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6156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docx

QBT3527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

中小学教科书用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教科书适用纸张、印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使用的各种教科书。

  中小学教学辅助材料和其他类别的教科书可参照采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下列所有标准均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各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450-1989纸和纸板尺寸及试样采取

  GB/T451.1-1989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法

  GB/T451.2-1989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451.3-1989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GB/T453-1989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加荷法)

  GB/T456-1989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式测定仪)

  GB/T457-1989纸耐折度的测定法

  GB/T460-1989纸和纸板施胶度的测定法

  GB/T462-1989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GB/T1541-1989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GB/T1543-1989纸的不透明度的测定法)纸背衬

  B/T1545.1-1989纸、纸板和纸浆水抽提液酸度或碱度的测定法

  GB/T2679.15-1997纸及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速加荷法)

  GB/T2679.16-1989纸及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摆或弹簧加速法)

  GB/T7974-1989纸及纸板白度的测定法(漫射/垂直法)

  GB/T12914-1991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

  GB/T788-1999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GB/T9851-1990印刷技术术语

  GB/T10739-1989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与试验的标准大气

  GB/T17934.2-1999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及印刷成品的过程控制-第二部分:

胶印

  CY/T3-1999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CY/T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CY/T13-1995胶印印书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CY/T28-1999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平装

  CY/T29-1999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骑马订装

  3分类

  单色印刷的教科书

  彩色印刷的教科书

  4质量要求

  4.1.1彩色印刷的教科书使用A等纸张印刷;单色印刷的教科书使用B等或C等纸张印刷。

A等纸为胶版印刷;B等和C等纸均为胶印书刊纸。

封面用纸的定量在120g/m2以上。

  4.1.2纸张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纸张要求

指标名称

单位

规定

A等

B等

C等

定量

g/m2

60±3.0

70±3.5

80±3.5

55±3.0

60±3.0

52±3.0

55±3.0

紧度≤

g/m3

0.85

0.85

0.85

亮(白)度

80.0~90.0

≥75.0

≥70.0

不透明度≤

85.0

80.0

78.0

平滑度

正反面平均≤

s

40.0

35.0

30.0

正反面差≤

20.0

25.0

30.0

抗张指数

卷筒纵向≥

N·m/g

42.0

35.0

32.0

平板纵横平均≥

N·m/g

31.0

27.0

23.0

施胶度≥

mm

1.00

0.50

0.25

耐折度横向≥

12

8

5

尘埃度

(0.2~0.5)mm2

个/米2

60

100

120

其中(0.5~1.5)mm2黑色

2

2

2

大于1.5mm2

不许有

不许有

不许有

印刷表面强度(正反面均)≥

m/s

2.80

1.60

1.20

PH≥

 

5.0

交货水分

4.0~8.0

4.0~8.0

4.0~8.0

  4.1.3卷筒纸宽度偏差不许超过±3mm,卷筒直径为800mm±50mm;平板纸尺寸偏差不许超过±3mm,偏斜度不许超过3mm。

  4.1.4纸张在印刷过程中不应有透印和明显的掉毛,掉粉现象。

纸张应平整、纤维组织应均匀,色泽应一致,每批纸张均不许有显著差异。

  4.1.5同批纸的白度差不大于3%。

  4.1.6纸面不应有影响印刷使用的外观纸病,如砂子、硬质块、折子、皱纹及各种条痕、斑点、透光点、裂口、孔眼等。

平板纸件内不应有纸片、残张、破损、窝角等。

  4.1.7卷筒纸每卷的接头不多于4个。

  4.1.8复卷过程中不易发现的卷筒内部纸病,如不明显的折子、皱纹、条痕、斑点、透光点、孔眼等不得超过1.5%。

  4.2分色片要求

  1)实地密度3.50;

  2)片基灰雾密度0.15;

  3)透明网点附加密度0.10;

  4)网线数(网点频率):

单色图像为(40~48)1/cm(1001/inch~1201/inch);彩色图像为(48~60)1/cm(1201/inch~1501/inch);

  5)文字、网点无破裂;

  6)分色片版面干净、无脏迹;

  7)分色片对角线套准误差0.02%。

  4.3印刷要求4.3.1单色印刷的教科书

  参观CY/T13要求。

  1)印刷墨色均匀。

印页折标印刷实地密度测量值:

0.9~1.3;

  2)文字清晰完整,无重影,无缺笔断划、糊字和坏字;

  3)图像层次分明,图内说明文字清楚、位置准确;

  4)表格线条清楚、无明显模糊水清;

  5)页面无明显折痕、脏迹。

  4.3.2彩色印刷的教科书

  参观CY/T5要求。

  1)印刷实地密度测量值须符合表2的要求。

  

表2印刷实地密度测量值

色别

胶版印刷纸

黄(Y)

0.80~1.05

品红(M)

1.15~1.40

青(C)

1.25~1.50

黑(K)

1.20~1.50

  2)亮调网点再现范围为3%~5%;

  3)文字清晰完整,无重影,无明显缺笔断划、糊字和坏字;

  4)图像层次分明;网点清晰;印刷相对反差值K=(D实地-D75%网点)/D实地应符合表3要求;

表3胶版印刷纸K值

色别

胶版印刷纸K值

黄(Y)

0.20~0.30

品红(M)

0.30~0.40

青(C)

黑(K)

  5)套印误差≤0.2mm;

  6)颜色符合付印样,自然、协调。

同批产品印刷实地密度允许误差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同批产品印刷实地密度允许误差

色别

允许误差

黄(Y)

0.15

品红(M)

0.20

青(C)

0.20

黑(K)

0.25

  7)版面干净,无明显折痕、脏迹(砂眼、墨斑、纸毛及各种其它脏迹);

  8)接版尺寸误差1.0mm。

  4.4装订要求

  4.4.1书页与书帖

  1)三折及三折以上书帖,应划口排除空气;

  2)59g/m2以下纸张最多折四折;60g/m2~80g/m2纸张最多折三折;

  3)书帖平服整齐,无明显八字皱折、死折、折角、残页、套帖和脏迹;

  4)书帖页码和版面顺序正确,以页码中心点为准,相连两页之间页码位置允许误差4.0mm,全书页码位置允许误差7.0mm;画面接版允许误差1.5mm;

  5)胶粘装订书帖的折页划口排列正确、划透,均在折缝线上。

  4.4.2书芯订联

  4.4.2.1胶粘订

  1)胶粘订用黏合剂应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2)铣背深度:

三折书帖为2.0mm~3.0mm。

四折书帖为2.5mm~3.5mm,以保证黏合剂能渗透到书帖最里页上。

不出现散页、脱页和书背折断现象。

铣背歪斜(天头到地脚)1.0mm;

  3)胶槽锯口深度:

15mm~20mm,宽度1.5mm~2.0mm。

  4.4.2.2铁丝平订

  1)铁丝平订的订位为钉锯为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5.0mm。

钉锯与脊间的距离:

书芯厚度4mm时,为3.0mm~6.0mm;书芯厚度4mm为4.0mm~7.0mm;

  2)无坏钉、漏钉、重订、订脚平服牢固;

  3)根据纸质及书芯厚度,选用直径为0.5mm~0.70mm的铁丝。

  4.4.3封面覆膜、上光

  1)粘结牢固,表面平整不模糊,无脏迹,光洁度好,无皱折、起泡、粉箔痕和亏膜;

  2)分割尺寸正确,不出膜,无明显卷曲,破口4.0mm;

  3)干燥程度适当,无粘坏表面薄膜或纸张的现象;

  4)覆膜后放置10h~20h,覆膜质量应无变化;

  5)封面上光光洁度好,无划痕、脏迹。

  4.4.4包封面

  4.4.4.1胶粘装订封面

  1)机械粘贴封面的侧胶宽度为3.0mm~7.0mm;

  2)粘贴封面应正确、平整;

  3)定型后的书背应平直,岗线1.0mm。

无粘坏封面,无折角;

  4)黏合剂黏度要适当,封面应粘牢,无黏合剂溢出。

  4.4.4.2铁丝平订封面

  1)根据书芯和封面纸的厚度,正确选用黏合剂的种类、黏度和用量。

以书背为准,浆口7.0mm封面与书芯应吻合、包紧、包平、无双封面,上下误差3.0mm;

  2)烫背后,书背应平整,无马蹄状压痕及网线、变色等;

  3)封面用纸超过200g/m2时,粘口应压痕;

