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6393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7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

2009年新乡招教考试真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C)。

A.杜威

B.斯普兰格

C.拉伊

D.赞科夫

3.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D)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布卢姆

C.凯洛夫

D.赞科夫

4.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B)。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5.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D)。

A.学校

B.少年宫

C.教育考试制度

D.教材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B)。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感知知识

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

B.小组合作学习

C.个别教学

D.现场教学

9.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D)。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1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C)。

A.共产主义接班人

B.社会主义建设者

C.好公民

D.好儿童

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A)。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12.课外校外教育从确定活动的内容、要求到选择活动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到组织实施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具有(C)。

A.独立性

B.灵活性

C.自愿性

D.实践性

二、辨析题:

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错。

因为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14.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错。

该观点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只看到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而忽视了教育目的也受人的发展需要制约。

三、简答题:

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答: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与教育。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②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③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6.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答: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两大方面。

(1)教师教的标准:

①教学目的明确。

②内容正确。

③结构合理。

④方法恰当。

⑤语言艺术。

⑥板书有序。

⑦教态从容自如。

(2)学生学的标准:

①学生注意力集中。

②思维活跃。

③积极参与。

④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17.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有哪些新形式?

答:

①通过社区进行德育。

②创办业余党校。

③通过网络进行德育。

④建立德育基地。

四、论述题:

18小题,15分。

18.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答:

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②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③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④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200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

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理论和()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3、新课程改革贯彻()的工作方针,坚持()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5、初中阶段设置()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

改为: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

改为: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

改为: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

改为: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

()

改为:

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

1、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2分)

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

(4分)

3、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

(4分)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

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

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

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请分析说明:

(1)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

(2)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

2、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

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

请分析说明:

(1)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

(2)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

(3)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

六、作文(40分)

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

孟二冬,男,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他严谨施教,精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

2004年3月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教,每周讲授10学时必修课,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唐代科考》选修课。

一段时间后,他患上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然坚持上课。

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

“没关系,我还能坚持。

”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

近一年来,孟二冬在北京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

鉴于孟二冬同志的先进事迹,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决定授予孟二冬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孟二冬同志学习。

请以“向孟二冬同志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1000字。

中学教师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D;2、A;3、C;4、C;5、D。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多元智力;建构主义。

2、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分科与综合。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改为:

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2、√。

3、×。

改为:

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4、×。

改为:

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

5、×。

改为:

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四、简答(共10分)

1、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

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2、教师角色的变化:

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

3、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有: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

(4分)

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

(6分)

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

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

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

2、

(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3分)

(2)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3分)

(3)正确做法多种多样(略)。

(4分)

说明:

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评卷时可酌情灵活赋分。

六、作文(40分)

立意20分;表达20分。

3个错别字扣1分

2009年河南濮阳招教考试心理学教育学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A.观察法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的是()。

A.罗杰斯

B.布鲁纳

C.班杜拉

D.斯金纳

4.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5.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习的方法

6.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B.强调模仿的作用C强调强化的作用

D.强调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7.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没有关系

D.成倒U形曲线关系

8.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9.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班杜拉

10多伊奇认为,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影响的目标奖励结构是()。

A.竞争目标结构

B.个人主义目标结构

C.合作目标结构

D.友谊目标结构

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不快不慢

12.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13.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A.需要、动机、世界观

B.理想、信念、世界观

C.兴趣、动机、世界观

D.兴趣、爱好、理想

14.“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动机

15.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

A.复习策略

B.群集策略

C.形象联想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6.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

A.活动技能

B.学习技能

C.一般技能

D.认知技能

17.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做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的是()。

A.杜威

B.纽厄尔

C.华莱尔

D.巴甫洛夫

18.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的我国心理学家是()。

A.肖锋

B.章志光

C.邵瑞珍

D.李伯黍

19.教师往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由于教师扮演了()。

A.知识传授者

B.学生楷模

C.学生家长代理人

D.严格管理者

20.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A.注意集中能力

B.注意稳定能力

C.注意转移能力

D.注意分配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A.连续性与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2.概念的结构包括()。

A.概念名称

B.概念定义

C.概念应用

D.概念特征

E.概念实例

3.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办、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E.复习策略

4.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下面哪几个环节来完成?

