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298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

《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docx

健康教案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健康教案: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教学目标:

1、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2、例举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青春期肺结核及其预防。

  教学重点:

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和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

在研究葡萄酒变酸和蚕病取得巨大成功之后,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

  新授课:

  一、来自细菌的威胁  1、什么是细菌:

  ①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②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④种类:

杆菌、球菌、螺旋菌  螺旋菌  球菌  杆菌  螺旋菌球菌杆菌  2、细菌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

  ①有些细菌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

  ②有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1、炭疽: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

  美国”事件”阴云未散,生化武器炭疽热病菌事件又接连不断在美国发生。

当年有40余人因直接或间接接触夹带有炭疽热病菌的邮件而受感染,其中5人死亡。

而之后法国首都巴黎和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发生有关炭疽热的报警。

  炭疽病症状:

发高烧、萎靡不振、容易疲劳,并伴有不时的干咳。

病情会突然恶化,感觉呼吸困难、出汗、皮肤上浮现青色的斑点,严重者会休克,最终丧命。

死亡率很高。

  人类感染炭疽病的3种途径:

  1、因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人的肠炭疽饮食传播  2、因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接触伤口传播  3、因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染,引起肺炭疽空气和飞沫传播  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见P67表格  1 细菌性痢疾  ①性质:

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②典型症状:

早期:

腹痛,发热,然后腹泻;  严重:

大便出现粘液,血和脓,高热,昏厥,神智不清,四肢抽搐等③致病的病因:

痢疾杆菌  ④传播途径:

饮食传播  ⑤预防的方法:

饮食卫生  2、肺结核  ①肺痨的性质:

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②典型症状:

全身疲软,食欲不振,身体逐渐消瘦。

下午常有低烧,面颊潮红,咳嗽,有时痰中带有血或咯血,夜里出冷汗等。

  ③致病的病因:

结核杆菌 侵犯肺部组织引起的。

  ④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中的尘埃。

  ⑤预防的方法:

①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②定时体检,早发现,及时隔离治疗  ③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④……  3、破伤风  ①破伤风的性质:

体表急性疾病  ②典型症状:

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

强烈肌肉收缩。

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

  ③致病的病因:

破伤风杆菌引起。

  ④传播途径:

细菌透过皮肤表面的伤口入侵人体,产生毒素破坏神经系统。

  ⑤预防的方法:

  1、受伤后要清洗伤口然后妥为包扎。

  2.注射破伤风免疫针。

  3.儿童接受的破伤风防疫注射。

  4 霍乱  ①霍乱的性质:

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②典型症状:

剧烈腹泻、呕吐、腹泄、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③致病的病因:

由霍乱弧菌引起  ④传播途径:

水体被污染有关  ⑤预防的方法:

1.隔离病人2.保证饮食饮水卫生3.及时就诊  5、淋病  ①淋病的性质:

性传播疾病  ②典型症状:

尿道口红肿发痒,有稀薄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尿痛,烧灼感,排出粘稠的深黄色脓液。

  ③致病的病因:

由淋病双球菌引起  ④传播途径:

性接触  ⑤预防的方法:

1.遵守性道德2.在公共浴池,不入池浴,提倡淋浴3.保持卫生习惯。

  思考:

你知道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百日咳,白喉、脑膜炎、伤寒、副伤寒等。

  细菌引起疾病的治疗方法:

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

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

  问题:

你知道青霉素吗?

你知道它对抗细菌的神奇作用吗?

  阅读68页:

青霉素的发现:

  青霉素是由一位名叫弗来明的英国微生物学家发现的。

他在1928年发现,当青霉菌属的真菌与细菌同时在同一培养皿中生长时,细菌的生长会受抑制。

其后,他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一种真菌产生的化合物——青霉素所造成的。

  直至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才能成功地把青霉素分离和提纯。

这种抗  生素能有效地对抗多种细菌,因此,直至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

  活动:

  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物质的琼脂上,涂抹均匀,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为对照,然后放在琼脂表面,如图所示。

把培养皿放在30℃—32℃的恒温箱内24小时。

  浸有不同浓度青  霉素的圆纸片  营养琼脂  浸有蒸馏水的圆纸片  细菌滋生  2.右图显示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无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

