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275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docx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

心血管内科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1、冠心病二级预防A、B、C、D、E、各指什么?

答:

A—aspirin(阿司匹林)、ACEI(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B—-blocker(阻滞剂)、bloodpressure

control(控制血压)

C—cholesterollowing(降胆固醇)、cigarette

quitting(戒烟)

D—diabetescontrol(控制糖尿病)、diet(合

理饮食)

E---Exercise(运动);Education(健康教育)

2、急性左心衰的处理措施?

答:

体位、高流量吸氧、吗啡、快速利尿、硝普钠、洋地黄类、氨茶碱。

处方

⏹内科入院常规

⏹一级护理

⏹糖尿病饮食

⏹心电血压监护

⏹坐位

⏹吸氧(4~6L/min)

⏹吗啡5mgstiv

⏹速尿40mgstiv

⏹硝普纳25mg

⏹5%葡萄糖250ml

⏹普通胰岛素4µstivgtt

⏹25%葡萄糖20ml

⏹西地兰0·4mgstiv

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处理措施包括:

答:

利尿剂、ACEI、B-blocker、地高辛、醛固酮拮抗剂。

1、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费钱、致残、要

命的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

2、心力衰竭是所有慢性病中影响生活质量

最明显的疾病

3、猝死占心力衰竭死亡的50%以上。

5、已经证明有效的药物有:

利尿剂/ACEI/BB/洋地黄/AA/ARB

6、醛固酮拮抗剂对严重CHF病人延长生命

7、目前ACEI/BB使用情况很不理想,特别是

在老年人。

8、选择有效药物的有效剂量----双有效=有效

9、心力衰竭的护理和治疗模式的改变很重要。

4、快速宽ORS波群心律失常处理首选和次选药物是什么?

答:

1、Ⅰ类钠通道阻滞剂,增加严重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总病死率。

2、Ⅰ类钠通道阻滞剂,应限制在仅仅用于治疗心脏正常的心律失常的患者。

3、目前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应重点使用Ⅲ类乙胺碘呋酮药物。

因这可降低心律失常的病死率及总病死率(后者是由心律失常病死率的降低而下降)。

其次为应用β阻滞剂。

4、电生理检查在判断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预后方面是无价值的,运动试验也是如此。

5、应用ICD治疗心律失常,在降低病死率方面优于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与胺碘酮、β阻滞剂基本相似。

6、对冠心病患者应用搭桥手术,是改善心律失常最好的办法,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5、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答:

1、心脏骤停复苏后的病人,在维持窦性心律时,不宜使用钙拮抗剂,因该药可阻止窦性心律重建。

2、对冠心病病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1)缺血性心脏病+室早,不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2)心绞痛+频发室早,不必抗心律失常治疗,可试用β阻滞剂;(3)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应用β阻滞剂较好,也可应用胺碘酮,或β阻滞剂+胺碘酮更好。

这类病人应用Sotalol疗效差。

因Sotalol是钾通道阻滞,而胺碘酮不仅是K+、Na+通道阻滞剂,还是β-、α-受体阻滞剂,又是抗凝剂,所以应用胺碘酮较Sotalol为好。

3、房颤时的用药问题:

(1)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须审慎:

因可增加死亡率。

(2)II类及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

(3)III类药物(胺碘酮)小量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4、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应用:

指征:

(1)房颤+EF<0.3

(2)房颤+心力衰竭(3)房颤+冠心病(4)房颤+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

在心脏结构异常的心脏病、左心功能异常或临床上已有心衰的病人中,一旦发生房颤时病死率高,应予以纠正。

在以上指征中(左室CO下降、HF、有器质性心脏病),一旦发生了房颤,应用胺碘酮是安全的、有效的。

但有时胺碘酮疗效欠佳,改用较Sotalol则有效。

房颤转复后,窦律维持的问题:

胺碘酮维持窦律好,优于Sotalol。

但转复后约有20%的病人长期不复发,不必用药来维持窦律;如果病人又复发房颤,再转复后即需要用药来维持窦律。

故房颤转复后,一般应先观察,先不用药维持窦律。

心脏外科手术,预防房颤的发生问题:

选用胺碘酮为好,既安全又有效。

其他药物,尤其是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宜应用,尤其不宜首先选用。

地戈辛、异搏定及β-受体阻滞剂是无效的。

5、我国当前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观点:

国人认为,中国国情不同。

这不仅因为Ⅰ类药物种类多,可供选择的药多,医生应用有较多的临床经验,而且I类药物价格较便宜。

所以当前,在国内可以是有限制地适当应用I类药物,严格指征,一般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尽量减少应用机率,不可滥用。

6、通心络药物的组方特点?

