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8013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

第1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新区******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

1.2、项目位置

******新区******文化广场

1.3、承办单位

******新区******办事处

1.4、建议书编制单位

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深圳分院

1.5、项目建议书主要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4年版;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008年版;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深圳市龙岗LG401-02号片区[******中心区]法定图则》;

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45-2011);

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9)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6、项目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办事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尽快改善******办事处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丰富社区文体娱乐活动,近几年来,街道办事处不断加大对文化广场、城市公园等城市生活工程的投资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文化广场等生活娱乐场所建设有了很大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大部分城镇地区建设中最活跃的娱乐休闲,具有开放性、节庆性、广泛的群众性、多元的自娱性等特征,发挥促进经济增长、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激发社会活力等多重作用,在充实地方文化内涵方面起到了显着作用,具有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受******新区******办事处的委托,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深圳分院承担本项目建议书的具体编制工作。

本项目建议书按照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及市发展和改革局对于项目建议书编制的有关规定,对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项目建设依据及主要建设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的投资匡算。

 

第2章项目概况

2.1、拟建项目地点及建设内容

******文化广场位于深圳市******新区******办事处,周边市政配套设施比较齐全。

项目基地位于坪葵路与金岭路交汇处,******新区管委会办公大楼正对面。

本工程拟对******办事处******文化广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使之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

建设内容为主要是对******文化广场进行改造提升。

具体整冶内容包括:

增设读报长廊、增设文化长廊、更换电子大屏幕、舞台配套设施建设、舞台改造及广场地面修缮等方面。

项目场址范围详见:

附件1、******文化广场改造提升范围及现状图。

2.2、现状概况及问题

2.2.1.******文化广场年代久远亟需修缮

******文化广场舞台原建设标准较低,广场舞台台面铺装过于老化,部分铺砖开裂。

广场大屏幕年代已久,早已损坏,无法修复且布置过于单调,与广场整体环境不协调,影响广场整体环境的视觉效果。

2.2.2.广场配套设施有待提升完善

文化广场缺少必备的配套设施以及主要的设备,严重影响了文化广场的功能效果,主要包括缺少供当地居民文化休闲所需的读报廊及文化展示窗口,缺少卫生间,缺少与广场舞台表演配套的化妆间,舞台演出所需的顶棚及灯光设施、舞台吊幕以及舞台雨水系统。

2.2.3.广场整体景观有待提升完善

广场配套景观小品严重不足,缺少休闲座椅,不便于人们在广场的休闲游玩。

在广场景观设计中,艺术因素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正是这些艺术小品和设施,成为让空间环境生动起来的关键因素。

景观环境只是满足实用功能还远远不够,艺术小品的出现,提高了整个空间环境的艺术品质,改善了城市环境的景观形象,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地处坪葵路与金岭路交汇处,其城市形象的提升是深圳市和******新区市容环境提升行动中一个重要整治点,待整体环境提升后,将是******办事处对外展示良好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节点。

本项目建成后在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建设生态社区、促进经济增长、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激发社会活力、改善居民精神家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3.1.建设现代化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

深圳市作为祖国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强劲发展的龙头地区之一,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化城市的五大标志之一(高效能的基础设施、高水平的管理体系、高质量的生态环境、高度社会化的分工与协作、高度的精神文明)。

城市生活环境的高质量主要表现在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提升,精神生活不断充实,居民生活在清洁、安静、舒适、祥和的环境中。

同时,居民生活环境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居民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城市宜居度、自然环境是决定一个城市环境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2.3.2.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文化广场常被比作一个城市的“会客厅”,它不但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也是吸引游人的一道风景。

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公共群体行为,以其开放性、大众参与性为特色,赋予城市文化以崭新形式,是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情趣、寻求精神乐趣的一个新空间,也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一个新亮点。

广场是城市文化要素发生聚集效应最重要的空间,广场的多方面功能形成了典型的城市文化现象。

广场敞亮的空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形成城市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

本项目建设以“创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美化城市对外展示的名片”为宗旨,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形成完整、丰富、和谐的城市风貌。

2.3.3.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展示******形象的窗口,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全面提升******的城市形象。

本次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将在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创建居民精神家园方面具有更为重要意义,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繁荣的作用。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极其必要的。

2.4、项目实施进度

按照项目计划进度,本工程将于2016年5月底建成,建设期为14个月。

2.5、投资匡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约为459.97万元,其中工程建安费用386.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2.07万元,不可预见费21.90万元。

拟由******新区区财政全额拨款建设,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分期投入。

 

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自然条件

3.1.1.气象

项目工作区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具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全年气候温和湿暖,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干、湿分明。

