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709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4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docx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

201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

第1章

来源:

考试吧(E) 2013-1-2415:

55:

19 【考试吧:

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第1页:

第一节市场需求

第2页:

第二节市场供给

第3页:

第三节均衡价格

第4页:

第四节弹性

  查看汇总:

201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市场需求

  需求的含义:

 

含义

备注

需求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构成要素:

1、购买欲望(愿意) 

2、支付能力(能够)

市场需求

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需求规律:

  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即:

商品价格提高,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会减少。

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就会增加。

  需求曲线:

  我们把需求和价格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整条曲线反映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

  1.需求数量变动

  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小,价格下降,需求量扩大。

 

  2.需求变动

  需求的变化是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第二节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的含义:

 

含义

供给

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规律:

  一般情况下,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即:

市场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市场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供给曲线:

  我们把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相同方向的关系用曲线表现出来就是供给曲线。

整条曲线反映了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数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1.供给数量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沿着既定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2.供给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等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第三节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含义:

  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

第四节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

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供给价格弹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一节无差异曲线效用理论

  效应理论:

  

(一)效用和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

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二)边际效用理论

  按照基数效用理论,既然效用是可以计量的,所以效用可以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总和。

也可以说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若干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用公式表示就是:

MU=△TU/△Q,其中MU表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

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无差异曲线:

  

(一)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根据消费者行为的某些共同特征,也为了便于分析,提出了如下关于偏好的基本假定:

  1.完备性

  2.可传递性

  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二)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征

  1.无差异曲线的概念

  所谓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依据多比少好的偏好基本假定)。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依据可传递性的偏好基本假定)。

  (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三)商品边际替代率

  1.商品边际替代率的概念

  所谓商品边际替代率,就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如果用MRS表示商品边际替代率,一般将从放弃纵轴X2。

上商品的数量来获得横轴X1额外1个单位商品来计算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表示如下:

MRS=-△X2/△x1。

  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这就是所谓的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从左上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

这就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第二节预算约束

  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含义:

  在图2-1中,横轴X1表示商品1的消费数量,纵轴X2表示商品2的消费数量。

如果全部收入m都用于购买商品1,则所能购买到的数量为m/p1,,如果全部收入m都用于购买商品2,则所能购买到的数量为m/P2,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就叫做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又称为预算约束线。

  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

就是-p1/p2,斜率的大小表

 

  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预算线的变动特性:

  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如图2-2中,表现为预算线在纵轴上的端点不变,而横轴上的端点发生旋转。

如价格下降则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则向内旋转。

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

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左移,相反则右移。

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那么预算线不动。

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消费者均衡:

  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3种情况

  1.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

  2.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既不相交,也不相切

  3.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

  切点代表的商品组合既是消费者用现有收入可以买到的,同时它又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程度的满足。

可见,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产生两种效应,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

一种商品价格的降低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提高了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反之,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则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某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导致两种商品之间的最佳替换率变化,这种变化会使消费者去调整两种商品的消费比例,消费者会增加消费现在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减少消费那些现在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

  【实例】苹果和梨两种水果,在原有价格下我们会有一种购买组合。

假如苹果大幅降价,不仅原来买苹果的钱可以买的苹果多了(这在经济学中叫收入效应),而且由于苹果降价使我们觉得梨贵了,因此同时会减少梨的购买量,将省下的钱再买成苹果(这在经济学上叫替代效应)。

可见,苹果价格的下降使我们买了更多的苹果(总效应),它是由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部分构成。

01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

第3章

来源:

考试吧(E) 2013-1-2717:

08:

24 【考试吧:

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第1页:

第一节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第2页:

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第3页:

第三节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查看汇总:

201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一节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生产者:

  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企业形成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

任何交易都可以看成是交易双方所达成的一项契约。

交易费用包括两类:

一类交易费用是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这些偶然因素,或者是由于事先不可能被预见到而未写进契约,或者能够被预见到,但因为太复杂而无法写进契约;另一类交易费用是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生产及相关概念:

  有关概念具体内容

  生产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产出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服务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

  投入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投入一般分为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

  【注】当各种投入要素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

  生产函数:

  1、含义:

  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注1】前提:

技术不变的情况下

  【注2】生产函数是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注3】所有企业都有生产函数。

  2、函数表达式

  假定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为X1,X2……Xn,Q为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Q=f(X1,X2……Xn)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也称短期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为:

Q=f(L,K)其中,K表示资本量固定不变,这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

随着劳动量的连续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TP):

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2、平均产量(AP):

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3、边际产量(MP):

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

   

  如投入劳动的数量为0,总产量为0,

  投入劳动的数量为1,总产量为2000,

  边际产量=(2000-0)/(1-0)=2000

  平均产量=2000/1=2000.