答:

五虫并用。

7、通心络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答:

活血通络。

8、通心络是活血化淤药吗?

答:

不是。

9、通心络所得国家三项科技大奖都有什么?

答:

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二等奖

10、参松养心胶囊其功能主治是什么?

答:

益气养阴以治其本荣养气络镇惊清心。

11、参松养心胶囊的组方特点是什么?

答:

人参、麦冬、五味子、丹参、赤芍、土鳖虫、甘松。

12、芪苈强心胶囊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答: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

13、芪苈强心胶囊的组方特点是什么?

答:

黄芪、附子臣药人参络虚通补佐药陈皮流畅气机使药:

桂枝辛温通络,温阳化气,心气充,阳气复,络脉通,水肿消

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尿少水肿诸症自消。

14、主诉的内容是什么?

答:

是病人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一般不能字数太多。

15、病程记录包括哪些内容?

答:

病人的一般情况,上级医师查房的意见,主要症状的转归,重要实验室及其他资料的汇报结果,近期病情的分析和评估。

16、完整的病历记录包括哪些项目?

答:

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检,初步诊断,治疗原则等。

17、何谓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答:

一级预防即原发预防,是通过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亦称继发性预防,是指已患冠心病者采用药物或者非药物措施,以预防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18、冠心病有哪些临床类型?

答:

隐性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猝死。

19、心绞痛的分类?

答:

心绞痛(anginia)分型

WHO分型Braunwal

劳力型稳定型

自发的不稳定型

混合型

变异型变异型

微血管性微血管性

20、何谓缺血性心肌病?

答:

由于冠心病的原因导致心肌的损害从而出现心脏的肥厚和扩张我们称之为缺血性心肌病。

21、规范使用阿斯匹林的剂量是多少?

答:

循证医学证明:

小剂量阿斯匹林75MG---150MG疗效最佳。

100MG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佳剂量。

22、何谓多代谢综合征?

答:

是由胰岛素抵抗引发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高血尿酸等多个系统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23、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

答:

1、季节气候的变化的影响。

2、昼夜节律性变化的影响。

3、体力和精神上的负荷增加。

4、血容量急剧的减少。

5、心律失常。

6、过饱饮食等。

24、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

答:

严重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25、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

26、答:

特征性改变、动态改变、定位。

STEMI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面向损伤区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面向坏死区导联,病理性Q波,面向缺血区导联,T波倒置。

NSTEMI心电图改变有2种类型:

ST段压低,伴或不伴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仅有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

27、急性心肌梗塞的一般处理?

28、答:

一、监护和一般治疗(收住CCU),休息,吸氧,监测,护理,阿司匹林:

即刻嚼服300mg,300mg/d3d,75~100mg/d长期。

解除疼痛:

度冷丁或吗啡,可待因或罌粟碱,硝酸甘油。

ACEI及美托洛尔。

阿托伐他叮。

29、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答:

AMI溶栓疗法:

三种药物,尿激酶UK,链激酶SK,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

适应症,1、发病时间<12h,年龄<75岁,心电图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或AMI病史+新发LBBB。

2、以上条件均符合但年龄>75岁,如无其他禁忌证仍应考虑。

3、以上条件均符合但发病时间>12h,如仍有胸痛并ST段抬高,还应考虑。

禁忌症,既往任何时候脑卒中史,颅内肿瘤,4周内活动性内脏出血,可疑主动脉夹层,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正在使用抗凝药或有出血倾向,4周内创伤史,3周内外科大手术史,2周内曾行血管穿刺术。

30、急性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包括哪些内容?

答:

介入治疗包括,直接PCI,补救PCI,择期PCI。

球囊扩张,旋切,支架释放。

31、急性心肌梗塞的介入指征?

答:

胸痛于48小时内呈进行性加重,有静息发作,发作持续时间延长(>20min);胸痛发作时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

年龄>70岁;心电图于胸痛发作时ST段压低>0.05mV,并有动态改变;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

32、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及处理?