1.气温

年平均气温约22℃,1月平均气温最低(14.9℃),7月平均气温最高(28.6℃)。

2.降雨量

深圳年平均降水量为1966mm,地域分布自东向西减少,东南部年平均雨量达2200mm以上,西北部地区只有约1500mm。

雨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年份有2747mm(2001年),最少的年份只有913mm(1963年)。

全年雨量有85%的出现在4-9月,其中48%分布7-9月(后汛期)。

月平均雨量呈单峰型,最多为8月,平均达368mm,最少是1月,只有30mm。

深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4天,最多的年份184天,最少的年份也有109天。

小雨占总降水日数的68%,中雨占16%,大雨占10%,暴雨以上降水日数年平均约9.3天。

降水日数与降水量一样,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平均降水日数为97天,以后汛期占51天,第四季度最少,平均只有20天。

据水文部门雨量记录,1997年7月19日,三洲田24小时最大雨量达531.7mm,1小时最大雨量为104.9mm。

3.湿度

多年平均湿度80%以上。

4.风

深圳属南亚热带季风区,受季风环流的控制,常年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即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东北风(频率分别为17%和14%)。

深圳市濒临南海,气候明显受海洋影响,台风频繁。

台风影响时间为5~12月,以6~10月较多,尤以7~9月为高峰期。

1997年、1999年、2000年每年两次台风对深圳造成严重影响,深圳均出现6-9级大风及强降雨过程。

3.1.2.水文

深圳水系分南、北、西3个水系,以海岸山脉和羊台山为主要分水岭,南部诸河注入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属海湾水系。

在深圳境内,海湾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河、王母河、大沙河、深圳河等,其中******河发源于******笔架山,自东北向西南流,从沙鱼涌注入大鹏湾。

干流长度10.4km,流域面积42.0km2。

3.1.3地层与岩石

根据1:

5万深圳市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踏勘,项目区及其外围分布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坡残积粉质粘土及晚侏罗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风化带。

(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

素填土:

黄色,松散,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局部含少量碎石。

(2)第四系坡残积层

砾质粘土:

棕黄色,硬塑,含较多石英砾砂,粘性一般。

(3)晚侏罗世花岗岩

项目区下伏基岩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主要为灰白、褐黄色,风化后呈黄褐、褐灰等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粗中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3.1.4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含水介质特征,地下水主要分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砾质粘土层,具弱透水性。

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周围地下水体侧向补给,以渗流和蒸发方式排泄。

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全、强、中、微风化花岗岩节理、裂隙内。

强、中、微风化花岗岩节理裂隙不同程度发育,受其发育程度、地势及地貌的控制,其储水性和透水性呈弱~中等状态。

主要接受水平或垂直流向的地下水渗流补给,并以渗流方式向低处排泄。

地下水位受地貌形态、位置控制明显,受雨季大气降水、地表水系下渗影响较大。

3.2、社会环境简况

本项目位于******新区******办事处。

******新区是深圳市的一个功能新区,位于深圳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

辖区面积60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02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六分之一。

下辖大鹏、南澳、******三个办事处,25个居委会,总人口约18万。

******办事处位于深圳******新区北部,辖区总面积103.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1.9公里,2006年底******户籍人口为12010人,暂住人口为97860人,共计109870人。

******具有优越的生态自然环境,森林覆盖率达75%,自然风光秀丽,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广东省文明镇”和“深圳市绿色村镇”等称号。

3.3、现状分析

3.3.1.******文化广场现状分析

1.******文化广场舞台质量较差,广场舞台台面铺装过于老化,部分铺砖开裂,施工工艺较差,严重影响舞台演出效果。

2.广场大屏幕年代已久,早已损坏,无法修复且布置过于单调,与广场整体环境不协调,影响广场整体环境的视觉效果。

 

广场地面现状广场大屏幕现状

3.文化广场缺少必备的配套设施以及主要的设备,严重影响了文化广场的功能,整个广场舞台显得简陋、破旧。

主要缺少供当地居民文化休闲所需的读报廊及文化展示窗口,缺少卫生间,缺少与广场舞台表演配套的化妆间,舞台演出所需的顶棚及灯光设施、舞台吊幕以及舞台排水系统等设施。

4.广场配套景观小品严重不足,仅有部分大理石石球及花池,缺少休闲座椅,不便于居民休闲游玩。

广场周边及广场内部缺少系统的景观绿化,广场周边仅简单的种植了大型乔木及少量的花池,广场内部仅有少量的绿草铺装,广场的绿化景观效果差。

 

