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562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各层次农业推广人员的合理比例,称为农业推广人员的()。

  A、专业结构

  B、能级结构

  C、能力结构

  D、知识结构

  【答案】B

  2、把新技术的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手中传导到潜在的使用者,属于农业技术推广催化职能的()推广形式。

  A、教育式

  B、行政式

  C、市场化

  D、传达式

  【答案】D

  【解析】传达式推广形式就是把新技术的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手中传导到潜在的使用者。

  3、农产品市场具有()的特点,是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大,而且农产品具有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特点所形成的。

  A、农产品供给量伸缩性大,上市量不稳定

  B、农产品生产和上市地点极为分散,消费则相对集中

  C、农产品上市的季节性强,消费则是常年均衡的

  D、农产品流通费用较高,产销差价较大

  【答案】A

  4、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新的栽培技术和畜禽饲养技术,这些技术属于()。

  A、非物质形态技术

  B、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

  C、经营管理技能

  D、有形技术

  【答案】A

  5、乡村农业推广目标体系一般不包括()目标。

  A、经济目标

  B、基本目标

  C、一般目标

  D、工作目标

  【答案】A

  6、参与试验、示范和制订技术工作计划,组织并参与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生产人员掌握技术要点,解决生产中一般的技术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和技术工作小结,这些职责对应的职务(职称)是()。

  A、高级农艺师

  B、农艺师

  C、助理农艺师

  D、农业技术员

  【答案】C

  7、谷类作物小穗和小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A、种植密度

  B、水肥供给

  C、病虫危害

  D、环境条件

  【答案】D

  8、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承担对耕地质量进行定期监测职责的机关是()。

  A、乡镇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C

  9、经济上限或成果分布的提高都不能超过甚至达到相应的()。

  A、转化率

  B、推广度

  C、推广指数

  D、技术上限

  【答案】D

  10、作物器官的源库划分是()。

  A、绝对的

  B、相对的

  C、随便的

  D、不确定

  【答案】B

  11、下列各项不属于合作社价值观的是()。

  A、自助

  B、闭关自守

  C、自律

  D、平等

  【答案】B

  【解析】合作社以自助、自律、民主、平等、公平和团结为其基础。

按其创始者的传统,合作社社员信仰诚实、开放、社会责任和关心他人的伦理价值观。

  12、符合规定产地及生产规范要求的农产品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使用()。

  A、农产品地理标志

  B、有机食品标志

  C、绿色食品标志

  D、原产地标志

  【答案】A

  13、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速度在()。

  A、试验示范期

  B、投入期

  C、发展期

  D、成熟期

  【答案】C

  14、参与试验、示范和制订技术工作计划,组织并参与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生产人员掌握技术要点,解决生产中一般的技术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和技术工作小结,这些职责对应的职务(职称)是()。

  A、高级农艺师

  B、农艺师

  C、助理农艺师

  D、农业技术员

  【答案】C

  15、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是改善云南农村人居环境的现实需要。

  A、“七改三清”

  B、“六改四清”

  C、“三改七清”

  D、“四改六清”

  【答案】A

  16、向农民发放小册子的沟通方式是()。

  A、语言沟通

  B、正式沟通

  C、单向沟通

  D、AC

  【答案】D

  17、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经发包方()。

  A、备案

  B、同意

  C、审批

  D、核准

  【答案】B

  【解析】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律的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

  18、农村合作经济统计的对象是()。

  A、农村合作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生育数量

  C、劳动力

  D、学生人数

  【答案】A

  19、农村合作经济统计的对象是()。

  A、农村合作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生育数量

  C、劳动力

  D、学生人数

  【答案】A

  20、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生产单位要根据自然和经济条件专门生产()产品。

  A、一种

  B、一至三种

  C、几种

  D、一种或几种

  【答案】D

  21、农业税、土地占用税和营业税属于()负担。

  A、直接

  B、间接

  C、显性

  D、隐性

  【答案】C

  22、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属于()负担。

  A、间接

  B、隐性

  C、直接

  D、显性

  【答案】B

  23、农业推广是()。

  A、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咨询活动

  B、一种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宣传活动

  C、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D、一种发展物质、技术推销活动

  【答案】C

  24、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中,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统计资料的获取,原则上实行()。

  A、用有代表性的记账户推算

  B、随机统计

  C、逐个登记、全面统计

  D、抽样调查统计

  【答案】C

  25、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台收割机当年计提折旧5000元,应当计入()账户。

