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430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docx

最新人教版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3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2)……………………………………………………5

第二节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7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9

第四节鱼类……………………………………………………………………………12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14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16

第六节鸟类……………………………………………………………………………18

第七节哺乳动物………………………………………………………………………20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22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4

第三节社会行为………………………………………………………………………26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8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30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0

第二节细菌……………………………………………………………………………32

第三节真菌……………………………………………………………………………34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36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38

第五章病毒…………………………………………………………………………………40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42

第二节从种到界………………………………………………………………………44

第二、三章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46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七年级上册我们了解了植物的主要类群包括: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五个主要类群,本学期我们要学习动物的类群及其他生物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阅读教材P3~4)

2.生活在海洋中的腔肠动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淡水中的腔肠动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

3.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_____________淡水中,认真观察淡水中的水螅。

可看到水螅的身体几乎透明,呈圆筒形,一般长约1厘米,一端附着在___________等物体上,身体的另一端有_______。

其周围有5~12条柔软细长的_________,具有探寻和捕食的作用。

经过身体的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成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______________对称。

这种结构,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有利于它在各个方向捕获和防御。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4.观察水螅生活状态及捕食的动画或录像

5.(阅读教材P4~5),观察教材图示及下列图片,了解水螅体壁结构及生殖。

水螅体壁结构水螅的生殖图例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6.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A.刺细胞B.触手的缠结C.发达的肌肉D.口的吞噬

7.在水温适宜,食物充足时,水螅身体下端的三分之一处的体壁会向外突起,渐渐成长为一个小水螅。

成长到一定时期后脱离母体,独立生存,这种生殖方式叫()

A.有性生殖B.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8.准确的说,水螅的体壁是由()构成的

A.内胚层和外胚层B.内胚层、外胚层和中间的胶状物质

C.三层细胞D.一层细胞

9.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A.由肛门排出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D.由细胞膜排出

10.在常见的腔肠动物中,营群体生活的是()

A.水螅B.海蜇C.海葵D.珊瑚虫

11.美丽的工艺品珊瑚属于( )

  A.一种具有优美造型的天然矿物质 

  B.一种植物的化石

  C.一种单细胞动物分泌的石灰质骨骼 

  D.一种腔肠动物分泌的石灰质骨骼

12.在捕捉海蜇时,不小心就会被海蜇蜇伤,这是因为( )

  A.海蜇的触手上分布着很多刺细胞 B.海蜇发达的中胚层含有毒素

  C.海蜇的伞部有许多刺丝     D.海蜇的口能将人咬伤

13.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

 C.水蚤被水螅的外胚层吸附,外胚层分泌消化液将其分解。

D.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14.下列动物是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衣澡、变形虫B.珊瑚虫、水母、海蜇

C.草履虫、珊瑚、海葵D.水螅、水螅芽体、珊瑚礁

15.腔肠动物身体内具有的腔数及相当于我们身体的哪一个腔?

正确的是( )

  A.1个;腹腔      B.多个;口腔,食道及肠腔等

  C.1个;消化道腔    D.2个;胸腔和腹腔

 

等级:

日期: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2)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提问: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阅读教材P6)

2.在清澈_____________中的石块下面,有时会找到涡虫。

涡虫的身体长约______厘米,背腹______,形状像____________,前端呈_________,两侧各有一个耳突,有感知味觉和嗅觉的作用。

头部的背面有两个______,能够辨别光线强弱。

3.涡虫的身体呈__________对称,也称____________对称,经过身体的纵轴__________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________、_________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4.观察教材或下列涡虫的图片,总结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5.水螅是辐射对称的体形,而涡虫是左右对称的体形,

请分析左右对称的体形在进化史上的意义。

 

6.阅读下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血吸虫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扁形动物,血吸虫体长仅有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后果,甚至引起死亡。

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20世纪50

  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

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

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

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包蚴再发育成尾蚴,这些属于幼虫阶段。

但是随着发育,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几万至十几万条尾蚴!

尾蚴从钉螺体内出来,密集在水面。

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脏的血管,发育为成虫。

  

(1)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为生。

血吸虫动物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__动物,在营养方式上属于_____________,寄主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三个方案,防止血吸虫的传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7.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 ( )            

A.口、咽和肠B.口、肠和肛门C.口、咽、食管D.口、小肠

8.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 )          

A.血吸虫B.涡虫C.疟原虫D.猪肉绦虫

9.华枝睾吸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         

A.运动器官B.感觉器官C.生殖器官D.消化器官

10.日本血吸虫进入人体是通过( )

   A.呼吸道  B.口腔  C.蚊虫叮咬 D.皮肤

11.日本血吸虫的寄主是()

   A.猪和钉螺 B.钉螺和人 C.人 D.很多种哺乳动物

12.分析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图可知,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

  A.胃里 B.小肠里C.肌肉里 D.皮肤里

13.华枝睾吸虫的运动器官退化,其合理解释是( )

  A.没有适合运动的场所

  B.消化道是不利于运动器官发育的环境

  C.消化道内营养来源充足,不必摄食

  D.身体上没有发育出运动器官的合适位置

等级:

日期: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图中的宝塔糖你们吃过吗?

