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280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docx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人教版要点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

(一)(人教版)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中学:

周月明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3定州测试)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变成热能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变成光能

答案:

D

点拨:

白炽灯工作时会发热,所以电能也转化为热能。

2.(2013临沂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生成物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C.吸热反应中由于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因而无利用价值

D.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答案:

C

点拨:

吸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但有利用价值,故错误。

3.(2013山东师大附中检测)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A.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B.在稀溶液中:

H+(aq+OH-(aq=H2O(l;△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

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C.由C(石墨→C(金刚石;△H=+73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

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2O(l;△H=–285.8kJ/mol

答案:

D

点拨:

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浓硫酸稀释过程中也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吸热反应中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解析:

不标明温度和压强时,表示在25℃、101kPa条件下下测得的反应热,A项错误;一个具体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随温度的变化不大,与催化剂无关,B项错误;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般不相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以热能等形式表现出来,C项错误;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时反应吸热,D项正确。

答案:

D

5.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第三子级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和液氧,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

O2(g=H2O(lΔH1=-285.8kJ/mol②H2(g=H2(lΔH2=-0.92kJ/mol

③O2(g=O2(lΔH3=-6.84kJ/mol

④H2O(l=H2O(gΔH4=+44.0kJ/mol

则反应H2(l12

O2(l=H2O(g的反应热ΔH为A.+237.46kJ/molB.-474.92kJ/mol

C.-118.73kJ/molD.-237.46kJ/mol

答案:

D

点拨: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③×12

+④可得目标反应方程式,其反应热ΔH=ΔH1-ΔH2-ΔH3×12

+ΔH4=-237.46kJ/mol。

6.(2013成都摸底)已知:

32221(((2(2

CHOHgOgCOgHg+→+△190/1HkJm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190/1CHOHkJmo的燃烧热为

B.该反应说明32CHOHH比稳定

C.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和压强无关D.22321(2(((2

COgHgCHOHgOg+→+△190/1HkJmo=-答案:

D

点拨:

燃烧热的定义必须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压强和温度也有关系。

7.(2013东北三省大联考)

答案:

B

点拨:

由图像中物质A、B、C的能量相对大小可知,AB是吸热反应,BC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三种物质中C的能量最低,故化合物C最稳定,B项正确;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和活化能大小,但不能改变焓变,C项错误;整个反应的△H=E1—E4,D项错误;

8.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用ΔH1和ΔH2表示,则(

①H2(g+12

O2(g=H2O(gΔH1=-Q1kJ·mol-1②2H2O(l=2H2(g+O2(gΔH2=+Q2kJ·mol-1

A.Q1>Q2B.Q1=Q2

C.2Q1<Q2D.12

2=Q1答案:

C

点拨:

将①式改写成③式:

2H2O(g=2H2(g+O2(gΔH3=+2Q1kJ·mol-1,③式中

的化学计量数与②式相同,但③式中H2O为气态,②式中H2O为液态,生成液态水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多,故2Q1<Q2。

9.(2013冀州期中)已知:

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kJ·mol-1

H+(aq+OH-(aq===H2O(lΔH=-57.3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的燃烧热为571.6kJ·mol-1

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12H2SO4(aq+12Ba(OH2(aq===12

4(s+H2O(lΔH=-57.3kJ·mol-1D.3H2(g+CO2(g=CH3OH(l+H2O(lΔH=+135.9kJ·mol-1

答案:

B

点拨:

A项,氢气的计量数不是1,所以不是其燃烧热,故错误;C项,必须是只生成可

溶性的盐和水,故错误;D项,其焓变不是ΔH=+135.9kJ·mol-1,故错误。

10.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O2(gCO(gΔH=-393.5kJ/mol

B.2H2(g+O2(g2H2O(gΔH=+571.6kJ/mol

C.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

D.C6H12O6(s+3O2(g3CO2(g+3H2O(lΔH=-1400kJ/mol

答案:

D

点拨:

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判断,碳燃烧的稳定化合物应是CO2,A错;H2燃烧是放热反应,ΔH<0,且生成的水应是液态,B错;CH4燃烧的产物应是CO2和液态水,C错。

11、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

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C.在稀溶液中:

H+(aq+OH-(aq===H2O(lΔ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

的稀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D.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S+O2===SO2ΔH=-297.3kJ/mol

答案:

C

点拨:

A中H2与O2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后者放出热量多;B中某些反应需要提供“加热”的外部条件,但本身是放热反应,如碳的燃烧;D中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物质的状态。

12.(2013梧州测试)

答案:

B

点拨: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表示物质的量,A项错;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与NaOH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比57.3大,但是H为负值,所以H1>H2,B项正确,C项、D项错。

1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

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

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A.-1780kJ/molB.-1220kJ/molC.-450kJ/molD.+430kJ/mol答案:

B

点拨: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反应物断开旧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中形成新键释放的总能量。

即该反应的△H=(280kJ/mol×1+160kJ/mol×3)—330kJ/mol×6=-1220kJ/mol。

14.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答案:

A

点拨:

A项中燃烧热是指101kPa,1mol物质充分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释放的能量,由题知1molC生成lmolCO放热110.5kJ。

碳的燃烧热应指氧化产物为CO2时对应能量,要在此

基础上继续氧化放热,所以应大于110.5kJ·mol-1。

B项中反应热存在吸热、放热两种情

况,可更正为①的反应热为△H=-221kJ·mol-1。

C项中和热一定为放热反应放出的能量,

则可表示为中和热为57.3kJ·mol-1或中和热为△H=-57.3lkJ·mol-1。

D项中稀醋酸为

弱酸,反应中继续电离吸收一部分热量,故放出热量值比57.3kJ要少。

15.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ΔH=-1160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

