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229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014年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意大利商人在地中海东部各港口继续同阿拉伯商人发生贸易交往,将

货物转船运往西方,……但

是,虽然这一安排使作为

经纪人的意大利和阿拉伯人感到满意,可其他欧洲人却很不乐意.他们迫切希望找到某种方法,到达东方,分享财富.”这段话所反映的史实正确的是(  )

A.意大利和阿拉伯人控制了东西方商路而使欧洲出现了商业

危机

B.英国开始利用其有利的位置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C.到东方寻求财富成为其他欧洲人开辟新航

路的动因

D.意大利在欧洲商业中心的地位从此开始动摇

2.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

“非洲到处在流血……

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

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出外打工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3.“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领域是(  )

A.交通运输业

B.机器制造业

C.金属冶炼业

D.棉纺织业

4.观察下图,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

开采而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5.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

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6.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

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

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

历史

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8.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的现代化不仅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还有市民的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注:

指大运河中段.《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东京汴河上舟楫连樯的景象)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娱乐行业,令商人、卖艺者及其客人成为城市的最重要部分……加上40万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材料1说明宋代市民的生活有了哪些突破发展?

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开封府城市繁荣的原因.

材料2:

脏兮兮的泰晤士老爹(1848年发表的关于英国泰晤士河的讽刺诗)

污秽怎堪此河流     面前流淌污浊水

污秽怎堪此河流     浑身披挂腥臭泥

伦敦诺尔一路臭     多少基督徒呼吸

……          冒泡河面散发臭

(2)根据材料2指出英国的城市市民的生活状态及原因.

材料3:

1876年议会通过了《河流防污法》,后又制定了《河流法》(1951,1961)、《水资源法》(1963)、《水法》(1973)、《污染控制法》(1974)等.在科学管理的同时,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和废水处理系统.现在,有30多个民间环保组织致力于泰晤士河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如今,泰晤士河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流经首都城市的水质最好的河流.

——梅雪芹《肮脏的“泰晤士老爹”:

污染与治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城市市民生活改善的因素有哪些?

易错起源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影响

例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

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社会根源

欧洲出现“寻金”热(社会原因)

商业危机

商路受阻(直接原因)

思想根源

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思想原因)

宗教因素

传播天主教的热情(精神动

力)

条件

主观条件

葡、西王室、教会的支持

客观条件

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进步

经过

一个中心(西欧)、两个国家(西、葡)、两条航线(向东、向西)、四个人物(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影响

(1)对欧洲:

促进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亚非拉地区:

殖民掠夺带来深重的灾难

(3)对世界:

开始由孤立走向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特别提醒】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丁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3)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

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

(1)概况

国家

区域

特点

结果及影响

荷兰

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美洲“新大陆”的贸易

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抢占殖民地

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英国

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占领殖民地和建立贸易公司

海盗式掠夺;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进行商业活动和殖民掠夺;黑奴贸易

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2)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②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③使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特别提醒】英国崛起的原因:

(1)地理条件:

大西洋航运中心.

(2)政策条件:

采用“重商主义”政策,发展海外贸易.(3)经济条件:

工场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高.(4)军事条件:

注重发展海军实力.(5)制度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完善.

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发

展的一个转折点,高考命题的频率很高,考题非常多。

复习备考时,要继续重视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理解认识。

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西欧殖民扩张的特点具有阶段特征,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内容;注意理清列强殖民扩张的不同阶段特点及成因,同时分析理解殖民扩张造成的双重影响。

易错起源2、近代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

例2、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进步性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对欧美:

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引起资产阶级革命和变革

(2)对殖民地: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

(3)对世界: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对欧美:

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关系调整,垄断组织出现

(2)对殖民地: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

(3)对世界: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负面性影响:

蒸汽机和内燃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快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利用,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塑料、电池、机器的噪音、工厂的粉尘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3.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同时列强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又一次丧失了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

今后命题仍会利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对工业革命成就、特点、影响的理解认识;还可能从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角度命题考查。

复习备考时,应注意联系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易错起源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及其评价

例3、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评价

1.形成过程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影响

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商业资本

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雏形

出现

17世纪~18世纪中期

殖民争霸战争

世界市场拓展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不平等的商品贸易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以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评价

(1)积极方面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

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2)消极方面

①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一种很不公正、很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是世界联系加强的表现,其中伴随着世界大国的兴衰问题,高考命题多从这一历史现象的影响角度命题考查。

复习备考时

,侧重点是理解时代特征引发的历史现象、世界主要大国兴衰的历程及原因等。

1.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

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A.拓展生存空间B.延伸贵族王权

C.殖民掠夺活动D.奴役杀方民众

2.希腊音乐大师范吉利斯在电影《1492:

征服天堂》插曲中写道:

“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你”所指的是哪一位航海家()