广场舞台现状广场其他设施现状

5.舞台缺少吊幕等设施,现有城市形象宣传壁纸也显得老旧,施工要求不严。

6.广场周围显得非常空旷,影响了广场整体空间的视觉效果,可增设文化长廊、读报廊等既实用又丰富广场要素的景观设施。

 

城市宣传窗口现状广场周边环境现状

 

第4章工程建设内容

4.1、工程设计目标

通过全方位的文化广场的改造提升,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一处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精神文化生活场所,而且也能促使******办事处在空间环境、管理秩序、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与原特区全面融合,成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重要组成部分。

4.2、工程设计原则

4.2.1.可持续发展原则

研究过程中应深入剖析面临的重点问题,科学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探索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省时省力的市政公用工程改造模式。

4.2.2.以人为本原则

本次广场改造提升涉及面广,关系到改造范围内居民的根本利益,编制过程中应不断听取居民的意见,坚持一切以人的根本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将文化广场打造成一个既具有功能由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文体活动场所。

这也是提高居民对文化生活提升工作的认同和支持,保证其顺利实施的一个举措。

4.2.3.可操作性原则

本次工程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建设方案应在现状深入分析的前提下提出,方案应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应从功能、景观、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4.2.4.功能和景观相统一原则

在改造提升之初要对现状作全方位的客观分析和评价,根据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合理地制定工程方案,确保其在改造后,各项基础功能设施更为完善,能很好地满足当前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发展需求。

4.2.5.功能齐全、设计合理原则

文化广场的设计通过对广场整体布局、功能、景观等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使得广场各个要素相协调,体现文化广场生机与活力的同时考虑其与城市面貌、街景的和谐共荣。

4.3、整治措施

1.对现有舞台台面进行拆除重建,打造一个高规格高质量的广场舞台;完善舞台的雨水系统,保证舞台的排水需求;更换现有大屏幕,满足功能及美观的要求,并与广场环境协调。

2.根据舞台现场条件,建议在舞台两侧增设化妆间,并在舞台右侧增设卫生间,满足文体演出及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功能要求,进一步提升完善广场的功能;增设舞台顶棚、灯光及舞台吊幕等设施,满足舞台的功能需求及丰富舞台演出效果。

3.在广场周围打造文化长廊,朝向道路一面的一侧外墙风格要与舞台背景一致,使其与整个广场环境相融合,广场两侧增设宣传阅读用的读报廊,采用石质材质,满足功能要求又不影响整体环境。

4.在广场外围增设石凳,满足人们在广场休憩游玩的需求,进一步丰富广场配套设施及景观效果。

5.增加景观小品及与文化相关的艺术品,丰富广场的景观内容。

6.对广场的绿化环境进行改造,使之系统化,既满足广场的环境美化需要,又丰富广场的空间层次。

4.4、工程设计思路

一是突破常规,设计创新。

充分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坚持走“精心设计,共同协作”的改造提升路子,确保整治高标准、见效果、出亮点。

二是科学实施,方法创新。

按照“市政重实用”的原则,确保******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经济实用,既能在视觉上感受到改造后的美化效果,又能在生活上感受到完善的市政工程对居民的重要意义。

三是全面推进,搞好衔接。

既要满足施工条件,又要尽量减少重复建设,并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做到一次施工就确保工程的完成。

4.5、整治方案

1.由于现状文化广场年代已久,对广场地面部分已经破损铺装进行维修更换,并增设排水系统。

对现状文化广场的舞台进行拆除重建,舞台的设计应使其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又能丰富广场的视觉效果,使之成为广场的景观点。

 

广场舞台台面设计意向

2.广场现有大屏幕已损坏,无法使用,根据“节能减耗、经济、美观”的原则,采用节能的LED大屏幕更换,为整个广场增添现代科技元素,综合考虑,合理设计大屏幕的外形、尺寸,使其满足功能的同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广场LED大屏幕设计意向

3.完善舞台配套设施,在舞台两侧增设化妆间,考虑化妆间在表演时使用和平时使用的特点,使之满足文体演出及日常休闲活动的功能要求,进一步提升完善广场的功能。

 

更衣化妆间设计意向

 

4.在舞台右侧增设公共卫生间,满足功能需求,卫生间的设计要与舞台风格相协调。

 

公共卫生间设计意向

5.增设灯光设施,根据舞台需要,合理选择灯光种类,满足舞台的功能需求及丰富舞台演出效果,使得表演或重要节日时,通过灯光的照射凸显文化广场的魅力。

 

灯光设计意向

 

6.增设舞台顶棚,增设吊杆及吊幕,满足舞台演出需求,丰富舞台效果,平时要注意吊幕的维护。

 

