转剖视图

(3)画旋转剖视图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倾斜的平面必须旋转到与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以使投影能够表达实形。

但剖切平面后面的结构,一般应按原来的位置画出它的投影,如图6—18(b)所示。

2)旋转剖视图必须标注,标注方法与阶梯剖视相同,如图6—17(b)、图6—18(b)所示。

4、不平行于任何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