答:

常见的并发症有:

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处理:

补充血容量:

根据血动学参数调整;应用升压药:

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应用血管扩张药:

硝普钠或硝酸甘油;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并直接PCI。

吗啡/度冷丁+利尿剂(主要);硝酸甘油;发病24h内禁用洋地黄。

室颤、多形性室速或药物不能控制的室速:

电复律;室早或室速:

利多卡因;缓慢心律失常:

阿托品;II度以上AVB:

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依此选用: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洋地黄、胺碘酮,药物无效电复律。

33、急性心肌梗塞梗塞后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答:

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心包炎、胸膜炎和肺炎,一般于急性心肌梗塞后2-11周出现。

可持续数日数周或者数月,其发生率大约4%。

34、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冠脉再通的临床指征有哪些?

35、答:

①ST段2小时内或其间每半小时下降50%。

②胸痛2小时缓解70%以上。

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伴低血压。

④酶峰提前:

CK-MB<14小时;CK<16小时。

再通冠造标准:

TIMI0级:

无造影剂通过。

TIMI1级:

有造影剂通过病变。

TIMI2级:

可充盈整根血管,但血流慢。

TIMI3级:

可充盈整根血管,血流正常。

这才是治疗的目标

36、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答:

溶栓的最大副作用(危险)是出血(约2%-5%),但更大的危险是溶栓失败(约35%-55%)。

多个研究表明,越有效的溶栓剂,出血并发症亦越多。

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SK:

0.1-0.4%,tPA家族:

0.6-1.2%,2-3倍于前者。

易出血影响因素:

年龄、剂型、女性、消瘦

37、心肌梗塞出院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尊医嘱坚持服用药物,2、定期到医院随诊,了解心脏状况。

3、适当节制性生活。

4、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饱餐,寒冷刺激等。

5、如有病情加重,应随时到医院诊治。

38、如何对心肌梗塞的病人进行抗凝治疗?

答:

对于所有NSTEACS患者,如果没有明确的阿司匹林过敏史,我们建议即刻75-325mg口服,随后每日75-162mg口服(1A级)。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NSTEACS患者,即刻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口服300mg负荷量之后,继而以75mg/天无限期服用(1A级)。

冠状动脉造影将迅速进行(≤24小时)的NSTEACS患者,在冠状动脉解剖情况明确之后开始氯吡格雷治疗(2A级)。

延迟进行诊断性导管检查术或CABG将在冠状动脉造影后5天以上才进行时,除阿司匹林外,应即刻服用氯吡格雷,首次负荷量300mg口服,继而以75mg/天服用9-12个月(1A级)。

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并拟行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择期手术前停用氯吡格雷5天(2A级)。

NSTEACS中、高危患者的早期治疗,在应用阿司匹林及肝素的基础上,加用eptifibatide或tirofiban(1A级)。

同时应用氯吡格雷的中、高危患者,早期加用eptifibatide或tirofiban(2A级)。

NSTEACS患者,在应用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短期应用UFH(1A级)。

根据体重调整肝素剂量,维持aPTT值在50-75s(1C)

39、风湿热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答:

风湿热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简称乙链)咽部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

40、二尖瓣病变可产生哪些杂音?

答:

1、舒张期隆隆样杂音;2、第一心音亢进;3、二尖瓣开放拍击音;4、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5、GRAHAM---STEEL杂音。

41、心脏瓣膜病抗凝治疗的指征是什么?

答:

1、心房纤颤;2、窦性心律但是左心房显著增大;3、心力衰竭;4、过去有栓塞史者;5、人工瓣膜术后。

42、何谓高血压病?

答: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高血压为特征,可以伴有血管、心脏、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者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1、无理想血压分类,正常血压为<120/80mmHg;2、高值血压分类与JNC7中的高血压前期的概念相同,3、>=140/90mmHg定义为高血压,并分为轻度(I级)、中度(II级)、重度(III级)。

43、什么是动态血压?

答:

24小时动态纪录的血压。

常用的参数包括:

24小时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工作时间平均血压、每小时平均血压、频率趋势图、血压升高所占比例、一定时间内血压升高的总合。

它有三方面的临床意义:

1、诊断上的价值;2、治疗上的价值;3、对判断预后的价值。

44、常用降压药有哪些种类?