顶篷设计意向

7.丰富广场的文化设施,在广场外围打造文化长廊(或画廊),用于开展书画展和展示当地特色文化,文化长廊的设计要与广场的其他项目协调,文化长廊朝向道路一面的一侧外墙风格要与舞台背景墙的风格一致,使其与广场舞台相呼应,与广场环境相融合。

 

文化长廊设计意向

 

8.广场两侧增设读报廊,增强广场的的宣传功能,便于居民在休闲游玩的同时获取新的知识,掌握社会动态。

读报廊要求采用石质材质,既满足功能要求又不影响整体环境。

 

读报廊设计意向

9.在广场外围增设石凳,可考虑结合绿化树池来设计石凳,既能满足人们在广场休憩游玩的需求,又能进一步丰富广场的景观小品的类型,提升广场的景观效果。

 

休息石凳设计意向

 

10.工程量统计及投资匡算

项目

建设规模

单价

(元)

总价

(万元)

备注

舞台台面拆除费

1000㎡

160元

16.00

舞台台面重建费

1000㎡

1200元

120.00

舞台顶棚

——

——

30.00

吊杆吊幕

1套

100000元

10.00

灯光、音响设施

——

——

10.00

雨水系统

1套

——

20.00

化妆间

——

——

35.00

包括内部设施

卫生间

——

——

15.00

包括内部设施

大屏幕

1套

——

80.00

文化长廊

80m

——

30.00

读报廊

30m

——

10.00

石凳

100套

1000元

10.00

总价

386.00

 

第5章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5.1、环境质量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1991年6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6)《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7年9月22日);

7)《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2000年3月3日);

8)《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护条例》(1997年2月26日);

9)《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97年12月);

10)《关于发布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通知》(粤环【2001】141号,2001年9月20日)。

5.2、环境质量现状

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办事处******文化广场周边的空气环境质量总体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已经受到酸雨污染。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范围内没有成规模的水体。

5.3、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主要的污染表现在噪声、扬尘和固体废弃物等方面,但污染量有限,对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噪声: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强度大,而且位于室外。

因此施工将对周边居民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夜间施工。

施工扬尘:

本项目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建设物料现场搬运及堆放、运输等施工活动,随着以上施工活动的结束,施工扬尘污染也基本消失。

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安装工程下脚料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两类。

按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分类集中后运送指定地点处理即可。

施工结束后施工期影响随之结束。

5.4、项目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在施工过程中,机械产生的噪声较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特别是机械操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影响。

建议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工时,使其轮流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时间,并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力;

②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减退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居民区附近,严禁夜间施工。

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对于施工中产生的扬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使之减小到最低范围。

材料要集中堆放,减少尘源;运输过程中要加盖蓬布或适当洒水,降低起尘;施工中还应配置洒水车,以减小扬尘范围;

②水泥混凝土的拌和,采用站拌方式,并慎重选择地址,拌和站应远离环境敏感点,并设在主导风向下风向一侧。

拌和站应配备除尘设备,加强劳保措施。

3.其他防治措施

施工区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应统一收集、统一清运、合理处理;堆弃土方时应注意减少破坏掩埋地表植被。

5.5、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与结论

本项目在施工期会产生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能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施工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切实采取上述的环保措施,将能将项目因建设而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大大降低,这样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此外,该工程属于非盈利性公益事业,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长远的社会效益。

因此从居民生活环境的角度来看,建设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6章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

6.1、组建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本项目前期工作由******办事处办负责,具体工作包括委托咨询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方案设计等工作,改造方案须报******新区初步审查后,报区发改局专家组审查同意后实施。

实施工作由******办事处办负责落实,所在社区配合。

6.2、建设阶段及内容

根据基本建设程序规定,基本建设的主要阶段包括:

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勘察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各阶段及其主要工作按以下内容考虑:

1)前期工作阶段:

编制项目建议书,报主管部门审批立项,并组建项目管理机构;

2)勘察、设计工作阶段:

勘察及设计工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完成,包括详细勘察、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3)建设准备阶段:

委托监理单位开展监理;准备施工场地、施工水电等条件,组织招标采购,选定承包单位,签订承包合同;

4)建设实施及竣工验收阶段:

承包单位按合同要求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和施工安全进行监理,建设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并按合同规定的标准进行验收。

6.3、建设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控制工期:

确保在2016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提升工作,各阶段进度计划安排如下表:

项目进度计划表

项目阶段

项目工作周期(月)

2015年

2016年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1、前期工作阶段

2、勘察、设计阶段

3、建设准备阶段

4、施工及验收阶段

根据以上进度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