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643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北京市通州区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通州区2017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7年4月

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本大题共9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题。

材料一

宋代的戎州,治所位于僰道县,金沙江和岷江于此汇合。

一日,被贬至此的黄庭坚泛舟江上,思索起困扰他已久的书法难题。

虽然,在这之前的元佑年间,黄庭坚的书法已经风靡天下,尤其是那伸展不羁的捺脚,被时人称为“元佑脚”。

但在他看来,这还远远不够,笔画间的那股“痴钝”之意,凝于眉头,郁于心头。

如何将其抹去而更为【甲】?

这是黄庭坚冥思已久的问题。

于是某个闲暇之日,他出现在僰道江上的一叶扁舟内,他斜靠在船中,以指为笔,以空气为媒,模拟着笔势的运行。

苦思中,只见船工那荡桨的动作,一推一挽之间协调自然、天然成趣,——这岂非与书法笔势隐隐暗合?

刹那,如武陵人入桃花源,豁然开朗。

在《山谷题跋》卷九《跋唐道人编余草稿》中,黄庭坚自谓:

“于僰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得用笔。

”长年,就是当地人对船工的称谓。

于江上扁舟悟“道”并不是黄庭坚的专利,同时代的苏轼泛舟赤壁而作《赤壁赋》,早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二人既在文学史上号称“苏黄”,又在书法上与“米蔡”并列为宋四家,宋人曾敏行所著《独醒杂志》中记载:

苏轼说,鲁直(黄庭坚的字)字虽然清劲,但笔势有时太瘦,好似“树梢挂蛇”。

黄庭坚【乙】,您的字我固然不敢轻易评论,但偶尔觉得有些褊浅,颇像“石压蛤蟆”。

苏轼传世名作《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书字体横扁,左低右高,如被石头压住而呈斜翘姿态,落入蛤蟆体之讥真是“恰当”极了。

同张书卷后有黄庭坚的跋语,且看其字,横长不羁,奇崛伸展,以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中“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的论说,树梢挂蛇的评价也是“理固宜然”。

书法家风格各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书法“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而与之并列的欧阳询则“森森焉若武库矛戟”。

但苏黄二人如此突兀的差异中间,却又隐藏着一些“密码”。

1.根据“材料一”,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巧夺天工反唇相讥B.浑然自成反唇相讥

C.浑然自成自我解嘲D.巧夺天工自我解嘲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黄庭坚书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佑脚”是黄庭坚所创,在宋代被人们竞相效仿。

B.笔画间“痴钝”之意的抹去,灵感来自荡桨的长年。

C.其书法风格独特,时人无法超越,被列为“宋四家”。

D.其字横长不羁,奇崛伸展,被苏轼说是“树梢挂蛇”。

3.下面是苏轼《寒食帖》书法作品(局部),你是否同意黄庭坚评其字为“石压蛤蟆”的观点?

(3分)

 

4.江上扁舟悟“道”不是黄庭坚的专利,苏轼泛舟赤壁而作《赤壁赋》,借客之口感慨“,”之人生短暂。

(2分)

材料二

文房四宝,毛笔当属最重要的一项。

各色毛笔中,湖笔有笔中之冠的美誉。

湖州在长达几个世纪内都是全国的制笔中心,而在湖州之前,这个身份属于宣城。

相传,秦始皇时蒙恬南伐楚国,在中山取得优质兔毛,纳颖于管,世称蒙恬造笔。

唐代韩愈为此写《毛颖传》,据学者考证,此中山是宣州之中山,于是宣笔的起源显得“其来有自”了。

1954年湖南长沙左公山发现一座战国楚墓,墓内出土一支毛笔,装于一根细长的竹筒内,笔杆长18.5厘米,杆径0.4厘米,竹质。

笔头长2.5厘米,以兔毛制成毫,用细线缠绕在笔端周边,并以髹漆固定。

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因而号称“天下第一笔”。

此时的毛笔极为细长,实是为了方便。

1972年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一支汉代“白马作”毛笔,其杆尾削尖,如同一根簪子。

