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917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x

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

语文: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说后教名师教案

一、名师说课

说教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

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国民政府在哀求国联无望之后,既而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

此时《大公报》也跟着起哄,于1934年8月27日在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上哀叹: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早已濒于精神灭之域。

”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这一论调,鲁迅在他53岁诞辰之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以驳斥这一反动论调,这篇文章既义正严辞地批判这一悲观无望论调,又猛烈地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更热情地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也是我们这课书教学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应该完成的目标。

课标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批驳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悲观论调,这一悲观论调的要害是“以偏概全”,正如鲁迅指出: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偏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作者以现实为纬,以历史为经组织材料,开头始于现实,摆出对方论据(第1自然段),紧接着引出对方论点(第2自然段),然后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也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结论,它们论证不了论点(第3—5自然段),这是直接反驳;中间引申到历史,再由历史回到现实,并举古今事例论证“中国有并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正确的论证,与对方谬论针锋相对(第6—8自然段),这是间接反驳;结尾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又是对现实的概括,得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结论,照应题目,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证缜密,写法灵活,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

故本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驳论文的思维流程,深层探讨课文的意蕴,体会这篇驳论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因此我把学习本文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作为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之一,并列为重点,加以突出。

因为九年级学生刚接触议论文,对议论文还比较陌生,而课标要求学生能“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这篇课文,语言犀利,带有很深的内蕴和很强的讽剌意味,最能体现鲁迅杂文那种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风格。

教学本文应组织学生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体味鲁迅杂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讽刺性的语言特点。

为此,我把品味语句,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作为教学的又一知识和能力目标,并视为难点加以突破。

因为初中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还比较差,而课标却要求学生能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习得法,事半功倍。

课标明确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所以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学习方法的确定,既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和教师的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是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

为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尽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短小精悍,朗读一遍大约3分钟,而且感情强烈很适合通篇诵读,所以我采用诵读的方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在读中感,语中悟,从而增强语感,深入感知。

议论文的语言都准确、严谨、缜密、逻辑性极强,本文也不例外。

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品读的方法,通过品读课文,揣摩、推敲语言,学生既体味了文章语言的魅力,又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增强。

如抓住第一自然段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让学生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意味,体味作者情感。

本文有的语句有很深的含意,如“中国人”一词在文中出现了五次,它所指的范围各不相同,如何让学生理解呢?

我采用了讨论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拓展了思维。

本文的写作年代距离现代已经73年了,当时的背影老师虽作了一些交代,但学生对文中有些隐喻的说法难以理解,如第9自然段中“脂粉”、“筋骨和脊梁”、“壮元宰相”和“地底下”四个词语的理解学生存在很大的困难,于是我用比较阅读法,直接用这些词语的比喻义代替它,抓住文中着重号表示被国民党检查官删除的部分这一契机,让学生在比较中自己感悟作者这样写的苦衷,也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驳论文章,对于驳论文的知识我是采用讲授法,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驳论,驳论有什么特点等,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学习本文。

说教学过程

本文的教学我分以下几个板块进行:

第一块板:

解题激趣,营造氛围,活跃思维

步骤一:

我直接导入这一课,结合课题我设计“在不阅读课文的前提下,你能从课题中获得哪些信息”的问题。

这是一个开放题,需要学生大胆地思维,积极地探索。

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激起了学生阅读的期待,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我虽然提出了不阅读课文的要求,为了回答问题学生还是在偷偷地阅读课文。

步骤二:

根据学生的回答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

如:

在学生回答“题目是一个反问句”的基础上,让学生推断出本文是一篇驳论,多媒体显示驳论文简介,我顺势简要地说明什么是驳论以及驳论的特点。

这既丰富了学生知识,又为本文的学生扫清拦路虎。

在学生回答“题目交代了本文要谈的对象是中国人,要谈的事件是是否失掉了自信力”基础上,请学生说说“什么是自信力?

”“你认为哪些人才是自信力的人?