  2.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实验结论:

浸有蒸馏水的圆纸块周围没有清晰区,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有清晰区,清晰区没有细菌生长,这是因为圆纸块上的青霉素以环形扩散到外面的琼脂,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清晰区的周围长满了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

清晰区面积越大,显示青霉素越能有效地对抗细菌。

)  结论:

1、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2、青霉素作用:

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思考: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拯救过数百万人的生命。

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生素依然使用,而治疗效果就没以前那么好了。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小结:

  板书设计:

  一、来自细菌的威胁  1、细菌:

  ①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②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④种类:

杆菌、球菌、螺旋菌  2、细菌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

  ①有些细菌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

  ②有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2、抗生素的作用:

  1、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2、青霉素作用:

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课内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感染炭疽病的主要途径的是  A、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猪肉  B.由于割破了手指而感染炭疽杆菌  c、人吸人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  D.人手碰到了炭疽杆菌  2.下列属于人类感染炭疽杆菌后出现的症状是  A.开始时会发高烧,容易疲劳  B.病情加重时会感觉呼吸困难,皮肤上浮现青色的斑点  c、严重时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D.以上三项都是  3.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A、粪一口传播B.空气、飞沫传播  c、接触传播 D.性接触传播  [基础过关]  4.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___,它由一些__或__自然合成。

人们最早发现的抗生素是___,它能使细菌的____,并使细菌破裂。

(化合物、细菌、真菌、青霉素、细胞壁变薄)  5.下列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是  A、细菌性痢疾B、青春期肺结核  c、破伤风  D.霍乱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任何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作为分解者。

  √细菌不一定会使人患病。

  √霍乱主要是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使人感染的。

  √炭疽病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病,死亡率是很高的。

  后记  第2课时  二、来自病毒的威胁  思考:

1、你得过流感吗?

2你能说说感冒的症状吗?

  来自病毒的威胁――病毒:

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

  SARS冠状病毒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感冒有好多种,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活动(见P70):

什么时候流感(或当地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最高?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  3、编制调查表  4、实施调查  5、统计原数据进行分析  阅读见P71调查数据分析:

  结论:

去年春华中学流感患病率为30%,其中男性患病比率略高于女性;在患病的时间上,春季和冬季较高。

  不同季节患流感的人数  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

目前发现的流感病毒大约有一万种,禽类是常见的病毒携带者,某些禽流感能传播给人。

  冬季  秋季  夏季  春季  备注  去年患流感时间  去年是否患流感  性别  学号  班级  思考:

你知道禽流感吗?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

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读图:

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P72  思考:

1、什么叫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2、流感的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流感的流行的三环节: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1.空气传播:

  2.水传播:

  3.土壤传播:

  4.饮食传播:

  5.虫媒传播:

  6.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传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

  练习:

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流感患者是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和飞沫,健康人是易感人群。

  阅读:

P73流行性感冒  从1580年至今,全球范围内的流感流行、大流行已超过30次。

流感是2世纪暴发的最严重的疫情。

1918~1920年发生的“西班牙流感”使全球1/5以上的人得病,至少有xxxx万人丧生。

1957年,流感从亚洲开始,接着又在澳洲、美洲和欧洲登陆,在全世界肆虐,全球共有15亿人患病,数以万计的老人和儿童死于这场灾难。

1968年,流感从香港开始,再次席卷全世界。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有6亿人患流感。

但我国死于流感的人却很少。

  思考:

如果你得了流行性感冒,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传染给别人?

  流行性感冒:

  ①流感的性质:

呼吸道传染病  ②典型症状:

急性头痛,咽喉充血,鼻塞流涕,咳嗽气急,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等…  ③致病的病因:

流感病毒  ④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  ⑤预防的方法:

①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②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

  ③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飞沫等传播  沫等传播  冠状病毒  状病毒  SARS  性接触  性接触  疱疱疹病毒Ⅱ型  疹病毒Ⅱ型  生殖器疱疹  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  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  粪—口传播粪  口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  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  甲:

粪—口传播  乙:

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乙:

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  主要感染途径  致病细菌  疾病  小结:

  [基础过关]  1.病毒和细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它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生活.但它们都可能致病,这样它们都称为病原体。