插笔于冠,以备书写,故名“簪笔”。

又插笔于耳际,或称“珥笔”,《汉书》中就有“簪笔持牍趋谒”的描述。

两晋之后,毛笔渐粗,至唐为盛。

日本正仓院犹存十数支唐笔,虽然长度上仍和秦汉相仿,但杆径已经暴增到2厘米左右。

这种毛笔有一个专名,叫鸡距笔,做法和前代也大有不同,乃是由麻纸缠绕笔毫而成。

比起前代和今天的毛笔,鸡距笔毋宁说近似于硬笔了。

这种发展有利有弊,白居易作《鸡距笔赋》赞颂之,而柳公权则批评其“出锋太短、伤于劲硬”。

发展至宋代,毛笔形制再次发生改变。

黄庭坚曾在《跋东坡论笔》云:

东坡平生喜用宣城诸葛家笔。

诸葛氏是制笔世家,以善做三副笔出名。

所谓三副笔,由笔心、副毫和披毫三部分构成,以笔心加副毫束成笔柱,再在外层加以副毫为披。

但另一种“无心散卓笔”更加兴盛,并绵延至今。

散者,散扎毛料;卓者,毫锋高长。

较前者的特点便是蓄墨量大大增加,笔锋没有束缚而更能挥洒自如。

宋代正处于笔制交替的时代,书法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毛笔。

东坡好旧,笔锋短且健;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尚新,锋长而带柔。

这直接影响了二人的书法风格。

5.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毛笔”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古证明我国的第一支毛笔发明于战国时期。

B.汉代毛笔为方便,沿袭前代笔头细长的特点。

C.两晋至唐笔杆渐粗,唐“鸡距笔”暴增5倍。

D.宋代毛笔与前代最大不同是笔头形制的变化。

6.下列“材料一”“材料二”出现的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跋”与“序”相对,是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

B.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来自“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C.“文房四宝”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指笔、墨、纸、砚。

D.白居易,唐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

材料三

书法班第一堂课,老师讲的就是如何执笔。

老师端坐桌前,以拇指和食指第一节分别贴住笔杆的内外两侧,将笔捉住,中指一二节弯曲处勾住笔杆外侧,无名指的指甲根则由内向外格住笔杆的右外侧,同时小指紧贴无名指提供外力。

五个手指,各有分工,使得笔杆垂直于纸面,这就是五指执笔法。

相传,五指执笔法是王羲之传下来的,但此说谬误已极。

南宋人梁楷《王右军书扇图》绘制了王羲之为老媪书扇的故事,图中笔杆向右上方倾斜,与现代人习见的五指执笔法的竖直状迥异,却是三指单钩。

何谓三指单钩?

原来,历史上出现过的执笔法,以手指参与执笔的数量计,有二指、三指、五指之分;位于笔管外侧起勾挽作用,若只有食指,就称单钩,若同时有食指和中指,则是双钩。

所谓的五指执笔法,就是五指双钩。

三指单钩法,也称为三指斜执法,自秦汉至唐代,长久被人们行用。

在唐宋以后,五指法渐渐兴起和普及,但三指法作为一种古法并未完全被舍弃不用。

黄庭坚曾自述:

“凡学字,先当双钩,用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左右。

唐王维的《伏生授经图》描绘汉文帝时伏生传授经典的故事。

图中,伏生双腿盘曲坐于席上,双肘伏在仅可及腰的几案上。

右手握一轴展开的纸卷,左手则在卷上指点。

但是仔细考究人物的服饰、坐姿、家具、纸卷等,和现在可见汉代画像石中的汉代形象颇为不符。

尤其是纸卷,汉代的书写材料仍以简牍为主,纸张大规模取代简牍是西晋以后的事情。

其实,王维绘图,是将唐代的风貌掺杂以一定的想象“穿越”到了汉代。

伏案的坐姿,恰表明时人的书写姿势正处于一个渐变的时期,而执笔法的演变,正和书写姿势与家具形制有着莫大的关联。

秦汉之时,先民的起居方式以跪坐为主,正所谓“席地而坐”。

一种类似于马扎的坐具——胡床——虽然早在张骞通西域后就传入中原,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垂足坐于胡床被视为是不合礼仪的姿势。

直到唐代,高足坐具,如椅子,才渐渐普及开来。

而高足桌子的出现,更是滞后于高足坐具数百年,到宋代才与其配套使用。

很难想象没有桌子古人如何写字。

因无家具承托,臂腕皆悬空。

以毛笔写字,本质上是毫端的笔锋在书写材料上做出绞转、平动、提按等动作。

左手持卷,书卷倾斜,自然而然,右手之笔也当斜执,以垂直于纸卷。

如此,三指单钩法是最恰当的方式。

北齐杨子华所画的《校书图》中,几位学者左手持纸内卷成轴,向右伸展出一截纸面,而卷紧的纸轴为书写提供了支撑。

有学者将这种姿势称为“握卷写”。

唐代以后,因高足桌案的产生和普及,纸张平铺于书案已是平常,为使毛笔垂直于纸面,肇始于唐代的五指双钩法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的行用,并逐渐取代了三指法成为主流。

