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7955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doc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专题复习讲义

授课主题

电解质

教学目的

1、能够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能够掌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难点

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内容

课程导入

本节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1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定义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

(1)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分9种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1

空气,其他混合气

2

雾,空气中分散着大量小液滴

3

烟,空气中分散着固体尘粒

4

汽水

5

稀硫酸、酒精溶液

6

食盐水、硫酸铜溶液

7

海绵、泡沫塑料

8

珍珠,溶解了水的碳酸钙

9

有色玻璃,玻璃中加入AgI或Cu2O等

温馨提示:

许多分散系属于混合分散系,如空气中有烟尘时,既有气—气分散系,又有气—固分散系,它们同时构成了复杂的分散系。

(2)根据分散质的直径不同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

列表比较如下:

分散系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胶体

举例

NaCl溶液

泥水

牛奶

Fe(OH)3胶体

分散质粒子组成

离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少数分子的集合,单个大分子

分散质粒子直径

<1 nm

>100 nm

1~100 nm之间

外观特点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均一,稳定

稳定性

稳定

沉淀

分层

较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通过

不能通过

不能通过

能通过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通过

不能通过

不能通过

不能通过

扩散

温馨提示:

(1)关于分散系的“两个”大小比较。

①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溶液<胶体<浊液;

②分散系稳定性大小:

溶液>胶体>浊液。

(2)关于分散质的“两个”只有。

①只有浊液不能透过滤纸,溶液和胶体能透过;

②只有溶液能透过半透膜,浊液和胶体不能透过。

【例题】(双选)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B.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C.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

D.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

【例题】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  )

A.稳定的液体B.透明的液体C.混合液D.化合物

知识点2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1.胶体的定义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常见的胶体分类方法是根据分散剂的状态进行分类,有三种:

固溶胶(如有色玻璃、宝石、珍珠之类),液溶胶(如豆浆之类),气溶胶(如云、雾、烟之类)。

3.胶体的性质

(1)胶体是介稳性的分散系

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浊液是最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

胶体介稳性的原因:

①主要原因:

胶体粒子直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种胶体的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

②次要原因:

胶粒小、质量轻,布朗运动剧烈,能克服重力引起的沉降作用。

(2)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丁达尔效应。

(3)电泳现象

胶体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①电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胶体粒子直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选择性地吸附胶体中的某种离子而带有一定电荷,这些带电粒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

②不能说胶体带电荷,胶体应呈电中性,是胶体粒子带电荷。

(4)聚沉现象

聚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胶体粒子直径较小,能选择性地吸附胶体中的某种离子而带有一定电荷,如果给胶体加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是加入与其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胶体微粒会凝聚在一起,发生聚沉现象。

4.胶体的制备[Fe(OH)3胶体]

(1)步骤:

往一个烧杯里注入蒸馏水20mL,加热使水沸腾,然后往沸水里滴加FeCl3饱和溶液5~6滴,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得到透明的、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2)原理: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温馨提示:

①不能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制Fe(OH)3胶体,因自来水中的离子会使Fe(OH)3胶体颗粒聚成更大的颗粒,生成Fe(OH)3沉淀;

②用FeCl3饱和溶液制Fe(OH)3胶体,一般不用稀溶液,且滴加速率不能太快;

③为加快反应,采用了加热,但当溶液呈红褐色时就要停止加热,加热过度就会破坏胶体,生成Fe(OH)3沉淀。

要边滴加FeCl3溶液,边振荡烧杯,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否则会使生成的Fe(OH)3胶体颗粒碰撞成大颗粒形成沉淀。

5.胶体性质的应用及分离提纯

(1)胶体四种性质的应用

(2)胶体的两种分离提纯方法

①胶体与浊液的分离——过滤。

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浊液中的微粒不能透过,用过滤的方法可分离胶体和浊液。

②胶体与溶液的分离——渗析。

溶液中的离子或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将所得溶胶盛于半透膜制作的渗析袋中,置于流动的蒸馏水里一段时间即可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

【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B.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C.可吸入颗粒(如硅酸盐粉尘)能形成气溶胶,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

D.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例题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B.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D.向Fe(OH)3胶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后,依然有丁达尔现象

【例题3】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括号内:

A.过滤      B.聚沉

C.凝胶D.布朗运动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E.电泳F.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电流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2)光束通过Fe(OH)3胶体,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

(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

(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

 

知识点4电解质

1、电解质

①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非电解质:

再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问题一:

如果一种物质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正确与否?

答:

错误,前提必须是化合物

问题二:

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不一定,比如金属单质、石墨等

问题三:

SO2、NH3、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错误,这些物质溶于水后,均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对应的水化物,电解质是其水化物。

问题四:

是不是所有的气体都是非电解质?