  A、生产(劳务)成本

  B、经营支出

  C、管理费用

  D、其他支出

  【答案】A

  【解析】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计入生产(劳务)成本。

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计入管理费用。

公益性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计入其他支出。

  26、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制定的先行裁定体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原则。

  A、根据事实、符合法律原则

  B、尊重社会公德原则

  C、便民高效原则

  D、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答案】C

  【解析】便民高效原则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的设置以方便农民,经济、简便、高效为基本原则。

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制定的先行裁定,较短的受理、开庭审理期间,仲裁不收费等规定都体现了便民高效的原则。

  27、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形成一般都是以专业户为基础,表现为生产经营的专业性,这种特性称为()。

  A、互益性

  B、同类相聚性

  C、民间性

  D、非盈利性

  【答案】B

  28、我国种植得最为广泛的棉种是()。

  A、海岛棉

  B、中棉

  C、陆地棉

  D、草棉

  【答案】C

  29、农业推广是()。

  A、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咨询活动

  B、一种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宣传活动

  C、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D、一种发展物质、技术推销活动

  【答案】C

  30、决定自然资源利用能力、人类消费结构及水平的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社会经济制度

  D、人口条件

  【答案】B

  【解析】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人类控制、改造、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决定着人类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

当生产力水平低的时候,人类只能按照自然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生物。

当社会生产力有较高发展的时候,人类可以通过控制、改造自然环境条件,使农业生产结构按照人的需要安排。

因此,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因素。

  3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农业区划方法分定性与定量两种

  B.定量的分析方法又包括总体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C.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和方案择优法

  D.农业区划的技术主要有命名法与叠置法

  【答案】A

  32、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依靠自身的信誉和原有的产销关系,与农户按照当期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是()约束机制的体现。

  A、计划

  B、市场

  C、股份合作

  D、专业承包

  【答案】B

  【解析】市场约束机制下,龙头企业依靠自身的信誉和原有的产销关系,与农户按照当期市场价格进行交易。

  33、在农业创新传播工具中,环境管理属于()。

  A、身体动作

  B、副语言

  C、非语言

  D、自我表现

  【答案】C

  34、农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产的()与社会需求经常性之间矛盾。

  A、分散性

  B、断续性

  C、集中性

  D、季节性

  【答案】D

  35、建国后,我国最早建立的推广专业机构是()。

  A、农业技术推广站

  B、农业技术指导站

  C、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

  D、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答案】B

  36、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最基本的原则是指()。

  A、因地因时制宜

  B、经济效果与生态相统一

  C、正确处理局部与全体

  D、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

  【答案】A

  37、“推广”一词的提出始于()。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答案】C

  38、我国在二十世纪()年代初以试验田、种子田、丰产田的形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A、40

  B、50

  C、60

  D、70

  【答案】C

  39、农业推广方法效果评价的尺度应是()。

  A、推广目标的实现程度

  B、改变农民行为的程度

  C、推广成效率

  D、推广对象经济效益

  【答案】B

  40、作物器官的源库划分是()。

  A、绝对的

  B、相对的

  C、随便的

  D、不确定

  【答案】B

  41、下列方法中属于个别指导方式的是()。

  A、方法示范

  B、访问农户

  C、现场参观

  D、黑板报

  【答案】B

  42、将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的农业生物种群,配置在同一生态空间的不同层次,形成一个具有生态共生特点的农业生物群落,这种配置是依据农业自然资源具有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A、在时间上的有序性

  B、在空间上的立体性

  C、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性

  D、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答案】B

  【解析】农业生物资源立体配置是指将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的农业生物种群,配置在同一生态空间的不同层次,形成一个具有生态共生特点的相互促进的生物群落。

这种复合的农业生物群落,就是多层次的农业生产立体结构。

这种配置是依据农业自然资F67

  43、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

  A、目标团体系统

  B、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C、推广服务系统

  D、推广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

  【答案】A

  44、能够给会计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是()。

  A、资产

  B、资本

  C、资金

  D、利润

  【答案】A

  45、技术上限与经济上限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A、技术上限>经济上限

  B、技术上限=经济上限

  C、技术上限<经济上限

  D、两者关系不确定,或大或小

  【答案】A

  46、农业推广通过以下哪种措施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

()

