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匠人黄雪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乡村匠人黄雪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匠人黄雪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在农村里,几乎没有一个家庭的孩子学校毕业后去拜师学一门技艺,农村传统工匠后继乏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即使如今在建筑、房屋装饰装修等方面还仍然需要木匠、泥瓦匠、漆匠等,而这些方面大部份的工匠也都是外地人。
然而,无论农村匠人队伍的萎缩,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但是乡村匠人用手艺所承载的农村传统文化,他们用手艺跟农民建立起来的感情却是永远存在的。
我长期生活在农村里,亲身经历了农村传统匠人的兴旺时期和逐渐衰落的过程。
也充分感受到农村匠人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即使今天已经发展到许多生产岗位用上了机器人来操作,而精功细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为此,我记录一些目前已经消失和即将消失的农村传统匠人他们操作工作时的一些情况,以唤起人们对他们的记忆。
补镬子匠
在过去的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座用稻草和豆梗、干枯树枝等杂物当燃料的灶头。
灶头上一般按放三只镬子,放在灶头外沿的,镬子直径比较大一点的叫“外镬”,主要用来烧饭、烧粥;
放在里边靠墙的叫“里镬”,主要用来烧菜用。
还有一只口径最小的镬子是按放在灶山下方半圆型状之处的叫“尚镬”,主要利用外镬和里镬烧饭、烧菜时的余火,将尚镬里的水烧热,甚至烧开,用来洗脸、洗菜甚至泡茶。
灶台上的镬子一天三顿被火烧火烤,几天以后,铁镬子的背面就会积起一层厚厚的烟灰垢。
农民必须隔几天将镬子的揭下来,用铲刀“嚓嚓嚓”地将烟灰垢刮干净——称之为“刮镬子”。
镬子没有了烟灰垢,烧起来就省柴省时间。
而镬子一天三顿烧饭、烧粥、炒菜,铲刀要将粘在镬子内壁上的残留物铲干净,长期经受不断的铲刮,再加上油盐酱醋的腐蚀,镬子的某个部位就会变薄甚至出现漏洞,镬子有了洞,烧饭、烧粥、炒菜时放上水,水就会流掉,烧的饭菜也会有烟火味。
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买一口铁镬子要凭券供应,再说买只新镬子要花费好多钱,足足要抵上一个上等劳力好几天的工资收入,所以,在那时候,农民家里的镬子破了修补一下是最为常见的选择。
以往在农村里时常能看到挑着一头是只小炉子,一头是小风箱的补镬子匠,听到他们“补镬子啰,补镬子啰”熟悉的吆喝声,人们会想起灶台上的镬子漏了要补一下,便从灶台上揭下镬子请补镬子匠来修补。
补镬子匠在村里呼喊着绕一圈以后便会在村里找一个开阔一点的地方,在地上钉上三根铁钎,将村民拿来要补的镬子架在根铁钎上,摆开小炉子,用一根小铁管将炉子跟小风箱眼连接好。
