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498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docx

天津市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

2013-2019天津文言文真题(带答案)

(2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姚敬恒先生事略

[清]全祖望

《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

以予近所闻,近日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刚、姚敬恒,皆拔起孤露①之中,能成儒者。

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

姚氏,故杭之右姓。

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

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②,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

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

曰:

“汝亦为此恶行乎?

吾无望矣。

”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

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

一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凡事必归于厚。

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

“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

”潜斋喟然叹曰:

“为其无以为丧也。

”敬恒曰:

“请为先生任之。

”殡葬皆出其手。

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

“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

”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③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

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

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

“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④。

敬恒对曰:

“游魂⑤不日底定矣。

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

”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晚所以非罪陷缧绁。

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

然敬恒卒以贫死。

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

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

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

(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

【注】①孤露:

父亡无所荫庇。

②市廛(chán):

店铺集中的地方。

③时:

通“伺”。

④海上事:

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

⑤游魂:

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敬恒皇恐,长跪谢      谢:

感谢

B.访以海上事         访:

询问

C.闽督肃然颔之        颔:

点头同意

D.遂以此落其家        落:

使……衰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A.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B.汝亦为此恶行乎/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于是赵乃斋戒五日

D.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烟光凝而暮山紫

3.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

B.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用他的经商所得接济他人。

C.姚敬恒识见高远,提醒闽督姚公应以培养民力为当务之急。

D.姚敬恒临难不惧,虽蒙冤入狱,仍通读经典,泰然自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应潜斋安贫乐道,在生活拮据时也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

B.李二曲肯定那些出身商贾却恪守儒家规范的人,全祖望对此深表赞同。

C.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

D.本文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相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⑴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3分)

答案:

而姚敬恒亲身践行,和他们(凌、沈二人)并列,不过没有了解他的人。

⑵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

(3分)

答案:

他(姚敬恒)的母亲有一天看见姚敬恒做蚕丝买卖,(使用的)银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气。

⑶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

(2分)

答案:

朋友去世(你)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

 

(20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文学徐君家传

[清]魏禧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君天资英敏

,读书观大略,暮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

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

家既落,君委曲以秦甘旨,故乡望公②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

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

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

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

“此真读书人。

”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

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

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

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鼎革③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

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

贼大恨,卒杀公。

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

“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或曰:

君古游侠之流也。

魏禧曰:

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晙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

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

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

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

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硎节)

【注】①附学生:

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

②乡望公:

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

③鼎革:

指改朝换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不以科兄弟科:

分摊

B.全活甚众全:

全部(全,使动用法,使……保全。

C.其女字君从子字:

许嫁

D.纠里中壮士为守御纠:

聚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A、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因为】

B、民殣于道路【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到】

C、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表因果】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表转折】

D、其庶几于是者与【推测语气,大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期许语气,一定】

3.以下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谦尊侠义之风的一组是(D)

①君天姿英敏,读书观大略【说徐谦尊聪明】②好施与,矜然诺

③广义田以资通区【是巡抚张公的行为】④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

⑤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⑥每闻盗则挺身出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②⑤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家境中落后,徐谦尊悉心奉养父亲,想方设法维持家庭生计,极尽孝悌之义。

B.徐谦尊为人重义轻财,亲贤友善。

明亡后,他资助州郡中有名望的忠义之士,不计个人利害。

C.作者认为,徐谦尊在群盗大起之际,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方百姓,最终被害,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

D.文章选用多个典型事例,有叙有议【应为“先叙后议”】,肯定了徐谦尊这类人在乱世中对国家的积极作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

“此真读书人。

”〔3分)

译文:

徐君逐条列举了赋税中的弊端呈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打着拍子赞赏说:

“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2)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

“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2分)

译文:

乡里的人都叹息流泪说:

“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依靠的人了。

(3)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3分)

译文:

所以乡邑中有好的义士,足以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和相关官员的缺

失,对老百姓有功劳。

 

(20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

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

见楚王,曰:

“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

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

”王曰:

“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墨子曰:

“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

”王曰:

“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墨子曰:

“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

”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

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

儒书称:

“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可也;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

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

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

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

犹世传言曰:

“鲁般巧,亡其母也。

”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

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

——《论衡·儒增》

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

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

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

吴人以为妖,遂杀之。

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

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

卜曰:

“般所为也。

”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酉阳杂俎·贬误》

注:

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

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墨子闻而悼之悼,哀悼(正确:

哀伤)

B.于是乃偃兵偃,停止

C.如审有机关审,确实

D.赍物具千数谢之赍,赠送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B)

A.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独)

B.飞之三日而不集(表转折)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C.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

D.于凉州造浮图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3.下无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的一组是(B)