与“握卷写”相对,学者对此命名为“伏纸写”。

虽然苏轼仍坚持以三指单钩执笔,但因为笔锋侧卧书写,不免被一些人批评其字“‘戈’多成病笔,又腕着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

可以说,三指法造就了苏轼书法独特的艺术风格。

(取材于《书写的千古难题》,有删节)

7.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与执笔法的演变,关联最大的一项是(3分)

A.笔杆垂直纸面B.纸张取代简牍C.胡床的引入D.高足桌案普及

8.根据“材料三”,下列最可能采用“五指双钩法”书写的人,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屈原B.司马迁C.陶渊明D.陆游

9.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苏黄二人书法风格迥异的“密码”是什么。

(5分)

21.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5题。

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诸王久处宫掖,无以发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以讲武事。

濂时奉诏扈从。

十有二月戊午,次滁州驿,濂请游琅琊山,皇太子欢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

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

居人指云:

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

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亭东数百步,即醒心亭。

由亭曲而西可入天宁寺。

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

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

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

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兵后焚炼为垩殆尽。

亭后四贤堂,亦废。

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是日天阴,雪花翩翩飘,伯靖亟倡曰:

“雪作矣,不还将何为?

”濂游兴方浓,掉头去弗顾。

历石径一里所,至回马岭。

伯友追而至,伯清继之。

伯友曰:

“二客足力弱,不能从矣。

”二客,伯贤,伯恭也。

蛇行磬折黄茅白苇间,莽不知所之,幸有宋熙宁舍利塔遗址累累,径行无疑。

其路若穷,又复轩豁,峰回路转,盖九锁而至开化禅寺。

寺院在琅琊山最深处,惜乎山皆童,而无蔚然深秀之处。

寺僧绍宁为具饭。

饭已,引观庶子泉。

泉出山罅中,乃唐李幼卿所发,李阳冰所篆铭。

铭已亡,张亿书三字碑亦断裂,卧泉下。

石崖上多诸儒题名,自皇祐、淳熙以来皆有之。

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

自幼卿博求胜迹,凿石引泉以为溪,作禅室、琴台,后人颇继其风,山中之亭几二十所。

今荆榛弥望,虽遗迹亦无从求之,可叹哉!

夫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奚足慨?

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

第以处于偏州下邑,无名胜士若幼卿者黼黻之,故潜伏而无闻焉尔。

且幼卿固能使琅琊闻于一方,自非欧阳公之文,安足以达于天下?

或谓文辞无关于世,果定论耶?

念元季绎骚,窜伏荒土,朝不能谋夕,今得以厕迹朝班,出陪帝子巡幸,而琅琊之胜遂获穷探,岂非圣德广被,廓清海寓之所致邪!

是宜播之声歌,以侈上赐游观云乎哉。

(取材于明代宋濂《游琅琊山记》,有删节)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次滁州驿次:

临时驻扎

B.可鉴毛发鉴:

C.其路若穷穷:

荒僻

D.寺僧绍宁为具饭具:

准备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B.

A.

①沿道校猎,以讲武事①濂闻其语

②第以处于偏州下邑②后人颇继其风

C.

D.

①过平皋约三里所①为怅然者久之

②莽不知所之②兵后焚炼为垩殆尽

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欧阳公修所发

宋朝时欧阳修先生主持挖掘的

B.惜乎山皆童

可惜,山都太小

C.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

世间像琅琊山这样奇丽的山川哪能限量

D.念元季绎骚

想到元朝末年战乱连绵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交代出游原因及时间,作者随皇上、太子及诸王外出,路过滁州游琅琊山。

B.作者看到山下的紫微泉、丰乐亭、醒心亭、天宁寺等景点现在都已成为废墟。

C.六一泉在醉翁亭旁边,流出的泉水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一样“水尤清冽”。

D.作者感慨琅琊山因李幼卿、欧阳修得以闻达天下,结尾感念并宣扬皇上的圣德。

14.将文中划波浪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5分)