炉子生火后放上一把煤,拉着小风箱,火苗就呼呼地往上窜,这时,补镬子匠就用一把长铁钳,从炉子里夹出坩埚,倒尽残渣,投进几块新的铁片,放回炉子里。
这时,一般有徒弟来继续拉风箱,师傅则将要补的镬子轻轻地敲打一番,把要补漏洞四周里外两面的铁锈刮擦干净,然后一手垫着有银圆这般大小的一块石棉垫,上面放些砻糠灰,另一手用铁钳夹着一把小铁匙,从坩埚里舀出一匙铁水,倒进镬子的漏洞里,随即补上的漏洞立即发出“噼噼叭叭”的声音,一股烟火冒上来。
补镬子匠放下铁钳后,赶紧抓起另一块圆形的石棉垫立即按上去压一下,将铁水压成饼后,牢牢地跟镬子镶嵌在一起。
补镬子匠不停地往补钉上吹气。
如果镬子的漏洞比较大,要反复多次将坩埚里的铁水舀出来,倒在漏洞上,使铁水冷却后连成一个比较大的铁饼,才能将镬子的大漏洞补好。
然后,用砂皮或小磨石将刚补上的补钉反复擦磨,使铁补钉跟镬子的内壁接缝光滑平整,镬子才真正补好。
据说,用来补镬子的铁水温度高达上千度,补镬子匠不小心容易烫伤手,这活确实有些风险。
所以,直至现在仍有人看到有些人凭真本领挣钱,称之为“生铁补镬子,本事换铜钿”。
现在,农村里人们烧饭炒菜大都用上了电饭煲和不锈钢锅,再说,即使镬子有洞漏水了,重新买一只新的也花不了多少钱,于是没有人再愿意将旧镬子补一下继续使用,于是,补镬子这一行当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广大的农村里已看不到补镬子匠的身影,也听不到“补镬子啰”的吆喝声了。
竹篾匠
苏南农村好多农家都在屋前屋后的地上种些竹子,遇到铁搭、铧锹要装个柄,就到自家的竹园里取根竹子,现挖、现装十分方便。
再说,吴江离盛产竹子的浙江安吉县又很近,那里山上砍下来的竹子结成竹排,经荻塘运河将竹子运进吴江。
编织竹器用品。
农家常用的竹制品家具和用具种类很多。
家具类的竹子用品有竹塌、竹椅、竹篮、竹桶、竹席、摇篮、蒸笼、蒸架等;
农具生产类的竹制品有扁担、箩筐、簸箕、栈条、竹筛、脚匾、土荙、鱼簖、竹泥簖等等。
用竹篾编制的生活生产用具和用品在农村名目繁多,竹制品用途十分广泛,而这些竹制品需要有专门技能的竹篾匠来制作。
要做一个合格的竹篾匠,必须掌握细致的手艺。
编的竹篮要精美漂亮、轻巧结实;
织的凉席要光滑细腻、凉爽平整,竹编手艺要达到这样精湛的程度,学竹篾匠要经过多年的拜师、学艺、实践、磨炼才能成为一个熟练的编制生产各种竹器用品的竹篾匠。
竹篾匠的工具较之木匠来说要简单的多,最主要的是一把竹刀,这是必备的工具,用于剖开竹子和竹篾;
再就是锯子和凿子,分别用于锯断竹子和在竹子上打眼;
还有一件是像脊瓦形的“刮刀”,这“刮刀”是将劈好的篾从头至梢在厚薄上再作一番处理。
经过刮刀处理过的竹篾不但厚薄一样,而且还十分光滑,像编席的每根竹篾都要经过刮刀处理。
除此以外,还有篾针和紧尺。
篾针是扁平圆头的铁制针状工具,在编织竹篾时用于挑竹篾用的;
紧尺是一把约两米长两寸宽的直木片,用来将编织好的竹篾扣紧,使编织的器具用品更结实。
竹篾匠手艺的最基本功就是劈篾。
根据制作竹器的要求用锯子将毛竹锯成二至三段,再将锯断的竹子用竹刀一剖两片,然后根据需要再剖成大小不等的竹片,然后,将竹片平面剖开,称之为“劈篾”。
带竹皮的一面称作“竹青”,内层篾称之为“竹黄”。
竹青比竹黄韧软、坚固,比较适合编织精致细密的竹器,加工成各类美观耐用的竹器,而篾黄柔软性差,难以剖成很细的篾,因而,大多用来编制大型的竹制品,像栈条、箩筐等。
