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5802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融资安排汇编Word下载.docx

企业可以在跨国并购中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

大量并购案例的经验显示,并购交易所需的巨额资金的筹集,已成为并购成功与否、并购后整合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跨国并购融资的规模、结构、方式、成本、风险等几乎决定了并购的结果。

并且并购交易交割完成后,还会对企业后续的经营发展中的现金流量、支付状况和风险状况等造成影响。

若企业能联系行业特征和自身特点选择融资方式,并购可能事半功倍;

反之,如果企业选择不当的融资方式,将会被沉重的债务负担拖累,企业后续的正常经营也将受到影响。

因此,并购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如何科学制定和选取融资方案。

本文首先介绍了跨国并购融资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然后,回顾分析了我国跨国并购的历史和现状。

在前面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了三一重工并购普茨迈斯特的整个过程,认为三一重工在并购融资中,依靠内源融资,抢得先机,完成了并购;

但在短期内,会对并购后的企业经营带来了困难。

关键词:

跨国并购;

融资方式;

三一重工;

普茨迈斯特

ABSTRACT

Theworldeconomyshowsthetrendofglobalizationi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natureofcapitalistogetprofit,whichdrivecompaniesgoabroad,andallkindsofcross-borderM&

Asemergeendlessly.Cross-borderM&

Asrequirecompanieshavestrongfinancialstrengthandfinancingability,financinghasbecomeakeytothesuccessofM&

As.

Enterprisescanchoosedifferentwaysoffinancingincross-borderM&

As. 

ExperienceinalargenumberofM&

AsshowsthathowtoraisebillionsofdollarsneededinM&

As,hasbecomethekeytoasuccessfulM&

AandtogetprofitafterM&

A.Thescale,structure,methods,costsandrisksofcross-borderM&

AsfinancingalmostdeterminetheresultoftheM&

Besides,aftertheM&

A,theywillstillinfluencethecashflowsandriskconditions,etc.inthedevelopmentoftheenterprise.Ifcompaniescantaketheirindustrycharacteristicsandtheirowncharacteristicsintoconsiderationbeforechooseafinancingplan,theremaygettwicetheresultwithhalftheeffort;

Ontheotherhand,ifthecompanieschoosetheimproperone,therewillbeaheavydebtburdenforthem,andthesubsequentoperationwillalsobeaffected. 

Therefore,M&

Aenterprisemustattachgreatimportancetohowtoscientificallyformulateandchoosefinancingplans.

Thispaperintroducesaseriesofbasicconceptsandrelatedtheoriestothecross-borderM&

Afinancing.Thenitreviewsandanalyzesthesituationandthehistoryofcross-borderM&

Afinancinginourcountry. 

Onthebasisoftheabove,itcarefullyanalyzesthewholeprocessofthecaseoftheSANYmergerstheGermancompany--Putzmeister.ThispaperagreesthatinM&

Afinancingplan,itistheendogenousfinancingthatensureSANYcompletetheM&

Ainashorttime.Butintheshortterm,itwillbringdifficultiestotheoperationofthenewSANY.

Keywords:

Cross-borderM&

A;

FinancingArrangement;

SANY;