答:

常用的降压药的种类有:

1.利尿剂;2、钙拮抗剂;3.β-阻滞剂;4.ACE抑制剂;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6.α-阻滞剂。

45、哪些降压药联合是最好组合?

答:

1、ARB(或ACEI)+ ß-阻滞剂;2、ARB(或ACEI) + 钙拮抗剂;3、ARB(或ACEI) +利尿剂;4、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 ß-阻滞剂;5、a-阻滞剂 +ß-阻滞剂

6、利尿剂 +ß-阻滞剂;7、利尿剂 +钙拮抗剂。

ACE抑制剂

钙拮抗剂

AT1-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阻滞剂

-阻滞剂

不同种类抗高血压药的联用方式

方框指对照干预试验证实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种类

46、心肌炎的病因有哪些?

答:

引起心肌炎的病因很多,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大类。

1、感染类,2、过敏;3、物理化学因素。

47、心肌病的临床类型?

答:

心肌疾病:

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1、心肌病(原发性);2、特异性心肌病:

感染性、营养代谢性、内分泌性、结缔组织病、血液肿瘤性、神经肌肉性、过敏和毒性反应;3、原发性心肌病定义及分类:

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48、心跳骤停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是什么?

答:

1、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

49、心肺复苏ABC包括哪些抢救措施?

答:

A:

气道通畅;B:

人工呼吸;3、人工循环。

亦即基本的生命支持。

50、心脏按压应注意哪些问题?

51、答:

1、按压的部位:

操作时必须用一手掌跟部准确的置于胸骨中与下三分之一段之间。

即剑突界上两横直,另一只手放在胸骨上面的手上,双手相互平行,手指不接触胸壁。

2、按压的深度:

使胸骨下压3-4cm左右;3、按压的姿势:

按压时两肘伸直,用肩部力量垂直向下;4、按压的频率:

按压次数100次/min。

5、按压不能中断。

52、胸穿的目的是什么?

答:

1、有助于诊断,2、有助于治疗,可解除压迫症状,改善呼吸,防止胸膜增厚粘连,使肺功能免受损伤,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体温下降,有助于使被压迫的肺迅速复张。

53、心包穿刺的目的是什么?

答:

1、明确心包积液的病因。

2、抽取心包积液,以解除填塞症状。

3、心包腔内注入药物。

54、叙述胸穿的操作步骤?

答:

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

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标记。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

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

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

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55、心包穿刺的操作步骤?

答:

操作方法:

1、术前作普鲁卡因皮试。

向病人说明穿刺目的,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镇静剂。

2、病人取半卧位,检查血压和心率,并作记录。

3、穿刺部位:

(1)剑突下与左肋缘相交的夹角处;

(2)左侧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厘米处。

4、常规皮肤消毒,打开穿刺包及无菌手套,协助医师穿刺。

5、术者铺巾,局麻后,持穿刺针并用血管钳夹紧胶管按选定部位及所需方向缓慢推进。

当刺入心包腔时,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并有心脏搏动感,即固定针头,助手协助抽液。

6、抽液完毕,若需注入药物,将事先准备好的药物注入后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

56、听诊的顺序?

答:

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

①二尖瓣区: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

②肺动脉瓣区:

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

③主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

④主脉瓣第二听诊区:

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

⑤三尖瓣区:

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3.听诊顺序正确();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57、叙述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第四心音是怎样产生的?

答:

正常心音:

主要有第一和第二心音组成,第一心音出现在心脏的收缩期,它是心室收缩的标志。

第一心音的构成主要是二尖瓣及三尖瓣的关闭,在心尖部较响,心底部较轻。

第二心音出现在心脏的舒张期,是心室舒张开始的标志,主要是由于血流在主动脉与肺动脉内突然减速和半月瓣关闭所引起的振动。

在心底部较响,心尖部轻。

58、电复律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各是什么?

答:

是用电能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适应症    1、紧急电复律指征:

①心绞痛发作或急性心肌梗塞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房年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或选用药物有困难时;③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颤动。

    2、择期电复律指征:

①心房颤动伴有心动功能明显降低,药物不易纠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梗阻性肌病;②特发性心房颤动或伴反复栓塞者;③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

    注意事项    1、心房颤动持续>1年,左房内径>45mm,或严重二尖瓣狭窄术前及甲亢未控制者,不宜电复律。

    2、洋地黄中毒所致心失常不宜首选电复律。

    3、择期电复律术前应停用洋地黄类制剂24~48小时为宜。

59、电复律前应做哪些准备?