你知道它是治疗什么病的?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一)线形动物

阅读教材第8页的有关内容,结合图5-10,完成第2-3题

2.蛔虫是常见的动物,寄生在,蛔虫身体细长,呈;前端有,后端有。

体表有,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仅由组成,器官发达,无专门的器官,只能。

3.蛔虫病为什么多在儿童中发生?

如何预防?

4.线形动物主要特征是:

(1)身体;

(2)消化管前端有,后端有。

(3)体表有。

常见的线形动物还有等。

(二)环节动物

观看《蚯蚓》视频,结合教材9-10页有关内容完成学案5-7题

5.蚯蚓的外部形态蚯蚓身体呈_____形,由许多构成,属于动物,靠近蚯蚓____端有几个较宽颜色明显与其他体节不同,且比其他体节厚,这叫做__________。

6.蚯蚓的运动是由体壁发达的和配合共同完成的。

7.蚯蚓的呼吸蚯蚓身体呈色,因为它的体壁密布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不时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之保持湿润,是因为蚯蚓的呼吸要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

8.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①身体。

②由相似的组成。

③依靠或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

9.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三、精讲点拨,精练提升

10.观察蛔虫的内部结构,你认为蛔虫的哪些结构特点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生殖:

消化:

运动:

11.请列举蚯蚓适应于土壤生活的结构特点

外形结构:

运动:

感觉: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12.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

A.有口无肛门 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    D.有肛门无口

13.雌、雄蛔虫在形态上的区别是                ()

 A.雌虫较大,尾端向腹面卷曲   B.雄虫较小,尾端尖直

 C.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   D.颜色不同

14.寄生数量较多时,会引起肠梗阻的寄生虫是          ()

A.蛲虫  B.钩虫   C.绦虫       D.蛔虫

15.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A.早晚刷牙、洗脸   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D.不随地大便

16.蚯蚓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A.清澈、缓流、富含有机质的江河中B.浑浊、急流、富含有机质的江河中

C.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D.干燥、疏松的河沙中

17.夏天的雨后,常有一些蚯蚓爬出地面,这是因为()

A.蚯蚓要爬出地面呼吸B.蚯蚓喜欢在超市的地面上爬行

C.蚯蚓爬出地面取食D.蚯蚓爬出散热

18.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排出的废物会污染土壤B.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C.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诱饵D.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19.下列哪项与蚯蚓的运动直接有关?

()

A.刚毛B.环节C.黏液D.体节

20.下列动物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蚯蚓B.蜈蚣C.水蛭D.沙蚕

 

等级:

日期: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提问:

如何区分某个动物是线形动物还是环节动物?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阅读教材P12及P15~16)

2.乌贼与河蚌、蜗牛等同属软体动物,原因是它们都是身体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等共同特征;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_____________,贝壳就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河蚌、蜗牛身体表面具有 ____________,而乌贼的贝壳退化了,被称之为海螵蛸。

3.蝗虫身体分为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头部负责_________和__________。

胸部是________中心,蝗虫的胸部腹侧有3对_________,前足和_________适于爬行,_________发达,适于跳跃。

蝗虫胸部背侧有两对_________,适于飞行。

蝗虫在外部形态方面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蝗虫体表有_________,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___________的蒸发;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4.下图为双壳类动物河蚌的结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⑴河蚌的运动器官是什么?

推测河蚌做什么运动?

⑵河蚌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推测河蚌的食物主要是什么?

⑶河蚌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⑷河蚌外套膜的作用是什么?

 

⑸死去的河蚌,贝壳能张开吗?

为什么?

5.下图是蝗虫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问题。

(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

(2)A是蝗虫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心;B是蝗虫的_____________中心;在C处有许多重要的内脏,可完成多种生理活动。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6.在什么环境中采不到河蚌()

A.江河的水底       B.海洋的水 C.池沼的水底      D.湖泊的水底

7.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河蚌、蚯蚓、蜗牛     B.田螺、河蚌、乌贼

  C.乌贼、水螅、蛔虫          D.河蚌、蚯蚓、田螺

8.下列关于蜗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蜗牛生活于水中营底栖生活       B.蜗牛对农业生产有害处

    C.蜗牛的腹足肌肉发达          D.蜗牛的身体表面有一个贝壳

9.珍珠形成的原因是()

     A.外套膜自然分泌珍珠质而形成

     B.外套膜包被异物而形成

    C.外套膜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D.贝壳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10.下列各种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11.软体动物身体外大都有一个坚硬的贝壳保护,下列关于贝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贝壳的主要作用是运动和保护作用

B.贝壳的分泌物形成外套膜,外套膜同样具有保护作用。

C.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D.贝壳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贝壳是由活细胞构成的生物组织。

12.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类群,已知命名的有120多万种。

B.节肢动物就是昆虫,包括有翅和无翅的类群

C.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

D.节肢动物具有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身体就能长大一圈

13.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体表有外骨骼

C.头部有触角、口器、单眼、复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D.都有三对足

14.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去外骨骼的现象,这是因为(  )