  2.传染病流行三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下列生物属于传染源的是  A、蛔虫  B.血吸虫c.甲肝病毒D、患狂犬病的狗  4.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粪口传播B.飞沫传播c.性接触传播D.母婴传播  5.下列传染病不是由飞沫传播的是  A、传染病B、病原体c.传播途径D.易感者  7.炭疽热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炭疽热的病原体属干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不是  炭疽热的传染途径可能有①②③。

  ①通过食物传播;②通过空气传播;  ②③通过接触传播;④通过血液传播。

  在佛罗里达州被发现的第1例炭疽热患者,他属于  A.病原体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  后记:

  第3课时  三、传染病:

  复习引入:

张三去医院看病,在他的周围有六位病人,分别患有甲肝、阑尾炎、心脏病、骨折、流感、肺结核。

试判断,在六位病人中,对张三有威胁的是那几位?

你是如何判断的?

  思考: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练习:

1、下列疾病哪些是传染病?

  流感、肺结核、近视眼、红眼病、贫血、龋齿、蛔虫病、乙型脑炎、冠心病、乙肝、灰指甲、癌症  传染病:

流感、肺结核、红眼病、蛔虫病、乙型脑炎、乙肝、灰指甲  2、你根据什么特点认定这些病是传染病呢?

  1、传染病特点:

  ①具有传染性:

  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非典”,去天津治疗,在治疗期间,先后有97人被他感染上“非典”,人称“毒王”。

(新华网xxxx-05-2809:

38:

01)  传染病的病原体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健康人。

  ②流行性:

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

  ③免疫性:

人体患病痊愈后常该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常见的传染病见P74  常见的传染病的种类: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2、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①传染源②易感人群、  ③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2、饮水、食物3、生物、媒介4、土壤、接触。

  传染病四种类型:

  1、空气、唾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2、饮水、食物传播——消化道传染病  3、吸血昆虫为媒介传播——血液传染病  4、接触传播——体表传染病;性接触传播——性传播疾病。

  练习:

有一次,小浑全家吃毛蚶,这些毛蚶曾被甲肝病人的粪便污染,而且没有煮透,结果小浑吃了后,患了甲肝。

请回答:

  甲肝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甲肝病毒。

  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考虑,“吃不洁毛蚶”属于传播途径,而“不洁毛蚶”属于传染源。

  小浑患病前属于易感人,患病时成为传染源。

  思考;针对传染病的这些特点,你认为应该如何预防和控制?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预防传染病流行  原则:

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停止。

  控制传染源:

1.对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  2.对感染动物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卫生、水源和粪便管理;生活用具消毒;消灭媒介动物等。

  保护易感人群:

体育锻炼,不与传染原接触,预防接种等。

  课内练习:

  思考1:

义乌鼠疫:

20世纪40年代,侵华日军曾在中国发动大规模细菌战。

浙江义乌崇山村的405名村民惨死于日军731部队生产的鼠疫杆菌。

  可见:

科学是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但同时也可以危害人类……  思考2:

有人说这次SARS是天灾,也有人说是人祸,你说呢?

  事实表明:

很多的传染病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

人类在原始状态中,本来是和动物、植物、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文明产生之后,才开始了对大自然的征服,但历史的发展说明,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人类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建立在对其他物种生命的尊重上,过一种更科学、更自然、更健康、更文明的生活!

  4、性传播疾病:

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称为性传播疾病。

发生在泌尿生殖器处。

如淋病、生殖器疱疹、梅毒和艾滋病等。

  思考:

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关键是什么?

  ―――不要随便发生性行为,坚持一夫一妻制。

此外注意避免与性传播疾病患者在生活中密切接触,如用浴具便器、内裤、被褥。

不能输用带有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血液或血制品等。

使用避孕套对防止性传播疾病有一定作用。

  思考:

近十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增多的主要原因什么?

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课内练习:

  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的特点。

  2、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_______B______.  A、混有炭疽杆菌的白色粉末B艾滋病患者  c、按蚊D肝炎病毒  3、下列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细菌,又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是____A______  A淋病B流感c疟疾D肺结核  4、以下不是预防流感传染的方法是_________  A常戴口罩B隔离流感病人c消灭蚊子D接种流感疫苗  小结:

  作业:

作业本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