答:

病人准备:

禁食4—6h,平卧位,着开胸衣,做EKG,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用药(安定、氯胺酮,解释)。

用物准备:

除颤器,备抢救车,吸氧吸痰装置,气管插管装置,血压计,心电监护器SPO2

电复律后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的神志;命征尤其是呼吸、血压;心电监护

2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电复律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评估电复律仪的性能→开机→调菜单EKG导联为paddle→涂导电膏→描记心电图确定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同步非同步→选择能量→充电→放电→效果评价→处理病人、维护电复律仪→洗手→记录护理单和仪器使用登记。

保养:

定位放置,保持干燥;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确保性能完好;故障及时送修;用后及时擦拭干净;及时登记使用、检查、送修情况;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外借。

60、电复律有哪些并发症及如何处理?

答:

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心律失常电击后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早搏)最常见,大多在数分钟后消失,不需特殊处理。

若为严重的室性期前收缩并持续不消退者,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若产生室速、室颤,可再行电击复律。

电击后也可能发生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

轻症能自行恢复者可不作特殊处理,必要时可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个别病人可能需要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二)低血压、急性肺水肿、栓塞血压下降多见于高能量电击后,若仅为低血压倾向,大多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恢复;若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及时使用升压药。

急性肺水肿发生率不高,老年人和心功能差者容易发生。

一旦发生,应按急性肺水肿抢救。

栓塞的发生率国外报道较高,而国内报道不到1%。

可为体循环栓塞,如脑栓塞等,也可为肺栓塞。

抗凝和溶栓治疗的评价仍在研究中。

    (三)心肌损伤电击,尤其是高能量电击可引起心肌损伤,心电图上出现ST-T波改变,血心肌酶升高,约持续数小时到数天。

个别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电图,持续时间也较长。

    (四)其他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连续电击、高能量电击有可能引起皮肤灼伤。

麻醉剂可能引起呼吸抑制,一旦发生应气管插管作人工辅助呼吸。

61、射频的概念是什么?

答:

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62、怎样放置血管内支架?

答:

 冠状动脉支架术:

是用金属支架支撑在冠状动脉内的狭窄处,使狭窄或塌陷的血管向外扩张,达到血管重建的目的。

63、如何进行冠脉内旋切?

答: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经皮激光冠脉成形术、经皮冠脉内旋切术、冠脉内膜旋磨术、溶栓疗法等等。

其中PTCA是目前应用最普通的一种,它是将带有球囊的导管放入血管,将球囊放入放到合适的位置后,向球囊内注射造影剂,加大球囊内压力,使其扩张并压迫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被压迫形成撕裂血管呈纺锤形扩张,从而达到扩大因斑块而狭窄了的血管腔,以便改善心脏血流。

64、常用的心脏起搏器有哪些临床类型?

如何选择?

答:

永久全埋藏式起搏器的植入标志着心脏起搏技术进入固率型时代。

1964年Castellanos、Lemberg和Berkovits等研究成功心室按需型起搏器,使起搏技术进入起搏器第二代:

按需型心脏起搏。

1963年Nathan率先应用VAT心房同步起搏,1975年Cammilli提出感知呼吸的频率适应性起搏器,这是最早的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1978年Funke提出了DDT起搏器设计构想。

同年,Furman植入世界首例DDD起搏器。

这些使起搏技术进入了第三代即生理性起搏的时代。

1995年,首例起搏阈值自动夺获型起搏器问世,这一技术开创了起搏器自动化的新时代。

其特点为根据佩带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其在体内工作的各种参数。

至今,心脏起搏技术还在迅猛发展,每年都有很多新的功能、新的技术问世,使起搏器技术更加完善,使佩带者更大程度上受益。

65、叙述益气清心胶囊、参冬活血胶囊、益气强心胶囊、通心络---B1----天麻熄风胶囊、芪枣神衰胶囊、通心络---B3----杞黄健脑胶囊、通心络---AB----陈降化淤胶囊、津力达---参芪津力丸-、津力达1---芪精通络丸、津力达2---芪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