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566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docx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主题班会

推广普通话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在金风送爽的九月,我们又迎来了全国第十届普通话宣传推广周。

从1998年开始,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的推广周从9月9日至15日。

为了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推广普通话的倡议:

   1、学校作一次国旗下讲话,号召同学们积极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

   2、各班组织一次推广普通话的班会,以开展“我爱祖国语言美”的朗诵比赛来推广普通话。

   3、在九月份的班级板报中插入有关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文字的内容。

   4、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儿歌、古诗、《三字经》等颂读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学习使用普通话。

   5、在校园里,无论是上课还是课余时间,与老师、同学交流时,请时时处处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校园语言交际环境。

   6、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使用文明语,不说粗话和脏话,使文明用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7、尽量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并且能积极带动家人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推广普通话,使身边亲友也能养成自觉说普通话的习惯。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人人都讲普通话,用文明语,写规范字,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我们学校的校园语言,为共创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而努力吧!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推广普及普通活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

语言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

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

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

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

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

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

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

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

“演说练习会”,拟订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

“各省通行之话”。

本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他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

” “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在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

“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

其中,“普通”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普通话同国语、华语是一回事吗?

这三种称说指的都是我国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中国的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

华人社区称“华语”。

三种称说,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三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

  当然,这三种称说从来源和使用范围上看,又有一定的差别。

  “普通话”这个名称,在清末就已被一些语言学者使用。

比如1906年,朱文熊在“切音运动”中就提出了推行与文言、方言相对的各省通用之语“普通话”的构想。

后来,黎锦熙、瞿秋白、鲁迅等陆续对“普通话”有过论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尊重兄弟民族的语言文字,避免“国语”这个名称可能引起的误解,1955年10月相继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定将规范的现代汉语定名为“普通话”,并确定了普通话的定义和标准。

  “国语”这个名称也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

1909年,清朝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1910年,资政院议员江谦在《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中提出了“用合声字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的主张。

后来,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都沿用“国语”这种称说,台湾至今仍这样使用。

  “华语”是新加坡和其它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对汉语通用语的称说。

在那里,这样称说汉语是恰当的,在那里如果用“普通话”来称说汉语,那么它在表达同宗同源方面就不如“华语”那样强烈。

如果在那里用“国语”来称说汉语,那就更不合适了,因为在那些国家里,汉语不一定就是官方语言,或者并不是唯一的官方语言。

推广普通话就是不让说方言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但是,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汉民族的标准语,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语言。

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原因,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它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大,逐渐上升到民族共同语的地位,而方言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

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正式的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并不是所有场合一律不让说方言。

  另外,我们对方言也要有正确的认识。

虽然方言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但它并不是低级的语言、落后的语言。

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方言为一个地区的人们服务,能够很好地发挥日常交际的功能。

人们对自己的家乡话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加分析地贬低方言,排斥方言,会使方言区的人产生抵触情绪,对推广普通话工作极为不利。

同时,普通话也不断地从方言中吸取营养,借以丰富自己。

怎样才算普及了普通话?

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汉语的国际地位》一文中,提出了共同语普及的一般标准———学校完全用共同语作为教学语言,公共场所完全用共同语作为交际语言。

我们认为,这个标准是正确的。

  目前,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交通和通讯还不够发达,严格意义上的语言规范化工作也还只是刚刚起步,方言分歧还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普及普通话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为了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从而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国务院1992年63号文件《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普及普通话的两项近期目标:

“到本世纪末,普通话要成为城市幼儿园和乡中心小学以上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用语,成为师范学校、初等和中等学校的校园语言”;“到本世纪末,县级以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武警指战员,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等应当把普通话作为工作用语;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窗口’行业的职工要把普通话作为服务用语”。

这份文件还明确提出:

“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以及音像制品等在语言使用上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一些使用方言的电台、电视台,要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有计划地逐步减少方言播音的时间和节目”。

  普通话

成为“校园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等之后,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汉语在世界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汉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民通用语言,是中国的行政、贸易与教育的主要用语,具有其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重要性,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汉语是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之一。

联合国有160多个会员国,但是它不可能用160多种不同语言来工作。

联合国成立之初就商定用5种工作语言,即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和汉语。

后来增加了阿拉伯语。

于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变更成了6种,能成为联合国工作语言,这是国家和语言的地位在世界上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一种具体表现。

  二、“汉语热”持续升温。

20世纪70年代

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此国门打开,中外的各种交流开始不断增多,各国留学生纷纷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他们的动机既可能是为了了解中国的文化,也可能是为了增进两国之间的交流;既可能是为了旅游,也可能是为了学习和工作等等。