竹篾匠是门比较古老的职业,旧社会患小儿麻痹症的孩子比较多,长大后就成为瘸脚残疾人,这些残疾人不能做木匠、泥瓦匠,但可以学竹匠,因为,竹篾匠主要是坐着劈篾编织,下肢残疾不要紧,双手可以灵活编织竹器。
因此,在过去农村里的瘸脚残疾人竹匠比较多。
这些残疾人有了这门竹篾匠的手艺,长大后不仅能自食其力,有的还结婚成家,依靠编织竹器的收入来养家糊口。
如今,随着塑料制品和不锈钢制品的大量出现,竹篾制品近乎被淘汰,竹篾匠也几乎消失了,仅剩的少数竹篾匠有的被按排进福利厂,有的享受国家残疾人补贴甚至享受低保户待遇,也没有一个农村家庭孩子学校毕业后拜师学竹篾匠。
目前,在农村里已看不到在劈篾编织竹器的竹篾匠了。
以前,农民上街购物喝茶,习惯都带一只竹篮或竹笼,买了东西后就放在竹篮里带回家,既方便又是环保。
一只竹篮一般要用上好几年。
现在的人去超市或店里购物大都空着双手,买了东西后由超市或商店提供的塑料袋、薄膜袋盛装物品,在倡导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许多人怀念以前竹篾制品的优越性。
修船匠
以前农村里每个生产队都有几条木制农船,用来积肥交售粮食以及农民生活之用。
由于船在河港里行驶途中,免不了嗑嗑碰碰,船体受到损伤,再加上船整天停放在外面,日晒夜露,船体上的桐油逐渐褪去,一般2至3年就要修一次船。
修船有专门的木匠。
修船匠称之为“大木”,制作农具、家具的被称为“小木”。
修匠的工具主要有锯子、凿子、刨子、斧头、墨斗、角尺、钻等。
修船大都在夏天,一则夏天正处在比较农闲的时候,二则夏天晴好天气日头旺,修好船抹上桐油晒上几天,桐油就干了,就可以下水派上用场。
修船前,先将船体翻转身,让船底朝天。
然后将船体外面的青苔和污垢擦洗冲刷干净,便会露出船体受伤和漏水的部位,然后将船翻转身。
生产队里几十个壮劳力,合力将船从水里拔上岸。
船拔上岸以后,用草簾在船体上方搭个凉棚。
这样在凉棚下修船即使在三伏炎热天,修船时也不会感到很炎热。
修船时,修船匠先要找出船上那块木板漏水需要更换,那块木板已经多次撞伤有些腐烂也要更换。
然后,再用凿子把需要更换的木板撬掉,然后,找一块新木板,按照换下的旧木板尺寸大小,用墨斗弹好墨线,用锯子和刨子将新木板锯样、刨光,出好新料。
一般新料要比拆下来的旧船板要厚一些,新木板镶嵌到船体上以后,在木板上根据船身留下的钉眼画出一个个钉眼的标记。
修船时,生产队里都会派出小工,帮助修船匠牵眼,打油灰。
修船匠紧紧握住一把钻的钻身,小工手握住钻身上的两根麻绳,左右开弓,拉动牵引钻身钻头的麻绳。
有的木板比较坚硬,钻眼很费力,钻上几个眼后,小工就会浑身冒大汗,修船匠就会让小工坐下来歇一会。
钻眼全部打好后,修船匠就用扁头钉钉进钻眼里,使船体跟新按上的木板紧紧地拼接在一起。
修船时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打油灰。
油灰是用生石灰和桐油拌和以后放在石臼里不停地翻转用“丁”字形的大木锤捶打,捶打至油灰成年糕状,油灰韧而有拉力,油灰就可以派用场了。
嵌油灰时,修船匠用一把头略弯的凿子将船缝的旧油灰全部剔除干净,先在船板缝里嵌进麻线,用平头凿子将麻丝紧紧嵌进船板缝里,然后用弯头凿将油灰抹在船板缝的麻丝上面,将船体上每条船缝之间都填塞上油灰,一天几次,用弯头凿抹船缝,直至最后油灰紧紧地粘嵌进船缝里,再用平头凿子进行敲紧。