”这既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又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板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步骤一:

资料助读,走近作者和文本。

多媒体显示时代背景,作者简介。

因为本文与现代相隔了七十三年之久,当时情形与现在殊不相同,要实现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就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本人。

步骤二:

教师范读,注意读音和情感。

多媒体显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这一步骤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这是现在教学往往被忽视的,其实课标对初中生的认字、写字、朗读都有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地贯彻执行。

而现在的学生也往往不重视这些,写起文章来错别字连篇,有时还提笔忘字。

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切不可忽视这一步骤。

步骤三:

学生朗读全文,找出论点和论据。

多媒体显示。

“①作者要反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②这一错误观点是怎样才产生的?

③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④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其依据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也基本理清了思路,这也是符合课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要求的。

第三板块:

精读课文,讨论探究,理解内涵

步骤一:

精读第1—5自然段,讨论探究。

多媒体显示“①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②第1、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是国民党检察官曾经删掉的文字,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探究,让学生体会到驳论证比较论点,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胜于雄辩,我们一定要有推理判断能力,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才可以明辨是非,不被歪理所迷感。

这也就是课标上所说的三维目标之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步骤二:

精读第6—8段,讨论探究。

多媒体显示“①作者是如何立论的?

请简述作者的思路。

②‘中国的脊梁’是指什么人?

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被‘大家’所知道?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理解了为了驳倒对方,也可以提出与对方争锋相对的论点,并论证其成立,这就是间接反驳。

明白了“中国的脊梁”是指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从而增强了学生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并激励他们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发奋学习。

那么本课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实施,而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也受到了教育。

步骤三:

全班齐读第9段,研讨下列问题。

多媒体显示“①‘中国人’一词在文中共用了几次?

找出来辨析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②这段文字你不理解的是哪些地方?

说出来同组研讨,还不能解决的,提到全班研讨。

”第二个问题,我原是这样设计的“这一段文字中的‘脂粉’‘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这样问就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体现个性化的阅读,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板块:

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情感

步骤一:

品读课文第1段,师生一起揣摩、推敲“总”、“只”、“一味”三个副词,学会语言表达技巧,体会讽刺意味,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通过揣摩推敲,学生懂得了情溢言表,言为心传,感悟到语言运用的妙处,领悟到作品的内蕴,融合贯通了作者思想感情,与作者的脉博一起跳动,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步骤二:

品读课文第3、4自然段,揣摩“自欺力”、“他信力”造语的新奇。

通过揣摩,学生领会了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仿拟或仿词,是作者用“自”与“他”、“信”和“欺”两组反义词衍义造成。

这一字之改,既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又将反动派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真是力透纸背,令人难忘。

这大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的感染力,使语言的那种幽默、辛辣、讽刺的意味更见强烈了,把鲁迅对反动派的痛心疾首表现得酣畅淋漓。

步骤三:

自由默读全文,找出对你影响最大,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品读

在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语言的表达技巧,更深刻地感悟作品的内涵,更贴切地体味作者的情感。

这一步骤的设计是让学生更多地进行探究性的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尝试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这一过程也是难以把握的,是一种自我挑战。

第五板块:

总结课文,联系实际,扩展延伸。

步骤一:

作者为了论证自己“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论点的正确,列举了“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人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请你用这种句式说话,进行扩展延伸。

多媒体显示“请用以下的句式说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的人,他们是一种,如等。

”“示例①: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他们是一种不求名利,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一种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坚决抵御外侮的革命者和民族英雄,如陈涉、文天祥等,”此教学环节的设置既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的展示,也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更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步骤二:

课文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人们,在上世纪30年代,“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请说一段话并作简单的介绍。

此教学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当代“中国脊梁”的丰功伟绩,为我们的民族而自豪,为我们的祖而骄傲!