总之,汉语已经开始引起世界上各国学子的注目。

“汉语热”不仅“热”在中国的本土,许多国家的外语院校纷纷开设汉语课程;许多国家的中文报纸种类也明显增加,仅歌斯达黎加就有10种中文报纸。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汉语热”将持续升温,外国留学生正在以逐年增多的

趋势进入中国,汉语的教师队伍也在以逐年增多的趋势走出国门,去传播汉语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

  三、使用人数最多。

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语除了在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流行使用以外,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使用。

此外,还有大量的海外华人分散居住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他们也在使用汉语。

据保守估计,目前全世界使用汉语的人数有11亿多人。

1997年8月9日《参考消息》第6版转载英国《卫报》7月22日的文章,该文认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11种语言为汉语(11.23亿)、英语(4.7亿)、印地语(4.18亿)、西班牙语(3.72亿)、俄语(2.88亿)、孟加拉语(2.35亿)、阿拉伯语(2.35亿)、葡萄牙语(1.82亿)、日语(1.25亿)、法语(1.24亿)、德语(1.21亿)。

  四、随着我国地位的提高,汉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逐年增长,整个经济呈飞速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为世人瞩目,被世界上称为奇迹。

1997年,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中国洗雪了国耻,随着1999年澳门的回归,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

汉语,作为中国的全民通用语,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必将随着国家地位的提高而显得更加重要。

  周有光先生在《汉语的国际地位》(《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一文中,明确指出了汉语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虽然重要,但是与其他语言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语言相比,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必须做到:

“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提高汉语的规范化水平,切实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为汉语争取更高的国际地位

为什么要建设语言文明?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文字运用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一个社会中,人们言语行为的质量是其国民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言语行为方面的政策及其管理方面的水平,语言文字规范、纯洁,人们的言语行为积极健康,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语言文字运用及其产生的言语作品中所体现的真善美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精神文明。

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需要一个规范而统一的语言文字秩序,人民生活需要一个健康、纯洁的言语环境。

因此,清除语言文字污染,正确而规范地使用汉语言文字,维护祖国语言文字体系的完整和纯洁,提高全民的言语素质和道德水平,倡导语言文明,对保证国家的稳定、统一和发展,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语言文明建设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规范的语言文字体系,消除语言文字污染,保持民族语言文字体系的纯洁、健康。

语言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其自身在不断更新变化,社会要根据需要,在遵循语言规律的前提下,采取一些积极的管理行为,或加以干预,或加以治理。

(2)建立良好的言语交际行为秩序。

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不

仅是一个语言文字体系自身的优化和完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言语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

人们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既要遵守语言文字自身的组织规律,维护语言单位的固有形式、意义和用法,又要做到言语交际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

话语的信息、内容、词语、句式等修辞手段的选择,语气态度的定位以及对外语的态度、借用都要符合民族的道德规范。

讲究言语道德,提倡语言美,倡导语言文明,就是为了提高国民言语交际的效率,促进人际合作,减少语言冲突,推动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建设。

(3)培养、提高全民的言语道德修养。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语言文字是否规范,言语行为是否文明,根本上是言语道德修养问题。

因此,语言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提高全民的言语修养。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言语行为环境。

语言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互相促进的。

汉语言文字体系规范的确立和维护,纯洁、健康的言语行为秩序的建立,全民言语的道德修养的提高,都有赖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文明程度,有赖于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

 

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点在哪些领域?

推广普及普通话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遵循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强化政府行为。

要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煤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

  学校是普及普通话的基础阵地。

儿童少年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学校普及普通话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普及普通话和提高全社会普通话应用水平的根本途径。

早在1950年,教育部就明确规定:

“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

”1956年则规定“教给儿童的语言必须是规范化的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推广普通话是小学语文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贯彻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初级中学毕业的学生应该明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本规律,掌握足够的词汇,学会标准的发音……基本上能运用普通话作为交际工具”。

至80年代则进一步明确要求: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要学会说普通话,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90年代以来,国家更加重视中小学普及普通话工作,规定中小学必须做到各科教学和集体活动使用普通话,进而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最近,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

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培养目标、纳入专业技能训练、纳入学校管理常规、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党政机关在全社会普及普通话方面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

公务员树立语言规范意识,在公务活动中自觉说普通话并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不仅是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基本能力,更是具有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意识的表现,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可以对全社会普及普通话发挥带头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多次指出“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为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人事部、教育部、国家语委最近发出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开展公务员普通话培训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检察系统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

当前,已经涌现出一批在公务场合坚持说普通话的领导干部,为党政机关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广播电视等有声传煤对全社会有巨大而广泛的影响力,应当成为普及普通话的榜样。