  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总产量为3000,

  边际产量=(3000-2000)/(2-1)=1000

  平均产量=3000/2=1500

  边际递减规律:

 

  

(1)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一定程度L1,MP最大

  

(2)L1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3,MP=0.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产量为负值。

  (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总产量曲线图形:

 

  

(1)劳动投入达到L1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L轴。

  

(2)在劳动投入在L1,L3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凹向L轴。

  (3)当劳动投入量为L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

  平均产量曲线图形:

 

  

(1)劳动投入在L1之前,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2)在L1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L2,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在L2后,平均产量递减,L2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3)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上述图形中,L1时边际产量最大;L2时平均产量最大;L3时总产量最大。

  规模报酬:

  1、含义:

规模报酬也称为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

企业只有在长期中才能改变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而影响生产规模。

  2、类型: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的比较)

  

(1)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2)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带来的好处,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

此后如果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因此多数行业会有一个适度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此时企业单位生产成本最小。

第三节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成本的含义:

 

  注:

①企业的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构成了企业的总成本。

  【分析】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

  一个企业要进行生产,企业本身所有的资料和劳动者个人的价值就是一种成本,在生产后,仅可以弥补这部分价值的收入,就是一个正常利润。

通过生产获得的收入超过这部分的价值就是超额利润,也就是经济利润。

如果只获得正常利润,就是弥补了原有的材料价值和劳动者的价值,但是企业家并没有其他的收获,等于白忙活了一场。

只有获得超额利润,也就是有经济利润的时候,企业的经营才是一种有利润的活动。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正常利润就是一种隐成本。

在算经济利润的时候要扣除正常利润部分,超过了正常利润的部分才是经济利润。

  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

 

  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1.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TC)=总固定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

  固定成本是指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等。

  可变成本是指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

  2.平均成本

  平均成本=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

  平均成本(ATC)=短期总成本(TC)/总产量(Q)

  平均固定成本(AFC)=总固定成本(TFC)/总产量(Q)

  平均可变成本(AVC)=总可变成本(TVC)/总产量(Q)

  3.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

  边际成本(MC)=总成本的增加额(△TC)/总产量的增加额(△Q)

  短期成本曲线:

  

(一)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

  

(二)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三)边际成本曲线与各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201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

第4章

来源:

考试吧(E) 2013-1-2717:

12:

51 【考试吧:

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第1页:

第一节市场结构的类型

第2页: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第3页:

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第4页:

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查看汇总:

201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第一节市场结构的类型

  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划分标准:

 

  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完全竞争市场的供求曲线:

 

  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收益类别

定义

计算

总收益

企业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全部入。

总收益R=P·Q

平均收益

总收益除以销售量的商。

平均收益AR=R/Q=P·Q/Q=P(即,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边际收益

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量。

边际收益MR=△R/△Q=△(P·Q)/△Q=P

即,边际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由此可推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单位产品价格P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知识链接】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MC)-边际收益(MR)。

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决策的基本原则: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不仅要通过调整产量,而且要通过调整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产品价格的高低要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

因此,完全垄断企业在价格决策时,也必须考虑到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

  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法则:

  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

 

  由该式可知,一个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

当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即Ed的绝对值较小时,垄断者可以确定较高的价格;但是,随着需求价格弹性的增大,Ed的绝对值扩大,则价格将非常接近于边际成本。

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垄断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一)垄断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1、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企业相同,均向右下方倾斜。

  2、垄断竞争企业与完全垄断企业需求曲线的不同:

  

(1)垄断竞争企业需求曲线不是市场需求曲线,而是每一个具体企业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既是企业的需求曲线,也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2)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企业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垄断竞争企业的产品具有替代性,且行业中存在企业的进入退出,因此当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时,需求量的减少造成的损失比提高价格获得的利润大。

相反,当企业降低价格时,因需求量的增加获得的利润比降低价格造成损失大。

  

(二)短期均衡分析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产量为均衡产量,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每个生产者在作出最优决策时,都必须考虑对手如何作出反应。

  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形成的模型:

价格形成模型

具体内容

协议价格制

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条件下,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共同维持一个协议价格,使得行业净收益最大。

其方式是限制各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

 

【注1】卡特尔:

企业联合起来一起行动,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是石油生产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

【注2】一个卡特尔与完全垄断者的差别 

(1)卡特尔很少能控制整个市场,因此它们必须考虑它们的定价决策会如何影响非卡特尔企业的行为。

 

(2)一个卡特尔成员并不是一个大公司的一部分,它们可能在利润诱惑下违反协议。

 

【注3】我国企业之间实施共谋或卡特尔是一种违法行为,受到反垄断法律法规的严格禁止。

价格领袖制

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则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保持一致。

 

【注】领袖企业在确定产品价格时,不能只考虑本企业利益,还必须考虑到整个行业的供求状况。

201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

第5章

来源:

考试吧(E) 2013-1-3110:

57:

46 【考试吧:

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查看汇总:

201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第一节市场失灵的含义

  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市场失灵的含义:

  1、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1)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2)信息是完全的

  (3)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4)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资源最优配置或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

  2、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第二节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失灵原因:

 

  第三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关于科斯定理,通常的说法是: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当然,在现实世界中,科斯定理所要求的前提往往是不存在的,财产权的明确是很困难的,交易成本也不可能为零,有时甚至是比较大的。

因此依靠市场机制矫正外部性是有一定困难的。

但是,科斯定理毕竟提供了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美国和一些国家先后实现了污染物排放权或排放指标的交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