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185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4 大小:1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4页
亲,该文档总共1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中年级段培养良好习惯的重点和核心是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

为此,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画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习惯之一——坚持写日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我先来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

他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记日记,通过日记总结一天的生活和学习。

他从19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写了51年的日记,他早年的小说《昨天的事》,就完全是从日记里构思出来的。

  请看图(图1)。

在咱们中国也有这样的人,鲁迅先生一生坚持写日记,直到逝世前3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雷锋同志也写下了大量的日记,《雷锋日记选》中就留下了自己成长的足迹。

很多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这对他们事业成功很有帮助。

我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如果养成了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对今后的成才也是大有帮助的。

  二、自主思考明白需要

  1在我们班有没有曾经记过日记的同学?

谁能谈谈记日记有什么好处?

  2教师总结:

日记不仅能为自己提供写作的机会,提高写作水平,还能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成绩或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一些事情时间长了总是会遗忘的,写日记可以克服这一点,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

  三、互动交流发表见解

  1那么怎样才能坚持写好日记呢?

(学生自由发言)

  2请看图(图3)。

教师在黑板上总结了三条:

  

(1)要持之以恒。

  

(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3谁能说说你对这三条的理解?

  4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引导:

  

(1)俗话说: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暴十寒。

写日记尤其如此,贵在坚持。

坚持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看看图上的几篇日记(图4),都写些什么?

(和家人寻找春天、学会了打字、描写自己心爱的礼物等)日记里不仅可以写景、记事、状物,还可以写些什么?

写人、写读后感、写诗……一年有四季,人也有七情六欲,只要善于观察,善于体验,处处是日记的好材料。

  (3)日记是什么?

经常写,但未必天天写。

摊开本子,记下几笔几十笔的,就成了。

叶圣陶曾说:

“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

一句两句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要勉强拉长,也不要硬缩短。

”关键是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想说的话,真实就成了日记的灵魂。

  (4)还有一点必须提醒同学们:

你瞧图上的这位同学坐姿很端正,桌上的文具摆放得很整齐,字也写得很工整。

这一点很值得大家学习。

  5日记作为一种文体,也有它固定的格式,谁来说说。

(开头要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等)

  四、激发鼓励总结全文

  总之,写日记就是练笔,全在一个“练”字上,勤学苦练,才可能笔下生辉。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勤奋耕耘,就一定有收获!

  [评析]设计者先从名人记日记的例子入手,用生动的故事来增强学生对写日记好处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内在的一种需要。

日记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所以整个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前提,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提示与总结。

  习惯之二——爱护图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喜欢读书吗?

你喜欢看哪一类的书?

书籍是知识的结晶,是前人的劳动成果,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高尔基就曾说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健康的图书,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鲁迅年轻时发愤求学,他购书数千卷,日夜攻读,学识日长,以至达到“心通中外千年史,胸藏古今万卷书”的博学程度。

他以烧饼充饥,辣椒御寒,节衣缩食省钱购书。

因为成绩优秀而获得的勋章,鲁迅都拿去换书,从不保留。

  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人士也许正因为认识到书所具有的价值,往往嗜书如命。

宋代的司马光,既是政治家,又是学问家,藏书达万册以上,故人称“藏书癖”。

大诗人陆游把自己的居室取名“书巢”,因为他藏书之多使书籍堆满房间,“或栖或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非无书者”。

  二、切入话题

  1那么对于给予我们精神食粮,带给我们快乐的书籍,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它呢?

请看屏幕。

  2屏幕上显示5幅照片:

  

(1)一位学生无视类别,将书随意插放。

  

(2)一位学生将书折角。

  (3)一位学生读书时将书卷起。

  (4)一位学生放书时用力过猛,书角已折坏。

  (5)一位学生正用软刷轻轻刷去书上的灰尘。

  3请学生说说,5幅照片,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

教师进而总结:

  

(1)图书要分类整理和摆放。

  

(2)看到某处不能随便打个折,而应用书签或者书中的丝线。

  (3)不可将书随意卷起来看。

  (4)翻看图书动作要轻,放置时不能硬塞。

  (5)要保持书架的整洁,营造良好的藏书环境。

  4如果书不小心损坏了,怎么办?

  图上(图2)的这些同学正在干什么?

(修补图书)

  

(1)他们使用哪些工具?

(胶棒、胶带、剪刀、白纸等)

  

(2)你知道如何修补吗?

假设:

如果图书卷起角,如果图书被撕坏,如果书壳已脱落……怎么办?

  (3)现场请同学示范,教师给予指导,并用实物投影显示其修补的效果。

  三、总结话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任何事都应该防患于未然,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用实际行动教育周围的人要懂得爱护图书!