ΔH>-574kJ·mol-1

B.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173.4kJ。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0mol答案:

A

点拨:

A与①比较生成水的状态不同,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ΔH<-574kJ·mol-1;①和②中的CH4被氧化生成的产物相同,所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①和②相

加可得方程式为CH4(g+2NO2(g===N2(g+CO2(g+2H2O(g;ΔH=-867kJ·mol-1,所以

4.48LCH4转移电子数为1.60mol,放出的热量为173.4kJ。

16.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Δ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ΔH2

③Sn(s,灰Sn(s,白ΔH3=+2.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Δ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答案:

D

点拨:

常温下,灰锡将自发地转化为白锡,说明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锡制器皿(白锡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发生白锡向灰锡转化的反应,由于灰锡以粉末状存在,所以锡制器皿会自行毁坏,B项错误,D项正确;ΔH3=ΔH2-ΔH1>0,也可知A、C项错误。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6分)锂的密度为0.53g·cm-3,是自然界中最轻的金属。

1kg锂燃烧可释放出42998kJ

的热量,1kg锂通过热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0000t优质煤的燃烧。

(1)写出锂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锂的这些性质,你能设想出锂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每空3分)(14Li(s+O2(g=2Li2O(s△H=-1203.944kJ/mol。

(2作为火箭燃料的最佳金属之一,用锂或锂的化合物制成固体燃料代替固体推进剂,用作火箭、导弹、宇宙飞船的推动力。

点拨:

1molLi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998kJ1000g

×7=300.986kJ。

热化学方程式为4Li(s+O2(g=2Li2O(s△H=-1203.944kJ·mol-1。

锂的主要用途有:

作为火箭燃料的最佳金

属之一,用锂或锂的化合物制成固体燃料代替固体推进剂,用作火箭、导弹、宇宙飞船的推动力。

18.(6分)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反应热,但可测出CH4、石墨和H2燃烧反应的反应热。

求由石墨生成甲烷的反应热。

CH4(g+2O2=CO2(g+2H2O(液H1=-890.3kJ/mol(1

C(石墨+O2(g=CO2(gH2=-393.5kJ/mol(2

H2(g+1

2O2(g=H2O(液H3=-285.8kJ/mol(3

C(石墨+2H2(g=CH4(gH4=(4

答案:

-74.8kJ/mol。

点拨:

因为反应式(1,(2,(3和(4之间有以下关系:

(2+(3×2-(1=(4

所以H4=H2+2H3-H1=-393.5+2×(-285.8-(-890.3=-74.8(kJ/mol

也可以设计成以下的反应途径来求:

可得:

H4+H1=H2+2H3,即H4=H2+2H3-Hl=-74.8(kJ/mol

19、(8分)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SiH4是一种无色的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s和H2O(l),已知室温下2g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主要成分是CH4。

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则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每空4分)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kJ/molCH4(g)+2O2(g)=CO2(s+2H2O(l)△H=-890kJ/mol

点拨:

根据所给热量数值写出热化学方程式,注意规范。

20.(10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日益减少,促使人们研究能源的利用率和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核能等的开发。

(1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品种是。

(2为减少污染,提高燃料利用率,下列措施可以达到目的的是(填序号。

①将城市居民燃煤改为使用气体燃料②若将原来烧天然气的灶具改烧液化石油气,应增大空气进入量和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③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3乌克兰科学家用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

(4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它可以由绿色植物的秸秆制取。

制取乙醇的两步化学方程式是、。

1.0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367kJ热量,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每空2分)(1煤(2①②③(3使煤油油滴变为油雾,增大与氧化剂的接触面积,使煤油充分燃烧(4(C6H10O5n+nH2O纤维素C6H12O6催化剂催化剂nC6H12O6,葡萄糖2C2H5OH+2CO2↑。

葡萄糖乙醇C2H5OH(l+3O2(g==2CO2(g+3H2O(l△H=—62.9kJ/mol点拨:

(1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品种是煤。

(2使燃料充分燃烧是减少污染、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物质的量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前者耗氧少,后者耗氧多,改装时增大空气进入量或者减小液化气的进入量才能保证液化气充分燃烧,减少污染;而发展沼气是解决农村燃烧秸秆污染空气的有效措施。

(4绿色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紊,由“纤维素一葡萄糖一乙醇”不难写出由秸秆制取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21.(创新题)(14分)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

(2)从下表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

(2)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实验次数H2SO4起始温度t1/℃NaOH平均值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

123426.227.025.926.426.027.425.926.226.127.225.926.330.131.329.830.43②近似认为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

则中和热△H=(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答案:

Ⅰ、

(1)5.0(2分)

(2)abe(2分)11Ⅱ、

(1)2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4分)2

(2)①4.0(2分)②-53.5kJ/mol(2分)③acd(2分)点拨:

要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配制250L溶液,则需要称量NaOH固体0.25L-1-1×0.50mol·L×40g·mol=5.0g。

NaOH固体易潮解,有腐蚀性,要放在小烧杯里称量,应选a、b、e。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由表中数据可知t2-t1的平均值约为4.0,△H=--53.5kJ·mol。

实验装置保温、-1隔热效果差,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都会使热量散失,使测得的温度差变小,△H偏大,应选a、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