步骤三:

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我们一方面掌握了驳论的写法,另一方面理解了鲁迅先生精深的思想和宽广的胸怀,同时也体味了他那泼辣尖锐,犀利有力,批评讽刺的语言风格,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用坚挺的身躯迎接新生活的挑战,用坚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二、名师引路

[创新方案一]

  教学角度:

改编为访谈节目

  主要教学步骤:

  1.第一次合作讨论。

查询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查词典,解决生词。

熟读课文,广览资料,小组展开思考讨论:

①作者是针对什么观点展开批驳的?

②悲观论调者的观点是如何得出的?

③作者是怎样反驳的?

④作者的观点又是什么?

  2.第二次合作讨论。

①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组:

正反,反方,观众,主持人。

单位,进入角色,再次合作讨论,为访谈做准备。

教师指导方法。

  3.进入角色做访谈。

(1)主持人提问。

可能涉及的有:

①请闻鲁迅先生,您当时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②请问反方,你们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悲观想法?

③请问鲁迅先生,您怎样看待这些公开的文字?

您有什么证据证明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呢?

④“脊梁”怎样理解?

您列举的四类人如何理解?

您能列举一些具体的真人真事吗?

⑤请问,反方,您还坚持您的观点吗?

您认为您犯了一个怎样的错误?

(以偏概全)

(2)观众质疑。

观众就不懂的句子或者其他的问题可以向正反或者反方提问。

  [创新方案二]

  教学角度:

辩论活动

  主要教学步骤:

  1.教师导读指导。

①第一遍读课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②检查:

体裁?

(驳论文)作者针对怎样的谬论展开反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树立的正方观点是什么?

用原文说。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③穿插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第二遍读课文,深入讨论。

你发现支持错误观点的论据了吗?

作者认为对方的推论有什么问题吗?

你能给作者的论据补充一些鲜活的事实论据吗?

④教师小结文章的思路。

2.辩前准备活动。

①选出代表。

正方反方各四人,其他做观众。

兼评委。

教师做主持人。

②正反方各自组织辩论材料,要求发言时口齿清楚,观点鲜明,作为论据的材料充分有力。

评委及其观众要总览全局,事后评选最佳辩手。

3.开展辩论活动4.评选最佳辩手

三、精品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

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 鲁迅 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

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

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

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2)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

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

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 1934年9月25日 ,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⑶驳论文简介。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

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思考文章的论证层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

批驳敌论。

  

第一个层次(3—5自然段)驳论敌论论证;  

第二个层次(6—8自然段)驳敌论论  

第三部分:

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

(9自然段)  

四、阅读第1、2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

什么论据?

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谬论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其中“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等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揭露了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侵略“只会哀求国联”,采取坚决不抵抗政策的卖国投降的本质。

  

(2)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原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

  

五、阅读文章3~5段,思考:

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

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沦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明确]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要想驳斥这——观点,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驳论证了。

  

六、总结、扩展  

本节课着重分析了课文的逐层推进的论证层次,找出了谬论论据和论点及驳斥方式。

  

七、布置作业  

继续阅渎课文,找出作者的正面观点。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研讨课文三、四部分。

  

(二)整体感知  

文章在批驳对力•论证的基础上作了正面立论: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三)教学过程  

1.指名朗读6~8段,要求学生思考:

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文章6~8段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证,即谬论论据上所说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是不能代表当时广大人民利益的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

他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败类。

而真正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应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我国自古以来就不泛这样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正确的观点: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2.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 9月20日 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

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3.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齐读文章最后二段。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

  

[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

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了上段所立的观点。

  

5.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

如毕升、李时珍等。

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

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

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

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四)总结、扩展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丁“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

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与本文背景相关的鲁迅的另一篇驳论文《“友邦惊诧”论》,学习其驳论点与驳论据的方式。

  

(五)布置作业  

整理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论据是真,但不能证明论点

错误直接反驳正确

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间接反驳我: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充分感受了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

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片悲观,鲁迅先生洞悉先机,发出中国人应该自强自信的呐喊!

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应注重本课的现实意义。

当这一切过去,你们将成为“新中国的脊梁”,相信自己,你们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