国家要求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普通话为播音用语,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一级,其中国家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

广播电视除了把普通话作为播音用语外,还应当积极宣传推广普通话,支持和参与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活动。

  公共服务行业(如商业、交通、铁路、民航、邮电、金融、餐饮、旅游、医院、律师、中介机构、文化体育场所等)应当成为全社会推广普通话的窗口。

面向人民群众的服务应当规范、文明,能不能使用国家的通用语言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外地客人服务,是行业员工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店家、行业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

因此,掌握和使用普通话应当成为公共服务行业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校、党政机关、广播电视和公共服务行业是推广普通话的四个重要领域,

这四个领域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做好了,全社会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就有了广泛的坚实的基础,2010年在全国初步普及普通话的目标就能顺利实现。

 

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需要确立、普及共同语以保证交际畅通。

而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推广普通话的目标尚未实现,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此要大力推广普通话。

让学生能在学校自觉的使用我们的母语,而且要正确规范的使用。

班会流程

1)带领大家了解普通话的历史与由来,体会普通话的重要性。

2)由主持人带领大家练习绕口令,成语填空,并进行比赛,使同学们兴趣高昂,也同时锻炼了普通话。

3)通过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方言杂烩演小品”,从侧面反应出普通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交流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班会形式:

以Powerpoint幻灯片形式

班会内容:

小品表演、绕口令锻炼、成语填空,比赛

 

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认识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参加人员:

全体同学及班主任

活动设计:

1、由主持人谈谈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话应该是每个人不陌生的,但是近期,国家调查显示,中国人只有一半能说普通话,同时有四成人看不懂繁体字,但仍有0.92%的人坚持使用繁体字书写。

这是26日在人民大会堂揭晓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约为53%,8%的人从出生就开始讲普通话。

场合越正式,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越高;其中在家讲的最少,在单位最常用。

目前,方言还是家庭成员最主要的交流语言。

多数人学普通话最主要的困难是“周围的人都不说,说的机会少”和“口音不好改”。

此外,全国95.25%的人平时主要书写简化字,3.84%的人简化字和繁体字同时使用。

讲不好普通话很容易闹笑话,请看一下这些笑话。

例一:

广西某高校新来一位口音很重的校长。

一天,他走进办公室严肃地对秘书说:

“我要杀一个人!

”话音刚落,旁边一宁夏籍的女助手被吓得花容失色。

弄了半天,原来校长“杀”(sha)“查”(cha)不分,其实是想说“我要查一个人”。

例二:

区直某单位一位负责上传下达的男秘书普通话不标准,经常“上”(shang)“下”(xia)不分,每次碰到开会通知,大家都听不清他到底是说“上午”还是“下午”。

于是便出现这边秘书使劲强调“上午”,那边同事猛问“什么,下午?

”常常惹得办公室里一阵哄笑。

因为这种“耳误”,有人把本来上午开会听成下午开会,误了大事被批评。

与闹笑话相比,林先生可为普通话说不好付出了惨重代价。

林先生在南宁某建筑公司工作,讲一口“粤味普通话”。

2001年,林先生承接了一个企业建筑工程。

企业的老总是天津人,普通话非常“正”。

结果两人上桌一谈,林先生错漏百出的普通话说得对方一愣一愣的,老听不清楚,林先生自己也急出了一身大汗。

最后,对方老总“忍无可忍”,提前退席,建筑工程的事情也随之泡汤。

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于说好普通话有什么看法。

小结:

其实以上几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虽然闽南话和普通话一样都能作为一种人与人交流的工具,但是它们的适用范围不一样。

闽南话只适用于闽南地区,而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故而在不久的将来,为了能与更多的人交流沟通,我们更应该学好普通话。

2、绕口令比赛

白石塔

白石白又滑,

搬来白石搭白塔。

白石塔,

白石塔,

白石搭石塔,

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

白塔白又滑

兜装豆

兜里装豆,

豆装满兜,

兜破漏豆。

倒出豆,补破兜,

补好兜,又装豆,

装满兜,不漏豆。

四和十

四和十,十和四,

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

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

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

十四、四十、四十四。

化肥会挥发

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

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

黑化肥发灰挥发会发黑。

语言美是文明礼貌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说好普通话,还要能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3、总结

普通话是我们的国语,作为一个中国人,连基本的国语都讲不好,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又如何把普通话推广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学好文化知识,还应该自觉的学好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记录

主持人A:

请问,建平中学怎么走?

(上海话)

主持人B:

嗯?

A:

这个人怎么这样,不理我!

(上海话)

B:

麻烦你,能说普通话么?

A:

通过以上对话我们可以不难看出。

虽然我们来自同一国家,可是却很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