 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

15.宋濂笔下的琅琊之景与《阿房宫赋》中曾经“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可怜焦土”的景象相同,面对同样的景象,两位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5分)

3、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20题。

点绛唇咏梅月①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

雨僝云僽②,格调还依旧。

【注】①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被劾罢官闲居已整整七年,此年冬,志同道合的好友陈亮远道来访,二人共商恢复中原、抗击金军的大计,分别后又互相诗词唱和。

②僝僽(chánzhòu):

摧残。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用拟人手法写梅,“相思”是此词的意脉,“相思”不得,故写梦。

B.“水边”句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主要写月。

C.“小窗”句写月光明亮,窗前如同白昼,使人联想到窗内之人辗转难眠。

D.“清入”句词人伴着清辉幽芳入梦,“清”指月之清辉,亦指梅之清香。

17.本词写月,却不道半个“月”字,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下列《红楼梦》中,香菱所写《咏月》诗句,也采用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

A.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B.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C.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D.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18.《红楼梦》中有不少与梅有关的情节,下列的“她”与情节对应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她)冷笑道:

“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

”——妙玉

B.贾母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

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她)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

众人都笑道:

“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

”——薛宝琴

C.果见(她)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

“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林黛玉

D.(她)摇了一摇,掣出一根来一看,笑道:

“好极。

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

”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

竹篱茅舍自甘心。

——李纨

19.刘熙载在《艺概》中说: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这首词是怎样体现刘熙载这个观点的,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5分)

20.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4分)

古人常以花入诗寄寓自己的情感。

晋陶渊明独爱菊,《归去来兮辞》中“,松菊犹存”,用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陆游《钗头凤》中“桃花落,闲池阁。

”,用桃花象征美好春光或伊人华年;而杨花则给人以飘零之感,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到:

“杨花落尽子规啼,。

4、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1—26题。

携一本书游走

张炜

我小时候,大概是刚能阅读一点文学作品的年纪,读过一本没有封皮的书。

这本书严格讲只是一部残卷,因为前后都撕去了一部分,最前边一篇的题目只剩下三个稍大一点的字:

“暴风雨……”所以我连这篇作品叫什么名字都不得而知,更不用说整本书的书名了。

这部残卷让我如痴如迷。

它写了俄罗斯莽林,写了猎人和林中各色居民的生活,更写了无数的动物。

这些处处洋溢着浓烈林野气息的文字,绵绵无尽的天籁,把我深深地笼罩和吸引了。

我当年也生活在林子里,那是海边的一处国营林场,林场又连接了几万亩滨海自然林和无边的荒野。

书中景物与现实生活或可作比,我生活于其中的这片林野虽然远没有书中那么苍茫,但对我而言也足够浩大了。

最为不同的是林子里活动的人和动物:

身边的林子没有那么多凶猛的大型动物,也没有那么多出生入死的职业猎人,更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诱人的生活之窗。

透过这扇窗户,我看到了世界上另一片神奇的土地。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

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

这些文字让我入迷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它讲述的传奇故事,它展示的生活内容。

时至今日,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字生涯之后,或许让我想得更多也更明白:

一切绝非那样简单。

这部残卷传递出的是更为复杂和丰富的东西,它难以言喻,这或可称之为一位苏俄作家所独有的生命气质与文学个性。

如果仅仅是一则则曲折的故事,大概不会有那样的魔力。

因为它是一部残卷,作者是谁,书名为何,我一直不知道。

那是一个书籍奇缺的年代,能够遇到这样一沓好文字真是太幸运了。

可我当时毕竟还读了许多其他的书,这其中也不乏经典,但最难忘最着迷的却是这样一部残卷。

我的写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它的影响,比如我常常讲述林子里的故事,这也是我的少年经历;更有趣的是,我笔下的人物也常常要背一杆枪。

的确,我当年也看到了很多猎人,并曾经跟着他们在林中蹿跑。

林中生活和一些人的行迹让我如此难忘,当然是受到了那本残卷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深深地感激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

十几岁的时候,我不得不离开海边林野,一个人在半岛地区游荡。

我有一个背囊,里面装的全是自己的必需品,这当中永远有着这本残卷,外加我写成的一沓沓稚嫩的文字。

由于太喜欢这本书了,我曾不止一次将它借给旅途上的文学朋友。

我希望他们也像我一样喜欢,我们能够一起分享这道精神与文学的盛宴。

这是怎样愉快的时刻。

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那是多么难忘的日子。

万分可惜的是,有一次远行,我把这本书遗在了一位朋友那儿,归来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了。