A.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B、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外骨骼非常坚韧D.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的生长而生长

15.中药中的蝉蜕是(  )

A.蝉的僵死幼虫B.蝉的僵死成虫C.蝉的蛹壳D.蝉的幼虫壳

16.下列关于昆虫的主要特征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B.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口器1个

C.胸部有足3对,一般有翅2对D.腹部有11个体节,每节各有1对气门

17.蝗虫能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力发达,有一对单眼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等级:

日期:

 

第四节鱼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将下列代表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的是()属于扁形动物的是()属于线形动物的是()属于环节动物的是()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蚯蚓、沙蚕 B.蛔虫、饶虫 C.水螅、海蜇  D.涡虫、血吸虫E.蝗虫、基围虾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2.这些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特点,那就是它们的体内没有组成的

属于动物;像鱼类等动物体内有组成的属于动物。

3.我国的四大家鱼是、、、。

三、精讲点拨,精练提升

4.请仔细观察演示实验,填写以下内容:

(1)鱼在水里时,它的嘴是怎么活动的,带墨水的水从_________进,又从___________出来。

(2)剪下鱼鳃,观察鳃的形态结构特点:

鳃的结构包括、和。

鳃丝呈__________色,而且________(填“多”或“少”)而________(填“粗”或“细”)

小组思考讨论:

(3)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

鳃丝呈红色的原因是:

鳃丝细而多的原因是:

(4)与鱼进入鳃的水比较,流出的水中溶解的气体会减少,气体会增多。

5.鱼适合于在水中生活的结构特点(鱼的主要特征)

(1)体形:

_____形——有利于减小;

被覆——有作用

(2)体表

分泌有——减少了。

(3)运动:

鱼在水中能通过的摆动和的协调作用进行游泳;

(4)呼吸:

能在水中用呼吸。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6.鱼在水中停止游泳时,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地张开和关闭,其生理意义是()

A.更换体内水分B.完成呼吸过程C.排出体内废物D.摄入水中的食物

7.下列哪项不是鱼的鳃丝的特点()

A.鳃丝数量很多B.鳃丝鲜红色,内有毛细血管

C.鳃丝非常细D.鳃丝排列很密,有利于从水中获取食物

8.下列属于鱼类的动物是()

A.中华鲟B.娃娃鱼C.鲸D.鳄鱼

9.小明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在很多的死鱼中,他能根据如何判断鱼是否新鲜()

A.鳞片是否完整B.鳃丝的颜色C.身体有无伤痕D.体表是否湿润

10.在完成观察鱼鳍的实验后,小明同学对鱼鳍有了一下几种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研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

B.尾鳍能控制鱼游泳的方向C.鱼的运动只能依靠鳍的进行

D.鱼在游泳时,胸鳍、腹鳍和尾鳍的作用不完全一样

11.鲫鱼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

A.尾鳍的摆动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C.各种鳍的共同作用D.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

12.夏天的清晨,在生长较多藻类植物的池塘中经常会出现大量鱼浮头甚至是跳出水面的现象,等太阳出来的后,这种现象又将消失,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13.右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鲫鱼的外形有何特点这种体形有何意义。

⑵在鱼游泳时对转向起重要作用的是[]。

⑶若用解剖剪剪去结构[6],将会暴露出的结构是_________。

该结构的主要作用是。

⑷主要起平衡作用的是图中[]和[]

14.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请根据以下提示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点。

(提示:

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当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①选取健康的小鱼两条,放在剩有BTB液的水中。

观察BTB液的颜色变化。

②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预测颜色变化,在鱼鳃盖后的边缘,水会变成,则说明鱼呼出了。

 

等级:

日期: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提问:

鱼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列举有鱼而非鱼的鱼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阅读教材P25)

2.青蛙是由蝌蚪发育来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__________,有________,用__________呼吸,只能像鱼一样在__________生活。

蝌蚪发育成青蛙以后,尾和鳃都__________了,生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以在陆地生活。

所以青蛙属于__________动物。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

3.观察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录像或图片,总结从蝌蚪到青蛙的主要变化

4.观察教材P25青蛙的图片,分析青蛙有哪些特点适合水陆两栖生活?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5.青蛙具有冬眠现象,即到秋冬季节,天气转凉,青蛙掘土躲进土层中,不吃不动,此时的呼吸主要靠()

A.肺B.肺和皮肤C.皮肤D.鼻孔

6.蝌蚪的哪一些特点很像鱼()

①生活在水中②体表覆盖鳞片③有尾了,能在水中自由游动④用鳃呼吸⑤有多种鳍来协助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④

7.下列关于青蛙的形态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青蛙的体色往往和周围的环境相一致,这样可以逃避天敌的抓捕而得到更好的保护。

B.青蛙的皮肤裸露,外面有黏液,这有助于在水中运动时减少阻力,也有利于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C.青蛙的前肢发达,有利于跳跃前进

D.夏夜蛙声阵阵,能发声的蛙是雄蛙。

8.有关青蛙利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青蛙的肺结构很简单,肺泡数量很少。

肺进行的气体交换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