PM

目录

目录1

第一章绪论3

1.1选题背景与意义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5

1.2.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5

1.2.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6

1.3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7

1.3.1框架结构7

1.3.2研究方法7

第二章跨国并购融资的相关概念及主要方式9

2.1跨国并购融资的相关概念9

2.1.1并购的概念9

2.1.2并购的实质9

2.1.3跨国并购的概念9

2.1.4跨国并购融资的概念10

2.2跨国并购融资的方式与工具10

2.2.1权益融资方式10

2.2.2债务融资方式11

2.2.3信托融资11

第三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与主要融资方式分析12

3.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12

3.1.1“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12

3.1.2入世后的迅猛发展12

3.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崛起13

3.2.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在亚洲及世界的地位13

3.2.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出售与购买的力量对比14

3.2.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在我国FDI中的地位15

3.2.4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方式与支付手段16

第四章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的过程与融资安排18

4.1三一重工并购普茨迈斯特的背景18

4.1.1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背景18

4.1.2国际工程机械行业的背景18

4.2参与并购各方情况介绍19

4.2.1三一重工19

4.2.2普茨迈斯特20

4.3并购的过程20

4.4并购的融资安排21

第五章并购成功分析以及并购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3

5.1并购成功的原因23

5.1.1三一高层的坚定决心23

5.1.2普茨迈斯特家族式企业传承难23

5.1.3创业者惺惺相惜,企业文化相融24

5.1.4三一遵守契约精神受到普茨迈斯特赞赏24

5.1.5三一强大的现金流支撑25

5.2并购后整合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25

5.2.1产品成本与产品竞争力的矛盾问题25

5.2.2企业文化融合问题26

5.3并购后整合经营中问题的对策26

5.3.1双品牌战略26

5.3.2优质零配件共享战略27

5.3.3充分信任战略27

结束语28

参考文献29

致谢31

空了一行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国内企业到海外兼并和收购海外企业已逐渐成为这一过程的象征。

在与世界经济的冲突、碰撞和融合中,中国经济不断努力寻求自身的增长点,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应对重重风险和挑战中成长壮大,展现实力,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其中一些案例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借鉴意义。

2004年,联想集团以总额12.5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IBM集团的PC业务,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PC厂商。

2010年,中国吉利集团花费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轿车公司全部股权,吉利从此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家跨国公司。

目前,我国跨国并购已占对外直接投资(FDI)半数以上,且交易额年增长率达到约70%。

毋庸置疑,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FDI的主要方式,其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2008年以来,美国次级债务危机迅速蔓延,最终演变成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全球的并购交易在交易量和交易额上都大幅下降,在2009年创出新低。

严重依靠出口的中国经济感受到了海上吹来的刺骨寒风。

但是,挑战的背面就是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在给中国出口制造不利环境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实施海外并购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世界第一,人民币一直在升值且继续升值的预期强烈而稳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断地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技术锻造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水准的实力企业,金融危机使得外国货币及资产大幅贬值,企业估值明显比危机前缩水,众多企业申请破产保护。

在这些有利因素的刺激下,中国的跨国并购市场显现出与国际并购市场全然不同的发展态势,逆势上扬,交易意向、交易案例数、交易金额和交易活跃程度均较危机前有显著增长。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企业拥有进行跨国并购的原始动力:

可以整合并购交易双方的现有资源,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可以通过直接获得目标企业的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内化无形资产,增加自身竞争力;

可以廉价取得目标资产或股权,节省企业发展费用和时间;

可以快速打开海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加速生产运行;

可以最大限度的“绕过”高额关税、进口配额限制等贸易壁垒,规避所在国针对境外企业的诸多不利的法律或政策限制,享受所在国居民企业待遇。

中国企业“走出去”,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可以实现产业扩张、战略转型等目的。

中国企业是否具备条件获得“走出去”的好处呢?

答案基本是肯定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宏观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政府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并购市场活跃;

同时,相当多中国企业的经营能力强、财务状况好,具备跨国并购的实力,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逐步具备了全球战略眼光和国际化经营理念。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似乎应该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但是,现实的案例却告诉我们,中国的跨国并购成效甚微。

并购涉及到一系列复杂决策过程的搭配与融合,需要中国企业正确应对信息不对称、法律风险和文化冲突等并购风险,能够在并购战略、融资渠道、并购经验、国际化人才、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实现有机的协调配合,而眼下多数中国企业在并购实务中难以做到。

在跨国并购的漫长征程上,中国企业还有许多路要走。

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其中最为关键的莫过于战略与资金的问题。

正确的并购战略,雄厚的资金支持是并购成功的重要保证。

如何在并购战略考虑融资策略,已成为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毋庸置疑,融资对跨国并购效果有很大影响。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企业并购,融资困难。

中国内地融资的政策、法律环境不够完善,金融体系还不成熟,微观融资方式单一、融资工具较少,这一系列因素阻碍了中国的跨国并购。

三一并购普茨迈斯特是我国首次全资并购行业第一品牌,是跨国并购在工程机械行业的最高水平。

通过对这起并购的融资安排进行研究,无论是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整合、民企海外并购甚至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并购实践早,相关研究起步早,对并购融资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