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②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讲公输般攻城,墨子防守】

③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④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

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讲述机关时间很短】

⑥作木鸢曷,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⑤

4.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B.《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这盾”的方法,指出儒书中对鲁班的记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

C.《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班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D.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但体裁有别,叙议各有侧重,文字风格不同,表达主旨各异。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3分)

译文:

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3分)

译文:

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

(3)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2分)

译文:

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20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15分)

李台州传[宋]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

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

“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

”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

至暮,哭而归,不食。

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饮泣强食。

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竞不得。

至荆州,复然。

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

“官人与我一文两文。

”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既饮茗,问其里若姓。

媪勃然怒曰:

“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

我非乞人也。

”宗质起敬,谢曰:

“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

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媪喜曰:

“老婆姓异甚,不可言。

”宗质力恳请,忽曰:

“我姓展。

”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

“夫人,吾母也。

”媪曰:

“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宗质拜曰:

“然。

”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宗质负其母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

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

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

朝士云:

“李台州,曾觌姻家也。

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_____,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

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

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

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

孔子曰: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

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

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

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

人谁无母?

有母谁无是心哉?

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罹:

遭遇

B.愿霁怒霁:

停止

C.除知台州除:

罢免

D.终身饮恨饮:

含着

9.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前当的一项是(C)

东南无之,必也蜀

必宽譬之,饮泣强食

宗质负其母归

予一见不敢再

A.焉乃于者B.乎其以者

C.乎乃以也D.焉其于也

10.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B)

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出李台州“至孝”的一组是(A)

既长,仕所至必求母

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

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

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

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A.

B.

C.

D.

1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李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达后曾四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黯然神伤。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C.为一位官员作传,不注重其政治事功,却记叙其寻母尽孝之事,杨万里有褒扬孝道,规劝世风之意。

D.文章记李台州事迹,以寻母、认母,侍母为线索,集中笔墨描写认母场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季思轶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2分)

答:

司马季思任职期满,有道东面上任,他们所经过的地方李宗质还这样寻找他的母亲,最终还是没有找到。

(2)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3分)

答:

李宗质起来向她道歉,让她坐下,行主客之礼。

(3)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

(3分)

答:

像李宗质这样,他的事和朱寿昌难道有什么区别吗?

这不就是人们所说的至孝和神明是相同的吗?

 

(20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

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

所读文书,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

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

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

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8.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岁凶,横道杀伤。

凶:

凶险

B.闾里未尝让让:

责备

C.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讽:

背诵

D.游必择友,不好苟交苟:

草率,随便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A.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B.或以书丑得鞭勉以行操为基

C.处逸乐而欲不放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俗材因其微过其孰能讥之乎

10.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是(A)

①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②礼敬具备,矜庄寂寥

③以笔著文,亦如此焉④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⑤幽处独居,考论实虚⑥行苟离俗

A.①②④B.①②⑥C.③④⑤D.③⑤⑥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C)

A.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B.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C.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D.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王充极少说别人的短处,而愿意说别人的长处。

他为人清高自重,被人诬陷,也不加辩

白。

B.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

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高雅的朋友。

C.王充做官时不计较俸禄的多少和官位的高低,国君和将领召见时他考虑不周到就不对答。

D.文章从生活、读书、做官等多方面来写王充的为人处事,多采用对偶句式,既使人物形

象鲜明,又言简意赅,富有节奏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

(3分)

又赶上兵荒马乱,怕被仇人捉住。

(2)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3分)

他的言论初听时似乎很古怪,与众不同,直到把他的话听完了,大家才认为说得很正确。

(3)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2分)

(王充)爱广泛地阅读古书,喜欢听不同于流俗的言论。

 

(20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蘋洲五亭记 [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

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

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①为荒泽。

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旋属灾潦荐②至,沼堙台圮。

后又数十载,委无隙地。

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

观其架大溪,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

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

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

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游者相顾,咸曰:

此不知方外也?

人间也?

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

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

境心相遇,固有时耶?

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

三贤始终,能事毕矣。

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

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

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

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君名汉公,字用乂。

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

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

皆,尽。

 ②荐:

连续。

 ③覙缕:

逐条陈述。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狎:

亲近

B.万象迭入              迭:

重叠

C.杨君缄书赍图          赍:

送(赍:

怀抱着,带着。

D.成胜概                概:

景象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 )

A.因以为名也 (介词,因此)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介词,通过)

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都是目的连词,来)

C.康之由,革弊兴利(的)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主谓之间,取独)

D.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像)若属皆且为所虏(代词,你)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

“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应该是以叙事、描写为主,兼及议论和抒情。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蓬灜,指蓬莱和灜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

A.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B.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C.每至汀/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