生活匆促多艰,我当时站在路边,觉得两手空空,一贫如洗。

后来许多年,我都尝试着寻找这部书,但一直没能如愿。

就这样,我失去了它。

我牢牢地记住了书的内容。

我经常想念它,如同想念一位儿时的挚友。

我去城市上学,然后到了更大的城市工作。

我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并且写出了上千万字。

不一定什么时候,我会突然想到这部残卷。

在深夜,偶有失眠时,我会想起它。

不难想象,我仍然没有终止寻找,还在一次次做着努力。

问题是我弄不清这部残卷的书名与作者。

转过了多少图书馆,长时间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目前。

这真的是太难了。

我差不多不再抱有那个希望了。

互联网时代来临了。

我可以在网上搜索。

但没有书名也没有作者,这道难题并不好解。

一个好朋友听我说过这部残卷。

他不仅是一个极为认真仔细的人,而且精于网事。

某一天,在我完全没有预料、没有指望的情势之下,他竟然发来了一则短信,上面报告了一个喜讯。

我一开始不敢相信,电话里交谈了一会儿,详细说到了一些内容,让我心里一阵滚烫。

我们笃信不疑:

是的,是它,这一回真的找到了。

找到了少年之梦、儿时挚友,一个曾经伴我游走四方的挚友……这一夜差点失眠。

朋友迅速将从旧书网上求购的仅存的几本书寄给了我。

五成新。

中短篇小说集。

书名:

《猎人的故事》。

作者:

阿拉米列夫。

首篇:

中篇小说《暴风雨前》。

它出版于1957年的作家出版社。

书的扉页上有作者的黑白照片,让我久久端详——有些瘦削的长脸膛,深邃的目光。

从作者简介中得知,他生于1897年,仅仅活了57岁。

(取材于《一本深刻影响我的书》)

2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得而知:

不能得到任何信息

B.笼罩:

带入情境

C.盛宴:

美好感受

D.一贫如洗:

物质极其贫乏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描述这部残卷残损的情况,为后文寻找书的艰难做铺垫,同时强调这部残卷对他的重要性。

B.作者在书籍奇缺的年代也读过不少经典,但最着迷的还是这部残卷,用夸张手法突出其内容的精彩。

C.十几岁的时候,作者外出游荡,仍无时无刻不带着这部残卷,因为它是作者面临困境时的精神支柱。

D.作者求学、工作到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几十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这部残卷的想念与日俱增。

23.结合全文,请说说长期以来,“我”为什么深深感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

(4分)

24.本文题目是《携一本书游走》,可后半部分主要写作者想念、寻找这部残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25.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章第四段划横线的语句。

(4分)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

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

26.作者说“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作者那时认为“林野和文学”不可分离,请你从《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任一部书中,也找到一组这样的关系,并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2分。

27.微写作。

(12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

①请从《红楼梦》《呐喊》《红岩》中任选一部书,以“这部书让我如痴如迷”为开头,写一段话。

要求:

不少于150字,结合书中的人物、情节或细节,写出痴迷的状态。

②“摩拜单车”是一个新生事物,为很多人带来交通上的便捷,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很多问题:

车被扔到河里、被损坏、被偷、被卖等。

面对问题,项目创始人胡玮炜说:

“只要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就可以。

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会很难受。

创业的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永远都是自己。

就算这次失败了,那也是一项公益。

你是如何看待“摩拜单车”这个新生事物的,请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

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不少于150字。

③《朗读者》的核心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人”就是展示生命。

《朗读者》的朗读内容包罗万象:

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书》诗词;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

请你以“致朗读者”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不超过150字。

28.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携一本书游走》一文中,作者写到“时至今日,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字生涯之后,或许让我想得更多也更明白:

一切绝非那样简单。

你是怎样看待生活中的简单、复杂?

请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请以“坐着去旅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写一种交通工具,如:

轿子,汽车,飞船,时空穿梭机……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幻想的;有细节,有描写,想象合理。

高三语文一模练习参考答案

2017年4月

一、共25分

1.B(巧夺天工: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浑然自成: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

反唇相讥:

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自我解嘲:

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

2.C(“时人无法超越”无此说法)

3.同意:

苏轼《寒食帖》中绝大多数字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