  4)书背及粘口压痕误差1.0mm。

  4.4.5骑马订装

  1)配帖应正确、整齐;

  2)订位为钉锯外订眼距书芯长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3.0mm;

  3)无坏钉、漏钉及重钉,书册平服整齐,钉脚平整、牢固,钉锯均订在折缝线上,书帖歪斜2.0mm。

  4.4.6成品质量

  1)封面与书芯粘帖牢固,书背平直,无空泡,无皱折、变色、破损。

粘口符合要求;

  2)成品尺寸符合GB788的规定,尺寸允差±1.5mm,非标准尺寸按合中要求;

  3)成品裁切歪斜误差1.5mm;

  4)成品裁切后无严重刀花,无连刀页,无严重破头;

  5)书背字平移误差以书背中心线为准,书背厚度在10mm及以下的成品书,书背字平移的允许误差为1.0mm;书背厚度大于是10mm,且小于等于20mm的成品书,书背字平移的允许误差为2.0mm;书背厚度大于20mm,且小于等于30mm的成品书,书背字平移的允许误差为2.5mm;书背厚度在30mm以上的成品书,书背字平移的允许误差均为3.0mm。

书背字歪斜的允许误差均比书背字平移的允许误差小0.5mm;

  6)成品护封上下裁切尺寸误差2.0mm。

护封或封面勒口的折边与书芯前口对齐,误差1.0mm;

  7)成品书背平直,网线1.0mm。

无粘坏封面,无折角。

铁丝订装不显露钉锯;

  8)成品外观整洁,无压痕。

  5检验方法

  5.1纸张质量检验

  试样的采取和处理按GB/T450和GB/T10739的规定进行。

  5.1.2纸张的尺寸和偏差试验按GB/T451.1的规定进行。

  5.1.3纸张的定量试验按GB/T451.2的规定进行。

  5.1.4纸张的紧度试验按GB/T451.3的规定进行。

  5.1.5纸张的白度试验按GB/T7974的规定进行。

  5.1.6纸张的不透明度试验按GB/T1543规定进行。

  5.1.7纸张的平滑度试验按GB/T456的规定进行。

  5.1.8纸张的抗张指数试验按GB/T453和GB/T2914的规定进行,如有争议按GB/T12914进行促裁。

  5.1.9纸张的施胶度试验按GB/T460的规定进行,并执行“纸张对墨水渗透和扩散比较板”第二线。

  5.1.10纸张的尘埃度试验按GB/T1541的规定进行。

  5.1.11纸张的耐折度试验按GB/T457的规定进行。

  5.1.12纸张的PH试验按GB/T1545.1的规定进行。

  5.1.13纸张的水分试验按GB/T462的规定进行。

  5.1.14卷筒纸内部纸病的测定:

取卷筒纸的外部10层,去掉最外部5层,其余5层为试样,将其切成0.05m2的纸片,选择并称重有纸病的纸片,求出其试样的百分比。

  5.1.15纸张的印刷表面强度按GB/T2679.15和GB/T2679.16的规定进行,使用国产低粘度拉毛油,如有争议按GB/T2679.15进行仲裁。

  5.2印刷质量检验

  5.2.1检验条件

  1)作业环境呈中性灰色、防尘、整洁。

  2)作业环境湿度18~28;相对湿度50%~75%。

  3)观察光源符合CY/T3的规定

  5.2.2检验仪器或工具

  1)符合要求并已校准的密度计。

  2)30~50倍读数放大镜。

  3)10~15倍普通放大镜。

  4)测控条。

  5)则光谱无选择、漫反射、具有1.5±0.20反射密度的黑色底衬。

  5.2.3检验方法

  1)测量法

  2)计算法

  3)目测法

  4)比较法

  5)专家鉴定法

  5.3装订质量检验方法

  1)测量法

  2)目测法

  5.3装订质量检验方法

  1)测量法

  2)目测法

  6包装、运输、贮存

  6.1包装

  用专用包装材料包紧、包实;每包有符合要求的标识。

  6.2运输

  不允许踩踏、重压或从高处扔下,注意防雨、防潮、防晒、防腐。

  6.3贮存

  环境湿度、湿度适宜。

注意防潮、防晒、防油污、防蛀、防腐,不能重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