()

A.审题

B.联想

C.知识理解

D.课题类化

E.背诵记忆

5.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有()。

A.群体成员的人数

B.对群体目标的赞同

C.对活动的满意感

D.群体领导方式

E.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

2.从众

3.个性

4.定势

5.发散思维

四、简答题(每一小题5分。

共30分)

1.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2.简述教育利发展的关系。

3.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

4.简述奥苏伯尔的三种同化模式。

5.简述个性的性格特征。

6.教师应具备哪些特殊能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

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2.B3.A4.C5.C

6.A7.D8.A9.A10.C

11.A12.D13.B14.B15.C

16.D17.A18.B19.B2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2.ABDE3.ABCDE4.ABCD5.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

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

2.从众:

当个人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会感到压力,这时人们往往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而“随大流”。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叫做从众。

3.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也可以说,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

4.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5.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答:

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规律。

两者都研究心理现象,因此是相通的。

2.答:

个体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

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结果。

也就是说,教育要考虑到个体的已有的身心发展状态,考虑到学习的准备性,同时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3.答:

首先,动机与目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即有动机必有与之相伴随的目的,反之亦然;其次,动机与目的又是有区别的,即作为活动动机的东西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反之亦然;最后,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4.答:

(1)类属同化;

(2)总括同化;(3)并列结合性同化。

5.答: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6.答:

(1)教师的表达能力;

(2)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3)教师的教育机智;(4)教师的独创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答:

教学方法是获得学习迁移的主要手段。

因此,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教材内容体系的确定要兼顾科学知识本身的性质、特点、逻辑系统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及年龄特征,还要考虑教学时数和教法上的要求以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2)从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促进迁移。

为促进学习迁移,教材在体系组织上应体现以下要求:

A、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B、融会贯通,促进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C、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3)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A、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B、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C、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2.答:

创造性也叫创造力,是指个人能产生独特、创虏?

物质和精神)的个性特征或倾向。

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与智力;

(2)创造性与知识经验;(3)创造性和左右脑优势;(4)认知风格与创造性;(5)人格和动机因素;(6)社会环境因素。

2009年某市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考编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生对“雨后彩虹”感到好奇,从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从动机的自发性和目的性上来说,这是一种(C)学习动机。

A、长远B、短暂C、内在D、外在

2.教师说:

“如果在下课铃响之前,每个人都能安静地坐好,我们就下课,否则,就得过一阵子再下课”,学生们立刻安静地坐好。

这是学习的(B)。

A、迁移B、强化C、激发D、归因

3.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

这种心理反应是(B)。

A、认识功能障碍B、习得性无力感

C、自我估价降低D、焦虑

4.一学生在测验时遇到某个难题,暂时跳过去,先做简单的,这表明他已经掌握了一些(C)。

A、组织策略B、问题解决的策略

C、元认知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5.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那么他的行为就是(B)行为。

A、服从B、从众C、去个性化D、认同

6.“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A)。

A、去个性化B、从众C、服从D、群体极化

7.关于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C)。

A、高焦虑同高能力相结合会抑制学习

B、高焦虑同一般能力相结合会促进学习

C、不管学习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焦虑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D、难度大的学习,低焦虑效率好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8.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B)。

A、努力B、能力C、难度D、运气

9.关于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D)。

A、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B、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C、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才能达到最佳水平

D、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0.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A)。

A、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D、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11.“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或“一诺千金”体现的是(B)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A、道德感B、承诺感C、模糊性D、匿名

12.某学生在考场产生了“怯场”现象,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度焦虑和紧张,这是因为该生动机水平(C)。

A、过弱B、中等C、过强D、无所谓强弱

13.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D)。

A、内部—稳定—可控的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C、外部—稳定—可控的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B)。

A、牢记住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D)。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6.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

(C)。

A、服从B、从众C、去个性化D、模仿

17.在班主任的培养和扶持下,一些个性品质好、有才能、受到同学欢迎的积极分子成为班里的骨干,形成班级群体的核心时,班集体的形成处于(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