才能保证船下水后不会渗漏水。
随后,船的横梁、船沿损伤或破旧、需要更换的,修船匠量好尺寸,更换上新的材料,再用刨子将新替换在船身上的木材刨一遍,使新换上船体的木板跟船体吻合平整。
修船最后一道工序是抹桐油。
一般船身上从里到外抹上一遍桐油以后,隔上几天,待桐油稍干后再抹第二次桐油,抹上三遍桐油以后,船体经过晾晒后就会散发出黑中带红的桐油光亮,至此,船才全部修好。
傍晚时候,生产队里几十个青壮劳力,扶着船沿,喊着“一二三”、“一二三”,将船慢慢地从岸上拔到水里。
船下到水里以后,又将船舀满水,让船全部沉浸在水里,干燥的船身吸足了水后,舀干船里的水,让船浮出了水面。
这时,无论船身和船缝都吸足了水,膨胀以后,船就不会漏水了。
以船为家的像网船、家庭运输船等,船下水时,要放爆竹、办酒席招待亲朋好友。
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陆上公路四通八达,以车代船,是现代农民的出行方式,因而,现在的农村里连水泥船都没有了,木船早就没有了踪影,修船已成为了历史。
修缸补甏匠
缸和甏在过去是农民的必备生活用具。
从河中拎起来的水要放在水缸里储存,才饮用;
储藏米、谷、豆等粮食和种子也大都用上缸和甏,一方面可以防止鼠害,另一方面还有一定的防治虫蛀的危害。
缸甏在过去农村里是派上很多用场的。
腌咸菜、做酱,放上食用油,酒厂里做酒也都用缸甏来装酒。
尤其每年的黄梅天,为了防止菜干、食品、茶叶等受潮霉烂变质,农民都习惯用生石灰放在甏里,加上盖,使甏里有个干燥的空间,存放在石灰甏里的食品、茶叶就就不会受潮、发霉变质。
缸和甏都是陶器制品,在搬运过程中,甚至摆放在固定的地方,如果遇到重物等容易碎破或者裂缝。
过去农民收入少,买只缸和甏要花好多钱。
因而,一旦家里缸或甏碎了或者有了裂缝,请个修缸补甏匠来修补一下是常有的事。
修缸补甏匠大都农忙务农,农闲时走村串户修缸补甏。
他们常在肩上背一只藤制的箱状工具箱,里边放着凿子、钢钎、榔头,长短不一的铁配铁粉和一瓶酱。
修缸补甏匠在村里边走边拉长声调“修缸补甏啰—修缸补甏啰”,悠长的呼喊声,引来村民跟他们打招呼,便领他们到家里看碎缸碎甏,双方进行一番讨价还价。
修缸和补甏的活其技术工序基本上相同,当修缸和补甏看过要修的缸甏破损情况和“碎路”长短多少,双方讲好价钱以后,修缸补甏匠便拿出工具操作起来。
只见修缸和补甏匠用铁锤和凿子在缸甏“碎路”两侧凿出一对对“小洞”,再沿“碎路”凿出一条槽子,然后倒出一些铁粉在罐头里,倒上一些酱,将铁粉和和酱拌成糊状,然后用刮刀将糊状嵌进缸甏的裂缝里,面上用刮刀抹平。
然后,用一只只铁配的弯脚插入槽缝两边的小孔洞里,再用铁锤轻轻敲打使铁配跟缸甏整体紧密地镶嵌牢固。
嵌铁配的孔里再抹上一些铁粉酱糊。
至此,破损的缸甏就修补好了。
修缸补甏匠在修补好缸甏之后,嘱咐客户必须等上几天才能使用。
由于酱是咸的,铁粉与酱拌和以后,过了几天就凝固生锈成铁锈疙瘩,
能够牢固地跟缸甏整体粘合在一起,再加上铁配牢牢地钩扎住缸甏整体。
因而,修补过的缸甏经照常可以存放粮食、种子,甚至储水等液体也不会漏。
修缸补甏是一行老手艺,该技艺在农村里传承得十分久远,因为,陶器的生产使用比瓷器的生产使用更为悠久。
因而,过去有一部戏曲《修缸补甏王大娘》,戏曲内容就是反映修缸补甏这一技艺挣钱的坎坷和曲折的爱情故事。