不是,比如HCl气体,溶于水后叫盐酸,电解质是HCl,盐酸是混合物,不在研究范畴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硫酸钡不是电解质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C.固态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融时和溶于水时都能导电

D.液态汞能导电,但汞不是电解质 

【例题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B.三氧化硫溶于水后,溶液能导电,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C.硝酸钾在电流作用下电离出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D.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例题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能导电的是(  )

A.硝酸钾B.蔗糖C.酒精D.甘油

2、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部分的盐(高中范畴内的所有盐)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酸、弱碱、水、极少数盐(HgCl2、HgBr2、Pb(AC)3)

Ø强电解质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Ø弱电解质导电能力不一定弱,导电能力的大小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所带电荷浓度有关

Ø共价化合物既有强电解质,也有弱电解质,如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它是强电解质,乙酸也是共价化合物,但它是弱酸,是弱电解质;离子化合物也是既有强电解质,也有弱电解质,如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它是强电解质,氢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是弱碱,是弱电解质。

所以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与化学键的类型无关

Ø溶解度小的电解质不一定是弱电解质(难溶物是S<0.01g,但是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如:

AgCl、BaSO4、CaCO3均属于强电解质)

【例题1】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  )

A.导电能力B.化学键的类型C.电离程度D.溶解度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溶液中导电能力的强弱主要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

C.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

D.强电解质的溶液中只有离子,没有分子存在

【例题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 )

A.相同浓度时,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

B.在水溶液里电解质是否全部电离为离子

C.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D.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

本知识点小结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当堂检测

【1】(双选)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

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

B.非电解质:

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

C.胶体:

泥水、豆浆、有色玻璃、云、雾

D.混合物:

铝热剂、纯净矿泉水、水玻璃、漂白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的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

B.雾属于分散系中的乳浊液

C.氢氧化钠属于强电解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导电

D.氨水可以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而胶体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C.溶液中溶质粒子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且通电后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时无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时有明显的光带 

【4】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C.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

A.HBrHClHFB.NH4ClCH3COONaNH4HCO3

C.NaOHCa(OH)2NH3•H2OD.HClOCaF2Ba(OH)2

【6】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滴入酚酞,NaNO2溶液显红色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等pH、等体积的盐酸和HNO2溶液中和碱时,HNO2的中和碱能力强

④0.1mol•L﹣1HN02溶液的pH=2

⑤HNO2与CaCO3反应放出CO2气体

⑥c(H+)=0.1mol•L﹣1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0倍,pH<4.

A.①⑤B.②⑤C.③⑥D.③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B.弱电解质大都是共价化合物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

D.不是强电解质的化合物,一定是弱电解质.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强电解质,后者是非电解质的是(  )

A.NaHCO3,乙醇B.Al(OH)3,CO2C.HClO4,Cl2D.BaSO4,氨水

 

【9】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ClO

Fe(OH)3

非电解质

C12H22O11

BaSO4

C2H5OH

H20

A.AB.BC.CD.D

【10】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

A.HBrHClHFB.NH4ClCH3COONaNH4HCO3

C.NaOHCa(OH)2NH3•H2OD.HClOCaF2Ba(OH)2

课堂总结

家庭作业

【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B.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C.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D.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2】下表栏目中所列举的物质,符合其分类标准的是(  )

序号

分类标准

物质

A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HICH3COOHBa(OH)2

B

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淀粉溶液雾红宝石

C

可溶性盐

纯碱胆矾重晶石

D

固态时含有氢键的物质

H2OHFHCl

A.AB.BC.CD.D

【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都能透过半透膜

B.都呈红褐色

C.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D.都能通过滤纸

【4】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某同学如下归纳的左表与右图对应中正确的是(  )

x

y

Z

A

胶体

混合物

淀粉溶液

B

化合物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

C

气态氢化物

化合物

甲烷

D

强电解质

强酸

硫酸

A.AB.BC.CD.D

【5】某同学对AlCl3溶液和硅酸胶体进行比较,得出下列结论:

①都是稳定的分散系.②都是均一的分散系.③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滤纸.④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半透膜.⑤加入NaOH溶液都先产生白色沉淀,而后沉淀溶解.这些结论正确的是(  )

A.全部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⑤

【6】(双选)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B.Na2O液态时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C.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D.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7】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氯化钠溶液 ②氯化铵固体 ③铜 ④石墨 ⑤熔融NaOH⑥盐酸 ⑦乙酸⑧NH3•H2O ⑨三氧化硫.

A.①②⑥⑧B.②⑤⑦⑧C.②⑤⑥⑦D.②④⑤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②强电解质一定是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③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弱电解质 ④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Fe弱电解质CH3COOH非电解质蔗糖

B.强电解质NaCl弱电解质NH3非电解质BaSO4

C.强电解质CaCO3弱电解质H3PO4非电解质酒精

D.强电解质HNO3弱电解质Fe(OH)3非电解质H2O

【10】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A

B

C

D

强电解质

KNO3

H2SO4

BaSO4

HClO4

弱电解质

NH3•H2O

CaCO3

HClO

C2H5OH

非电解质

SO2

Al

H2O

CH3COOH

A.AB.BC.C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