A.迪亚士B.哥伦布

C.达·伽马D.麦哲伦

3.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4.在1502~1505年的四年中威尼斯人在亚历山大港每年平均只进口价值100万英镑的香料,而在15世纪的最后几年,他们平均每年进口的香料价值达到350万英镑。

相反,葡萄牙所进口的香料价值则从1501年的22.4万磅上升到1503~1506年四年中的平均每年230万磅。

这一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商业革命B.政治革命

C.工业革命D.价格革命

5.马克思曾这样指出:

“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

”马克思评述的应是()

A.殖民掠夺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D.圈地运动

6.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

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

对这一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深重灾难

D.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

7.法国拿破仑三世全面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定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这些政策()

A.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B.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加速了欧洲一体化D.促进了资本输出

8.从“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可以看出,此时的英国处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新航路开辟之后

B.工场手工业时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获得成功时

D.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

9.《国家强盛之道:

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

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这一发展轨迹()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C.最终改变了欧州的传统地位

D.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10.“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11.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

时间

1789~1800年

1850~1860年

1890~1900年

专利增长数(项)

276

25200

200000

对图表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了专利技术的发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专利呈几何级数增长

C.专利技术推动美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D.专利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2.图片是较为直观的历史素材之一,对下列图片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图1使人类获得了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巨大动力

B.图2的成功研制运用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C.图3的发明表明使用煤气灯的时代已经过去

D.图1和图2分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沃德·巴特雷在《14

50~1800年世界白银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

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

”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在17、18世纪的杭州,徽商云集,他们与官府关系密切,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

米市桥、黑桥俱是米行,孩儿巷、官巷口则俱是布行,清河坊则俱是药行,而铁犁、纺车无从寻觅。

参茸、瓷器、龙井、丝绸、西洋奇物则更是无所不有。

各行各业,主要买家俱为衙门,米市布行亦在其列。

店主兴衰荣辱全依官府,苛捐杂税自不待言,飞来横祸亦未可知。

——摘编自《杭州市志》

材料三丁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丁之条鞭。

地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地之条鞭。

其名虽同,而其实不相盖也。

敝邑所谓条鞭者,税粮不分廒口,总收起解,差役则除去三等九则之名,此照地偏派,丁不论贫富,每丁出银若干,地不论厚薄,每亩出银若干,上柜征收,如募应役,而里甲之银附焉。

此敝邑条鞭之略也。

——摘自《西园闻见录》卷23

材料四“新大陆的银……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

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联络起来,大体上也是银的买卖为媒介。

——亚当·斯密《国富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

(2)白银大量流入对当时中国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否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结合材料二、三中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农业与商业的互动关系说明你的判断。

(3)根据材料四,白银在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4.《环球时报》2011年3月14日刊载了主题为“1573年的世界和中国”的讨论,下面节选了其中一部分讨论的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有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官僚体制。

中国的官僚体制是一种文明,中国的官僚制度,毛病当然是有,但本身能进行这么高级的运作,使得国家保持这样的状态,很了不起。

——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宿景祥

材料二要把政权的强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兴衰区分开来。

明朝政权衰败的时候,恰恰是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

我概括明朝到清朝这个大变革有两句

话,叫做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毛佩琦

材料三1573年,对后来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两个观念上的变化已经发生: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工业革命。

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推动了今天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体系。

反观中国,1573年的时候进入明朝后半段。

虽然明朝在技术和思想上都有进步,但并没有跳出王朝循环的那一套规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

材料四中国这种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明末已经开始,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国市场迅速扩张,在全国市场形成以后,实际上就是发展到世界市场上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的白银货币化直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

——中国社科院明史专家万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明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的理解,指出“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的主导因素。

(2)据材料三、四,指出近代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573年的世界和中国”的显著特征。

15.工业化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美国

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

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

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

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

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

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

……在1850至1913年间,硝酸盐、钾碱和过磷酸钙的产量从微不足道的数量分别上升到899800公吨(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制肥料)、1348000公吨和16251213公吨……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

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

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

……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

“好啊!

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

一部历

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交通领域变革的历史背景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说明工业化对世界农业发展及能源利用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人们对于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功绩是建立了一个开放体制的资产阶级政府。

以后的一个半世纪里,新的政府推出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直接干预经济,促使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现代化环境的形成。

英国较其他地区或国家更早地出现了“工业化的社会环境”,这是使它率先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杨杰《英国现代化的初级阶段:

工业革命》

材料二19世纪后半

期西方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三〓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从获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国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

……按照历史的观点,新帝国主义无疑将被看作是世界的一大进步,正如工业革命是欧洲人的一大进步一样。

……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法估量地提高了。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适合“工业化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形成的。

(2)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二示意图中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成因。

(3)结合材料三,评析材料中有关“新帝国主义”的观点。

(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