直到解放初期,在农村里组织青年文艺宣传队,许多村还排演这部戏,到各地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为此,许多上了年纪的农民还记忆犹新。
如今,在农村里农民都用上了自来水,也不用水缸来储水,责任田等也都有种粮大户承包耕种,农民平时吃米,经常随吃随买,不用缸甏来储存粮食,再说,缸甏体积较大,放在家里占的地方比较多,因而,缸甏在农村里用得越来越少了,即使缸甏碎了或者有缝了,再也不会找人修补了。
因而,修缸补甏渐渐地没有了市场,修缸补甏匠也后继无人,修缸补甏这一技艺也逐渐退出了历史。
补碗匠
以前农民收入低,家里的一只碗如果打碎了或者碗上裂条“碎路”,也舍不得扔掉,常请补碗匠来修补一下继续使用。
走村串户的补碗匠,大都来自江西省,他们挑一副比起补镬子匠要小一些的小箱厨,箱橱大都用白铜皮包角,看起来很精致。
既可以防护箱橱的外角,又有装饰美观的效果。
箱橱从上到下有好几层,每层都有一只小抽屉,小抽屉里放置小铜锤、小凿子、铜钉、瓷粉以及各种碎瓷片,担子另一头是只小板凳,凳子上还架着一把小钻。
补碗匠挑着担子在村里边走边喊着“补碗喽,补碗喽!
”在村里走一个圈子后,找个地方坐在小凳上,等村里人拿碗来补。
补碗匠拿到需要补的碗以后,仔细观察一番该碗有几条“碎路”,要打多少补钉,如果全碎的碗则用细麻绳将碗重新砸成一只碗,然后跟主人讲价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后,补碗匠就开始补碗了。
补碗匠坐在小凳子上,拿出一块布铺在两只大腿上,取下有大楷毛笔这般长短的钻,装上金钢钻头,用左手的中指食指和大姆指握住钻头,右手按压牵在钻身上的一块小木板,钻头便飞快地转动起来。
钻头在碗壁上钻孔时发出“吱咕吱、吱咕吱”的声音,在碗“碎路”的两边钻好一个个小孔后,就取出比钉书钉还小的铜钉,按在碗壁“碎路”两边的小孔洞里,然后用小铜锤轻轻地敲打铜钉,使铜钉跟碗壁严丝合缝地弥合在一起,然后,抹上一层瓷粉,碗就补好了。
铜钉一般补在碗的外面,这样碗内没有铜钉,碗内壁补好以后仍然很光滑,吃饭时不会因有铜钉而扎筷子,洗碗时,碗内壁也不会扎抹布。
补碗匠还有一项手艺就是在碗底凿字。
碗主人拿出新买来的碗盆,报上自己名字,让补碗匠在碗盆底上凿上自己的名字。
补碗匠左手握一把小凿,右手用小铜锤根据顾客的名字,小凿在碗盆底上不停地移动敲打。
仅几分钟时间,碗盆底上由一点点连成的虚线笔划构成的姓名就完工了。
碗盆凿上户主的姓名,主要是为了辩认。
以前,农民遇到婚丧嫁娶办酒席,要请厨师来烧打。
一家的碗不够,就向左邻右居借,这是经常的事。
碗盆底凿上字以后,还碗盆时就不容易弄错。
也有的大户人家,如女儿出嫁时,陪嫁的一些江西细瓷碗盆和杯子,父母也常请补碗匠来凿上字以作纪念。
如今,买一只瓷碗花不了多少钱,即使打碎一只碗盆也不会感到十分惋惜。
再说,现在超市里、市场上各种塑料碗、不锈钢碗盆、仿瓷碗、纸碗比比皆是,于是,补碗匠在三百六十行里几乎看不到了。
然而,每当遇到那些“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就以补碗匠补碗时发出“吱咕吱、吱咕吱”的声音,喻为江西人补碗“自顾自”,以及“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
这样的话语在民间仍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