(1)资本结构理论研究

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资本结构理论,被美国财务学者归纳为“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相应地,50年代之后以MM理论为代表的资本结构理论,则被称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从公司如何选择资本结构以使资本成本最小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从成本收益角度进行探讨,形成了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起源于MM定理,ModiglianiandMiller(1958)通过设定没有税收、没有破产成本、市场完善、信息充分等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得出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没有关系。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通过放松没有税收、没有破产成本的假设,分别产生了米勒模型(Millermodel)和权衡理论(thetradeofftheory)。

[2]

JensenandMeckling(1976)将产权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了公司中存在的两类主要利益冲突——股东和管理者之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得出最优资本结构是总代理成本达到最小值的资本结构。

[3]

Ross(1977),LelandandPyle(1977),MyersandMajluf(1984)等学者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不对称信息影响公司融资行为。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公司管理者拥有关于公司经营前景的信息比外部投资者多,公司融资传递了有关公司质量的信号。

Myers(1984)发现公司融资存在顺序偏好,首先使用内部留存收益,而后发行债券,最后才采用股票融资,即优序融资理论(thepeckingordertheory)。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市场上的并购事件的兴起,管理者为保住自己的职位,基于普通股有投票权而债权人没有投票权的事实,经常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来改变公司投票权的分布,从而对接管成功与否产生影响。

HarrisandRaviv(1988),Stultz(1988),Israel(1991)通过模型揭示了公司资本结构、管理者持有公司股票份额、公司发生接管的概率和接管价格、外部股票价值之间的关系。

至此,资本结构理论与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相结合,形成了资本结构的控制权理论(corporatecontrol——basedmodels)。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公司治理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

Williamson(1988)在分析了债权治理特点和股权治理特点的基础上,认为债权和股权既是可替代的融资工具,又是可替换的公司治理手段。

EricBerglof(1995)将债权和股权分别称为保持距离型融资和控制取向型融资。

保持距离型融资引致的治理方式被称为“目标型治理”,控制取向型融资引致的治理方式被称为“干预型治理”。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产业组织理论的蓬勃发展,资本结构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逐步融合。

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研究公司资本结构和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经营策略之间的关系(BranderandLewis,1986),令一类研究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产品和要素的特点之间的关系(Titman,1984;

MaksimovicandTitman,1991)。

[7]

(2)具体融资方式研究

ArthurWarga和IvoWeleh(1993)研究并得出了杠杆收购的获益人是股权人而非债权人。

Holthausen和Larcker(1996)则从反向杠杆收购的角度进行研究,证明IPO后的股价变化与财务杠杆无关。

Bergolf(1994)认为以可转换债券方式融资可以起到既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又保护企业家私人利益免受损失的作用。

DirkBergemann和UlrichHege(1998)认为将普通股与债务混合或者通过可转换优先股,可使风险资本家在预期收益低时得到应有的回报。

[8]

1.2.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从我国现在的研究情况看,针对企业的并购融资,尤其是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研究还不多,专门研究跨国并购融资的权威专著尚未出现。

国内对于跨国并购融资的研究,主要是在西方并购融资理论基础上结合国情进行的应用研究。

(1)提倡融资渠道应当多元化,要求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鼓励通过债券融资。

沈艺峰、田静等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进行了定量分析后,提出上市公司在并购时应该选择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

马静如在《跨国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选择》(2001)中,以西方融资结构理论为框架,对比分析了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融资成本,认为融资成本的不同导致融资结构的差异,建议国内企业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是李羽在他的研究成果《论跨国公司资金融通的内部化》(2004)中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内部资金融通的原因、方式及影响,认为“跨国公司不仅存在贸易内部化的倾向,而且存在融资内部化的倾向”。

[9]