  [评析]直观的判断远比空洞的说教来得有效,“说说他们做得对不对”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爱护图书;在修补损坏的图书这一块儿,亲手实践则更能发现并解决问题。

教师要做到该讲时讲清楚,该让学生讨论的要放手让他们讨论,课堂本来就是孩子的。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对照自己提高认识,并使所学方法在课外也得以延伸,突出年段特点培养阅读能力。

1.《走,我们去植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具准备:

挂图、录音、卡片若干。

  板书计划: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放录音《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

(想)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

(板书课题:

《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

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

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图:

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

(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2-6)讲植树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

(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回忆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

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地方——“到处”

   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5、细读3-6小节,思考:

植树有什么好处?

   6、讨论、交流并板书:

     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7、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结合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幸福健康。

    B、“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

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好处?

      指导读好第四小节。

    C、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说什么是“绿色的希望”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的景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节。

    D、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

(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

    齐读第7段。

  四、背诵指导

   1.放课文录音三遍,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

   2.指导朗读技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五、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组背诵课文

   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2.《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

  目的:

初读课文,读准本课的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清本文的脉络,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

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

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

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出示投影片(第一自然段第二举、第五自然段第三句,第十六自然段第二句)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

说说段意。

  第一段(1-5):

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

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

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注意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

五、布置作业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2、组词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目的:

运用各种形式来朗读课文,深入体会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

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两次)

  分别是什么时间?

(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

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

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

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

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

“竺爷爷!

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

“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

“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

“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

“刚才。

  竺爷爷()地问:

“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

“是。

  

(2)读第二遍:

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指名说说,归纳答案: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

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

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7---14)

  5、师述: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那王老

  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

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

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

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

一丝不苟]

  师述:

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第三课时

  目的:

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一、复习

  指名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段。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

(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三、通读全文,总结课文,指导应用。

  1、自由朗读课文。

  2、从竺可桢爷爷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今后在学习上、生活上准备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

  3、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

精确观察]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

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

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4、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四、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五、练写片段指导

  仿照课文第二段,练写片段,题目是《买菜》

  1、读课文第二段,总结这一段中对话集中时记录的形式特征。

  

(1)每人说一段话便独立成一个自然段。

  

(2)可写提示语,也可不写。

  2、同桌之间分角色练说。

  3、将自己与别人的对话创造性地记录下来注意书写格式。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析疑。

  5、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六、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

“竺爷爷!

竺爷爷!

    竺爷爷(奇怪)地问:

“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高兴)地说:

“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激动)地问:

“什么时候?

    小孩子(自豪)地说:

“刚才。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

“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肯定)地说:

“是。

3.燕子

[教学要求]

  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三、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课前准备]:

一张剪纸。

一张燕子的剪影。

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范读课文。

自学课文。

讲读课文一、二两节。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

讲读课文三、四节。

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

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

(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

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

《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怎么美呢?

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

(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

"_____?

"

  五、指导看图。

  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

(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

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

如右图)教师提示:

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观察后口述。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剪尾""双翼""两翼""翼尖",并根据学生回答,点明观察顺序。

  六、讲读课文。

  第一节.

  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

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

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师指点:

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5.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

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

  6.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

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

(复习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ooooooo)

  7."俊俏"是什么意思?

"俊俏"即"样子好看"。

  8.指导朗读:

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

(示范)

  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

  9.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

为什么说"凑"成了?

  教师指点:

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

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10.另外,这一节三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三个?

("一身""一对""一个")

  11.现在我们轻声齐读这一小节,注意这些量词的用法。

  第二节

  1.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请同学们看图。

(出示放大插图)

  2.指导看图。

  提示观察顺序:

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

(由近远;由上下)

  3.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

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

(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情感,同时对教材产生亲切感。

  4.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

(教师提供导语:

"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

"进行语言训练。

  5.学生口述。

  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

你们看课文,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

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7.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雨风柳草叶花

  8.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子。

  (学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

三月,下过雨。

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我请一位同学念念是,并说说感觉。

  9.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巴,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读一读,再比一比。

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三月","阳春三月","阳春"即明亮的充满阳光的春天。

这是春天最好的一段时间。

  △"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

("细雨""蒙蒙的细雨")加上一个"细",一个"蒙蒙的"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和散文来回答:

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风吹拂着柳",(通过逐步递加附加成分,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长句的含义。

  ①怎样的风,怎样的柳,在前面加上一个字。

"微风吹拂着柔柳"加上一个字,就觉得柳枝儿在微风中飘动起来了。

课文上它写出柔柳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谁能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