  A、有组织的干预沟通

  B、行政措施

  C、经济法规

  D、技术服务

  【答案】A

  47、下面的()是分析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指标,适用于农业生产各个部门。

  A、农业总产值结构

  B、农业总产量结构

  C、农业利润

  D、资金利用结构

  【答案】A

  48、各层次农业推广人员的合理比例,称为农业推广人员的()。

  A、专业结构

  B、能级结构

  C、能力结构

  D、知识结构

  【答案】B

  49、现代农业的高级形式是()。

  A、可持续农业

  B、超级农业

  C、基因农业

  D、精细农业

  【答案】A

  50、我国发展农业的政策和策略是()。

  A、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B、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C、农业现代化

  D、农业推广理论

  【答案】A

  51、农业推广学是()。

  A、伴随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演化而发展起来

  B、是西方工业化装备农业后产生的

  C、是现代农业的产物

  D、是社会学发展的分支

  【答案】A

  52、在社会系统中,首先采用创新的人被称为()。

  A、早期采用者

  B、发起人

  C、创新者

  D、发明家

  【答案】C

  53、科技示范场的土地经营者是()。

  A、农民

  B、农场工人

  C、村社干部

  D、农业科技人员

  【答案】D

  54、在农业发展机构(农业研究机构、院校)和目标团体(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的是()。

  A、农业新技术

  B、农业新信息

  C、农业推广

  D、农业政策

  【答案】C

  55、在人员构成合理的省级推广机构中,高、中、初级人员比例大体为()。

  A、1∶2∶3

  B、1∶3∶5

  C、1∶4∶6

  D、1∶5∶9

  【答案】A

  56、《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前已经预留机动地的,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面积的()。

  A、3%

  B、5%

  C、7%

  D、10%

  【答案】B

  57、农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产的()与社会需求经常性之间矛盾。

  A、分散性

  B、断续性

  C、集中性

  D、季节性

  【答案】D

  58、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

  B、社会经济条件

  C、消费习惯

  D、工业发展水平及农业科技水平

  【答案】B

  59、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

  A、农副产品

  B、“米袋子”产品

  C、水产品

  D、“菜篮子”产品

  【答案】A

  【解析】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60、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A、2000年

  B、2200年

  C、2500年

  D、2600年

  【答案】D

  61、我国农业推广的第一个程序是()。

  A、试验

  B、培训

  C、项目选择

  D、示范。

  【答案】C

  62、将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的农业生物种群,配置在同一生态空间的不同层次,形成一个具有生态共生特点的农业生物群落,这种配置是依据农业自然资源具有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A、在时间上的有序性

  B、在空间上的立体性

  C、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性

  D、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答案】B

  【解析】农业生物资源立体配置是指将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的农业生物种群,配置在同一生态空间的不同层次,形成一个具有生态共生特点的相互促进的生物群落。

这种复合的农业生物群落,就是多层次的农业生产立体结构。

这种配置是依据农业自然资F67

  63、下列哪种土壤结构最有利于作物生长?

()。

  A、微团粒结构

  B、团粒结构

  C、块状结构

  D、片状结构

  【答案】B

  64、关于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是行为科学的一种

  B、具有边缘性学科特性

  C、具有单独的学科归属

  D、属于农村社会科学的范畴

  【答案】C

  65、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农村义务工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组织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要求农民承担的一种劳务

  B、农村劳动积累工以出资为主,本人要求以劳带资的,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批准

  C、按标准工日计算,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承担10-20个

  D、农村义务工主要用于植树造林、防汛,公路修建,修缮校舍等

  【答案】D

  66、在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过程中,取得贷款证的农户在需要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时,可持贷款证和()直接到信用社的营业网点办理贷款证限额以内的贷款。

  A、土地承包证

  B、房产证

  C、身份证

  D、股金证

  【答案】C

  【解析】取得贷款证的农户在需要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时,可持贷款证和身份证直接到信用社的营业网点办理贷款证限额以内的贷款。

  67、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

  A、目标团体系统

  B、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C、推广服务系统

  D、推广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

  【答案】A

  68、某乡镇组织农民到某村组现场参观考察玉米套大豆高产示范片,这种推广教育方法属于()。

  A、效果示范法

  B、大众教学法

  C、技术示范法

  D、现场参观教学法

  【答案】D

  69、双向沟通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A、农户访问

  B、大众传播

  C、方法示范

  D、成果示范

  【答案】A

  70、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

  A、目标团体系统

  B、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C、推广服务系统

  D、推广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