(2)在具体融资方式方面的研究中,中国学者的观点比较分散。

贾立的《杠杆收购、并购融资创新路径探讨》主张在并购融资中采取创新型的融资工具,周海蓉的《如何防范跨国并购融资风险》则认为相较其他融资方式,股权融资存在诸多优点。

也有部分学者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致,如胡明晨、吴国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的策略》,方有恒的《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等,他们都认为在企业跨国并购中,只有选择恰当的融资策略,才能满足单独企业内部积累难以满足的跨国并购巨额资金需求。

[10]

我国目前在跨国并购融资领域的还么有系统的研究,相关研究不够理论化,因而认真分析每个跨国并购案例,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尝试在西方并购融资理论框架下对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今后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有点借鉴意义。

1.3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框架结构(好像条标题也该保持0.5、0.5行距,这样太挨太近了)

本文主要研究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的融资问题。

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相关研究的综述,构建了文章框架结构,介绍了研究方法,统领全文。

第二章介绍了相关概念和基本的融资方式。

第三章回顾分析了我国跨国并购的历史和现状。

第四章具体介绍了三一重工并购普茨迈斯特交易的背景、参与各方、并购过程及融资安排。

第五章分析了本次并购成功的原因,三一重工在今后的整合经营中还需注意哪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1.3.2研究方法

(1)定性分析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一系列跨国并购融资相关理论的阐述,定性分析了各种融资方式。

(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既站在宏观的角度,从并购的产生、发展演变,国家对它的态度、政策,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情况等介绍,又站在微观的角度从并购各方的经营目标、战略出发,试图还原此次交易的全貌。

(3)文献研究法。

本文为明晰跨国并购融资的概念,查阅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学术文献及相关资料。

第二章跨国并购融资的相关概念及主要方式

2.1跨国并购融资的相关概念

2.1.1并购的概念

并购(Merger&

Acquisition,简称为M&

A)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总称。

兼并与收购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联系,人们经常合成它们为“并购”。

兼并(Merger),兼并或称合并是指并购方企业取得被并购方企业的全部所有者权益(股权)组成单一经济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并购活动。

[11]

收购(Acquisition)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份的购买行为。

[12]通常,这种购买的直接指向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并购企业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获得对目标企业净资产和经营活动的控制权。

[13]

由于兼并和收购都是直接向着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去的,而且学术界与实务界也越来越少严格区分它们。

本文也不再严格区分“兼并”和“收购”,而将它们统称“并购”。

2.1.2并购的实质

从企业控制权不会凭空消失这个角度来看,并购的实质是在企业控制权运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所做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

并购活动是在一定的财产权利制度和企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

在并购过程中,某一或某一部分权利主体通过出让所拥有的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获得相应的收益,另一或另一部分权利主体总则通过付出一定代价而获得这部分控制权。

企业并购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权利主体不断变换的过程。

[14]

从权利交易的特征角度来看,并购的实质是以企业的控制权或实际控制权为标的的交易。

控制权交易的特征使得并购与购买企业的资产的行为相区分。

购买商品、服务,只能用于消费;

购买机器设备、厂房、土地等资产,可以产生基本的生产能力;

并购企业,可以整合目标企业的人、财、物,爆发巨大的生产能力。

购买资产不用承担义务,但是并购企业要连带承担目标企业的债务。

并购方可以通过重新安排目标企业的组织资本结构,将自身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管理模式等贯彻到在并购后企业的生产运营中,获得经过管理活动倍增了的生产能力。

并购在商品服务交易、资产交易之上,是控制权交易,是交易的最高形态。

2.1.3跨国并购的概念

跨国并购即跨国兼并与收购的简称,是指一国的某个企业为了实现某种特殊的目的,通过购买另一国某个企业股份或者资产的途径以取代后者或者取得后者控制权的行为。

或者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跨国产权交易获得其他国企业的产权,并以控制其他国企业为目的的经济行为。

[15]

作为企业国内并购活动在空间上向境外的延伸,因为涉及到不同国家的企业、不同国家的市场、不同国家的货币和不同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法律制度,跨国并购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可想而知。

2.1.4跨国并购融资的概念

融资指资金在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流动。

[16]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

[17]这种流动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既包括资金的融入,也包括资金的融出。

[18]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

[19]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资金拥有的状况、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经济行为。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